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补课 "中东战争"

兔兔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4-04-07
消息
2,614
荣誉分数
111
声望点数
0
所在地
卡屯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战争起因
据圣经记载,摩西曾带领部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并在约书亚(Joshua)的领导下征服了迦南(Canaan)的部落城邦。之后,在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大卫王占领了耶路撒冷,并且在包括外约旦在内大部分迦南地区建立起以色列王国。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Solomon)死后,王国一分为二,南为犹大(Judea),北为以色列(Israel)。直到公元133年,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公元前722年,亚述人(Assyrians)攻占了以色列,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占领了犹大,他们焚毁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驱逐了大批犹太人。从此之后,耶路撒冷曾被多次易手,还被无数次地摧毁和重建。犹太人从此流离失所,散落到各个地方。大约在公元前61年,庞贝(Pompei)的罗马军团攻占了犹大,占领了耶路撒冷。而耶稣正是在罗马的统治区伯利恒(Bethlehem)降生的。罗马统治者在公元70年和132年两次扑灭了犹太人起义的烈火,并于公元135年将所有犹太人驱逐出耶路撒冷。此后,耶路撒冷就被罗马人重新命名为巴勒斯坦(Palestine)。
在拜占庭时期(公元4世纪),大量的基督徒涌入了巴勒斯坦。那时,巴勒斯坦的人口组成是基督徒、犹太人皈依的基督徒和异教徒(paganism),以及罗马人和原着居民。大约在公元7世纪,穆斯林阿拉伯的军队北上占领了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大部分中东地区,从此,穆斯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在这漫长的穆斯林统治中,土尔其奥托曼帝国(OttomanEmpire)曾于1517年将巴勒斯坦纳入自己的版图。在这期间,土尔其苏丹还曾邀请离散的犹太人到巴勒斯坦的各个城市里定居下来。在18世纪末拿破仑入侵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趁机起来反抗埃及和土尔其人的统治,致使土尔其帝国进一步开放其边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口同时增长了,而且两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也随之提升。到了1880年,巴勒斯坦的人口达到了40万,其中犹太人口是2.4万左右。这时奥托曼政府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限制犹太移民,但是,犹太人却采取各种手段移入巴勒斯坦。
这时在19世纪的欧洲,反犹浪潮和欧洲犹太人解放运动此生彼长,现代民族国家的理念与传统犹太家园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在欧洲离散的犹太人心中,燃起了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的烈火。特别是东欧国家的反犹和排犹政策,加速了欧洲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的迁徙。也是在此时,欧洲犹太人开始将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体系化。犹太祭司奥克雷(RabbiYehudaAlcalay),在19世纪40年代发表了许多犹太复国思想的希伯来语文章。另外,在1896年匈牙利裔犹太律师赫茨尔(TheodoreHerzl)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阐释了犹太复国主义。次年8月,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Basle)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大会根据赫茨尔的理念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与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预期将有数百万欧洲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以形成人口的绝对多数。至于当地的阿拉伯人,没有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到1914年为止,巴勒斯坦大约有70万人口,61万为阿拉伯人,犹太人还不到10万人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勒斯坦的统治者奥托曼帝国与德国联盟。这时巴勒斯坦地区爆发霍乱和伤寒,土尔其军事首脑决定赶走所有外国人,大批的犹太人再次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在此期间,只有俄国籍的犹太人可以免被逐出,这些剩下来的犹太人,就成为英国的合作者,后来为英军与土尔其作战提供了帮助。与此同时,英国也需要阿拉伯人的帮助。英国政府就许愿给阿拉伯人,只要他们支持同盟国与土尔其人作战,阿拉伯在战后便可以独立。在1916年,阿拉伯人在劳伦斯(T.E.Lawrence)的领导下,真的起来反抗土尔其人的统治。但是战后,英国却否认了自己对阿拉伯人的承诺,巴勒斯坦成了英国的“委托统治地”。战后巴勒斯坦的人口中大约70%是阿拉伯人,30%是犹太人和基督教徒。
此时在英国本土,有一批犹太复国主义者游说英国议会,最终促成了英国在1917年11月签署了着名的《贝尔福宣言》(BalfourDeclaration),宣言允诺建立一个犹太家园,同时确保非犹太社区的权利和信仰不受侵害。英国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如果德国向犹太人做出类似的承诺,会把国际上的犹太人拉向德国一边。英国此举遭到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坚持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人的土地,并且通过暴动和罢工等手段向英国当局施压。同时,阿拉伯人还策动美国介入此事,以便影响英国的中东政策。阿拉伯领袖达迦尼(ArefPashaDajani)曾对美国派来的代表陈述说:历史已经证明无法与犹太人居住在一起,所有国家都不欢迎犹太人,因为他们吸所有人的血。在这种情况下,犹太人也意识到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无法避免冲突,后来就任以色列国总理的本·古里安(DavidBenGurion)曾在1919年发表讲话说:没有人能找到任何解决办法,我们要这片土地成为我们自己的国家,而阿拉伯人也要做同样的事情。
