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流波
对一百五十年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行科学的历史总结,关系到整个人类向何处
去、能不能获得解放的大问题。从巴黎公社到俄国十月革命,再到人类解放史上最
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再到毛泽东;从苏联解
体、东欧崩溃、红色高棉的消亡到古巴的“抗争”、朝鲜的“孤独”,再到中国、
越南的改革开放,这一切太需要我们做冷静的分析和辩证的思考了。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宣言》揭示了资
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规
律,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者为争取解放而斗争。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等一
系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向资本主义这个最为典型的弱肉强食社会发出了正义的
怒吼!由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没有遵循马恩两位导师早先的预言“在发达的几
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而是首先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中国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世界便形成了西方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东方
经济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对垒的格局。
冷战时期,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开启了诋毁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先
河,对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斯大林同志进行彻底否定,从而导致了社会主义阵
营的极度混乱和分裂。冷战结束以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
于经济的相对落后,政治上的欠成熟,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所“震
慑”,被“西方”对社会主义进行歪曲的鼓噪声势所“迷惘”,逐渐丧失了社会主
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进而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自我“贬斥”,对开国元
勋进行“诋毁”,再加上诸多因素,导致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大地震”,使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巨大的挫折。
一是要走出某些惯性思维的误区
马克思、恩格斯两位导师是在发达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这种社会经济制度
不可解决的对抗性矛盾,认识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号召全世界
无产者联合起来,为埋葬这个万恶之源的剥削制度而斗争。它划时代的并推而广之
的意义在于:不管是发达的还是不发达的资本主义,都是不合理的、剥削的、腐朽
的罪恶社会,因此,要用阶级分析的观点激励劳苦大众起来推翻这样的丑恶社会,
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消灭阶级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至于比资本主义社会更
落后、更腐朽的封建、半封建或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那更是要砸它个稀扒
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进行,在
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进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同样可以进行。如果无产
阶级革命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胜利,则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
程度也就自然要高一些、发达一些;如果这样的无产阶级革命是发生在经济相对落
后的国家,则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就自然要低一些、落后一
些。而革命往往首先在落后的国家爆发并取得胜利,因为那里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
系基本矛盾的焦点地区和薄弱环节,再也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把它们当作
一国的问题看待了,全部世界现代史都验证了这一点。所以,必须走出今天要“再
补资本主义的课”的误区,因经济相对落后而认定社会主义制度不如资本主义的习
惯思维。
二是要历史地辩证地认识现在的社会主义国
家比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落后的现实
无论是搞资本主义还是搞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都还是有先有后的。美、日、英、
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比其它的资本主义国家发达一些,是因为这些国家的
资本原始积累和对世界资源的掠夺或更早,如英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或更
多,如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的立国就是建立在屠戮一个最古老民族
(中华先民的一支印弟安民族)的生命,并掠夺尽其所有财产基础上的。它的领土
无论从面积、资源、地理优势综合起来看,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这就为它的发展
强大提供了最好的物质基础和历史舞台。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渔翁得利,大发
战争横财。再看日本,单就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向日本所赔白银,就相当于当时日
本四年的国民经济总产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发动侵华和太平洋战争,掠夺
中国及东南亚广大国家的财产不计其数,期间除了美国的两粒原子弹爆了广岛、长
崎外,国土几无破坏,战后又因美国庇护而拒绝赔款。在美国进行朝鲜、越南战争
期间,它又大发横财。这才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其它比较发
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再难于对它国实行资本和资源的掠夺,终成了经济二流国
家。至于广大第三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
同样,在社会主义阵营中,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比其它社会主义国家
发达,是因为苏联本身就是在老牌沙俄帝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东欧一些国家
有的原本就是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比中国等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进入社
会主义的国家,自然要发达一些。经济落后、起点低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建设社
会主义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整体上还是落后较多,这本来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就拿中国的大陆与台湾来说,虽然台湾经济繁荣的平均水平看起来是超过了大陆,
但细分析一下,个中的道理是明摆着的:第一,两者的面积、人口相差悬殊;第
二,当年蒋介石集团几乎把从大陆能拿走的“家当”都搬运到了台湾;第三,台湾
充当帝国主义反共反华的前哨阵地,被纳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的快车
道。台湾、南朝鲜战后的迅速发展,从一定角度上讲,都是地缘政治的典型。如果
换成了印度等欠发达的所谓“民主国家”,还能有这样的发展势头吗?
因此,搞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一看到发达资本主义的繁荣就晕了头,就认为是资
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就失去了共产主义的信念,就丧失了斗志,那不
是连最起码的唯物史观和历史知识都没有了吗?问题的危险性还在于,垮了的社会
主义国家就不要说了,就是在一些还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思想理论界的宣传教育
总是把斯大林模式(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或是改革开放前自己国家的社会
主义革命与建设几乎骂得“体无完肤”,什么“政治上高度集中,不讲民主,没有
自由”,“经济高度计划化,僵化和停滞”,还有的比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恶意
诽谤还要“深刻”得多。不是有人在叹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吗?――社会主
义本来就是由“乌托邦”发展来的,折腾了一个半世纪,垮的垮,亡的亡,撑的
撑,现在看起来,共产主义确实还只是一种美好的“乌托邦”,无论苏联还是中国
的社会主义都“搞早”了,我国五十年代急急忙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而今天又来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不是多此一举吗?
