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2007 someone from Taiwan is on above 題目!!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3722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3722

新手上路
注册
2005-03-05
消息
23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中國時報 2007.11.04 

台海專家:入聯公投 逼美轉向支持統一

劉屏/華盛頓報導


 陳水扁總統說,如果入聯公投過關,可能讓美國不得不修正兩岸政策。在華府,台海議題專家容安瀾的回應是:陳總統的預測可能是對的,然而,美國不會朝陳總統期望的方向修正,而是朝相反方向進行!
 容安瀾不是華府第一個說這話的人。但經常走訪台灣、一向輕聲細語的容安瀾,卻以近7000字的論文提醒當政者勿走偏鋒,再次展現了他苦口婆心的一貫風格
 容安瀾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在哈佛攻讀碩士學位時,他研究蘇聯議題,沒想到日後在中國問題沉浸了數十年;他本來有意研究外交政策,結果大量時間處理實務,在外交戰場的第一線負責中、台、韓、日事務。
 二次大戰期間,容安瀾的父親在雲南參與修建美軍醫院。1960至1962年,他本人服役海軍期間,駐紮在高雄。等到加入國務院後,他曾在台中學習中文。
 容安瀾擔任過國務院的日本科長,不過更多的時間是處理對華事務。他擔任過國務院政策計畫處首席副處長、國務院副發言人等要職,也曾在五角大廈擔任海軍部長的特別助理。福特總統任內,他在白宮國家安全會議負責中國事務。公職退休後,他在外交關係協會的亞洲部門工作了10年;7年前轉至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領導東亞研究。
 他最近受邀回到母校哈佛大學,在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演講,題目是《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應該修正嗎?》從入聯公投切入,深入剖析美國的台海政策以及台海情勢當前的隱憂。
 在華府史汀生中心的辦公室裡,容安瀾接受本報專訪時進一步解釋,美國卅多年來的台海政策很成功,符合各方利益,所以不致生變;但是如果台海變化是因為台灣的挑釁而起,且可能傷害美國利益時,美國恐怕必須重新檢視自己政策。
 幾十年來,美國的立場是「和平化解台海爭議」,但是如今不僅中國大陸,連很多美國人也主張「美國應該更進一步支持和平統一」。這些人認為,或許不必急於一時,但這「應該是原則」,因為台獨既不可能,而且危險,偏偏台灣又不時有人倡議獨立,所以美國不如乾脆支持和平統一。
 容安瀾說,這種想法未必對美國有利,也未必是美國應有的立場,可是如果陳水扁總統以為入聯公投等事會讓美國支持台獨,「我必須說,美國不應改變政策,也不必改變政策;但是如果美國要改變政策─因為入聯公投而改變政策─這種改變不會朝向承認台灣獨立的方向,而是朝著另一個方向」。
 什麼是「一個中國」?他說,他在國務院任職時告訴同事,「我們沒有『一個中國』政策」。這句話令同事嚇了一跳。他接著解釋道,「美國有的,是『沒有兩個中國』、『沒有一中一台』的政策」。這個政策,說到底就是「維持現狀、和平解決」。
 他以條列闡述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
 ◎美國承認北京政權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但是美國不接受由北京政權代表台灣人民在國際社會發言;
 ◎台海兩岸爭議必須以非挑釁、非脅迫、和平的方式化解;
 ◎任何一方不得片面改變現狀,亦不得以己方對現狀的定義強加於對方;
 ◎兩岸歧見最終解決,應獲兩岸人民同意。
 這最後一項,乍看是使台灣不能依台灣單方面意願獨立,但也使大陸不能依大陸單方面意願統一,台灣沒有吃虧。
 容安瀾憂心指出,很同情台灣所受挫折,但他實在很難想像台灣何以「為成功可能性是零的入聯議題,把自身安全置於危險境地」。
 容安瀾用字十分講究,論述也力求平衡,他經常強調美國在台海的責任,也一向力主台灣應參與世界衛生體系。容安瀾今年已經訪台三次,過幾天還要去第四次。他但面對美屢勸不聽的入聯公投,他不得不說,
「民主不應是不負責任的藉口」

题目: [ tí mù] topic; subject; title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