精华 [岁月如歌] 电影《人证》- 草帽歌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enjoy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enjoy

Moderator
VIP
注册
2002-01-24
消息
10,826
荣誉分数
4
声望点数
218
[music]http://style.88sPace.com/Music/mp3/strawhat.mp3 [/music]http://style.88sPace.com/Music/mp3/strawhat.mp3[/url]

Ma Ma do you remember,
the old straw hat you gave to me,
I lost that hat long ago
flew to the foggy canyon.

Yeah Ma ma I wonder
what happened to that old straw hat
falling down the mountain side
out of my reach like your heart.

Suddenly that wind came up
stealing my hat from me yeh.
Swirling whirling gust of wind,
blowing it higher away.

Ma ma that old straw hat was the only one I really loved,
but we lost it.
No one could bring it back,
like the life you gave me.

Suddenly that wind came up,
stealing my hat from me yeh.
Swirling whirling gust of wind,
blowing it higher away.

Ma ma that old straw hat was the only one I really loved,
but we lost it.
No one could bring it back,
like the life you gave me,
like the life you gave me.
 
这歌和电影可老了去了,是真正属于早期X一代的记忆了。可惜X一代目前大多拖家带口的在柴米油盐中挣扎,怕是没有几个对此有话要说有感要发的了。。那会儿的日本电影里,这部是很有社会意义的。这首歌每听到一次,都不知不觉感动一次。。。我开了个头,下面谁继续?:)
 
《草帽歌》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引起轰动的日本影片《人证》的主题歌,《人证》是一部揭露人性阴暗面的电影。由大卫・保尔森和松山善三根据小说家森春诚小说改编成剧本,导演左藤纯弥,乔治・肯尼迪、岗田叶莉子领衔主演,日本东映株式会社制片。

影片情节是:在东京皇家饭店的电梯里,一个美国黑人青年突然被刺死。经调查得知,死者叫焦尼,是从美国来日本寻找生身母亲的。那么,是谁杀死了焦尼?他的母亲又是谁?经过警察一系列的侦破真相大白,原来杀死焦尼的正是他要寻找且已找到的母亲---日本服装设计师八杉恭子。焦尼的的黑人父亲威尔夏1946-1949年曾经服兵役到过日本,当时的八杉恭子为了谋生与作为士兵的威尔夏同居而生下黑孩子焦尼。后来威尔夏带孩子回到美国。事隔多年以后,儿子焦尼万里寻母,母亲八杉恭子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和地位,保住另一个后来生的儿子恭平的前途,将焦尼杀死了。恭平因犯罪逃往美国终被警方击毙。当八杉恭子正在1978年度服装设计授奖大会上获得大奖时,警察到会场拒捕杀手。八杉恭子看到两个儿子都死了,难以克制内心的痛苦和复杂的情感,来到断崖前自杀了。

《草帽歌》的歌词出自西条八十的同名诗作。歌曲以女主人公八杉恭子的黑人儿子焦尼的口吻唱出,深沉、哀婉的歌声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眷恋和失去母爱的悲哀。这是一首地道的黑人歌曲,有趣的是原唱者乔山中与他扮演的剧中人焦尼的身世极为相似,也是美国黑人与亚裔的后代。他曾于十年前来中国演唱这首歌,并受到欢迎。
 
呵呵,不容易啊,whisper也看过这部电影?:D 我是千辛万苦才找到这首电影原唱的。那时深受感触的还有一部日本片《砂器》。以前觉得日本的电影水平好高,可去了日本后,没看到几部好日本电影。可能九十年代日本电影退步了,日本人更愿看欧美片了,但愿中国不会变成这样(觉得危险)。

也应该感谢那时引进外国电影的人,真要是在日本也许还不会去看这样的“非娱乐”电影了,那时引进的好多外国片子真是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好有回味!还特喜欢《简爱》,那时喜欢的电影太多了,说不完…… 说实话有时就是想听配音演员的声音,那几个人的声音真是太绝了。前段儿时间陪我女儿看了动画片《马可波罗回香都》,配音的就是那几个原班人马,好令我感动啊:crying: :crying: :crying:
 
人证的另一种诠释

几个不容忽略的泪花在这首歌里:

东方的少妇被轮奸,痛不欲生,美国的黑大兵GG救了轻生的少妇,是什么让他们生活在了一起,不知道,但是有了个混血的儿子,但是他们又分开了,又拥有了各自世界的生活。

混血的儿子生活在贫民窟,想妈妈了,找东方找妈妈,但是妈妈有了自己的东方世界,妈妈不敢毁了东方的世界,不知道为什么妈妈不想回首那段生活,妈妈恨这个混血的儿子。

曾经被轮奸的妈妈,曾经被爸爸救的妈妈,曾经生下他的妈妈,不知为什么,就成凶手,一把匕首插入了儿子的胸膛, 痛苦的儿子,用手把匕首深深插入了自己的心脏,期望成了死的欲望。

繁华中的东方女人是罪恶的,单纯的混血儿是无辜的,忠厚的大兵黑爸爸是这个女人曾经的男人, 已经可以在故事中淡去了, 白大兵轮奸母亲只是一个故事的引子,轻轻的一晃无论如何不能够掩盖多年后东方女人的残忍,脆弱, 虚伪,和痛苦,哪怕是死亡。

不能想的太多,就看着空中飘扬的草帽感受一种味道,伴随而起的《草帽歌》,旋律优美动情,多年来都传唱 ,恍惚地似乎这是个爱情故事,是个复杂的感情故事。

空中飘的草帽,是飘逝的生命,用荒野的草中做来,流落在荒野,叫声妈妈,没有回应, 只有《草帽歌》.
 
最初由 enjoy 发布
呵呵,不容易啊,whisper也看过这部电影?:D 我是千辛万苦才找到这首电影原唱的。那时深受感触的还有一部日本片《砂器》。以前觉得日本的电影水平好高,可去了日本后,没看到几部好日本电影。可能九十年代日本电影退步了,日本人更愿看欧美片了,但愿中国不会变成这样(觉得危险)。

也应该感谢那时引进外国电影的人,真要是在日本也许还不会去看这样的“非娱乐”电影了,那时引进的好多外国片子真是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好有回味!还特喜欢《简爱》,那时喜欢的电影太多了,说不完…… 说实话有时就是想听配音演员的声音,那几个人的声音真是太绝了。前段儿时间陪我女儿看了动画片《马可波罗回香都》,配音的就是那几个原班人马,好令我感动啊:crying: :crying: :crying:



多谢司令又唤起我们心中那份珍贵的回忆. 日本电影总体水平不低,引进中国的众多片子中有不少是高水准的, 象<<人证>>, <<砂器>>, <<华丽的家族>>, <<海峡>>, <<远山的呼唤>>, <<望乡>>, <<啊, 野麦岭>>, <<寅次郎的故事>>, <<蒲田进行曲>>, <<姊妹坡>>, << W的悲剧 >>. 相对以上电影的艺术造诣来说, 那些日剧就有点象口香糖, 没什么回味.

其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人证>>, <<砂器>>, <<远山的呼唤>>, <<蒲田进行曲>>, 和 << W的悲剧 >>. 中国电影受制太多, 有傲骨,有追求的导演太少, 注定的中国电影除了政治片(献礼片之类)和媚俗片(贺岁片之类)有市场, 真正的有水准的片子还是太少.

司令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 一定看过不少片子. 不知手中是否有<<乱>>和<<影子武士>>, 我以前看过中文译制剧本, 一直想看这两部日本电影巨著而不得.

关于配音, 本人曾是一狂热爱好者, 以前很多台词都背得烂熟. 可惜现在的译制界风光早以不再, 名家们走的走, 死的死, 剩下的几个都快退休了. 再过十年, 估计上译, 长译都会象我们这帮老家伙们以前熟悉的很多东西一样消亡了吧?
 
转贴一篇以前转过的贴子.