英国却在这时做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为了答谢麦加行政长官侯赛因之子阿卜杜勒曾为英国奋勇征战,当时的英国殖民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在1921年的“一个星期日的下午”突发奇想,把约旦河以东地区的管理权交给了阿卜杜勒,这片土地是英国所管辖的巴勒斯坦总面积的四分之三。阿卜杜勒立刻就把这片地区改名为约旦哈西姆王国,并且在1946年得到了国王称号。在巴勒斯坦的面积急剧缩小的情况下,在美国和英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却仍在鼓动犹太人移居到只剩下原领土四分之一的巴勒斯坦。到1929年,巴勒斯坦人口的日益稠密,造成竞争加剧和经济萧条。富有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犹太人有很强的竞争力,他们大量购买土地,致使阿拉伯的种田人流离失所,大量涌入城市。阿拉伯人开始预感到大量欧洲和美国犹太人的涌入,会逐渐挤走缺乏商业竞争力的阿拉伯人。而且,外来移民炫耀自己与大多数阿拉伯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引起当地人的嫉恨。在1929、1930和1931年,犹太人定居点遭到了阿拉伯人的武装袭击和恐怖威胁。
恰在此时,纳粹在德国掌了权,并开始了迫害犹太人的暴行。当犹太人的遭遇开始为人所知时,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宽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配额。1933至1935年间,获准移入的犹太人在13万以上,而非法移民数以万计。巴勒斯坦从那时起变成一座充满暴力和恐怖的活火山。恐怖主义遍布了整个地区,英国当局根本无法维持基本的秩序。1942年,美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纽约集会,通过了比尔特摩纲领,要求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支犹太人的军队。不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就进入了全面备战,双方大开杀戒,巴勒斯坦变成了烧、杀、抢、掠的战场。
二战结束后,从欧洲各地的集中营里解放出大量的犹太难民。西方各国不愿接收这些难民,因此,英国政府对巴勒斯坦的移民控制受到了各方的巨大压力。美国不断地要求增加犹太人的移民配额,而这时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双方都在通过暴力手段对英国当局施压,阿方要求控制移民,犹太一方则要求放宽移民。阿拉伯人对犹太定居点实施恐怖袭击,而犹太人炸路断桥,暗杀英国官员,以阻止英国当局对非法犹太移民的追捕。最终,英国政府决定甩掉巴勒斯坦这个烫手的山芋。1947年4月,英国政府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解决,并宣布一年后结束委托统治,撤回所有驻军。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大通过了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的特别管理。但是,阿拉伯一方拒绝接受联合国决议,原因是阿拉伯人占巴勒斯坦人口的2/3强,却只得到43%的贫瘠土地;而犹太国的人口仅占1/3,却得到了57%的沿海肥沃土地。1948年5月15日,犹太临时政府单方面宣布成立以色列国(而没有采用“犹太国”做国名),次年2月立宪会议召开,通过一部临时宪法,宣布国家为民主共和国。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做出了积极的反应。消息传到白宫,杜鲁门总统正在审阅承认以色列的文告,但是,拟稿时美国人还不知道这个新的国家叫什么名字。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亲自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在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1948年5月15日,当以色列的犹太人还沉浸在见过的欢乐中的时候,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攻巴勒斯坦,随后,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
 
战争的过程
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国家军队在数量上比以色列部队略占优势。其中埃及出兵7000人,外约旦“阿拉伯军团”7500人,叙利亚5000人,伊拉克1万人,黎巴嫩2000人,“阿拉伯解放军”和“阿拉伯拯救军”1万余人,合计4万多人。空军装备有各类飞机131架,舰船12艘,坦克装甲车240辆,各种野战炮140门,而以色列总兵力只有3.4万人,各类飞机33架,舰船3艘,几乎没有什么大炮、装甲车。战争的进程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阿军发起进攻至第一次停火(1948年5月15日—7月8日)
阿拉伯国家军队发起进攻之后,埃及军队从阿里什分两路开入巴勒斯坦。北路以第一旅为主力共5000人,沿海岸公路通过加沙向特拉维夫进发。由于以色列军队在特拉维夫南面拼命抵抗,夜间袭击了埃及军队先头部队的后方,从而使埃军慌乱不堪,接着以色列人有召开记者招待会声称埃军供应线已被切断。消息传到开罗,埃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停止攻击特拉维夫,这一挫折,成为埃军在这次战争中的转折点,特拉维夫再没受到埃军攻击。埃军攻击改变目标,转而占领内格夫的一些要地及公路干线。南路第4旅经过比尔谢巴、希布伦,向耶路撒冷进发。
叙利亚军队以2个机械化旅从库奈特拉出发后,首先向太巴列湖南端出击,他们陆续攻克了约旦河两岸的三个犹太居民点,接着向尼加亚居民点出击。此后,他们在太巴列湖南端这一地区同以军激战。
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向耶路撒冷派出了“阿拉伯军团”的精锐部队,他一心想夺取这个城市,成为“耶路撒冷之王”。所以,战争开始后,阿拉伯军团就直捣这一城市。5月18人,阿军占领耶路撒冷旧城阿拉伯人区,同时,包围了旧城的犹太区。接着,阿拉伯军团向犹太人的耶路撒冷新城发动进攻,占领了耶路撒冷通往海岸平原公路的要地特伦,切断了以色列人的增援。5月28日,旧城犹太人投降,新城中的犹太人也弹尽粮绝,饮水困难。然而,军团不了解这些情况,没有抓住这一机会,他们只满足于打一些小仗,发动一些有限的进攻,使耶路撒冷新城的战斗出现僵局。
伊拉克军队先是向北部的盖谢尔和贝桑进攻,进展不大,转而进攻纳布卢斯,伊拉克军队投入了1个装甲车团、一个步兵团以及一个有三个航空中队支援的机械化旅。相继占领了纳布卢斯、杰宁和离地中海只有11英里的图勒卡姆,并威胁着犹太城赫德拉,几乎达到海边,眼看将以色列军队拦腰切断。但伊军为能继续进行攻击,丧失了战机,以军乘机向杰宁反扑,但被伊军击退。
黎巴嫩军队在北部的进攻规模较小,它先是攻占了马勒基亚边防哨所,后被以色列夺回。6月5日,黎军再次攻占此地,并固守到战争结束。
综观战争初期的形势,阿拉伯国家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以军的将领惊呼,以色列军队无法抵挡阿拉伯国家军队的进攻,全军已处于崩溃边缘。为扭转战局,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5月17日,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它们停止行动。英国最初反对美国的建议,并声称继续给予阿拉伯国家援助。但不久,英国又同意了美国的建议,并撤走了阿拉伯军团的英国军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提供武器。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给以色列啜息之机,它最大限度的利用四周停火,为尔后的战争作准备。
