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战争起因
据圣经记载,摩西曾带领部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并在约书亚(Joshua)的领导下征服了迦南(Canaan)的部落城邦。之后,在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大卫王占领了耶路撒冷,并且在包括外约旦在内大部分迦南地区建立起以色列王国。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Solomon)死后,王国一分为二,南为犹大(Judea),北为以色列(Israel)。直到公元133年,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公元前722年,亚述人(Assyrians)攻占了以色列,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占领了犹大,他们焚毁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驱逐了大批犹太人。从此之后,耶路撒冷曾被多次易手,还被无数次地摧毁和重建。犹太人从此流离失所,散落到各个地方。大约在公元前61年,庞贝(Pompei)的罗马军团攻占了犹大,占领了耶路撒冷。而耶稣正是在罗马的统治区伯利恒(Bethlehem)降生的。罗马统治者在公元70年和132年两次扑灭了犹太人起义的烈火,并于公元135年将所有犹太人驱逐出耶路撒冷。此后,耶路撒冷就被罗马人重新命名为巴勒斯坦(Palestine)。
在拜占庭时期(公元4世纪),大量的基督徒涌入了巴勒斯坦。那时,巴勒斯坦的人口组成是基督徒、犹太人皈依的基督徒和异教徒(paganism),以及罗马人和原着居民。大约在公元7世纪,穆斯林阿拉伯的军队北上占领了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大部分中东地区,从此,穆斯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在这漫长的穆斯林统治中,土尔其奥托曼帝国(OttomanEmpire)曾于1517年将巴勒斯坦纳入自己的版图。在这期间,土尔其苏丹还曾邀请离散的犹太人到巴勒斯坦的各个城市里定居下来。在18世纪末拿破仑入侵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趁机起来反抗埃及和土尔其人的统治,致使土尔其帝国进一步开放其边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口同时增长了,而且两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也随之提升。到了1880年,巴勒斯坦的人口达到了40万,其中犹太人口是2.4万左右。这时奥托曼政府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限制犹太移民,但是,犹太人却采取各种手段移入巴勒斯坦。
这时在19世纪的欧洲,反犹浪潮和欧洲犹太人解放运动此生彼长,现代民族国家的理念与传统犹太家园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在欧洲离散的犹太人心中,燃起了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的烈火。特别是东欧国家的反犹和排犹政策,加速了欧洲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的迁徙。也是在此时,欧洲犹太人开始将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体系化。犹太祭司奥克雷(RabbiYehudaAlcalay),在19世纪40年代发表了许多犹太复国思想的希伯来语文章。另外,在1896年匈牙利裔犹太律师赫茨尔(TheodoreHerzl)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阐释了犹太复国主义。次年8月,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Basle)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大会根据赫茨尔的理念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与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预期将有数百万欧洲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以形成人口的绝对多数。至于当地的阿拉伯人,没有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到1914年为止,巴勒斯坦大约有70万人口,61万为阿拉伯人,犹太人还不到10万人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勒斯坦的统治者奥托曼帝国与德国联盟。这时巴勒斯坦地区爆发霍乱和伤寒,土尔其军事首脑决定赶走所有外国人,大批的犹太人再次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在此期间,只有俄国籍的犹太人可以免被逐出,这些剩下来的犹太人,就成为英国的合作者,后来为英军与土尔其作战提供了帮助。与此同时,英国也需要阿拉伯人的帮助。英国政府就许愿给阿拉伯人,只要他们支持同盟国与土尔其人作战,阿拉伯在战后便可以独立。在1916年,阿拉伯人在劳伦斯(T.E.Lawrence)的领导下,真的起来反抗土尔其人的统治。但是战后,英国却否认了自己对阿拉伯人的承诺,巴勒斯坦成了英国的“委托统治地”。战后巴勒斯坦的人口中大约70%是阿拉伯人,30%是犹太人和基督教徒。