***************************************************************

怀念配音时代

我是个很迟钝的人,小时侯看译制片,一直搞不懂为什么银幕上的外国人都讲中国话,想当然地以为那些演员真的会说汉语。这要怪当时的教育,总觉得中国是全世界人民想往的地方,外国人都学汉语也没什么稀奇。

当然我很快就知道了这种想法的荒唐,因为外国片开始象潮水般涌入,宣布着配音时代的迅速到来。

至今我仍能鲜明的回忆起我的一个初中同学说到配音时 那双闪闪发亮的眼睛,"我的理想是当一名配音演员。" 她说。"我最崇拜童自荣,我还给他写过信。"

我也开始关注译制片。没有电视机,也不可能经常去电影院,这都没关系,还可以听电台里的电影录音剪辑。

那真是译制片的黄金时代啊!每一个配音演员都是夜空中一颗夺目的明星:毕克,尚华,邱岳峰,乔臻,施融,苏绣,李梓,曹雷,刘广宁,丁建华......每一部译制片都是经典绝唱:简爱,佐罗,生死恋,魂断蓝桥, 叶塞妮亚,茜茜公主,尼罗河上的惨案,爱德华大夫......

每看一部译制片,听一趟录音剪辑都如同享用了一桌华美的盛宴,当时固然陶醉,便是时至多少个日月后的今天,想起依旧回味绵长。

仍然记忆犹新的是那一个个夏天的夜晚,陪伴我的是徐徐清风和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比清风更沁人心脾的,是收音机里传出的美丽声音。

是的,美丽声音。听到那样的声音,才知道原来语言可以这样优美,原来话可以用这样一种方式深深的说进人心里,直接与灵魂碰撞,与心灵交流。当罗切斯特在英 格兰的星空下高喊出令人痛彻心肺的"简,简"时,我无法不被深深的震撼,我早已忘了,这其实是丘岳峰在录音棚里的台词。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也是配音的魔力。

后来,我们有了电视,后来,我们开始经常看电影,又后来,有了录像,有了VCD。

然而配音,曾经那样的打动过我们的配音,却没有了旧日的辉煌。

这是一个速生速灭的时代,一个只讲时尚,不谈美丽的时代。旧的时尚刚刚赶到,新的时尚又匆匆而至加以替代。时尚永远是簇新的,而美丽,需要时间,现代人要不起。

于是,曾经是慢工出细活的配音,开始讲究速成。不再读原著,不再研究剧本,甚至不再看原片,带上耳机一遍过。效率是有了,可是那译制片所独有的细腻和贵气也因此不再。

于是有人说配音过时了,应该提倡看原片,可以提高英语听力。好象每天晚上的海外影视不是为了娱乐大众, 而是为了锻炼大众(的英语听力)。也有人说配音破坏了原片的音响效果,应该被彻底淘汰,好象现在每一部片子都是灾难片打斗片,而且电影的对白台词倒是无足轻重的。甚至还有人说配音虽然不会很快消亡,但一定会慢慢消失,因为将来中国人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全国人民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人人都可以看懂原版片了。 老实说这种想法比我当年认为全世界人民都懂汉语还要愚蠢,而且显然他忘了英语并不等同于外语。

然而无论如何,配音艺术的高雅和精致,已经很难再现了。

当现代人开始津津乐道于至尊宝那淡而无味的"我希望是一万年"时,我格外地怀念简爱在花园里对着罗切斯特说出的那段震撼人心的爱情宣言。
 
还想起了《追捕》,不确定是不是引进的第一部日本故事片?
 
最初由 enjoy 发布
呵呵,不容易啊,whisper也看过这部电影?:D 我是千辛万苦才找到这首电影原唱的。那时深受感触的还有一部日本片《砂器》。

看”人证”时还小,细节记不住了,但这首歌可是独具震撼力,印象深刻得不得了。“砂器”也是可以和“人证”相媲美的超级棒,其次是“华丽的家族”,再其次是“W的悲剧”,其他的就稍差些。这是我自己的排名顺序。:)

日本电影的确有它独到的风格,不过我还是最喜欢前苏联的电影。近年来的欧美电影里,“American beauty"和”阿甘正传“还不错。:)
 
20世纪80年代 初期的经典日本影片

代表作品:《追捕》《人证》《狐狸的故事》

《追捕》给了当时的青少年很大影响,我们第一次看到如此扣人心弦的紧张追逐场面,同时第一次产生了偶像的概念,没有一个女孩不喜欢高仓健酷酷的样子,而“真由美”的美丽善良也是男人们动心的目标,甚至当真由美的扮演者中野良子已经徐娘半老,还有一个中国内衣品牌请她做代言人。同时,片中的对白也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
《人证》是森村诚一的“证明三部曲”中改编成电影后最被中国观众熟悉的,也是当时引进的外国电影中最大胆的一部,很多青少年承认当时他们在这个电影中第一次看到女人上半身的正面裸露。《狐狸的故事》不是人演的,全部演员都是动物,真的很佩服日本人花了那么多心思去拍摄野生狐狸的生活,看着那些可爱的狐狸如何在大自然中生存很让人感动。

