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年童世强冲进教室勇救7个娃 “先跑老师”公开亮相首次道歉  8岁女孩:老师同学没跑完我回去叫他们

mamaomao

新手上路
注册
2005-01-15
消息
15,179
荣誉分数
13
声望点数
0
14岁少年冲进教室勇救7个娃






2008年06月07日22:35 来源:新华网
ͯ

  童世强:勇救孩童的小英雄

  
P200806072236433243419229.jpg
这是6月7日拍摄的陇南市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六年级学生童世强。新华社发

  在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14岁的6年级学生童世强成了学校里的“小英雄”,在“5·12”大地震发生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冲进学前班的教室,勇敢地救出了7个孩子。
 
“先跑老师”公开亮相首次道歉


地震发生时弃学生逃跑遭斥责 校长称不会将其开除




2008年06月07日15:13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
http://pic.people.com.cn/GB/55683/7353097.html
F200806071514332750716743.jpg

先跑老师范美忠接受媒体采访。本报记者 张沫 摄   汶川震后10天,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在网上发帖详述自己在地震中弃学生而逃的经历,从此得名“范跑跑”,并被众多网友斥责。昨天下午,范美忠在北京接受媒体访谈时首次公开道歉。光亚学校校长卿光亚表示,校方不会开除“因言获罪”的人。

   在这篇名为《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的帖子中,范美忠记录了自己在地震当时以及震后的经历。范美忠说,逃跑是自己瞬间的本能行为, 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我与他人生命孰为重的权衡,他并不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有为救学生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义务。“在这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我女儿我才能考 虑牺牲自我,其他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一时间,范美忠从默默无闻的中学教师,变成民众热议的焦点人物。一周内该帖在天涯社区上的浏览量达14万余次。不少人跟帖称,作为普通人,范美忠的行为无可厚非,逃跑是人之常情,但作为教师,范美忠丢弃学生自己逃走就是失职。

   光亚学校校长卿光亚介绍,在地震中,光亚学校600余师生在地震中无一伤亡,早已恢复正常上课。对于范美忠的逃跑行为,他表示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只是范 美忠在震后10天发表的感想言论,但校方不会开除“因言获罪”的人。“言论有不正确的地方,可以批评、教育、讨论。”卿光亚说,他认为范美忠是爱学生、爱 职业的,很多学生在事后仍表示希望学校不要开除“范老”。卿校长说,如果范美忠的言论伤害了大家的感情,道歉就可以了,不需要开除。

  ■对话范美忠

  “向学生、学校和网友致歉”

  记者:你和学生的关系怎么样?

  范美忠:我们之间像朋友一样,互相开玩笑,一起玩。

  记者:地震发生时,你们在上什么课,屋子里面几个人?

  范美忠:当时我在讲《红楼梦》,班上大约有15个学生,有几个人没来上课。当时真的很惊慌,不知道该怎么办,唯一的反应就是跑。

  记者:作为一名老师,你是否考虑过你有救助学生的义务?

  范美忠:我是有救助学生的义务,但我没有冒死救助学生的义务。生命权是平等的,灾难来时自救才是最重要的,我希望我的学生也能明白这点。

  记者:当时为什么要发帖子来说这件事情,是否考虑过后果?

  范美忠:我是学历史的,我希望能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记者:为什么要道歉?

   范美忠:关于道歉,首先,要向我的学生道歉,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们把我看做了一个强者,一个可以保护他们的强者,但我由于自己还不够勇敢,我让他们失 望了,我想向他们道歉。第二,要向校长和光亚学校道歉,他们因为我的事情而承受了太多的压力。第三,我要向看过我文字而在情感上受到伤害的网友等道歉,但 这并不代表我向我的观点道歉,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

  ■专家观点

  可以不崇高,但不能无耻

  中国 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认为“范跑跑”现象应受到批判。“你可以不救人,但是发到网上宣扬就不对了。”周孝正说,这对很多持人之常情的人的心理是一种伤害。理 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是“真小人”不是“伪君子”,固然不错,但“真小人”就是好人了吗?你可以不崇高,但不能无耻。