事实上,苏联从1924年到1941年用短短的三个五年计划,就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
电气化、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国民经济公有化和计划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新路,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解体前的苏联综合国力雄居世
界第二,军事上甚至还一度超过美国。社会主义阵营最强大之时,其领土面积占世
界陆地面积的1/4以上,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工业产值约占世界的2/5,国民
收入约占世界的1/3。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无限生机和活力。今天,南街
村的社会主义实践,也给这些迷茫带来了明确的答案:那里高擎起毛泽东思想的伟
大旗帜,坚持走社会主义集体之路;那里没有腐败、没有暴力、没有假冒伪劣、没
有卖淫嫖娼、没有“法轮 功”;那里物质财富丰富,精神文明高昂,生产、生活资
料归集体所有,各尽所能,有在衣、食、住、行、学上按需分配的因素;那里路不
拾遗,夜不闭户。这一切都不是“乌托邦”,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三是必须正确认识建国三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成就
关键是要好好总结在资本主义封锁包围(冷战时期)下,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的经验和教训,决不应否定其处于最艰难探索时期而成就巨大的伟大时代。对毛泽
东时代的贬低和歪曲,是造成今天思想低迷、社会紊乱、道德下滑、理想迷失的重
要根源。冷战结束前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充满艰险,本身就是探索和创新,是
在失败与教训中前进的。
随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
站立起来了”的巨人之声,人类历史上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亿万中国人
民从三座大山的压榨与奴役下彻底解放出来,向着民主、自由的大道迅跑。可是帝
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甘心的,蒋匪残帮还未肃完,美国就把战火烧到了鸭路江
边。有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有伟大思想的武装,中国人民在国际上取得了抗
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打出了军威、国威、民族尊严;国内取得了土改、恢复国民经
济、剿匪镇反及“三反五反”等一系列胜利,医治好了战争的创伤,荡涤了旧社会
的污泥浊水,工农业生产超过了历史的最好水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第一次
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从此,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走向集体化和人民公社,朝着社会主义工业
化的道路迈进。中国从1952年工业的人均产量不及比利时的1/15,到70年代中期
已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1952到1976年,钢由
135万吨增长到了2046万吨,煤炭从6600万吨增长到48300万吨,水泥从286万吨
增长到4670万吨,木材从1100万吨增长到5100万吨,电力从73亿千瓦/小时增长
到2031亿千瓦/小时,原油从44万吨变成了8716万吨①。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
工业总产值达到3.1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65年增长了172.6%,平均
每年增长9.5%。中国还能自己生产大量的喷气式飞机、铁路机车和海船,成为一
个主要的核强国,完成了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67年爆炸了我国第一枚氢弹,1969年进
行了我国首次地下核实验,1970年第一颗卫星上天和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3年我
国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并于同年在世界上首次
培育成功杂交水稻,1975年继美苏之后成功回收了返回式卫星。1966年到1976年
十年中,我国的粮食生产平均每年增产近180亿斤,即平均增长4.2%。1977年中
国人均占有耕地比印度少14%,而人均粮食生产却比印度高30%至40%。我国1952
年到1978年的GDP年均递增6.5%,同期的世界GDP年均增长速度为3%左右。26
年间,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快一倍还多,能是今天普
遍所说的是“经济长期停滞”甚至“到了国民经济崩溃的边缘”吗?
更为人们所忽略的是,这些巨大的成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和后来的现代修正主义
(其实质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政治上进行高压、经济上进行封锁、军事上进行包围
的情况下取得的,这能说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创造的奇迹吗?只要实事求是地、辩
证地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就没理由不对我们那段伟大的岁月感到由衷的敬佩和骄
傲。完全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过程,夸大个别或片段事例的影响,进而刻意
贬低和歪曲毛泽东的理论与实际,这实质上就是否定了人民共和国和党的辉煌历
史,做了西方反共反华势力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
请看陈水扁的就职演说,最得意之语莫过于在装模作样地肯定了一下大陆改革开放
的成就后,话锋一转:“而我们台湾,五十年来,不仅创造了经济的奇迹,而且创
造了民主的奇迹。”台上得意,台下欢呼。他不但完全抹杀了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
开放前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同时也把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所获得的民主、自由
一并抹杀了。对陈水扁这种“台独”、“卖国贼”、“西化分子”来说,他不就是
希望大陆大乱吗?他不是作奸日本,说要把中国“裁为七截”,这样就可以消除所
谓的“中国威协”吗?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人们至今对这些问题还没有清醒的认识,还在继续鼓噪这种自
毁历史的可耻论调,推动着甘心被帝国主义文化所奴化的氛围。前苏联就是这样,
戈氏“新思维”来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倾向又一次迅速迷漫开来,国内“痛恨”
社会主义之风盛行,斥之以“独裁”,只有西方是“自由”、“民主”、“法制”
的天堂。在西方的诱饵下,叶氏成了爆破苏维埃国会大厦的“急先锋”。曾几何
时,一种过去被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所唾弃的典型的弱肉强食的剥削制度,如今却
被社会主义国家的许多人奉为“民主法制”的典范和社会制度的圭臬。无怪乎社会
主义的报刊杂志、舆论教育,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阿谀逢迎,左一个“民主”
国家,右一个“法制”社会;而无产阶级真正翻身做了主人、广大劳动人民真正享
有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反倒成了“独裁”、“专制”的代名词。这是一种怎
样的悲哀呵!