这三部电影没有任何联系,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电影配乐都非常棒,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没有人不会哼两句《追捕》里的“拉亚拉”的;《人证》主题曲《草帽歌》在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淡淡忧伤,很多中国歌手都喜欢演唱;《狐狸的故事》主题曲《大地早上好》动感活泼,充满自然气息。

杜丘之歌 - 电影《追捕》原声
<embed src=http://i70s.com/70s/old/music/dxzg.ram width=250 height=30 controls=ControlPanel loop=false autostart=false volume=150 type=audio/x-pn-realaudio-plugin Initfn=load-types mime-types=mime.types>
http://i70s.com/70s/old/music/dxzg.ram
 
司令,“狐狸的故事”里的歌曲也很好听,就是那首“大地早上好”,不如一起贴出来?
 
最初由 whisper 发布


看”人证”时还小,细节记不住了,但这首歌可是独具震撼力,印象深刻得不得了。“砂器”也是可以和“人证”相媲美的超级棒,其次是“华丽的家族”,再其次是“W的悲剧”,其他的就稍差些。这是我自己的排名顺序。:)

日本电影的确有它独到的风格,不过我还是最喜欢前苏联的电影。近年来的欧美电影里,“American beauty"和”阿甘正传“还不错。:)

同意。早期引进的日本电影很有几部力作,除了<人证>,<砂器>,还有<望乡>和<野麦岭> ("那时还小,细节记不住了"),不过当时有很多人拿<望乡>当黄色电影看的。

再往后,就是一大堆垃圾据了,比如<血疑> 之类(可能砖头要飞过来了)。
 
不好意思,还特喜欢《生死恋》,特喜欢栗原小卷,到日本后就没能找到再看

从日本影片想到的

--------------------------------------------------------------------------------

http://www.sina.com.cn 2000/12/25 14:20 新浪文教
  作者:赵波

  前几天,我看了一遍刚买的老电影《生死恋》,这的确是一部老电影,画面很不清晰,配音也沙沙的。片子摄于一九七六年,那时我还是个不懂人事的小毛头。据七十年代末看过这部片子的朋友说,那时国产电影的水平很低,一下子在银幕上看到好几部日本电影:《人证》、《砂器》、《生死恋》、《追捕》,看到里面反映出来的日本社会的现状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对当时的青年人震动很大。朋友说放《生死恋》的时候,影院里鸦雀无声,结尾,夏子死于实验室的爆炸,两个相爱的年轻人从此阴阳相隔,天各一方,这一事实让所有的观众都有点失落,大家闷闷不乐地走出影院,看上去就好象自己的爱人永远不在身旁一样。

  夏子死了,这让我也难过,感到编剧实在是太刻意,偏偏按排在两人分开二个月正要见面的时候,突然地让夏子死掉,这真是残酷,只有日本人才对此种结局有着乐此不疲的乐趣。从《血疑》到现在刚热门过的《失乐园》,都有着类似的重复。

  在分开的两个月中,夏子和大宫通了很多信,他们几乎每天都有信给对方,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已感受不到那种通信的乐趣了,写信,斟酌词句,小心翼翼地封口,终于寄出去,焦急地等待回信,怀疑邮差没好好工作,然后拿到信时心喜若狂,心跳如鼓,在写着对方名字的地方深深地吻一下……现代人还能有闲情感受这样的一种折磨与煎熬吗?没有了,我们过早地麻木、平静,懒惰,学会用短平快的方法发发伊妹儿,而我们的情感因此变得廉价和随便。

  在享受现代科技便利的同时,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明白为了这种便利,到底失去了什么。一切不会无缘无故,一切都是有代价的。

  “一个骄傲的小姑娘变得温顺起来”,我没看过电影却早就知道这句写在夏子信里的著名台词。李梓的配音可谓完美,从声音可见性格,配音演员中我还喜欢丘岳峰的声音,他配的罗切斯特简直揉进了他本人的心神与热血,可惜,他因为自杀而过早地离世了。

  电影里的栗原小卷用现在的眼光看仍是一个活泼生动的美人,现在,我已经很久没有在银幕上看到她,算一下,似乎现在也只不过是中年而已,难道已不太演电影,是为了让影迷们保留当时当日曾经有过的风采吗?