首先是扩充兵员。经过三周的战斗,以色列军队伤亡惨重,到6月处,总兵力只有4万人,其中战斗人员2.3万人。为此,以色列当局下达了命令:1.征集17岁的男女青年接受两个月的训练;2.召集36—38岁的男女服现役,动员42岁以下的男子构筑工事;3.35岁以下的男子即使有两个以上的抚养者也要服兵役。同时,把大量犹太人移居以色列。
其次是采购武器。以色列从美国、英国进口了轰炸机,从法国运来了坦克和大口径火炮。尤其是从捷克获得了大量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以色列还从国外购买了小型舰船和巡逻艇。这样,以色列陆海空三军已初具规模。
第三是进行军事改组。国防军编成4个军区,明确了个军区所分担的作战地域。经过周密的准备,以色列军队已由开战时的3万多人发展到6—10万人。而阿拉伯军队在停火期间仅仅进行了驻军地域内的调整,埃及野战军增加到1.8万人,伊拉克军队增加到1.5万人,叙利亚和黎巴嫩募兵后兵力也有所增加。但阿拉伯国家正规军不过4.5万人。
 
第二阶段,以色列军队的第一次进攻至第二次停火(1948年7月9日—10月14日)
1948年7月9日,经过充分准备的以色列军队向阿拉伯军队发动攻击,这次进攻名为“十天进攻”,至7月18日结束。阿拉伯国家由于内部分歧,没有统一的军事计划,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相反,以军作了充分准备,他们在全境确立了统一的军事领导和指挥机构。战争重起后,以军的进攻方向重点放在中部战线。以军集中4个旅的兵力,向特拉维夫东南12英里的卢德和腊姆拉城实施突击。该两城由“阿拉伯军团”占领,是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东西和南北的交通素枢纽,对以色列威胁较大。当以色列两个旅向两地发动进攻时,“阿拉伯军团”司令格拉布借口后勤供应困难,需要缩短战线,放弃两城,使以色列军队于7月11、12日就占领了两地。打开了通往耶路撒冷的走廊。
在北线,以色列部队向叙利亚军队发动进攻,企图夺回米什马尔哈耶丁居民点,把叙利亚军队赶往约旦河东岸,但被叙军击退。于是,以军改变进攻方向,主力西移,向拿撒勒地区和加利利北部的黎巴嫩军和阿拉伯解放军发动进攻。7月15日—16日,以军2个营利用夜间实施突袭,占领了沙德阿姆尔和拿撒勒,并进而夺取了整个加利利地区。
以色列军队的另一条进攻路线是进攻耶路撒冷。首先进攻马纳哈和艾因卡里姆谷地,接着进攻旧城并占领耶拉赫贾拉,切断阿拉伯人至新城的道路。经过反复争夺,7月15日,以军攻占了马纳哈谷地,但对耶路撒冷旧城的进攻在锡安门附近被击退。7月18日,联合国关于阿以停火令生效。
十天的战斗,以色列夺取了阿拉伯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改善了自己的战略地位。在第二次停火期间,以色列大力推行移民计划,不断扩充军队和武器装备。到10月初,以军总数为9万多人,有100多架飞机和16艘舰船。相反,阿拉伯国家在第二次停火期间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战局每况愈下,到了不可扭转的地步。
第三阶段,以色列军队的第二次进攻至战争结束(1948年10月15日—1949年3月)
10月15日,以色列军队破坏停火令,向阿拉伯军队发起进攻。这次进攻,以军主要目标是加利利地区和内格夫。为此,以军成功地发动了几次战役。
(1).“约夫”战役
战役发动前,埃及军队在内格夫的部署,缺乏纵深,他们的阵地只分布在几条狭窄的防御阵地内。10月15日—21日,以色列军队针对埃军的弱点,发动了“约夫”战役。15日下午,以色列空军首先袭击了加沙、马杰达勒、拉法和阿里什等城镇,破坏了埃军的通信体系和指挥机关,同时,通过袭击阿里什等地的机场,使埃及军队丧失了制空权。随后,以军在夜间发动进攻,在西线抢占了公路上的阿什克伦。与此同时,以军在东线埃尔曼西亚以东实施突破,切断了埃军由马杰达耶到贝特贾夫林的横穿公路。接着,以军向埃尔曼西亚、法卢贾、伊拉克苏维丹要塞发动进攻,没有得手,转而向另一重要据点胡莱卡特发起进攻,并于19日夜间攻占次地。从而打通了通向内格夫的通道。21日,以军攻占内格夫首府比尔谢巴,这样,以军控制了除法卢贾和加沙地带以外的整个内格夫北部地区。
(2).“希拉姆”战役
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地区一直由法齐.卡伍吉所指挥的“阿拉伯解放军”所控制。10月中旬,卡伍吉军队利用以色列军队同埃及军队作战之机,对夏吉克——阿贝德地域内的以军发起进攻,夺得了能控制胡拉湖谷地的控制权。于是,以色列军队实施了“希拉姆战役”,企图把卡伍吉的军队全部消灭或完全赶出巴勒斯坦。
10月28日至30日,以色列军队展开了“希拉姆战役”。以军派遣两支部队,分别从南面和西面实行佯攻,然后以东西两路兵力夹击。30日,以军攻占加利利,并有少数部队进入了黎巴嫩,一直打到黎巴嫩利塔尼河两岸,夺取了黎巴嫩境内15个村庄。以军在“希拉姆战役”中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3).“霍雷夫“战役
在“约夫”战役中,内格夫北部的埃军虽被击退,但以南的内格夫沙漠与西奈半岛的埃军依然占据了一些地区。11月19日埃军从加沙地区进入内格夫沙漠,12月7日,对以军阵地发起佯攻,但被以军击退。12月22日,以军出动5个旅,向埃军发动了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即“霍雷夫”战役。
战役从1948年12月22日至1949年1月7日进行。由伊加尔.阿隆上校指挥。以军先以戈兰尼旅对加沙地区实行牵制性进攻,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巴方向进攻奥贾,企图占领阿里什,以色列空军轰炸了加沙和阿里什机场,从而掌握了制空权。戈兰尼旅在宽大的正面是沿海岸公路挺进,22日夺取了加沙南侧8公里制高点。12月23日,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巴开始向阿里什方向进攻。进攻的路线选择了一条由比尔谢巴至奥贾的一条被杀湮没的罗马时代的古道。这完全出乎埃及人的意料。埃军没有想到,以色列已秘密将这条古道修成可通行轻型装甲车辆的道路。因为埃军判断,以军将沿海岸公路进攻,因而对奥贾方向戒备不严,使得阿隆主力部队奇袭获得成功,27日占领了奥贾。并立即向沿海公路派出一支机动部队,28日攻占了阿布奥格,转而进攻阿里什。
正当以军准备给埃军进行决定性打击时,英国要求以色列从埃及领土上撤出。1949年1月7日埃及要求停战,以色列同意了埃及的要求,双方停止了战斗。
以色列通过“霍雷夫”战役,除了加沙狭长地带外,把埃及军队完全赶出了巴勒斯坦。
 
阿以签定停战协定
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得岛签定停战协定。根据协定,埃及承认除加沙地带外,以色列占有整个内格夫地区。边界重镇奥贾非军事化,埃及在离奥贾14至17英里内不得设立阵地。
外约旦和以色列的停战谈判3月2日也在落得岛开始,4月3日,以色列、外约旦正式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军团”在中部55英里长的战线上平均后撤2英里,以色列承认外约旦与约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并。通过协定,以色列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对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东部沿海平原的军事威胁。伊拉克拒绝和以色列谈判,但表示遵守以约协定。以约停战后,伊拉克军队即撤出巴勒斯坦。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战协定于1949年3月23日签定,协定规定以原来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间的边界线为分界线,双方各建立非军事区,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村庄。