曾任戈尔巴乔夫助手的瓦列利.博尔金说:“无论是世界大战、革命,还是两大阵
营的军事、经济对抗,都没能摧毁和肢解这个伟大的国家。苏联是被人从内部攻破
的,是被一小撮有影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葬送的,是被反对派搞垮的”②。苏联的
解体,归根到底是世界性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共产党从思想、立场、观念上完全
丧失了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从理论到行动都自觉不自觉地当了西方的俘
虏,在西方的压力下,再加上国内资本主义的迅速增长等诸多矛盾,“解体”势在
必行。毛主席说过,苏联把斯大林这把刀子丢了,列宁这把刀子迟早也要丢,其根
源应该说从赫鲁晓夫就开始了。
对于毛泽东的新中国,一位诚实的外国学者做出过中肯的评价,“其实,毛泽东的
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
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主要后起之秀的工业化
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在毛泽东身后的时代里,对毛泽东时代的历
史记录的污点和罪过吹毛求疵,而缄口不提当时的成就已然成了一种风尚――常恐
提及后者便会视为对前者的辩护。然而,对一个基本事实的承认,即毛泽东时代在
促进中国现代工业改造――而且是在极为不利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做的过程中取得了
巨大的成就,并不就等于是为历史作非分的辩护。”③如果一定要把建国后三十年
那样一种社会主义奋发向上、共产主义风格昂扬、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干群关系亲
如一家,社会正气冲天、歪风邪气扫地、蒋匪帮胆寒、帝修反心惊的伟大而特殊的
时代贬斥得一无是处,那只能使亲者痛、仇者快。所以,如何看待这三十年的社会
主义革命与建设,确实是一个关系到分清大是大非的重大政治思想理论问题。
四是必须辩证地历史地分析毛主席晚年的思想和实践
对毛主席在认识上的误导并由此形成的贬损,实际上就是对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华
民族本身的贬损,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人类解放事业的巨大“内损”和“亏
耗”。由于国内思想理论界的某些偏误,国际反华反共势力的压力,加上一些社会
舆论(如学校教育,某些报刊杂志)的渲染,大体形成了对主席的基本社会“共
识”:一说主席只会打仗,搞经济就不行了,解放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
等等都搞砸了;二说主席只顾搞“阶级斗争”,搞意识形态,如“三反五反”、
“反右”、“社教”、“文化大革命”等等,而忽视了经济规律、经济建设;三说
主席闭关锁国,不搞改革开放;四说主席讲“人多力量大”,整了马寅初,使中国
的人口膨胀;五说主席晚年“独裁、不民主”等等。这些观点没有一分为二地看待
建国三十年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艰辛探索。
当时,主席一是基于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热情空前高涨,“怕泄了六亿人民
的气”;二是社会主义阵营存在着“超英赶美”的热潮;三是主席极力探寻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期待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这样一种强烈的历
史史命感;四是主席鉴于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极端行为而导致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
危机,并从当时全球的战略形势出发,而高擎起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
旗”――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做为一位伟大的马克
思主义者,主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不能不说是站得高、看得远的,是符合人
民创造历史的正义潮流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脱离当时实际、甚至“空想”的
一些东西――典型的莫过于大炼钢铁和办大食堂等。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是勇于承担责任和开展自我批评的,所以他后来纠“左”,谈到大炼钢铁自己是
“始作蛹者,其无后夫”,又经他倡议“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使人民公社比较
符合实际地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农村的基层政权形式和社会经济组织形式。现在我
们回过头来辩证地分析这段历史,找出其得失,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这是完全必要的;但不顾历史的真实,过度夸大历史过程中某些错误,进而一味否
定它的主流与本质,这样做,只会搞乱思想,搞乱阵线,最后就是搞垮党、国家与
民族。苏联的解体,中国八十年代的情况都应证了这一点。
一些“反思”者列举一八四O年以来我国的历次战争战乱和我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
战争、抗日战争、延安整风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反五反”、57年的整风运动、60
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再到“文化大革命”后,总结道:中国现在还之所以落后,
原因就是这些“阶级斗争”搞得太多,这些“运动”搞得太多了。这些人连最起码
的民族感情都丧失了,他们不去指责英、日等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残酷屠戮,八
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的烧杀掳掠,反而把这些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从末有过的屈辱―
―中英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肆掠北京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腥风
血雨,反而说成是正义的中国人民搞多了“阶级斗争”,这是多么离奇的“汉奸”
理论啊!在这些人的眼里,所有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革命战争和运动
都是不应该的了,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除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就外,几乎都要被否定了。
试问,五十年代的中国不搞集体化的人民公社(名称或者叫别的什么,如苏联就叫
集体农庄)式的社会主义,又应当搞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呢?主席搞集工农兵学商一
体的人民公社,本身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进行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探索。况且主
席是那种极善于总结经验、既有高度原则性又高度灵活性的政治领袖,所以才有后
来的连续“纠左”。但鉴于当时国际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进行的
攻击,以及赫鲁晓夫之流对中国进行的污蔑,站在历史高巅的毛泽东审视着这一
切,铁肩担道义,勇挑起共产主义的重任和人类正义的大旗。主席与少奇他们主要
也就是在这一思想认识上发生了重大分歧:前者是大战略家,总是站在历史和全局
的高度结合当时国际国内的情况,把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纳入到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和整个人类解放事业的历史使命中,这势必要超出中国当时某些狭隘的实
际;后者则囿限于当时中国的部分现实,从局部、暂时来说可能有其正确的一面,
但从整个共产主义运动、从整个人类的解放事业来说,就有可能带来极大的风险甚
至走向反面。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都能看到这一点,说主席比我们时代先进
了50年。实际上,主席逝世后只有短短10年左右的时间,这样的危险就被应验
了。
就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说,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闹革命,就是为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
头上的“三座大山”,打了土豪、分了田地,接下来就要走集体化的社会主义道
路,这是历史的必然。新中国还没宣告成立时,部分解放区就开始实施互助组式的
集体主义,解放后广大农村进行分田分土后,如果不对农村个体经济进行社会主义
的基本改造,那与二千多年来一次次农民起义“均田地”的要求又有多少区别呢?
