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跑了过来,向着直升机,齐刷刷跪下

飞碟

知名会员
注册
2005-06-20
消息
322
荣誉分数
48
声望点数
138
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跑了过来,向着直升机,齐刷刷跪下


  2008年05月16日05:49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魏建红看到了毕生难忘的一幕:一群男女老少,头缠绷带,“扑通”跪在地上,嘴里喃喃不停。

  5月14日,第一架来自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直升机,穿破阻隔了40多个小时的世界,飞抵汶川。拉开舱门,魏建红第一个跳了出去,踏上那片废墟充斥的土地。

  当地人哭着围了上来。他们拿出红绸带,尽情挥舞,“吉祥鸟来了,我们有救了。”

  此前两天,陆航团已连续6次尝试开进汶川,但因为天气原因,均告失败。地震把汶川和外界,彻底阻隔成了两个世界。世人陷入一片焦灼。

  14日8时,天气好转了一些。作训部门立刻安排了3架飞机,再飞汶川。长机机长由一名副团长亲自担纲,水、火腿肠、饼干、药品、帐篷等早就装上了飞机。9时许,魏建红爬上长机,心里仍打着鼓。

  峡谷里漂浮着团状的浓雾,能见度很低。沿途目之所及,仍是民房垮塌、山体滑坡的景象。机舱内沉默着。机长和副机长崩紧了弦。两人一人看近处,一人观远方,握着驾驶杆,小心穿行。

  一小时后,一座河水环绕的小城出现了,“那是汶川!”螺旋桨发出“哒哒”声,把下面的土地惊醒了。稀疏搭建的帐篷下,人们陆续跑了出来。男女老少们,仰望着天,又吼又跳。不断有红绸布挥舞起来。

  没有合适的着陆点,直升机盘旋了好几圈。舷窗下,人们点点散开,却又随着直升机不断汇集,追着跑。长机最终选择了一座山头的空地,泊下。魏建红挂上相机,拉开舱门,“咚”地一声,跳了下去。

  他脚下的土地,已经被地震隔绝了40多个小时。

  他同时也呆了。一群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跑了过来,向着直升机,齐刷刷跪下。有的缠着绷带,全身灰扑扑的。老人们在哭泣,含混不清说,“吉祥鸟来了,我们有救了。”

本报记者 辜波
 
抗震救灾现场特写:解放军叔叔的16包饼干

抗震救灾现场特写:16包饼干当成都军区某炮兵团红三连连长王晓鲁和22位突击队员爬进汶川地震中心时,第一眼看到的景象是齐刷刷跪在他们面前的老人和孩童。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这景象、这喊声让他感到双眼湿润。  5131350分,作为挺进地震中心的第一支先头部队,王晓鲁和他的战友们刚刚在倾盆大雨中艰难地爬行了整整15个小时。那是一条被山崩地裂折腾得没有路的路,是一段与死神较量的艰险历程。  他们的任务是探明重灾区情况,为后续部队趟路并与外界建立联系。鉴于任务的艰巨性,上级要求他们轻装前行。每个人只带了1瓶矿泉水和3包饼干。这点干粮,已经维持了他们15个小时的强体力消耗。  此刻,当他们把跪在面前的老人和孩子一个个掺扶起来时,乡亲们看着他们干瘪的挎包,默默无语。只有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带着哭腔喊了起来:叔叔,我饿!

  王晓鲁猛然意识到了什么。他把疲惫的战友们集合到一起,欲言又止。然而,如同无声的命令,大家纷纷从挎包中、衣兜里开始往外掏东西。王晓鲁默默地把这些东西收集到一起,一共是16包早餐饼干和6瓶矿泉水。  饼干和水被摆放到老乡面前。王晓鲁说:乡亲们,我们带的东西不多,你们先充充饥吧。大家放心,我们大部队很快就到,有解放军在,一定不会让大家挨饿!

  一双双颤抖的手捧起了饼干和水。在经历了漫长的磨难后,老人和孩子们第一次获得了食品,也获得了生的希望。  王晓鲁和他的战友们随即投入了搜救危重伤员的行动。一位5岁的小男孩被他们从垮塌的水泥屋顶下挖出,他说:解放军叔叔,我给你们唱首歌吧;一位78岁的老大娘也被他们从砖缝里刨出,她说:我知道,只要解放军来了,我就一定还能活下去!

  一天两夜,整整42个小时过去。王晓鲁和他们的战友们粒米未进,滴水未喝。  今天早晨8时许,王晓鲁他们和后续到达的战友一起,将一批最危重的病号送上了飞往成都的直升机。随后,他们终于领到了进入震中地区后的第一份干粮。  22个人中,谁也不愿向记者提起这16包饼干的故事。背起简单的行囊,勇士们又踏上了向前探路的征程……

  (中国军网汶川震中地区515日电)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