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的停战谈判与1949年4月12日在边界举行,7月20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未能建立。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第一次中东战争 示意图
l026094.jpg
 
1956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东战争

比战争借口更重要的是出海口

第二次中东战争是英、法联合以色列为了反对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而于1956年10月向埃及发动的。
苏伊土运河建成于1869年。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欧洲到印度洋、太平洋各国的航距。同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相比,欧洲大西洋沿岸国家(如英、法、德、西、葡、荷、比等)到印度洋的航距缩短了8000~10000千米,对于黑海沿岸国家(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则缩短12000千米。
1882年大英帝国占领埃及,并在运河区驻军,掌握了对运河的绝对控制权。1953年6月18日,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成立了埃及共和国后,于1954年10月19日迫使英国同意在1956年6月18日撤走军队。1956年6月12日英国国旗从苏伊士上空降落,英国对埃及长达74年的军事占领结束。但是,苏伊士运河公司仍在英法资本的控制之下。
纳赛尔急于发展本国民族经济,他梦寐以求的是在尼罗河上建设阿斯旺大坝,但是埃及没有钱。经过努力,1955年12月,美国政府答应提供5600万美元贷款,1956年2月,世界银行同意提供2亿美元贷款。但是由于埃及没有听从美国的安排,加入美国组织的反对前苏联和中国的“巴格达条约组织”,半年以后,也就是1956年7月19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宣布取消了承诺;原先表示愿意提供贷款的英国也放弃了承诺;世行也撕毁了协议。
美英的出尔反尔缴怒了埃及人。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总统宣布把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英法两国斥责纳赛尔是“彻头彻尾的强盗行径”,决心进行军事干涉。美国因为苏伊士运河是美国大石油公司开采的中东石油的主要运输通道,不能被民族主义所控制,因此主张进行国际干预。美国提出一个苏伊士运河国际化管理方案,由有关国家组成董事会,实行共管。美国建议英法从中东运往西欧的石油绕道好望角,美国可以为此补贴5亿美元,以便封锁苏伊士运河。英国看穿了其中的阴谋,断然拒绝。问题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安理会提出六条原则:(1)运河应不加封锁地向一切船只开放;(2)尊重埃及对运河的主权;(3)运河的管理要与任何国家的政治脱离;(4)通行费由埃及和运河使用者之间协商确定;(5)通行费的适当部分用于运河的改进;(6)今后的分歧将通过仲裁解决。埃及接受了,但英、法却打响了第二次中东战争的第一枪。
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议下,22个国家在伦敦举行会议,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国再次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协会”问题,仍未达成协议。9月30日,英法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0月13日,安理会否决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国际管理”制度提案。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决定采取武力来解决问题。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出邀请以色列加入。而对以色列来说,它早已对埃及不准它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不满,早在1955年11月就制定了一个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所以,两者是一拍即合。1956年10月13日,法以商定了作战计划,14日,英法又在艾登的乡村举行了秘密会议,制定了作战计划。决定由以色列首先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发起进攻,吸引埃军的主力部队支援;接着,英法从塞浦路斯、马耳他、亚丁和航空母舰上出动飞机轰炸埃及,摧毁埃及的军事基地;然后,英法军队从塞得港登陆,向运河区进攻,切断埃军退路;最后,由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全境,英法占领运河区,全歼埃军。
1956年10月25日,英国首相艾登、法国总理摩勒、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秘密会谈,采取“步兵作战”军事行动。1956年10月29日下午4时,以色列发动闪电战,占领埃及苏伊土运河以东的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大部分,逼近运河。10月31日,英法飞机轰炸了塞得港和埃及多处军事中心。11月5日,英法军队攻占塞得港,控制苏伊士运河北端。埃及军民奋起反抗,沉船40条堵塞了苏伊士运河,从此运河中断。11月2日,伊拉克炸毁了基尔库克油田经叙利亚输到地中海滨的输油管道,这条日输50万桶的油管封闭。随后,沙特阿拉伯临时关闭跨越阿拉伯输油管线(日输32万桶),对英法实行石油禁运。这是阿拉伯国家第一次用石油作武器来抗击侵略。
由于英、法的军事行动是背着美国干的,激怒了美国,美国推动联合国安理会于11月20日紧急会议要求外国军队撤出埃及。12月22日英法军队撤出埃及。以色列于1957年3月撤出西奈半岛和加沙。美国借此机会把英、法势力逐出了中东,成了这场中东战争的最大受益者。
 
沙龙出击
以色列一切准备就绪后,虽然愿当“马前卒”先行向西奈半岛发起攻击,但也做了两手准备:先使用骁勇善战的沙龙上校指挥的202伞兵旅进攻埃军疏于防范的米特拉山口,投石问路,以观英、法参战决心。如英,法真心大干一场还罢,否则使用这样一支部队,也便于快速抽身自保。
为达成突然性,以色列采取了欺骗措施。开战在即,以色列总理和驻美大使还在信誓旦旦声明,说以色列不会发动任何侵略战争。沙龙202伞兵旅向约旦边境做虚张声势的调动,摆出一副要进攻约旦的架势,但在10月29日晨,沙龙却突然掉头南进,迅速穿过内格尖沙漠,进逼埃及边境。下午4时20分,该旅艾坦中校营长(1981年时任总参谋长)率领500名士兵,往法国空军16架“达科他”式运输机的运送下,悄悄穿越以埃边界,于4时59分开始在苏伊士运河以东65千米的米特拉山口及其东侧地域空降,9时,又空投了8辆吉普车、6门106毫米无后坐力炮,2门120毫米迫击炮以及弹药、水和医疗用品等。
以军的空降地点为埃军孔蒂拉游击队的辖区。当其得知以军空降后,一边迅速向上级报告,一边派兵乘3辆卡车进行试探性的进攻。当其先头到达米特拉山口附近地域时,遭到以军空降部队的伏击,1辆卡车披摧毁,损失了部分人员,余部撤回。下午8时,埃东部军区司令阿密尔根据报告,立即命令第2步兵旅向米特拉山口机动迎战来犯之敌。同时,还命令第4装甲师由运河西岸进入比尔吉夫贾法地区,2个国民警卫旅尾随其后。第2侦察团向东南运动,以切断以色列空降部队的退路,对米特拉山口之敌达成包围之势。