同样,如果不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难道真的象一些人说的这种
改造过早了或干脆说是不应该的吗?),而是继续坚持搞私营、搞个体来刺激经济
(尽管主席当时还说了打倒了资本主义,还可以搞些资本主义),不到几年后又势
必形成贫富差别明显的阶级对立,被社会主义正气涤荡的社会秩序势必又迅速恶
化,人们刚刚升华的道德风尚势必又急速下滑,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势必又卷土重
来,那也就真的迎合了反共反华势力的一贯理论,――社会主义革命是对“民主”
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反动”,是“赤色的暴乱”,中国新民主主义这场伟大的革命
是“多余的”,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则“完全是一场空想社会主义
的大闹剧”。
有人干脆叫嚷,不打倒蒋介石,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抗美援朝”,也就不会有后来
的经济封锁,台湾、南韩倒向美国,不都发展起来了吗?说的也是,一个国家如果
只讲发挥这样的“潜力”来经济暴富,不管通过什么手段,如烧杀、抢掠(日本近
代发迹史),不平等的政治经济交贸(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交贸),
不正当的贩运(如英国向中国贩运鸦片、西方殖民者贩运黑奴等)等等发迹,那就
只有搞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来得痛快!来得干脆!而资本主义就是这种法则
最为典型的社会类型。从这样的角度说,马克思主义没有了意义,搞社会主义、共
产主义没有了意义。
难怪今天的人们为了“致富”不择手段:贪污腐化者、制假贩假者、哄蒙拐骗者、
烧杀抢掠者推波助澜;一些人打着“深化改革”的幌子以各种形式“化公为私”或
仰仗“高深的理论”使国有财产化“股”为已……。但是他们只能“窝里斗”,因
为世界市场早已被帝国主义占满了,而且正大规模地在神州登陆。令资本主义制度
的维护者、向往者们发抖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幽灵”,自一百五十年前在
欧洲大地徘徊,从此国际悲歌响彻五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着埋葬资
本主义这个万恶之源的私有制度而前仆后继。这是人类正义的呼声,是马克思主义
献给人类的永恒篇章!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特别是党的领袖忘记了这一点,就
要亡党亡国,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之言。苏联、东欧九十年代初的崩溃,说一千,道
一万,实质就在这里。
十分可忧的是,一部分思想理论界、宣传教育界对此竟不以为然,总要想方设法来
论证: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正如“西方”有意中伤社会主义所说的,是社
会主义体制僵化、经济停滞、政治上专制、思想上没有自由,等等的结果。这些胡
言乱语现在居然成了人人皆知的基本“政治常识”,特别是在广大青年中。足见二
十年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西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何等的成功!
说主席闭关锁国,那更不值一驳。试想,是谁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得到广大非洲
兄弟(可一些人说主席不应该援非)那样广泛的支持,“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
国”。不久,又有中日建交,冷战格局被打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从七十年代初的
五十几个国家猛增至七十年代中期的一百一十几个国家,为今天的改革开放奠定了
坚实基础。可以说,改革开放是冷战结束的必然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主席是打
破冷战的编导和设计师。小平同志不是也说:毛主席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想扩大中
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
资经营等等,但是那时候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④。
关于人口问题,一些人一谈起就埋怨主席,这是极无道理的。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在
明末清初时只有几千万,只是到了清康?年间,实行“圣世滋丁,永不加赋”,而
田土却按人头分的宠络汉人政策,才使中国的人口迅猛发展。从此,尽管有内忧外
患,中国的人口到抗日战争时期已是四万万五千万,到新中国成立时已近五亿。主
席不久就意识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问题,提出了“人口也应有计划的生产”的著名
论断。同时针对国外反华势力想利用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在中国人口问题上大作文
章,主席幽默自信地说了“人多力量大”的话语,是很轻松的要化人口压力为社会
主义建设的能动力量,体现了其高超的政治驾驭能力。当时国际上反共反华的浪
潮,是导致了国内对马寅初人口论批判的一个原因。事实上,中国七十年代初就开
始实行计划生育,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国家。
至于所谓主席晚年“独裁、不讲民主”的问题,也必须用两句话来回答。如果硬要
把建国三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说得一无是处,那最好的“理由”就莫过于是
主席的“独断专行,不讲民主”了;如果还多少承认那个时代是亿万中国人民奋发
向上的年代,是社会正气绝对压倒歪风邪气的年代,是勇于向全世界一切妖魔鬼怪
英勇斗争而英雄辈出的年代,是亿万中国人民面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政治压力
和经济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和祖国初
步走向繁荣昌盛的辉煌年代,那么,主席晚年的某些“失误”,应该说是在社会主
义革命与建设探索过程中带有某种必然性的东西,是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前趋性”
与现实性的暂时矛盾。
纵观人类有史以来的风云人物,毛泽东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诸方面
理论与实践于一身,且各方面都有如此深厚之功底和成就,屈指数来恐怕是前无古
人,后无来者了。毛泽东是无与伦比的中华文明和近代西方先进文明共同铸造成的
人类旷世奇才,是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是全人类永恒的骄傲!可现在有人对主席
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也要进行否定了,《辞海》一九九九年修订版关于
毛泽东条目就去掉了这句话,连那些反对共产党、仇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敌人
也会为之惊诧!可见这些先生们用心之良苦,思维之别致,功夫之深奥,不知他们
究竟想干什么?!
