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ay after tomorrow> 快变成真事了

可是不是说全球的气候正在变暖吗
 
这里这么能下雪都没有造成雪灾,国内却成灾害了,而且还是在南方。唉。。。还有那么多人失去生命。。。
 
今天咱这儿不也冰雨了么?417上还有一辆车flip over了(我没看见听的广播)不过没国内厉害就是了。
 
不能这么说,就是因为是南方,发生这种事情的几率小,所以防范意识才薄弱。加上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本来就不怎么到位,才会有这种事故。
这要是在黑龙江,吉林什么的地方发生,估计处理方式会好很多。
 
不能这么说,就是因为是南方,发生这种事情的几率小,所以防范意识才薄弱。加上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本来就不怎么到位,才会有这种事故。
这要是在黑龙江,吉林什么的地方发生,估计处理方式会好很多。
不是把,这种程度的冰雨在加拿大也是少见的。前些年的冰灾加拿大不也没办法了么?
 
那也是,不过北方发生的话,至少不会这么狼狈...
 
那也是,不过北方发生的话,至少不会这么狼狈...

北方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两天物价疯狂暴涨
我妈说一桶油已经涨到100多,一斤辣子8,9块钱,反正都是以前的几倍的涨
那些下岗职工怎么活呀:(:(
 
这样的突发事件,到哪里都会有同样的效果,市政设施跟不上,没看图片里面还有铲车在铲冰么。太悲惨了,报道里面的解说加图片,感觉就像是世界末日了...我考...赶紧该吃吃,该喝喝....过一天少一天了..
 
这里这么能下雪都没有造成雪灾,国内却成灾害了,而且还是在南方。唉。。。还有那么多人失去生命。。。


中国雪灾滞留海量人群 换个国家早瘫痪了

看着南半部中国辅天盖地的大雪,看着网上一张张拥挤人群的图片,读着野战部
队炊事车和行军帐送到火车站的新闻,我第一感触是:这也就是中国吧。这要是
加拿大,已经不知道怎么办了。


  在国内时,因为记者工作要求,一天到晚东走西看,差不多每天都要接触各
行各业的新朋友。看得多了,难免指手划脚的批评这个批评那个。出了国才明白
,中国长期资源匮乏、人如潮涌的状态下,积累了多么丰富的灵活管理经验。


  到了加拿大,几年生活下来,第一感触就是:至少和加拿大比起来,中国政
府的行政管理迅速而高效。现在回国,朋友们在一起,再讨论管理方面的话题,
我往往沉默,因为有些事实在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加拿大人人报税,每年四月以前报上一年税。发生火灾,政府把灾民按排到
旅馆有客厅有厨卫的标房居住。世界第二大领土面积的加拿大只有三千万人,中
国一个省的人口。可这不等于说,面对所有的事情,加拿大永远有条有理。


  加拿大中部有一个省份叫阿尔伯塔,和中国的黑龙江是友好省份,两个省,
都很冷,而且有石油。阿尔伯塔的石油,以油砂矿为主,我遇到的大庆工程师称
其为稠油,类似沥清的一种矿物质。这种矿,开采成本比较高,需要油价到一定
程度才有开采价值。


  近年油价飞涨,油砂矿大规模开挖,于是阿尔伯塔的经济一日千里。阿尔伯
塔有个大城,叫卡尔加里。卡尔加里的房价翻倍往上涨,人工不足,大量人口涌
入。这个排名在多伦多、温哥华、渥太华、蒙特利尔之后的加拿大重要城市有多
大呢?原有不到一百万人口,两年飞涨之后,据说不到一百一十万。


  人口膨胀之后的卡尔加里,市政、公交、水电都面临压力,这个富得流油的
省份,这个不仅不收省税还把石油红利返回每个省民的省份,面对第一大城的膨
胀,不会了。我的一个朋友的朋友,在卡尔加里市政府城市规划部门工作,透露
的消息是:“我这个部门,现在不知道未来的城市规划怎么做。不仅如此,眼前
的城市现状怎么规划,我们也不知道了!”


  类似的例子在加拿大还有。近年加国人口老化,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人力资源
出现缺口,急需补充。三年前,我所在的城市,宣布建一座师范学院,一座医学
院,补充医生和教师的缺口。我见过多次新闻报道,见过多次校舍效果图。市场
也有了反应,房价上升已经考虑这一因素。但是,三年过去了,这两所学院的楼
房,我还没有见到。看着不急不慌的加拿大人,我知道,如果告诉他们,若在中
国这两所学院的首批毕业生已经站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是理解不了的。


  这些说的是日常工作,救灾呢?在加国几年,我还真没看过大规模救灾的场
面,只是天天看着警车消防车救护车首尾相接而来灯光闪烁而去——这里的紧急
电话911一打,三伙人同时到场。


  听说过一个实例。一位中国移民,医生出身,遇到了车祸。同车受伤两人,
那位外伤目不忍睹,这位同胞外表无伤,但他判断,自己内出血了。急救人员到
场,根据伤势判断,这个重的,送到最近的抢救条件好的大医院,那个外表无伤
的送到远的小医院,这样医疗资源才能“合理分配”。同胞告诉急救人员,他的
情况远比外伤者危险,嗯,NO,我们要按标准程序操作。结果可想而知,气得朋
友们几年过去到今天还在骂:这要不出国,在中国,死不了!


