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稻改種電! 國外經驗台灣「能」?
種稻改種電!國外經驗台灣「能」? 2007/11/11 14:28
記者范益華、潘凱峰/台北報導
ETtoday.com
能源到底要怎麼省呢?其實國外的農夫很早就有在稻田種電的經驗,經建會主委何美玥就打算引進,讓南台灣的農夫種電,再以一度電10元的價格收購, 但是一畝田種太陽能電板,成本要1500萬,如果每天都是大太陽,一個月才能生產250度的電,一年收入90萬,但是想回收成本,得種電種16.6年,才 有辦法。
金黃的稻穗隨風搖曳,辛苦了好幾個月,農夫在稻田裡忙著採收一顆顆成熟飽滿的稻米,不過,未來農民在稻田裡不僅可以種植農作物,還有可能在田裡面種電。
經建會主委何美玥表示:「在德國,因為政府對太陽能發電,有一個保證收購的方式,所以很多的農田,他們就是架設太陽能電池,我們現在有一個再生能源條例,在立法院在審議,將來也有這樣的機制。」
吸取國外的種電經驗,政府要推動再生能源概念,看好南台灣太陽能源豐沛,未來像這樣的稻田,不必再花錢施肥或是除蟲,而是改種太陽能板所生產出來的電,不僅可以變賣增加收入,農民還可以自用。
只是外界不禁質疑,稻田不種稻改成種電,難道就不怕造成糧食短缺?況且種出來的電,農民究竟能賣給誰?
何美玥說:「(種電)產生的電,政府打算以一度10元左右去收購。」以一畝土地來計算,光是購置太陽能板成本就要1500萬元,如果每天都是大太 陽,一天可以生產250度的電,一年下來賣電的收入有90萬元,但是得要種16.6年才能回本。政府有此美意,要農民改種電,真的合乎經濟效益嗎?
種稻改種電!國外經驗台灣「能」? 2007/11/11 14:28
記者范益華、潘凱峰/台北報導
ETtoday.com
能源到底要怎麼省呢?其實國外的農夫很早就有在稻田種電的經驗,經建會主委何美玥就打算引進,讓南台灣的農夫種電,再以一度電10元的價格收購, 但是一畝田種太陽能電板,成本要1500萬,如果每天都是大太陽,一個月才能生產250度的電,一年收入90萬,但是想回收成本,得種電種16.6年,才 有辦法。
金黃的稻穗隨風搖曳,辛苦了好幾個月,農夫在稻田裡忙著採收一顆顆成熟飽滿的稻米,不過,未來農民在稻田裡不僅可以種植農作物,還有可能在田裡面種電。
經建會主委何美玥表示:「在德國,因為政府對太陽能發電,有一個保證收購的方式,所以很多的農田,他們就是架設太陽能電池,我們現在有一個再生能源條例,在立法院在審議,將來也有這樣的機制。」
吸取國外的種電經驗,政府要推動再生能源概念,看好南台灣太陽能源豐沛,未來像這樣的稻田,不必再花錢施肥或是除蟲,而是改種太陽能板所生產出來的電,不僅可以變賣增加收入,農民還可以自用。
只是外界不禁質疑,稻田不種稻改成種電,難道就不怕造成糧食短缺?況且種出來的電,農民究竟能賣給誰?
何美玥說:「(種電)產生的電,政府打算以一度10元左右去收購。」以一畝土地來計算,光是購置太陽能板成本就要1500萬元,如果每天都是大太 陽,一天可以生產250度的電,一年下來賣電的收入有90萬元,但是得要種16.6年才能回本。政府有此美意,要農民改種電,真的合乎經濟效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