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吃不起苦的人不要学医

Kay007

资深人士
注册
2007-09-19
消息
1,770
荣誉分数
349
声望点数
243
在美国,医生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是学识、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但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必须经历一条漫长、艰辛的道路,需要投
入大量的金钱、时间和不懈的努力。
  本科学士才能报考
  在国内,高中毕业就可报考医学院。而在美国,四年制医学院要大学本科
毕业、拥有学士学位的人才能报考。
  首先,申请要求就相当严格,以下几个因素至关重要:申请人的大学成绩、
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成绩和证明申请人资格的推荐信。有志学医的学生在
大学阶段就要选修医学预科课程,而且必须保持各科成绩优异。然后为取得知
名教授的推荐信,他们在毕业后大都会找一间著名大学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做1—
2年的技术员,加强科研背景、结识教授。同时,利用这段时间通过MCAT考试,
着手申请医学院。
  有了资格还不够,接下来就要面对激烈的申请竞争。几乎每个报考的人都
要申请数十所医学院,能得到其中一所的录取就谢天谢地了。纽约哥伦比亚大
学医学院2002年的报考和面试比例是10∶1,而面试和录取比例是8∶1———从
报考到录取,真正是百里挑一。我的一位朋友,在得知被著名的康奈尔大学医
学院录取后,欣喜若狂,立刻拉着女朋友到第五大道的第凡尼珠宝店买了一只
价值两万美元的钻戒,当场求婚,全然不顾即将面对十几万美元的学费。
  优秀学生争读双博士
  进入医学院,学生就开始攻读医学博士学位,而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申请
攻读医学/哲学双博士学位。攻读双博士的时间约在7—8年,因为读医学博士是
固定的4年,总的就读时间主要取决于学生完成哲学博士论文的时间。更吸引人
的是,读双博士可以免除高昂的医学院学费,还能获得足够生活开支的奖学金。
由于既省钱又省时间,双博士学位的就读申请竞争就更为激烈,而被录取的学
生绝大部分也确实很出色。
  经过艰苦的学习,毕业后学生直接获得博士学位。但是在成为正式医生之
前,还必须通过国家行医执照考试,并需要做1年实习医生及至少3年住院医生。
  执照考试分3个阶段,第一步是自然科学基础考试,一般在医学院二年级时
进行;第二步是临床医学考试,以案例为主,题量非常大,一般学生在医学院
毕业、申请住院医生之前参加这一考试;第三步考试在1年的实习医生之后进行,
除了医学知识外,还要考临床工作中的伦理、法律等问题。
  住院医生工作辛苦
  医学院学生在4年级通过第二步执照考试后,就要开始申请实习医生和住院
医生。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双向选择,直接决定每个学生的
去向。不是所有毕业生都能找到接收医院,找不到的人只能来年再申请。做住
院医生的时间因科而异,譬如内科两年,普通外科4年。专科住院医生还要再进
行2—5年的专科训练。
  住院医生可以说是医院里的苦行僧。他们的收入不高,每年在3—4万美元
之间,可工作压力之大,令人咋舌。我的一个朋友,在做住院医生的第一年就
有72小时连续工作、一周只睡20小时的经历,每天都是清晨5点上班。有一天他
在下班的路上开着车就睡着了,撞到前面的车才醒过来。所幸不是在高速公路
上,捡了一条命。有资料显示,美国医生的平均寿命大约比普通人短10年。即
使成为正式医生,工作强度依然很大。我的一位老师,已经行医数年,每周仍
得工作80—90小时。
  通过了住院医生实习,才算是真正地完成了所有学习。整个过程最少也要8
年,多的达十几年,平均下来要10年左右。
  十年寒窗可能付诸东流
  接下来可以找工作、成为真正的医生了。但是,不是所有完成学业的住院
医生都能找到工作,这又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找不到工作的医学博士
大有人在,很多人就此被迫改行,10年辛苦付诸东流。美国医生的崇高社会地
位,就在这种残酷的现实中被衬托出来———他们确实是经过大浪淘沙、获得
最终胜利的精英分子。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吧。我的朋友凯蒂·海泽特在常春藤名校
之一的布朗大学读了4年本科后,进入另一所常春藤名校———前面提到的康奈
尔大学的医学院攻读医学/哲学双博士。看看她这几年的经历吧:头两年上医学
院的基础课,然后花4年时间做哲学博士的论文,接下来两年回到医学院完成临
床学习。今年她毕业时已经30岁了。如果她想做临床医生,就要再接受4—7年
的住院医生训练。想想看,到她终于当上医生那天,是多少岁,总共读了多少
年书?
  外国医学生可直接申请临床培训
  外国医学生、包括绝大部分中国医学本科毕业生,均可直接申请在美国接
受实习医生、住院医生和专科住院医生等临床培训。条件是就读的医学院得到
世界卫生组织承认、取得美国的“外国医学毕业生证书”。而要取得该证书,
必须通过美国医生执照考试的头两步考试、临床技能考试和英语考试,第三步
考试只能在美国本土进行。
  外国医生想在美国行医,也得在通过美国医生执照考试、并经过临床训练
后才有行医资格。我的另一位朋友在国内已是颇有名气的神经科专家。50岁来
美,经过10年奋斗,60岁那年终于完成学业,当上了神经内科医生。
图片:
  在康奈尔大学读了8年的凯蒂·海泽特,还要至少4年才能当上医生。
 