此时在英国本土,有一批犹太复国主义者游说英国议会,最终促成了英国在1917年11月签署了着名的《贝尔福宣言》(BalfourDeclaration),宣言允诺建立一个犹太家园,同时确保非犹太社区的权利和信仰不受侵害。英国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如果德国向犹太人做出类似的承诺,会把国际上的犹太人拉向德国一边。英国此举遭到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坚持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人的土地,并且通过暴动和罢工等手段向英国当局施压。同时,阿拉伯人还策动美国介入此事,以便影响英国的中东政策。阿拉伯领袖达迦尼(ArefPashaDajani)曾对美国派来的代表陈述说:历史已经证明无法与犹太人居住在一起,所有国家都不欢迎犹太人,因为他们吸所有人的血。在这种情况下,犹太人也意识到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无法避免冲突,后来就任以色列国总理的本·古里安(DavidBenGurion)曾在1919年发表讲话说:没有人能找到任何解决办法,我们要这片土地成为我们自己的国家,而阿拉伯人也要做同样的事情。
英国却在这时做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为了答谢麦加行政长官侯赛因之子阿卜杜勒曾为英国奋勇征战,当时的英国殖民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在1921年的“一个星期日的下午”突发奇想,把约旦河以东地区的管理权交给了阿卜杜勒,这片土地是英国所管辖的巴勒斯坦总面积的四分之三。阿卜杜勒立刻就把这片地区改名为约旦哈西姆王国,并且在1946年得到了国王称号。在巴勒斯坦的面积急剧缩小的情况下,在美国和英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却仍在鼓动犹太人移居到只剩下原领土四分之一的巴勒斯坦。到1929年,巴勒斯坦人口的日益稠密,造成竞争加剧和经济萧条。富有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犹太人有很强的竞争力,他们大量购买土地,致使阿拉伯的种田人流离失所,大量涌入城市。阿拉伯人开始预感到大量欧洲和美国犹太人的涌入,会逐渐挤走缺乏商业竞争力的阿拉伯人。而且,外来移民炫耀自己与大多数阿拉伯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引起当地人的嫉恨。在1929、1930和1931年,犹太人定居点遭到了阿拉伯人的武装袭击和恐怖威胁。
恰在此时,纳粹在德国掌了权,并开始了迫害犹太人的暴行。当犹太人的遭遇开始为人所知时,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宽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配额。1933至1935年间,获准移入的犹太人在13万以上,而非法移民数以万计。巴勒斯坦从那时起变成一座充满暴力和恐怖的活火山。恐怖主义遍布了整个地区,英国当局根本无法维持基本的秩序。1942年,美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纽约集会,通过了比尔特摩纲领,要求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支犹太人的军队。不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就进入了全面备战,双方大开杀戒,巴勒斯坦变成了烧、杀、抢、掠的战场。
二战结束后,从欧洲各地的集中营里解放出大量的犹太难民。西方各国不愿接收这些难民,因此,英国政府对巴勒斯坦的移民控制受到了各方的巨大压力。美国不断地要求增加犹太人的移民配额,而这时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双方都在通过暴力手段对英国当局施压,阿方要求控制移民,犹太一方则要求放宽移民。阿拉伯人对犹太定居点实施恐怖袭击,而犹太人炸路断桥,暗杀英国官员,以阻止英国当局对非法犹太移民的追捕。最终,英国政府决定甩掉巴勒斯坦这个烫手的山芋。1947年4月,英国政府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解决,并宣布一年后结束委托统治,撤回所有驻军。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大通过了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的特别管理。但是,阿拉伯一方拒绝接受联合国决议,原因是阿拉伯人占巴勒斯坦人口的2/3强,却只得到43%的贫瘠土地;而犹太国的人口仅占1/3,却得到了57%的沿海肥沃土地。1948年5月15日,犹太临时政府单方面宣布成立以色列国(而没有采用“犹太国”做国名),次年2月立宪会议召开,通过一部临时宪法,宣布国家为民主共和国。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做出了积极的反应。消息传到白宫,杜鲁门总统正在审阅承认以色列的文告,但是,拟稿时美国人还不知道这个新的国家叫什么名字。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亲自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在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1948年5月15日,当以色列的犹太人还沉浸在见过的欢乐中的时候,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攻巴勒斯坦,随后,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