受领任务后,第2步兵旅第5、6步兵营,马不停蹄跨越苏伊士运河向米特拉山口杀来。30日上午9时,埃军第5步兵营不顾劳顿,立即向米特拉山口的以军发起冲击。以军艾坦中校先以迫击炮拦阻,后又清求空军给予支援。经过1小时的战斗,第5步兵营控制了米特拉山东口。中午,以军空降部队在空军的支援下,企图夺回米特拉山东口,但在第5步兵营的顽强阻击下,以军自始至终没有得逞。这一日,埃空军的表现也相当出色,击落以飞机18架,自己仪损失3架。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为配合米特拉山口空降部队的行动,集结在以埃边境附近地域的202空降旅主力(2个空降营,2个“纳哈尔”连、1个坦克连共约3000人)在旅长沙龙的指挥下,分乘46辆卡车越境狂奔,气势汹汹地向米特拉山口杀来。30日凌晨3时,先头侦察分队到达萨马德以西8千米处时,遭到埃军第2边防团2个连的顽强阻击。沙龙知道,速度关系到此次行动的成败,必须趁埃军大部队赶来之前,解决这里的“小敌”。于是,凌晨6时,在迫击炮火力掩护下,沙龙指挥部队发起猛烈攻击。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战斗,沙龙以亡4人、伤6人的代价,毙伤埃军50多人,并迫使埃军撤离阵地。8时,沙龙得到了空投补充后,便马不停蹄地继续向米特拉山口推进。沿途遇到埃军一些零星的阻击,终于在10时30分和艾坦部队合兵一处。
沙龙与艾坦会师后,立即意识到他们正在陷入绝地当中。前为米特拉山口所阻,后方又没有友军的支援,北面埃及大批援军源源而来,南面是无路可走的山区。如不迅速占领米特拉山口有利地形后果不堪设想。干是沙龙不顾总参谋部“尽量潜伏,保存实力”的命令,决定主动出击。他随即派出由2个连.1个侦察连.3辆坦克、4门120毫米迫击炮和陆空联络小组组成的侦察突击队,在第2营营长莫代海·古尔少校(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任总参谋长)率领下,企图绕过埃军第5、6步兵营掘壤据守的米特拉山口东端海坦谷地阵地(米特拉山谷全长30千米,由东端的海坦谷地、西端的米特拉谷地和中间的碟状台地三部分地形组成。海坦谷地全长6千米,宽50米.两侧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准备一举攻占西端的米特拉谷地。
31日中午,沙龙侦察突击队冒险闯进海坦谷地,在峡谷两旁守株侍兔的埃军二个营的伏兵一齐出击。一时间,喊杀声,地雷的爆炸声、枪炮声响成一片,在空旷的峡谷里回荡。埃军在南北两面高山的阵地上居高临下,充分发挥火力优势,打得以军人仰马翻。以军先头坦克被击毁,油料车和弹药车也被击中起火,人员伤亡很大。后续纵队被堵塞在谷地内无法前进。得知这一情况的沙龙面临着抉择:或是撤回部队,或是拼死拿下埃军控制的阵地。沙龙再一次显现出他好战的本性,他果断地选择了后者。沙龙命令所有炮火实施压制射击,以2个连向海坦谷地埃军阵地发起强大攻击。至下午8时许,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血战,埃军再也顶不庄了,损失100多人,被迫撤出阵地。沙龙虽然达到了目的,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亡38人、伤120人。

鏖战阿布奥格拉
10月29口午夜,以军为策应202伞兵旅在南线的作战,沃拉赫上校指挥的中路攻击集群第38特遣部队(下辖3个旅,即第4旅、第10旅和第7装甲旅,另外还加强有第37机械化旅)向阿布奥格拉发起了进攻。阿布奥格拉东距埃以边境30千米,西通运河重镇伊斯梅利亚,从阿里什到库赛马的公路也通过这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防守这一地区的是埃军第3师6旅以及配属的炮兵团,反坦克连等。他们在阿布奥格拉的前方鲁阿法水坝、乌姆希汉和乌姆卡特夫都筑有坚固的据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形防卫体系。
由于以色列还在“骑墙”观望英,法参战的决心,所以以军只使用第4旅向库赛马发起了进攻。并规定第7装甲旅和第37机械化旅只能在10月31日之后投入交战。进攻发起后,第4旅一举突破了边境,并于30日上午6时占领库赛马,然后又乘胜追击,先头向纳赫勒、哈萨纳、阿布奥格拉方向逼近。以军南部军区司令辛霍尼感到步兵进展缓慢,便违反规定,命令第7装甲旅提前投入战斗。该旅于30日从库赛马加入战斗后,当前进到乌姆卡特夫南侧600米处时,遭到埃军反坦克火炮的猛烈射击,损失坦克装甲输送车五六辆。旅长本·阿里恼羞成怒,连续向埃军阵地发起三次猛攻,但每次均被坚守的埃军击退。本·阿里翻越达卡山口迂回攻击阿布奥格拉和鲁阿法水坝。
第7装甲旅以阿丹少校指挥的“谢尔曼”坦克营为先头.顺利通过了埃军疏于防范的达卡山口,逼近阿布奥格拉和鲁阿法水坝。为了配合第7装甲旅的行动,以军第10步兵旅也于30日下午出动,从东而进攻乌姆希汉和乌姆卡特夫,第4旅从南面进攻乌姆卡特夫。这样,阿布奥格拉埃军环形阵地遭到以军三面围攻。埃军也从阿里什和运河方向调遣部队进行了增援。由于阿布奥格拉守军主要是一些后方勤务单位,战斗力并不强,所以第7装甲旅仅用1个多小时就突破埃军防线,占领了该址。该旅立即分兵一部向西推进,另一部阿丹营向东围攻鲁阿法水坝埃军据点。埃军凭借20多个反坦克掩体组成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抵抗,井给以军造成严重伤亡。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拉锯战,鲁阿法水坝埃军据点几易共手,战至当夜阿丹营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才最终得以占领。
在乌姆希汉莉呜姆卡特尖的东线的战斗也十分激烈。第10旅于30日下午5时发起进攻后,7时夺占了埃军的警戒阵地。接着又向乌姆卡特夫发起了进攻,但因没有集中使用兵力而被埃军击退。在达扬总参谋长的督促下,泫旅于31日上午8时30分再次发起进攻。但是,由于该旅缺乏炮兵火力支援,因而进攻受挫。总参谋长达扬决定走马换将,任命塔尔(后来成为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总设计师)上校为新旅长,同时将第37机械化旅也调到这一方向来。11月1日凌晨3时30分,第37旅旅长戈林达上校不等主力坦克营到达,仅使用一个半履带式车辆营向乌姆卡特夫发起了进攻。也许是为了照明道路,以军进攻的坦克都开着前灯,这恰好为埃军炮兵和反坦克武器提供了“靶子”,埃军一通猛打,以军坦克损失惨重,后续部队也陷进了地雷场,旅长戈林达上校当场阵亡,进攻失败。埃及守军顽强的阻击,令以军心惊胆战,以总部不得不决定暂停进攻。
 
英法参战之后
正当埃军在西奈集结重兵要与以军大干一场之际,英法却开始发难了。按照事先与以色列共同编排的“双簧”节目粉墨登场了。10月30日下午6时,两国借口保护运河航运,向埃及与以色列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双方立即停火,否则派兵进驻运河区。进入前台角色的以色列非常痛快地答应了这一要求,而纳赛尔则于当晚加以拒绝。纳赛尔的举动全在英、法的预料之中,只不过根据剧情的需要,彩排一遍以欺世人耳目罢了。一切像安排好的,31日下午,英、法联军从中东附近基地及停泊在附近海域的舰艇上,出动240架各种作战飞机,对埃及15个空军基地、开罗等众多城市港口进行了疯狂的轰炸,使埃及空军260余架作战飞机遭到毁灭性打击。同时还轰炸了西奈的埃及部队,企图将埃军拦截于西奈半岛。
英、法联军的参战,使战局陡然发生了逆转。埃及总统纳塞尔面对腹背受敌的危局,仍能从容应对。他一面命令运河区的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一面命令西奈守军及派往尼罗河三角洲的部队迅速撤至运河区,保卫苏伊士运河。西奈守军接令后,开始有条不紊的撤退。在阿布奥格拉战斗中表现出色的埃军第6旅旅长穆塔·瓦雷上校,首先破坏难以携带的装备后开始撤退。他将全旅分成4个梯队,每隔30分钟撤出一个梯队,采取交替掩护、“滚动”阻敌的方法,从11月1日下午6时30分开始乘夜色撤离乌姆卡特夫阵地,穿越沙漠沿阿里什撤回。东西两线的以军以为埃军有诈,仍然不敢冒然进犯。直到2日早晨,以军第7旅和第37旅才敢向乌姆卡特夫发起对进突击,混乱中又发生了火并,第37旅有8辆坦克毁于己手。最后还是借助以空军飞行员发出的信息,才终止‘了这场“窝里斗”。