靠,非常鄙视美国加拿大的医生培养制度。一个合格的医生非要人人读个博士才行吗?工程师的职位的学历要求4年本科毕业就行。做学问和做应用可不是一码事。毕业以后还要淘汰那么多人。

反观国内,18,9岁的高中毕业生读个7年制临床医学出来也不过25,6岁。有个3,4年成长期也才30岁。一般到35岁以前经验已经非常丰富了。

客观说,美加的医生整体素质高,但是误诊的也不少,不见得就比中国的医生高明。在中国看病,小医生看不准的病旁边还有老医生和专家把关呢。而在这里,整个诊所就那么一个医生。现在这里的医生非常缺乏。家庭医生看一位病人的费用是50加币(医院里的急诊收费更高)。而且根本不愁病人。一个家庭医生每小时平均应该至少要看4个病人。再去掉费用,那么一个医生平均起来,至少挣$100/小时(估计实际收入要高得多)。在这里看个病要预约个1周以上。手术预约要数月。

美加明显缺医生,医学院的招生比例和医学院毕业生从事医疗的比例如此之低,美加的医疗行业协会难逃其责,简直就是绑架了大众百姓的生命,以图小团体的私利。什么生命至上都是他妈的幌子而已。

谁英文好,把我的话翻译成英文发到英文网站上去。




在美国,医生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是学识、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但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必须经历一条漫长、艰辛的道路,需要投
入大量的金钱、时间和不懈的努力。
  本科学士才能报考
  在国内,高中毕业就可报考医学院。而在美国,四年制医学院要大学本科
毕业、拥有学士学位的人才能报考。
  首先,申请要求就相当严格,以下几个因素至关重要:申请人的大学成绩、
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成绩和证明申请人资格的推荐信。有志学医的学生在
大学阶段就要选修医学预科课程,而且必须保持各科成绩优异。然后为取得知
名教授的推荐信,他们在毕业后大都会找一间著名大学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做1—
2年的技术员,加强科研背景、结识教授。同时,利用这段时间通过MCAT考试,
着手申请医学院。
  有了资格还不够,接下来就要面对激烈的申请竞争。几乎每个报考的人都
要申请数十所医学院,能得到其中一所的录取就谢天谢地了。纽约哥伦比亚大
学医学院2002年的报考和面试比例是10∶1,而面试和录取比例是8∶1———从
报考到录取,真正是百里挑一。我的一位朋友,在得知被著名的康奈尔大学医
学院录取后,欣喜若狂,立刻拉着女朋友到第五大道的第凡尼珠宝店买了一只
价值两万美元的钻戒,当场求婚,全然不顾即将面对十几万美元的学费。
  优秀学生争读双博士
  进入医学院,学生就开始攻读医学博士学位,而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申请
攻读医学/哲学双博士学位。攻读双博士的时间约在7—8年,因为读医学博士是
固定的4年,总的就读时间主要取决于学生完成哲学博士论文的时间。更吸引人
的是,读双博士可以免除高昂的医学院学费,还能获得足够生活开支的奖学金。
由于既省钱又省时间,双博士学位的就读申请竞争就更为激烈,而被录取的学
生绝大部分也确实很出色。
  经过艰苦的学习,毕业后学生直接获得博士学位。但是在成为正式医生之
前,还必须通过国家行医执照考试,并需要做1年实习医生及至少3年住院医生。
  执照考试分3个阶段,第一步是自然科学基础考试,一般在医学院二年级时
进行;第二步是临床医学考试,以案例为主,题量非常大,一般学生在医学院
毕业、申请住院医生之前参加这一考试;第三步考试在1年的实习医生之后进行,
除了医学知识外,还要考临床工作中的伦理、法律等问题。
  住院医生工作辛苦
  医学院学生在4年级通过第二步执照考试后,就要开始申请实习医生和住院
医生。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双向选择,直接决定每个学生的
去向。不是所有毕业生都能找到接收医院,找不到的人只能来年再申请。做住
院医生的时间因科而异,譬如内科两年,普通外科4年。专科住院医生还要再进
行2—5年的专科训练。
  住院医生可以说是医院里的苦行僧。他们的收入不高,每年在3—4万美元
之间,可工作压力之大,令人咋舌。我的一个朋友,在做住院医生的第一年就
有72小时连续工作、一周只睡20小时的经历,每天都是清晨5点上班。有一天他
在下班的路上开着车就睡着了,撞到前面的车才醒过来。所幸不是在高速公路
上,捡了一条命。有资料显示,美国医生的平均寿命大约比普通人短10年。即
使成为正式医生,工作强度依然很大。我的一位老师,已经行医数年,每周仍
得工作80—90小时。
  通过了住院医生实习,才算是真正地完成了所有学习。整个过程最少也要8
年,多的达十几年,平均下来要10年左右。
  十年寒窗可能付诸东流
  接下来可以找工作、成为真正的医生了。但是,不是所有完成学业的住院
医生都能找到工作,这又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找不到工作的医学博士
大有人在,很多人就此被迫改行,10年辛苦付诸东流。美国医生的崇高社会地
位,就在这种残酷的现实中被衬托出来———他们确实是经过大浪淘沙、获得
最终胜利的精英分子。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吧。我的朋友凯蒂·海泽特在常春藤名校
之一的布朗大学读了4年本科后,进入另一所常春藤名校———前面提到的康奈
尔大学的医学院攻读医学/哲学双博士。看看她这几年的经历吧:头两年上医学
院的基础课,然后花4年时间做哲学博士的论文,接下来两年回到医学院完成临
床学习。今年她毕业时已经30岁了。如果她想做临床医生,就要再接受4—7年
的住院医生训练。想想看,到她终于当上医生那天,是多少岁,总共读了多少
年书?
  外国医学生可直接申请临床培训
  外国医学生、包括绝大部分中国医学本科毕业生,均可直接申请在美国接
受实习医生、住院医生和专科住院医生等临床培训。条件是就读的医学院得到
世界卫生组织承认、取得美国的“外国医学毕业生证书”。而要取得该证书,
必须通过美国医生执照考试的头两步考试、临床技能考试和英语考试,第三步
考试只能在美国本土进行。
  外国医生想在美国行医,也得在通过美国医生执照考试、并经过临床训练
后才有行医资格。我的另一位朋友在国内已是颇有名气的神经科专家。50岁来
美,经过10年奋斗,60岁那年终于完成学业,当上了神经内科医生。
图片:
  在康奈尔大学读了8年的凯蒂·海泽特,还要至少4年才能当上医生。
 