(1)(参见《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第279页和1884年第220-229页)
(2)(参见《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第176页)
(3)(转引自《书刊报文萃》1999年2月26日第15期《旁观毛泽东时代》一文)
(4)(转引自《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简述》,载《毛泽东思想论坛》1993第二期)
对一百五十年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行科学的历史总结,关系到整个人类向何处
去、能不能获得解放的大问题。从巴黎公社到俄国十月革命,再到人类解放史上最
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再到毛泽东;从苏联解
体、东欧崩溃、红色高棉的消亡到古巴的“抗争”、朝鲜的“孤独”,再到中国、
越南的改革开放,这一切太需要我们做冷静的分析和辩证的思考了。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宣言》揭示了资
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规
律,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者为争取解放而斗争。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等一
系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向资本主义这个最为典型的弱肉强食社会发出了正义的
怒吼!由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没有遵循马恩两位导师早先的预言“在发达的几
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而是首先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中国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世界便形成了西方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东方
经济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对垒的格局。
冷战时期,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开启了诋毁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先
河,对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斯大林同志进行彻底否定,从而导致了社会主义阵
营的极度混乱和分裂。冷战结束以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
于经济的相对落后,政治上的欠成熟,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所“震
慑”,被“西方”对社会主义进行歪曲的鼓噪声势所“迷惘”,逐渐丧失了社会主
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进而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自我“贬斥”,对开国元
勋进行“诋毁”,再加上诸多因素,导致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大地震”,使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巨大的挫折。
一是要走出某些惯性思维的误区
马克思、恩格斯两位导师是在发达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这种社会经济制度
不可解决的对抗性矛盾,认识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号召全世界
无产者联合起来,为埋葬这个万恶之源的剥削制度而斗争。它划时代的并推而广之
的意义在于:不管是发达的还是不发达的资本主义,都是不合理的、剥削的、腐朽
的罪恶社会,因此,要用阶级分析的观点激励劳苦大众起来推翻这样的丑恶社会,
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消灭阶级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至于比资本主义社会更
落后、更腐朽的封建、半封建或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那更是要砸它个稀扒
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进行,在
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进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同样可以进行。如果无产
阶级革命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胜利,则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
程度也就自然要高一些、发达一些;如果这样的无产阶级革命是发生在经济相对落
后的国家,则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就自然要低一些、落后一
些。而革命往往首先在落后的国家爆发并取得胜利,因为那里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
系基本矛盾的焦点地区和薄弱环节,再也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把它们当作
一国的问题看待了,全部世界现代史都验证了这一点。所以,必须走出今天要“再
补资本主义的课”的误区,因经济相对落后而认定社会主义制度不如资本主义的习
惯思维。
二是要历史地辩证地认识现在的社会主义国
家比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落后的现实
无论是搞资本主义还是搞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都还是有先有后的。美、日、英、
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比其它的资本主义国家发达一些,是因为这些国家的
资本原始积累和对世界资源的掠夺或更早,如英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或更
多,如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的立国就是建立在屠戮一个最古老民族
(中华先民的一支印弟安民族)的生命,并掠夺尽其所有财产基础上的。它的领土
无论从面积、资源、地理优势综合起来看,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这就为它的发展
强大提供了最好的物质基础和历史舞台。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渔翁得利,大发
战争横财。再看日本,单就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向日本所赔白银,就相当于当时日
本四年的国民经济总产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发动侵华和太平洋战争,掠夺
中国及东南亚广大国家的财产不计其数,期间除了美国的两粒原子弹爆了广岛、长
崎外,国土几无破坏,战后又因美国庇护而拒绝赔款。在美国进行朝鲜、越南战争
期间,它又大发横财。这才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其它比较发
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再难于对它国实行资本和资源的掠夺,终成了经济二流国
家。至于广大第三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
同样,在社会主义阵营中,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比其它社会主义国家
发达,是因为苏联本身就是在老牌沙俄帝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东欧一些国家
有的原本就是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比中国等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进入社
会主义的国家,自然要发达一些。经济落后、起点低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建设社
会主义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整体上还是落后较多,这本来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就拿中国的大陆与台湾来说,虽然台湾经济繁荣的平均水平看起来是超过了大陆,
但细分析一下,个中的道理是明摆着的:第一,两者的面积、人口相差悬殊;第
二,当年蒋介石集团几乎把从大陆能拿走的“家当”都搬运到了台湾;第三,台湾
充当帝国主义反共反华的前哨阵地,被纳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的快车
道。台湾、南朝鲜战后的迅速发展,从一定角度上讲,都是地缘政治的典型。如果
换成了印度等欠发达的所谓“民主国家”,还能有这样的发展势头吗?