以军利用埃军撤退之际进行了几桩“趁火打劫的买卖”。一桩是夺占腊法和加沙地区。11月1日晨,在法、以两国海军舰炮和空中火力的掩护下,以军北路第77攻击集群第1旅第3营乘势向埃军腊法阵地发起冲击,由于防守阵地的只是一些埃军断后的部队(主力早已撤退),所以第3营没赞多大劲就占领了该阵地。而另外的一个营却倒了大霉,莽撞地跌入了埃军布没的雷场中,引起地雷连锁爆炸,又遭到埃军准确的拦阳射击,伤亡惨重。1日凌晨3时40分,以军右翼巴列夫上校指挥的第27旅开始向阿里什实施进攻。但由于埃军乘其当夜补给油料之际撤走了,因此该旅进人间里什时,那里只是一座空城。2日上午6时,进攻加沙地区的第11旅遇到的情况也是一样,由于埃军大部兵力已撤走,第11旅兵不血刃就占领了加沙地区。
另一桩是攻占沙姆沙伊赫。以军约菲上校指挥的第9步兵旅(约1800人.3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1个重型迫击炮连)在孔蒂拉集结完毕后,于2日上午5时,开始向南远程奔袭沙姆沙伊赫。由于该旅要克服长达140千米的沙漠地带,所以前进速度极慢。于是达扬决定使用沙龙旅一部协助其占领沙姆沙伊赫。第9旅4日下午2时到达后,于5日凌晨2时开始进攻该城。驻守该城的只有埃及2个营,他们已接到撤退的命令,但海路已被英军封锁,陆路又缺乏交通工具,因此他们强烈要求死守该城。他们利用地雷场和铁丝网把沙城围得水泄不通,修筑的阵地也十分坚固。以军首次攻击就碰上了硬钉子,伤亡12人,被迫停止了进攻。5时30分,以军在航空火力和重迫击炮支援下再次发起进攻。经过1小时的激战只夺占埃军部分阵地。上午9时,当第9旅正准备再次发起进攻时,埃军阵地后院起火,第202伞兵旅艾坦率领的部队从南方赶到并突入城内,在两厢夹击下,埃军孤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丢失该城。埃军伤亡130多人,被俘864人。
塞得港保卫战
激烈的空袭过后,攻占塞得港成为英、法联军的主要目标。塞得港拥有15万人口,是仅次于业历山大港的埃及第二大港。它扼守苏伊士运河的北口,一面临海,三面为湖泊和沼泽包围,只有向南一条狭窄的通道通向运河中部的开阔地带。纳赛尔曾计划放弃塞得港,但开战后埃及人民的高昂斗志鼓舞了纳赛尔坚守塞得港的信心。于是他决定增调4个步兵营和4门SU-100自行火炮部队防守塞得港(原来只有2个预备役步兵营驻守,外加一些防空部队和海岸炮兵部队),还用火车运来一批轻武器武装塞得港的居民,造成全民皆兵之势,准备与侵略者决一死战。
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和喋喋不休的争论,英,法两国决定先使用空降突击,后使用登陆作战一举拿下塞得港。11月5日8时20分,在英军舰载机的掩护下,英法蓄谋已久的空降作战开始了。英第16空降旅在加密尔机场降落并迅速占领了机场:15分钟后,法军第2空降团的500名伞兵在富阿德港降落。埃军塞得港指挥部迅速组织了有力的回击,利用设在各个重要地点的喇叭,通报敌人空降的地点,训练有素的“民军”拿起武器赶来,协助守军围攻侵略军,给英、法联军造成很大的伤亡。
11月6日黎明,正当塞得港军民与英法空降部队激战正酣之际,从马耳他岛赶来的由150艘舰船组成的英法舰队抵达塞得港,英法舰队首先用舰炮、15架直升机发射火箭弹猛轰埃军滩头阵地,尔后,英第3海军陆战旅在塞得港、法国海军陆战旅在富阿德港实施登陆。英、法联军没费多大的劲就登上了塞得港,尔后在该市横冲直撞、招摇过市。当天,一支英国坦克部队打着埃及的国旗隆隆开进塞得港,塞得港居民以为是“自己”的军队胜利归来,一齐涌到大街上夹道欢迎,可等待他们的却是坦克吐出的长长的机枪火舌,大批群众倒在血泊之中。侵略者的暴行大大激怒了塞得港的军民,他们同闯入市区的敌人进行了悲壮的肉搏战和巷战,连十几岁的孩子也义无反顾地拿起武器投入了战斗。英、法侵略者共出动了8万海陆空军,却在塞得港碰得头破血流。他们原以为24小时之内可拿下塞得港,但直到开罗时间11月7日凌晨2点,在苏、美强大压力下英,法被迫同意停战时,塞得港大部分地区仍在埃及军民手中。
历时9天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在苏美“达摩克利斯之剑”的要挟下就这样草草收场了。作战中,英、法联军共伤亡300~400人,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损失飞机约20架。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200多架。
 
尾声
这场战争是在美、苏两个大国那不希望中东燃起战火的时期发生的。当时,苏联正身陷匈牙利动乱之中,美国正忙于选举总统。所以战端一开、美、苏两国却不谋而合地一致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声称如不同意停战将不惜对英国本上实施核攻击,美国则命令其全球驻军进入战备状态相要挟.英、法政府在美苏的强硬态度面前屈服了。
英、法两国此次作战,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遭到彻底的失败。不仅未达到军事目的,在苏、美压力下于12月狼狈撒军,而且艾登首相还被迫辞了职。尽管如此,英、法在作战中,使用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一举夺取制空制海权;使用空降、登陆部队突然攻击等做法还是可圈可点的。
以色列虽然生存在大国夹缝中,但它巧妙地利用了大国之间的矛盾达到了战争目的。它虽然把“到嘴的肥肉又吐了出来”(在美国和联合国的压力下,1957年3月撤离西奈半岛),但却解除了埃及对蒂朗海峡的封锁,亚喀巴湾的航行从此畅通无阻。在作战中,以军使用伞兵突然袭击,抢占先机:使用装甲部队迂回突击以及要求指挥官亲赴第一线指挥等做法.确实值得称道。
埃及在军事上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面临两线作战,而且力量相差过于悬殊。但其在作战中发动民众,全民皆兵,调动民众保家卫国的热情,以及在防御作战中顽强的抵抗意志和灵活运用战法等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美、苏两个大国和国际舆论压力下,埃及终于实现了运河国有化和使以军撤离西奈半岛,达到了其政治目的,也算是一个赢家。
此次战争,可以说是中东战略局势的一个分水岭。从此,老牌帝国英、法在中东地区的主动权完全落入美、苏两国之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中东激烈的角逐,使中东的局势更加风云激荡,各朴矛盾更加尖锐激烈。中东像一座活火山,随时都有再喷发的可能。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1967)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也可是抵抗。至十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战争爆发的背景
1958年2月阿拉伯联邦共和国成立后[埃及和叙利亚于1958年2月合并,国名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1961年9月叙利亚脱离阿联后,埃及国名未改,仍称阿联。六天战争前后,埃及的国名是阿联。译者],以色列面临南北联合的威胁。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的军事政变推翻了费萨尔王朝,卡希姆将军建立军事政权。卡希姆深受苏联的影响,退出巴格达条约,拒绝美国的军事援助。同样,黎巴嫩和约旦也受到纳赛尔的煽动。1958年春至夏,黎巴嫩发生内战,伊拉克军队也卷了进去。黎巴嫩政府要求美国援助,第二天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贝鲁特登陆。
