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川震愛接力 慈濟第三梯賑災團出發

chichi

新手上路
注册
2007-11-03
消息
244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28
0.84
2.38B8

圖左:聽到慈濟志工要回台灣,孩子們不捨得哭了!
圖右:慈濟志工手上拿的石頭,就是孩子給慈濟志工的結緣品,希望慈濟志工看到石頭時,還能想到他們。

[FONT=新細明體]
四川強震已逾兩星期,慈濟基金會勘災、賑災的行動仍未間斷,慈濟第三梯賑災團於26日由台灣出發,二十一位團員中包括十一位醫護人員,帶了三十七箱醫療用品,而過去在九二一地震,有豐富賑災經驗的志工,也在團員之列。另外,大陸地區的慈濟人也會有二十七人到當地會合。此行除了膚慰當地居民,適時提供醫療服務外,也將評估慈濟後續行動的可能性與方向。

慈濟第二梯賑災團持續在什邡市金山鎮、洛城村、柳河社區三個地方看診,並在醫療站旁煮熱食,讓來看診的民眾暖暖胃。當地許多居民知道了,隔天一早不到八點就來等待,甚至在慈濟志工還沒到達前,就把所有的菜都洗好了!金山鎮的鎮民已經習慣在每天定時準備當天或隔天的菜色,就等著慈濟志工來烹飪,當地的村民也從付出中,找到被需要的感覺獲得自信心。

另一方面,為了不讓孩子因為震災而荒廢時間,慈濟志工還特地在服務中心及帳篷區中間成立小朋友的讀書區。在什邡市洛水鎮的慈濟服務點裡,慈濟志工與孩子分享行善的故事,鼓勵孩子日日發好願,做貧中之富的人。這些善良淳樸的孩子們的願望包括了:希望受災的人重建家園、希望失去親人的孩子得到愛、希望完成同學未完成的夢想—考上大學、希望能夠早點回到學校上課,希望受災的家人能平安等等,而慈濟志工也藉由手語與歌曲與村民一起互動,從音樂中釋放壓力。

慈濟第一梯勘災團成員回想起回當地的村民,內心仍是不捨,在金山鎮生活雖僅只五、六天,卻已建立起相當的感情,當地的孩子總是熱心幫忙灑水、掃地、與村民溝通,還會跟著慈濟志工一起帶動村民歌唱比手語,直到慈濟志工告訴他們要回台灣時,孩子斗大的淚珠掉了下來,一個個淚眼汪汪把慈濟志工團團圍住,不捨之情溢於言表;此時有三個孩子將手中的兩顆小石頭,小心翼翼交給慈濟志工林清合說:「看到石頭你要想到我們喔!」林清合回答:「我們一定會回來的!」言盡至此,林清合仍是哽咽,情緒難以平復。

慈濟勘災團仍會以「感恩‧尊重‧愛」於當地進行相關的勘災,尊重當地的文化,建立互信基礎,期待朗朗的讀書聲與孩童的笑聲能早日重現。[/FONT]
0.84
2.38B8

[FONT=新細明體]圖左:聽到慈濟志工要回台灣,孩子們不捨得哭了![/FONT]
[FONT=新細明體]圖右:慈濟志工手上拿的石頭,就是孩子給慈濟志工的結緣品,希望慈濟志工看到石頭時,還能想到他們。[/FONT]
7.3E9A
[FONT=新細明體][/FONT]
12.2FBC

[FONT=新細明體]圖左:5月25日,慈濟四川賑災團持續在什邡市洛水鎮關懷,由於許多鄉親不良於行,醫師在當地志工陪同下,進行往診服務。圖:大家用歌聲及手語表演一起為患者加油打氣,祝福他早日康復。[/FONT]
[FONT=新細明體]圖右:[/FONT][FONT=新細明體]5月25日,慈濟四川賑災團醫師在當地志工陪同下,進行往診服務,也贈送鄉親來自台灣的環保毛毯。[/FONT]
[FONT=新細明體][/FONT]
16.BA
[FONT=新細明體][/FONT]
21.3214

[FONT=新細明體]圖左:[/FONT][FONT=新細明體]慈濟四川賑災團從5月23日開始在什邡市洛水鎮的柳河社區永興公園設立慈濟醫療服務站[/FONT][FONT=新細明體][/FONT][FONT=新細明體]慈濟在[/FONT][FONT=新細明體]洛水鎮義診共546人。[/FONT]
[FONT=新細明體]圖右:[/FONT][FONT=新細明體]慈濟在洛水鎮除了醫療服務,25日也開始提供熱食,供應約4000人次。[/FONT]
27.4B4A
[FONT=新細明體][/FONT]
33.3578

[FONT=新細明體]圖左:[/FONT][FONT=新細明體]5月25日,慈濟四川賑災團在羅江縣金山鎮的熱食提供了2445人次,與越來越多的鄉親結緣。[/FONT]
[FONT=新細明體]圖右:[/FONT][FONT=新細明體]5月25日,慈濟四川賑災團除了在羅江縣金山鎮提供熱食服務,也專為小朋友開設課程,通過靜思小畫廊觀察災後小朋友的心理變化,希望淡化他們心中的陰影。圖為靜思小畫廊貼滿小朋友們的作品,小朋友也高興地邀請慈濟人一同合影。[/FONT]
37.2C8
[FONT=新細明體][/FONT]
41.4A8A