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战争起因
据圣经记载,摩西曾带领部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并在约书亚(Joshua)的领导下征服了迦南(Canaan)的部落城邦。之后,在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大卫王占领了耶路撒冷,并且在包括外约旦在内大部分迦南地区建立起以色列王国。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Solomon)死后,王国一分为二,南为犹大(Judea),北为以色列(Israel)。直到公元133年,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公元前722年,亚述人(Assyrians)攻占了以色列,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占领了犹大,他们焚毁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驱逐了大批犹太人。从此之后,耶路撒冷曾被多次易手,还被无数次地摧毁和重建。犹太人从此流离失所,散落到各个地方。大约在公元前61年,庞贝(Pompei)的罗马军团攻占了犹大,占领了耶路撒冷。而耶稣正是在罗马的统治区伯利恒(Bethlehem)降生的。罗马统治者在公元70年和132年两次扑灭了犹太人起义的烈火,并于公元135年将所有犹太人驱逐出耶路撒冷。此后,耶路撒冷就被罗马人重新命名为巴勒斯坦(Palestine)。
在拜占庭时期(公元4世纪),大量的基督徒涌入了巴勒斯坦。那时,巴勒斯坦的人口组成是基督徒、犹太人皈依的基督徒和异教徒(paganism),以及罗马人和原着居民。大约在公元7世纪,穆斯林阿拉伯的军队北上占领了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大部分中东地区,从此,穆斯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在这漫长的穆斯林统治中,土尔其奥托曼帝国(OttomanEmpire)曾于1517年将巴勒斯坦纳入自己的版图。在这期间,土尔其苏丹还曾邀请离散的犹太人到巴勒斯坦的各个城市里定居下来。在18世纪末拿破仑入侵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趁机起来反抗埃及和土尔其人的统治,致使土尔其帝国进一步开放其边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口同时增长了,而且两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也随之提升。到了1880年,巴勒斯坦的人口达到了40万,其中犹太人口是2.4万左右。这时奥托曼政府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限制犹太移民,但是,犹太人却采取各种手段移入巴勒斯坦。
这时在19世纪的欧洲,反犹浪潮和欧洲犹太人解放运动此生彼长,现代民族国家的理念与传统犹太家园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在欧洲离散的犹太人心中,燃起了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的烈火。特别是东欧国家的反犹和排犹政策,加速了欧洲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的迁徙。也是在此时,欧洲犹太人开始将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体系化。犹太祭司奥克雷(RabbiYehudaAlcalay),在19世纪40年代发表了许多犹太复国思想的希伯来语文章。另外,在1896年匈牙利裔犹太律师赫茨尔(TheodoreHerzl)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阐释了犹太复国主义。次年8月,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Basle)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大会根据赫茨尔的理念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与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预期将有数百万欧洲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以形成人口的绝对多数。至于当地的阿拉伯人,没有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到1914年为止,巴勒斯坦大约有70万人口,61万为阿拉伯人,犹太人还不到10万人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勒斯坦的统治者奥托曼帝国与德国联盟。这时巴勒斯坦地区爆发霍乱和伤寒,土尔其军事首脑决定赶走所有外国人,大批的犹太人再次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在此期间,只有俄国籍的犹太人可以免被逐出,这些剩下来的犹太人,就成为英国的合作者,后来为英军与土尔其作战提供了帮助。与此同时,英国也需要阿拉伯人的帮助。英国政府就许愿给阿拉伯人,只要他们支持同盟国与土尔其人作战,阿拉伯在战后便可以独立。在1916年,阿拉伯人在劳伦斯(T.E.Lawrence)的领导下,真的起来反抗土尔其人的统治。但是战后,英国却否认了自己对阿拉伯人的承诺,巴勒斯坦成了英国的“委托统治地”。战后巴勒斯坦的人口中大约70%是阿拉伯人,30%是犹太人和基督教徒。