因此,搞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一看到发达资本主义的繁荣就晕了头,就认为是资
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就失去了共产主义的信念,就丧失了斗志,那不
是连最起码的唯物史观和历史知识都没有了吗?问题的危险性还在于,垮了的社会
主义国家就不要说了,就是在一些还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思想理论界的宣传教育
总是把斯大林模式(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或是改革开放前自己国家的社会
主义革命与建设几乎骂得“体无完肤”,什么“政治上高度集中,不讲民主,没有
自由”,“经济高度计划化,僵化和停滞”,还有的比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恶意
诽谤还要“深刻”得多。不是有人在叹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吗?――社会主
义本来就是由“乌托邦”发展来的,折腾了一个半世纪,垮的垮,亡的亡,撑的
撑,现在看起来,共产主义确实还只是一种美好的“乌托邦”,无论苏联还是中国
的社会主义都“搞早”了,我国五十年代急急忙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而今天又来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不是多此一举吗?
事实上,苏联从1924年到1941年用短短的三个五年计划,就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
电气化、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国民经济公有化和计划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新路,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解体前的苏联综合国力雄居世
界第二,军事上甚至还一度超过美国。社会主义阵营最强大之时,其领土面积占世
界陆地面积的1/4以上,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工业产值约占世界的2/5,国民
收入约占世界的1/3。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无限生机和活力。今天,南街
村的社会主义实践,也给这些迷茫带来了明确的答案:那里高擎起毛泽东思想的伟
大旗帜,坚持走社会主义集体之路;那里没有腐败、没有暴力、没有假冒伪劣、没
有卖淫嫖娼、没有“法轮 功”;那里物质财富丰富,精神文明高昂,生产、生活资
料归集体所有,各尽所能,有在衣、食、住、行、学上按需分配的因素;那里路不
拾遗,夜不闭户。这一切都不是“乌托邦”,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三是必须正确认识建国三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成就
关键是要好好总结在资本主义封锁包围(冷战时期)下,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的经验和教训,决不应否定其处于最艰难探索时期而成就巨大的伟大时代。对毛泽
东时代的贬低和歪曲,是造成今天思想低迷、社会紊乱、道德下滑、理想迷失的重
要根源。冷战结束前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充满艰险,本身就是探索和创新,是
在失败与教训中前进的。
随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
站立起来了”的巨人之声,人类历史上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亿万中国人
民从三座大山的压榨与奴役下彻底解放出来,向着民主、自由的大道迅跑。可是帝
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甘心的,蒋匪残帮还未肃完,美国就把战火烧到了鸭路江
边。有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有伟大思想的武装,中国人民在国际上取得了抗
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打出了军威、国威、民族尊严;国内取得了土改、恢复国民经
济、剿匪镇反及“三反五反”等一系列胜利,医治好了战争的创伤,荡涤了旧社会
的污泥浊水,工农业生产超过了历史的最好水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第一次
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从此,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走向集体化和人民公社,朝着社会主义工业
化的道路迈进。中国从1952年工业的人均产量不及比利时的1/15,到70年代中期
已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1952到1976年,钢由
135万吨增长到了2046万吨,煤炭从6600万吨增长到48300万吨,水泥从286万吨
增长到4670万吨,木材从1100万吨增长到5100万吨,电力从73亿千瓦/小时增长
到2031亿千瓦/小时,原油从44万吨变成了8716万吨①。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
工业总产值达到3.1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65年增长了172.6%,平均
每年增长9.5%。中国还能自己生产大量的喷气式飞机、铁路机车和海船,成为一
个主要的核强国,完成了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67年爆炸了我国第一枚氢弹,1969年进
行了我国首次地下核实验,1970年第一颗卫星上天和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3年我
国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并于同年在世界上首次
培育成功杂交水稻,1975年继美苏之后成功回收了返回式卫星。1966年到1976年
十年中,我国的粮食生产平均每年增产近180亿斤,即平均增长4.2%。1977年中
国人均占有耕地比印度少14%,而人均粮食生产却比印度高30%至40%。我国1952
年到1978年的GDP年均递增6.5%,同期的世界GDP年均增长速度为3%左右。26
年间,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快一倍还多,能是今天普
遍所说的是“经济长期停滞”甚至“到了国民经济崩溃的边缘”吗?