在西方国家 律师医生这两个职业是最赚钱的 为什么因为各种各样的法律条文 行业准则 限制了医生 律师 不可能想其他职业人员那么多 物以稀为贵 缺什么 什么贵 法律条文 行业规定都是相关政府议会制定的 议会议员里有相当比例是律师 医生 这些人进了这个门就把门槛抬的很高 让后边的不能那么轻易近来 自己好继续享有优厚的收入 西方国家不承认别的国家的移民来的医生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医生职业资格就是这个原因 这些移民医生 要是过来都能当医生了 我们吃什么 喝什么 我每年几十万 上百万的薪水 岂不是要跟你们均分了 想得美 我就用我自己制定的法律条文 行业规则 卡死你 托死你 3年 5年 10年 倒是看你有没有那个能力过的了这个门槛

早西方国家医生律师薪水高 为什么 因为学法律 学医 的大学学费高 尤其是医生 要学医 必须有一个4年的本科学历 而且要求是理科学历 西方大学教育可不便宜 理科比文科贵 学医的成本 无形比其他职业多了4年 4年大学费用算下来少数好几万 再读7年医学博士 两年实习医生 一个人要成为一名职业独立诊断的医生要13年 而在中国只需要读5年医学本科 就可以成为医师了 中国的医学博士一口气读下来也不过要7年 比西方少一半时间 西方的医生读的时间比中国医生多7年 医术就比中国高1倍吗?
 
西方国家的医生这个职业,一定有宗教原因。人的身体只有上帝可以动,让医生来给人手术是天大的事。当然要限量医生。更何况,医生治活了一个病人,天堂就少了个复活人。医生搅了天堂的生意嘛,阿门阿弥陀复。
 
They try to get the best people to study medicine. It is reasonable because all patients want to be treated by smart doctors.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doctors here are pretty high.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why there are not enough doctors in Canada is that many doctors go to USA because of high income and lower tax.
 
培养机制有问题
我一个朋友,皮肤出现短期的热症,医生不知道是什么,竟然拿出一本书,翻来翻去找到一张图片,都是肩膀手臂皮肤发红的样子,然后说就是这个病!
医生的架势把我那个朋友吓得直接出去了。后来在scarborough找了个中医看了看,广州中医院的退休老医生,然后吃了点降热、舒缓、理疗的中药,一个星期后开始慢慢退了
 
找中医看病吧。

找中医看病吧。



培养机制有问题
我一个朋友,皮肤出现短期的热症,医生不知道是什么,竟然拿出一本书,翻来翻去找到一张图片,都是肩膀手臂皮肤发红的样子,然后说就是这个病!
医生的架势把我那个朋友吓得直接出去了。后来在scarborough找了个中医看了看,广州中医院的退休老医生,然后吃了点降热、舒缓、理疗的中药,一个星期后开始慢慢退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