  北京大学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卢悦说,范美忠也是地震的亲历者和幸存者,他肯定也有心理问题,因此在地震发生过后10天,范美忠以自白的方式在网络上发帖,这从心理学上分析,事实上是一种内疚的表现。(记者王硕 )
 
老师同学没跑完,我回去叫他们

记者 刘天亮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99014/7357149.html

2008年06月09日20:45 来源:人民网
F200806092045462289827241.jpg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王彬正在用左手练习写字。本报记者 刘天亮摄。
  王彬才二年级就失去了右臂,她只有8岁。

  “5·12”大地震,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垮塌,原本跑到操场的王彬跑回去找老师和同学,不幸被垮落的水泥板“切”掉了右臂。

  那天下午第一节自习课,王彬的班主任唐小松正在辅导学生做作业,突然被课桌摇了起来,掉头一看,黑板、墙壁都在晃。“赶快跑,到操场上去!”唐小松心知是地震,赶紧嚷了一句,“书包不管了!”

  同学们一涌而出,王彬个子小,坐在第一排,很快就冲了出去。当时,唐小松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另一个学生身上。11岁的孙进有智力障碍,行动不便,全班就他一个人坐在那里没动,目瞪口呆地看着老师。唐小松拉着孙进就往外跑,刚跑出来,边上的综合楼轰然倒塌。

  操场上,唐小松赶紧拉着惊魂未定的学生清点人数。一数,人少了几个,唐小松赶紧回去找。

  “王彬呢,你看见王彬了吗?”王彬的父亲王与军很快赶到了学校。一年级数学老师卢先文告诉王与军,他把王彬抱出来了,已经送往医院。

  王与军赶到梁平县医院,发现女儿的右胳膊已经不见了。直到王彬清醒过来,他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我跑出来了,看见老师和同学没跑完,就回去叫他们。”

  “当时,你不怕吗?”记者后来问她。

  “我很紧张,我不知道房子为什么在摇。老师和同学还没出来完,我就跑回去叫他们。”

  失去右臂,王彬一度情绪很低落,几天不愿意吃饭。王彬一直跟奶奶住在一起。奶奶常年抱病,都是小王彬推着三轮车送到医院打针、输液。“奶奶有病,现在我又‘病’了。”小王彬说,她不愿意给爸爸妈妈添负担。

  王彬平时喜欢唱歌、画画,现在右手没了,她担心自己将来再也画不了。幸好,王彬被转到重庆市儿童医院后,遇到了几个志愿者。其中一个志愿者叫刘岱松,是重庆医科大学三年级学生,擅长用左手写字、画画。王彬拉着他说:“叔叔,教我画画吧,我最喜欢画大象,可我画不好。”

  虽然她左手上还打着石膏,但小王彬一有空就用左手练习写字、画画。很快,王彬就能用左手写自己的名字,整个人都活泼了起来。

  刚能下床走动,王彬就开始帮着医院的护士阿姨安慰受伤的小朋友,陪他们唱歌解闷,聊天鼓劲,成了儿童医院的一名“儿童志愿者”。

   六一儿童节那天,王彬和爸爸一起去医院小礼堂看演出,看见一位姐姐正在流泪,她就走进去陪她说话。这位比她还大几岁的姐姐叫何亚军,从北川转过来。她妈 妈在地震中也受了伤,不能跟她在一起,何亚军担心妈妈的伤势,整天吃不下饭。小王彬对她说:“姐姐,别哭,一定要吃饭,否则妈妈会伤心的。”同病房的8岁 小病友包晓龙来自四川绵阳,左脚严重骨折,情绪一直不太稳定。王彬就主动凑上去,“弟弟,我给你唱一首《小红帽》吧。”小王彬的歌声成了一剂疗伤药。

  小王彬的坚强、乐观,感染了医院里的很多小朋友,大家都说她是勇敢的“小红帽”。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