更为人们所忽略的是,这些巨大的成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和后来的现代修正主义
(其实质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政治上进行高压、经济上进行封锁、军事上进行包围
的情况下取得的,这能说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创造的奇迹吗?只要实事求是地、辩
证地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就没理由不对我们那段伟大的岁月感到由衷的敬佩和骄
傲。完全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过程,夸大个别或片段事例的影响,进而刻意
贬低和歪曲毛泽东的理论与实际,这实质上就是否定了人民共和国和党的辉煌历
史,做了西方反共反华势力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
请看陈水扁的就职演说,最得意之语莫过于在装模作样地肯定了一下大陆改革开放
的成就后,话锋一转:“而我们台湾,五十年来,不仅创造了经济的奇迹,而且创
造了民主的奇迹。”台上得意,台下欢呼。他不但完全抹杀了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
开放前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同时也把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所获得的民主、自由
一并抹杀了。对陈水扁这种“台独”、“卖国贼”、“西化分子”来说,他不就是
希望大陆大乱吗?他不是作奸日本,说要把中国“裁为七截”,这样就可以消除所
谓的“中国威协”吗?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人们至今对这些问题还没有清醒的认识,还在继续鼓噪这种自
毁历史的可耻论调,推动着甘心被帝国主义文化所奴化的氛围。前苏联就是这样,
戈氏“新思维”来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倾向又一次迅速迷漫开来,国内“痛恨”
社会主义之风盛行,斥之以“独裁”,只有西方是“自由”、“民主”、“法制”
的天堂。在西方的诱饵下,叶氏成了爆破苏维埃国会大厦的“急先锋”。曾几何
时,一种过去被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所唾弃的典型的弱肉强食的剥削制度,如今却
被社会主义国家的许多人奉为“民主法制”的典范和社会制度的圭臬。无怪乎社会
主义的报刊杂志、舆论教育,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阿谀逢迎,左一个“民主”
国家,右一个“法制”社会;而无产阶级真正翻身做了主人、广大劳动人民真正享
有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反倒成了“独裁”、“专制”的代名词。这是一种怎
样的悲哀呵!
曾任戈尔巴乔夫助手的瓦列利.博尔金说:“无论是世界大战、革命,还是两大阵
营的军事、经济对抗,都没能摧毁和肢解这个伟大的国家。苏联是被人从内部攻破
的,是被一小撮有影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葬送的,是被反对派搞垮的”②。苏联的
解体,归根到底是世界性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共产党从思想、立场、观念上完全
丧失了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从理论到行动都自觉不自觉地当了西方的俘
虏,在西方的压力下,再加上国内资本主义的迅速增长等诸多矛盾,“解体”势在
必行。毛主席说过,苏联把斯大林这把刀子丢了,列宁这把刀子迟早也要丢,其根
源应该说从赫鲁晓夫就开始了。
对于毛泽东的新中国,一位诚实的外国学者做出过中肯的评价,“其实,毛泽东的
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
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主要后起之秀的工业化
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在毛泽东身后的时代里,对毛泽东时代的历
史记录的污点和罪过吹毛求疵,而缄口不提当时的成就已然成了一种风尚――常恐
提及后者便会视为对前者的辩护。然而,对一个基本事实的承认,即毛泽东时代在
促进中国现代工业改造――而且是在极为不利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做的过程中取得了
巨大的成就,并不就等于是为历史作非分的辩护。”③如果一定要把建国后三十年
那样一种社会主义奋发向上、共产主义风格昂扬、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干群关系亲
如一家,社会正气冲天、歪风邪气扫地、蒋匪帮胆寒、帝修反心惊的伟大而特殊的
时代贬斥得一无是处,那只能使亲者痛、仇者快。所以,如何看待这三十年的社会
主义革命与建设,确实是一个关系到分清大是大非的重大政治思想理论问题。
四是必须辩证地历史地分析毛主席晚年的思想和实践
对毛主席在认识上的误导并由此形成的贬损,实际上就是对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华
民族本身的贬损,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人类解放事业的巨大“内损”和“亏
耗”。由于国内思想理论界的某些偏误,国际反华反共势力的压力,加上一些社会
舆论(如学校教育,某些报刊杂志)的渲染,大体形成了对主席的基本社会“共
识”:一说主席只会打仗,搞经济就不行了,解放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
等等都搞砸了;二说主席只顾搞“阶级斗争”,搞意识形态,如“三反五反”、
“反右”、“社教”、“文化大革命”等等,而忽视了经济规律、经济建设;三说
主席闭关锁国,不搞改革开放;四说主席讲“人多力量大”,整了马寅初,使中国
的人口膨胀;五说主席晚年“独裁、不民主”等等。这些观点没有一分为二地看待
建国三十年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艰辛探索。
当时,主席一是基于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热情空前高涨,“怕泄了六亿人民
的气”;二是社会主义阵营存在着“超英赶美”的热潮;三是主席极力探寻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期待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这样一种强烈的历
史史命感;四是主席鉴于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极端行为而导致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
危机,并从当时全球的战略形势出发,而高擎起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
旗”――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做为一位伟大的马克
思主义者,主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不能不说是站得高、看得远的,是符合人
民创造历史的正义潮流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脱离当时实际、甚至“空想”的
一些东西――典型的莫过于大炼钢铁和办大食堂等。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是勇于承担责任和开展自我批评的,所以他后来纠“左”,谈到大炼钢铁自己是
“始作蛹者,其无后夫”,又经他倡议“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使人民公社比较
符合实际地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农村的基层政权形式和社会经济组织形式。现在我
们回过头来辩证地分析这段历史,找出其得失,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这是完全必要的;但不顾历史的真实,过度夸大历史过程中某些错误,进而一味否
定它的主流与本质,这样做,只会搞乱思想,搞乱阵线,最后就是搞垮党、国家与
民族。苏联的解体,中国八十年代的情况都应证了这一点。
一些“反思”者列举一八四O年以来我国的历次战争战乱和我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