此时在英国本土,有一批犹太复国主义者游说英国议会,最终促成了英国在1917年11月签署了着名的《贝尔福宣言》(BalfourDeclaration),宣言允诺建立一个犹太家园,同时确保非犹太社区的权利和信仰不受侵害。英国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如果德国向犹太人做出类似的承诺,会把国际上的犹太人拉向德国一边。英国此举遭到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坚持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人的土地,并且通过暴动和罢工等手段向英国当局施压。同时,阿拉伯人还策动美国介入此事,以便影响英国的中东政策。阿拉伯领袖达迦尼(ArefPashaDajani)曾对美国派来的代表陈述说:历史已经证明无法与犹太人居住在一起,所有国家都不欢迎犹太人,因为他们吸所有人的血。在这种情况下,犹太人也意识到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无法避免冲突,后来就任以色列国总理的本·古里安(DavidBenGurion)曾在1919年发表讲话说:没有人能找到任何解决办法,我们要这片土地成为我们自己的国家,而阿拉伯人也要做同样的事情。
英国却在这时做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为了答谢麦加行政长官侯赛因之子阿卜杜勒曾为英国奋勇征战,当时的英国殖民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在1921年的“一个星期日的下午”突发奇想,把约旦河以东地区的管理权交给了阿卜杜勒,这片土地是英国所管辖的巴勒斯坦总面积的四分之三。阿卜杜勒立刻就把这片地区改名为约旦哈西姆王国,并且在1946年得到了国王称号。在巴勒斯坦的面积急剧缩小的情况下,在美国和英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却仍在鼓动犹太人移居到只剩下原领土四分之一的巴勒斯坦。到1929年,巴勒斯坦人口的日益稠密,造成竞争加剧和经济萧条。富有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犹太人有很强的竞争力,他们大量购买土地,致使阿拉伯的种田人流离失所,大量涌入城市。阿拉伯人开始预感到大量欧洲和美国犹太人的涌入,会逐渐挤走缺乏商业竞争力的阿拉伯人。而且,外来移民炫耀自己与大多数阿拉伯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引起当地人的嫉恨。在1929、1930和1931年,犹太人定居点遭到了阿拉伯人的武装袭击和恐怖威胁。
恰在此时,纳粹在德国掌了权,并开始了迫害犹太人的暴行。当犹太人的遭遇开始为人所知时,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宽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配额。1933至1935年间,获准移入的犹太人在13万以上,而非法移民数以万计。巴勒斯坦从那时起变成一座充满暴力和恐怖的活火山。恐怖主义遍布了整个地区,英国当局根本无法维持基本的秩序。1942年,美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纽约集会,通过了比尔特摩纲领,要求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支犹太人的军队。不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就进入了全面备战,双方大开杀戒,巴勒斯坦变成了烧、杀、抢、掠的战场。
二战结束后,从欧洲各地的集中营里解放出大量的犹太难民。西方各国不愿接收这些难民,因此,英国政府对巴勒斯坦的移民控制受到了各方的巨大压力。美国不断地要求增加犹太人的移民配额,而这时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双方都在通过暴力手段对英国当局施压,阿方要求控制移民,犹太一方则要求放宽移民。阿拉伯人对犹太定居点实施恐怖袭击,而犹太人炸路断桥,暗杀英国官员,以阻止英国当局对非法犹太移民的追捕。最终,英国政府决定甩掉巴勒斯坦这个烫手的山芋。1947年4月,英国政府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解决,并宣布一年后结束委托统治,撤回所有驻军。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大通过了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的特别管理。但是,阿拉伯一方拒绝接受联合国决议,原因是阿拉伯人占巴勒斯坦人口的2/3强,却只得到43%的贫瘠土地;而犹太国的人口仅占1/3,却得到了57%的沿海肥沃土地。1948年5月15日,犹太临时政府单方面宣布成立以色列国(而没有采用“犹太国”做国名),次年2月立宪会议召开,通过一部临时宪法,宣布国家为民主共和国。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做出了积极的反应。消息传到白宫,杜鲁门总统正在审阅承认以色列的文告,但是,拟稿时美国人还不知道这个新的国家叫什么名字。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亲自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在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1948年5月15日,当以色列的犹太人还沉浸在见过的欢乐中的时候,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攻巴勒斯坦,随后,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