7月17日,约旦国王侯赛因要求英国派遣军队帮助维持国内秩序,英国答应了他的要求。10月末,美、英两国军队虽然撤出了黎巴嫩和约旦,但这两个国家的国内形势仍然极不稳定。埃及和叙利亚两国采取了削弱约旦中立化的政策。1960年8月末约旦首相马贾利在安曼被炸死,侯赛因国王在叙利亚边境集结军队准备报复,形势一度十分紧张。1961年9月28日,叙利亚取消同埃及的联合。
1964年是阿拉伯各国团结气氛见诸成效的一年。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和利用约旦河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对此,埃及等其他阿拉伯国家也表示支持。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这对以色列来说是关系生死存亡的问题。1964年11月,以色列空军轰炸了这个水利计划的关键——约旦河上游。阿方判断,强行实施计划会引起战争,因而于同年12月放弃了该项计划。1965年5月14日于耶路撒冷建立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纳赛尔所不感兴趣的。和以色列斗争的不是纳赛尔而是叙利亚领导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及其下属游击队,这有损于以阿拉伯盟主自居的纳赛尔的自尊心。1966年2月在一次改变中诞生的叙利亚军事政权,加强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6年春以后,在以色列不断发生来自约旦和黎巴嫩的袭击事件。10月,以色列向联合国提出控诉,但毫无效果。
1966年11月3日,以色列军队袭击了约旦的萨穆村游击队基地,给游击队造成亡18人、伤54人的损失。到1967年,在叙以边境上不断发生袭击和炮击事件,形势更趋紧张。4月7日,双方空军终于交战,叙利亚的6架飞机被击落。5月,袭击事件仍不时发生。以色列领导人的态度用5月12日《纽约时报》的话说,是:“为了杜绝袭击事件的发生,除了对叙利亚行使武力外别无他法。”无独有偶。莫斯科、开罗、大马士革传出了“以色列军队正在北部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叙利亚”的消息。以色列再三要求苏联大使到现场调查,澄清以色列是否真的在集结兵力,但遭到了祖巴钦大使的拒绝。战争的真正根源在克里姆林宫。
战前双方力量对比
0105_526558.jpg
战争结果
在六天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战争中有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战争经过
1、空中偷袭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动了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
这是一个星期一早晨,当开罗时钟的指针指向8点45分的时候(以色列时间7点45分),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上空云雾刚刚消失。埃及空军基地里,一切象往常一样,军官们正在上班途中,许多雷达值班室正在进行交接班。突然,空中响声四起,以军飞机闪电般袭来,打得埃及空军措手不及,大批飞机还未起飞,就被摧毁在地面。
这一天,以色列空军几乎倾巢而出,甚至连教练机也投入了战斗,对阿拉伯国家25个空军基地进行了袭击。从早晨到下午18时,以色列空军对阿拉伯各国进行了四波突袭,第一波袭击了埃及10个机场。第二波主要袭击埃及的轰炸机基地和混合机种的8个机场。第三波攻击了约旦、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空军基地。最后,在完成了对阿拉伯空军25个基地的攻击之后,17时15分到18时,开罗国际机场和另一个空军基地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就这样,在开战后60个小时,以色列共击毁阿拉伯国家飞机451架,其中埃及就损失飞机336架,叙利亚损失60架,约旦损失29架,伊拉克损失25架,黎巴嫩损失1架。埃及作战飞机损失了95%,整个埃及空军陷于瘫痪,而以色列只损失了26架飞机。
为实施这次空袭,以色列进行了长时间的侦察、准备。基本上摸清了阿拉伯各国军队的情况,尤其对空军的情况十分清楚,如空军基地的位置,跑道状况,雷达设施等,甚至连埃及军官的活动规律也了如指掌。
以色列飞机从特拉维夫和以色列中部机场起飞以后,保持四机编队,向西面地中海出航。以色列飞行员巧妙地利用朱第安山阻挡,躲过了约旦雷达网的搜索。随后,飞机在离海面不到10米的高度飞行,进入陆地后,升至20米,又夺过了埃及雷达的探测。他们没有直飞所要攻击的目标,而是从尼罗河三角洲北面,突然折转向南,从埃及后方发起进攻,攻击高度只有100—150米。攻击中,以军飞行员都遵循“先打跑道,后打飞机”的原则。
在这次空袭中,以军选择在星期一早上7点45分(开罗时间8点45分),也是煞费苦心。
以往战争中几次成功的偷袭,多选择在周末或星期日,而以色列却打破常规,选择在星期一。埃及军队总以为以色列在拂晓发动进攻,因此,在进行战争动员以来,每天拂晓,埃及空军都派出两架飞机进行巡逻。每天5点,有5分钟警报时间,这时雷达全部打开,到7点半左右解除警报。按埃军惯例,开罗时间9点正式上班,8点45分,正是交接班的时间,也是巡逻机着陆的时间,大多数军官正在上班途中,大约有15分钟的间隙可以利用。从气象情况看,开罗时间8点45分正是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雾气消散的时刻,能见度好,便于对地面实施攻击。
 
2、西奈半岛的战斗
1967年6月5日,在以色列实施空袭后的半小时,其地面部队5个师以坦克装甲车为前导,自加沙、阿里什和阿布奥格拉大举进攻。当时,埃军在西奈半岛有5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共约12万人,分别据守在各个战略要点上。以军在反复攻击后,占领了加沙地带,进入了西奈半岛的阿里什、阿布奥格拉等地。接着,以军兵分三路,向苏伊士运河地区进犯:北路攻打坎塔腊,中路指向伊斯梅利亚,南路对准陶菲克港和苏伊士城。
为了挽回败局,埃军顽强抵抗,反动了两次反攻,终因没有空军支援而失败。7日,北路以军攻抵坎塔腊附近;中路以军越过比尔吉夫贾法;南路以军进抵吉迪山和米特拉山口,堵住了埃军退路。于是,埃军不得不封锁苏伊士运河。到6月8日,以军全歼了埃及在西奈半岛上的5个师,一直进犯到苏伊士运河东岸。仅仅三天时间,西奈半岛就全部落入以军之手。

3、进攻约旦
在对埃及进攻后不久,以色列又发动了对约旦河西岸的进攻。约旦军队在约旦河西岸南北两个主要地段设置了防御阵地,北部防区以纳布卢斯、图姆卡尔姆和杰宁等城为主要依托,南部防区沿丘陵的山脊从腊马拉往南至耶路撒冷和希布伦一线布置。约军在以上阵地部署了8个步兵旅和2个装甲旅。以军向约旦河西岸发动进攻的部队有9个旅兵力,其中有3个装甲旅。进攻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占领杰宁地区,解除约旦炮火对以色列马特戴维居民点和空军基地的威胁,攻占拉特伦到腊马拉的公路,第二阶段目标是占领包括耶路撒冷旧城在内的整个约旦河西岸。
以色列中部军区司令员乌齐.纳尔斯基少将负责指挥进攻耶路撒冷及周围地区。他派米.阿里的第10机械化旅控制耶路撒冷走廊,切断该城与腊马拉之间的公路,古尔上校指挥的伞兵旅负责占领旧城。5日夜,以军开始猛攻耶路撒冷。6日晨,古尔伞兵旅越过曼德尔鲍姆门和警察学校之间的地区。6日上午,以军夺取了耶路撒冷旧城至以色列占领的斯科普斯山之间的地区,古尔伞兵旅在山下占领阵地,并与山上取得了联系。7日,古尔伞兵旅开始向耶路撒冷城内进攻,很快占领该城。