[FONT=新細明體]圖左:[/FONT][FONT=新細明體]5月25日,慈濟四川賑災團持續在什邡市洛水鎮關懷,當地小朋友表演手語,陪伴候診者的鄉親們。[/FONT]
[FONT=新細明體]圖右:[/FONT][FONT=新細明體]5月25日,慈濟四川賑災團持續在什邡市洛水鎮關懷,孩子們圍坐在慈濟人的身邊聆聽竹筒歲月的故事。[/FONT]
47.1E
[FONT=新細明體][/FONT]
52.2D2E

[FONT=新細明體]圖左:[/FONT][FONT=新細明體]5月25日,慈濟四川賑災團持續在什邡市洛水鎮關懷,有慈濟人的陪伴,讓孩子們的笑容重新在災區綻放。[/FONT]
[FONT=新細明體]圖右:[/FONT][FONT=新細明體]5月25日,慈濟四川賑災團持續在什邡市洛水鎮關懷,當地小朋友擔任醫療小志工,為鄉親服務。[/FONT]
ecblank.gif
ecblank.gif
ecblank.gif
[FONT=新細明體]四川強震已逾兩星期,慈濟基金會勘災、賑災的行動仍未間斷,慈濟第三梯賑災團於26日由台灣出發,二十一位團員中包括十一位醫護人員,帶了三十七箱醫療用品,而過去在九二一地震,有豐富賑災經驗的志工,也在團員之列。另外,大陸地區的慈濟人也會有二十七人到當地會合。此行除了膚慰當地居民,適時提供醫療服務外,也將評估慈濟後續行動的可能性與方向。

慈濟第二梯賑災團持續在什邡市金山鎮、洛城村、柳河社區三個地方看診,並在醫療站旁煮熱食,讓來看診的民眾暖暖胃。當地許多居民知道了,隔天一早不到八點就來等待,甚至在慈濟志工還沒到達前,就把所有的菜都洗好了!金山鎮的鎮民已經習慣在每天定時準備當天或隔天的菜色,就等著慈濟志工來烹飪,當地的村民也從付出中,找到被需要的感覺獲得自信心。

另一方面,為了不讓孩子因為震災而荒廢時間,慈濟志工還特地在服務中心及帳篷區中間成立小朋友的讀書區。在什邡市洛水鎮的慈濟服務點裡,慈濟志工與孩子分享行善的故事,鼓勵孩子日日發好願,做貧中之富的人。這些善良淳樸的孩子們的願望包括了:希望受災的人重建家園、希望失去親人的孩子得到愛、希望完成同學未完成的夢想—考上大學、希望能夠早點回到學校上課,希望受災的家人能平安等等,而慈濟志工也藉由手語與歌曲與村民一起互動,從音樂中釋放壓力。

慈濟第一梯勘災團成員回想起回當地的村民,內心仍是不捨,在金山鎮生活雖僅只五、六天,卻已建立起相當的感情,當地的孩子總是熱心幫忙灑水、掃地、與村民溝通,還會跟著慈濟志工一起帶動村民歌唱比手語,直到慈濟志工告訴他們要回台灣時,孩子斗大的淚珠掉了下來,一個個淚眼汪汪把慈濟志工團團圍住,不捨之情溢於言表;此時有三個孩子將手中的兩顆小石頭,小心翼翼交給慈濟志工林清合說:「看到石頭你要想到我們喔!」林清合回答:「我們一定會回來的!」言盡至此,林清合仍是哽咽,情緒難以平復。

慈濟勘災團仍會以「感恩‧尊重‧愛」於當地進行相關的勘災,尊重當地的文化,建立互信基礎,期待朗朗的讀書聲與孩童的笑聲能早日重現。[/FONT]
0.19E8
 
天下华人一家亲!谢谢台湾同胞发贴, 下次发帖能否用简体? 实在看得费劲!!!
 
Tzu Chi needs volunteers! If you wish to contribute your effort in helping those in need, please join u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wen-lin at 613-263-1388
 
MjAwODA2MTBfMDYzMDdfMjEzXzE1NS5qcGc=
這次川緬災難,加拿大慈濟志工總動員,已經有超過五千人次在進行祈禱勸募活動!到目前勸募到450萬元加幣的善款,相當於約一億三千萬台幣,而加拿大聯邦政府,不只響應捐款,加拿大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更是肯定慈濟付出,特地在國會山莊接見志工,這就是給慈濟最棒的禮物。

歷史性的一刻!肯定慈濟對四川災民的付出,加拿大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特地在渥太華國會山莊,接見志工。

川緬災難發生後,全球慈濟人動員!加拿大的多倫多、密西沙加、溫哥華、列治文、本拿比、還有蒙特婁等地,超過五千人次的志工,紛紛展開募心募款。不但如此,慈濟加拿大分會還特地召開記者會,擴大宣傳。

對於慈濟17年的賑災經驗,各媒體踴躍發問報導。加拿大民眾則用熱情響應。截至六月四號,加拿大分會總計收到450萬元加幣的善款,相當於約一億三千萬台幣。

志工勸募,加拿大聯邦政府響應善行,以一對一的配對捐款政策,投入四川賑災。就是民間捐一元,政府也捐一元。在慈濟450的捐款中,有350屬民間個人捐款,因此加拿大聯邦政府,也相對應捐出350萬加幣,投入政府的賑災專戶。

這一切一切都是肯定!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加拿大總理拿著慈濟刊物,志工深耕16年,不斷不斷付出,不但有ㄧ省四市訂定慈濟日,如今更獲得加拿大總理接見肯定,也為慈濟在加拿大展開新的里程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