  又有哪一些新拍的日本电影呢?

  《情书》据说很红,但是很遗憾,我努力想看进去,还是无法投入这部片子,太沉闷和舒缓,这种基调平时也爱看的,但有时心情不对,看这种片子也就真的无法得到共鸣,只能半途而废,说不出一点好处来。

  同样是闷得人受不了,影像亦朦胧昏沉的《东京日和》,我却看了一遍半,女中角是偶像明星中山美穗,现在传说和一男形象设计师恋爱,她希望自己三十岁结婚,一个很有女人味道的明星。我喜爱这部片子有可能和剧情有关,这是一部根据日本当代著名写真派摄影师荒木经惟年轻时写的随笔改编的电影,内容是有关他和妻子阳子曾经有过的生活,他对她的爱,她的幻觉和神经质,和一个美丽的女人相伴,即使是有点神经质,又算得了什么呢。在地铁,在家中的阳台,在野外,在缓缓行进的小船上,风吹起她的齐肩长发,她坐在船头,欣喜地回头向他浅笑,每每在这种时候,荒木就不能不快乐地把镜头对准这个女人,留下一张又一张的照片。

  也许,因此,荒木从一个摄影爱好者变成为一个摄影家。许多事都是无心插柳,谁能说清一个女人和一个摄影家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幸亏有摄影,女人的美不再是徒劳地存在,他把她的美定格在那些图片上,她留下了一堆照片,然后,生命无常,这个叫阳子的女人在三十四岁的那一年因子宫颈癌去世。

  据说,荒木是在阳子死后开始另外一种极为荒唐的生活的,他结交大帮的朋友,常常成群结队地出入各种色情场所,认识了各种各样卖春为生的女人,他和她们来往,并不看低她们,他在那些低廉的场所拍下她们各种各样的情状,她们和男人们在一起的照片,在他的照片中,是现实,女人的身材不再标准,不唯美,有的胖得简直令人恶心,但丑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各种各样的男人和女人,有的我们了解,有的距离我们很远,但是,他们确实存在,过着我们无法想象的生活。

  荒木出过很多本摄影集,办过很多摄影展,警察曾经没收过那些带色情的照片,禁止它们的展出,有很多人对他的作品嗤之以鼻,但荒木还是当之无愧地以另一种姿态成为让整个摄影界瞩目的日本摄影大师,他的一些摄影集在世界上的很多博物馆出售,人们研究他的作品,在那些飘浮的人像背后,看到了日本和欧美完全不同的情色观,看到了他们平时压抑着的另一面,也看到了在色情和繁华后面,那些冷漠的高架桥穿插着的、上面蠕动着无数小车的大都市照片,在都市的另一侧,荒木也拍下无数心不在焉的人的表情,还有无数写着死人名字的木牌,像一片碑林一样与他们曾经生活其间的活人的世界对峙着。

  我们能从中看出什么?

  荒木还拍过花、女学生表情单纯然而神态勾人、天真性感的照片,或坐或躺,都是黑白照,他的女学生照片经选择后有一些于九八年来上海美术馆参加过一个日本艺术家的作品展,我的一个朋友买了一张,价钱好象挺贵的。

  还是回到电影,日本电影真是越拍越好,不论是《弹弹琴,跳跳舞》,还是《燕尾蝶》《四个相扑少年》,商业片拍得好是不用说了,偶像剧场里的男女明星美得不俗,演技清新,已经搞得很多年轻人为之心动,就是那些平淡的文艺片,如《鳗鱼》,他们也能拍得不骄不燥,沉得住气,确实让人佩服。

  说来说去,单个地看日本人,有时真有种前仇旧恨似的友好不起来,但这个国家,那些抱成团做出很多事来的人,细想想真的很可以研究一下,尽管有些病态,暧昧,分裂,但确是奇妙的。
 
最初由 xiaomage 发布
司令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 一定看过不少片子. 不知手中是否有<<乱>>和<<影子武士>>, 我以前看过中文译制剧本, 一直想看这两部日本电影巨著而不得.
没看过,我不喜欢看武士片,在日本叫时代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