在北部的纳布卢斯和杰宁方向,5日,以军在空军的配合下,首先进攻杰宁以西约军炮兵阵地。接着,巴尔.库奇瓦指挥的以军装甲旅卡巴蒂亚,切断了杰宁与纳布卢斯和约旦河西岸其他大部分地区的联系。约军装甲部队进行反击双方展开了一场坦克战。库奇瓦部队突破约军防线后与一个步兵旅汇合,然后分两路进击杰宁,并占领该地。6日,以军向东西两翼进攻纳布卢斯,并于当晚占领该城。7日,以军占领了耶路撒冷东区和约旦河西岸约旦管辖的全部地区。当日20时,约旦和以色列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
4、以色列占领叙利亚戈兰高地
安理会通过了“立即实现停火”和“限期停火”的决议,以色列8日同意“停火”,到9日,又开始向叙利亚发动大规模进攻,进攻方向指向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是叙利亚西南边境内一条狭长山地,海拔600—1000米。从北部的谢克山到南面的雅穆克河,长60公里,中部最宽处约20多公里,面积1.15万平方公里,这里有公路通往大马士革。戈兰高地与以色列接壤,居高临下,对以色列威胁甚大。叙利亚在戈兰高地原驻有三个步兵旅,到战争爆发前,叙利亚为防御以色列进攻,又增派了4个旅,其中有两个步兵旅,一个装甲旅和一个炮兵旅。
以军进攻戈兰高地的部队有6个旅,其中3个旅从北进攻,2个旅从南进攻,1个旅机动作战。
9日11时30分,以军从南北两面向戈兰高地进攻。北路由北部军区的艾伯特.曼得勒装甲旅、约纳.埃夫拉指挥的“戈兰尼”步兵旅和巴尔.科奇瓦的装甲旅组成。
9日,曼得勒旅攻下卡拉,“戈兰尼”旅则分兵两路,一路向巴尼亚斯出击,另一路指向特勒阿扎奇高地,并于当晚占领了该高地,接着“戈兰尼”旅又向这里的山上推进,于午夜占领了山上的叙军阵地。
10日,以军科奇瓦旅协同“戈兰尼”旅一部进攻巴尼亚斯,并向艾因菲特和冯马达推进。曼得勒旅此时从卡拉德东进击库奈特拉,未经战斗就占领了库奈特拉。
从南部进攻戈兰高地的以军由古尔伞兵旅和阿夫农步兵旅组成,他们首先向塔瓦菲克和雅穆克河谷发起进攻,在夺取塔瓦菲克后,又攻克了菲克和埃拉尔,并沿太巴拉湖东岸开进。到6月10日晚为止,以军夺取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地方和通往大马士革的几条主要公路,夺取了横跨阿拉伯地区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
6月11日,叙利亚和以色列签署停火协议。至此六.五战争宣告结束。
在六天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战争中有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1973)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经过周密准备之后,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开始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十月战争”、“斋月战争”。
战争背景
1967年的“六.五战争”,使阿拉伯国家丧失了大片领土,尤其是埃及,在战争中损失更为严重。所以,一心想收复失地。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以双方又进行了两年的“消耗战争”。埃军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的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起,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战略空袭,双方还互派突击队偷袭对方。通过两年的“消耗战争”,埃及深感自己的防空力量薄弱,地面部队的力量也需得到加强,遂决定从苏联购置大量的武器装备。苏联也利用埃及的困境,大肆向埃及渗透。美国则大力支持以色列。美苏在中东的较量中为避免直接对抗,力图在中东制造一种“不战不和”的局面。
1970年10月,萨达特继纳赛尔任埃及总统,为摆脱“不战不和”的局面,开始大力加强军备。1971年5月,又与苏联签定了友好合作条约,但苏联在向埃及提供武器的问题上一拖再拖,到1972年4月,萨达特再次访苏时,苏联仍未向埃及提供武器援助。5月,美苏首脑在莫斯科会谈后,苏联决定取消向埃及提供武器的计划。
苏联的举动引起埃及的极大愤怒。7月8日,萨达特宣布结束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在埃及的使命,要求2.1万名苏联军事人员在10天内离开埃及;苏联在埃及的一切军事设施,或者卖给埃及,或者全部撤走。这一举动,是埃及摆脱苏联控制,突破“不战不和”局面的重大步骤。
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埃及颇为有利。1973年5月非洲首脑会议和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都作出了谴责以色列的决议,许多国家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1973年,正直西方发生能源危机,对阿拉伯产油国的依赖加深。埃及、叙利亚国内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情绪高涨。这些有利的情况,使埃及、叙利亚最高领导集团下定决议,乘联合国召开23届年会之际,以突然袭击的手段向以色列发动进攻。
1973年初,所有阿拉伯国家军事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共同商讨未来战争的战略。会后,埃及成立了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4月,又在开罗召开了阿拉伯各国参谋长会议,统一了未来的作战思想。8月,埃、叙最后审定了在北、西南两线同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的联合作战计划。为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埃、叙制定了多种迷惑以色列的措施。1972年底,埃及耗费400万美圆在运河西岸修建一道巨大河堤,表面上是抵挡以色列的袭击,实际上是用来隐蔽炮兵和坦克的集结。从1973年初开始,埃及多次征召后备役人员服役,然后又分批复员,给以色列造成错觉。埃叙两国还以开展频繁外交和“例行演习”的方式迷惑以色列。在备战过程中,埃叙都制定了严格的保密规定。对于作战意图、作战计划,埃及规定只让总统、国防部长几人知道,叙利亚规定只让总统等十几个高级军政人员知道。作战命令在开战前6小时才传到师级指挥员,开战前3小时传到营级指挥员。临战前2小时,前线指挥官还让一些士兵下河游泳,在沙滩上晾衣服,使前线保持一派“和平”景象。
以色列在六.五战争中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战略纵深全面扩大——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战略纵深增大200公里以上;约旦河西岸,战略纵深增大90公里以上,为保住这一“安全边界”,以色列战略思想由进攻转为防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以军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兴建了一条长123公里,以当时的以军总参谋长巴列夫命名的防线。沙堤高8.5米,朝运河一面被削成55度的陡坡,在坡上设置了铁丝网和地雷区,还设置有通向运河的凝固汽油管,点燃后可在运河上形成一道火网。以军沿运河全线还修筑了31个核心堡,形成交叉火力网。在西奈半岛腹地,还有机场和“霍克”防空导弹阵地。在戈兰高地,以军也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因此,以军自恃防守坚固,在前沿地区陈兵不多。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