  另一个实例,2005年,一位美国十九岁女孩子在加拿大读大学,急性脑膜炎
,送到医院,护士来一查,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正常。加拿大医疗资源紧张,除
了要死的人,排急诊都得八个小时左右。你这生命体征正常,排着吧。挺好个花
季少女,死急诊室了。孩子父母来打官司,医院满嘴是理:根据医疗相关的条例
和法律,我们是按标准程序操作。


  加拿大是一个像传统欧洲国家的二流发达国度,那种下了班天大事也不管,
一年休假几十上百天原风平浪静的国度。是不是世界一哥美国要好得多?


  美国南部,加勒比海岸,有个路易斯安那州,出产石油,水稻产量全国第一
。不知为什么,据说这州美国第三穷,一天到晚救济。救济到什么程度?州政府
明文规定,体重超过180磅,每月可以领取500美元,要是超过220磅,一月700。
外国学生,外国公民,该州一律救济。外国学生可以从政府那里租住正正经经的
两居室公寓,每月租金才50元。当然了,前题上被救济对像没有工作没有收入。


  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登陆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
州,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飓风过后,美国各大电视新闻画面上,成群结队的黑人请求救援人员给予他
们食品和饮用水。成群的灾民停留在体育场等暂避处,得不到救济。上万名灾民
在新奥尔良超级穹顶体育场里滞留了五天五夜,馆内污秽不堪、充满恶臭、闷热
难捱。“里面的臭味能熏你一跟斗,”老护士洛兰·班克斯皱着眉头说。“这些
人就在地板上大便”,她比了比膝盖,“足堆起这么高”。


  新奥尔良市会议中心收留了上万灾民。8月31日后,里面就频频响起枪声
,当局出动数十名警察前往维持秩序,反被骚乱民众驱赶出来。一名加拿大男性
对美联社记者说:“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从这里出去。骚乱、枪声太可怕了。”
一名警察署长说:“会议中心内暴行、强奸猖狂,进去避难的旅游者成了暴徒的
美味。”


  8月31日晚,路易斯安那州首府新奥尔良市长雷·纳金晚命令1500名警察从救
灾工作中撤回帮助处理愈演愈烈的抢劫行为。纳金说,抢劫已经发展到人口密集
区,这种行为应当立即得到制止。事实上,新奥尔良市陷入无政府状态,抢劫、
强奸、袭警等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美军终于出动——但他们不是救灾,是持枪警戒,背后支持他们的是装甲战
车。州长凯瑟琳·布兰科 9月 1说,目前全州至多有 30万居民仍困在灾区,仅新
奥尔良就需要部署至少 4万名军人维持。大约数千人遇难。300名来自阿肯色州的
国民警卫队员 9月 2日率先驰援。他们受命可以在必要情况下开枪击毙猖狂抢劫
、强奸的“恶棍”。


  新奥尔良的事情灾后并没有完。多名警察和消防人员,在9月4日后自杀,因
为“灾难突如其来,大家不知所措,身心受到重创。”没出这个月,丽塔飓风又
来。全美国这回知道怎么对付风灾了,跑!好在车多,一家一两台车,开着就上
路。风灾没有再发生,高速公路,堵了一百多公里。


  看着网上的图片,广州火车站,六十万人。呵呵,如果这六十万人的滞留发
生在新奥尔良,美国大约得立即从伊拉克撤军了。(驻加拿大记者:李牧)
 
我家沈阳的
我爸说肉价稍微降了点
烧鸡大概11块一只,一斤左右的

很奇怪,今年东北雪很少

北方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两天物价疯狂暴涨
我妈说一桶油已经涨到100多,一斤辣子8,9块钱,反正都是以前的几倍的涨
那些下岗职工怎么活呀:(:(
 
对阿,我就是奇怪,北方雪少,南方却雪灾
 
我家沈阳的
我爸说肉价稍微降了点
烧鸡大概11块一只,一斤左右的

很奇怪,今年东北雪很少

我妈前几天就买了2块排骨,一些肉馅,随便一点猪肉,花了400多块钱
太夸张了
而且快过年了
物价越来越高

而且前几天还有一个老太太走在路过,路太滑一不小心就滑到旁边的公车下面就死了,大家一定要小心呀

快过年了,真希望那些人能够早点回家团聚:crying:
 
发生在北方肯定会好一些,毕竟北方司机冰雪路面的经验比南方司机丰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