战争、抗日战争、延安整风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反五反”、57年的整风运动、60
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再到“文化大革命”后,总结道:中国现在还之所以落后,
原因就是这些“阶级斗争”搞得太多,这些“运动”搞得太多了。这些人连最起码
的民族感情都丧失了,他们不去指责英、日等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残酷屠戮,八
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的烧杀掳掠,反而把这些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从末有过的屈辱―
―中英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肆掠北京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腥风
血雨,反而说成是正义的中国人民搞多了“阶级斗争”,这是多么离奇的“汉奸”
理论啊!在这些人的眼里,所有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革命战争和运动
都是不应该的了,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除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就外,几乎都要被否定了。
试问,五十年代的中国不搞集体化的人民公社(名称或者叫别的什么,如苏联就叫
集体农庄)式的社会主义,又应当搞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呢?主席搞集工农兵学商一
体的人民公社,本身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进行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探索。况且主
席是那种极善于总结经验、既有高度原则性又高度灵活性的政治领袖,所以才有后
来的连续“纠左”。但鉴于当时国际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进行的
攻击,以及赫鲁晓夫之流对中国进行的污蔑,站在历史高巅的毛泽东审视着这一
切,铁肩担道义,勇挑起共产主义的重任和人类正义的大旗。主席与少奇他们主要
也就是在这一思想认识上发生了重大分歧:前者是大战略家,总是站在历史和全局
的高度结合当时国际国内的情况,把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纳入到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和整个人类解放事业的历史使命中,这势必要超出中国当时某些狭隘的实
际;后者则囿限于当时中国的部分现实,从局部、暂时来说可能有其正确的一面,
但从整个共产主义运动、从整个人类的解放事业来说,就有可能带来极大的风险甚
至走向反面。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都能看到这一点,说主席比我们时代先进
了50年。实际上,主席逝世后只有短短10年左右的时间,这样的危险就被应验
了。
就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说,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闹革命,就是为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
头上的“三座大山”,打了土豪、分了田地,接下来就要走集体化的社会主义道
路,这是历史的必然。新中国还没宣告成立时,部分解放区就开始实施互助组式的
集体主义,解放后广大农村进行分田分土后,如果不对农村个体经济进行社会主义
的基本改造,那与二千多年来一次次农民起义“均田地”的要求又有多少区别呢?
同样,如果不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难道真的象一些人说的这种
改造过早了或干脆说是不应该的吗?),而是继续坚持搞私营、搞个体来刺激经济
(尽管主席当时还说了打倒了资本主义,还可以搞些资本主义),不到几年后又势
必形成贫富差别明显的阶级对立,被社会主义正气涤荡的社会秩序势必又迅速恶
化,人们刚刚升华的道德风尚势必又急速下滑,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势必又卷土重
来,那也就真的迎合了反共反华势力的一贯理论,――社会主义革命是对“民主”
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反动”,是“赤色的暴乱”,中国新民主主义这场伟大的革命
是“多余的”,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则“完全是一场空想社会主义
的大闹剧”。
有人干脆叫嚷,不打倒蒋介石,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抗美援朝”,也就不会有后来
的经济封锁,台湾、南韩倒向美国,不都发展起来了吗?说的也是,一个国家如果
只讲发挥这样的“潜力”来经济暴富,不管通过什么手段,如烧杀、抢掠(日本近
代发迹史),不平等的政治经济交贸(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交贸),
不正当的贩运(如英国向中国贩运鸦片、西方殖民者贩运黑奴等)等等发迹,那就
只有搞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来得痛快!来得干脆!而资本主义就是这种法则
最为典型的社会类型。从这样的角度说,马克思主义没有了意义,搞社会主义、共
产主义没有了意义。
难怪今天的人们为了“致富”不择手段:贪污腐化者、制假贩假者、哄蒙拐骗者、
烧杀抢掠者推波助澜;一些人打着“深化改革”的幌子以各种形式“化公为私”或
仰仗“高深的理论”使国有财产化“股”为已……。但是他们只能“窝里斗”,因
为世界市场早已被帝国主义占满了,而且正大规模地在神州登陆。令资本主义制度
的维护者、向往者们发抖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幽灵”,自一百五十年前在
欧洲大地徘徊,从此国际悲歌响彻五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着埋葬资
本主义这个万恶之源的私有制度而前仆后继。这是人类正义的呼声,是马克思主义
献给人类的永恒篇章!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特别是党的领袖忘记了这一点,就
要亡党亡国,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之言。苏联、东欧九十年代初的崩溃,说一千,道
一万,实质就在这里。
十分可忧的是,一部分思想理论界、宣传教育界对此竟不以为然,总要想方设法来
论证: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正如“西方”有意中伤社会主义所说的,是社
会主义体制僵化、经济停滞、政治上专制、思想上没有自由,等等的结果。这些胡
言乱语现在居然成了人人皆知的基本“政治常识”,特别是在广大青年中。足见二
十年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西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何等的成功!
说主席闭关锁国,那更不值一驳。试想,是谁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得到广大非洲
兄弟(可一些人说主席不应该援非)那样广泛的支持,“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
国”。不久,又有中日建交,冷战格局被打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从七十年代初的
五十几个国家猛增至七十年代中期的一百一十几个国家,为今天的改革开放奠定了
坚实基础。可以说,改革开放是冷战结束的必然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主席是打
破冷战的编导和设计师。小平同志不是也说:毛主席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想扩大中
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
资经营等等,但是那时候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④。
关于人口问题,一些人一谈起就埋怨主席,这是极无道理的。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在
明末清初时只有几千万,只是到了清康?年间,实行“圣世滋丁,永不加赋”,而
田土却按人头分的宠络汉人政策,才使中国的人口迅猛发展。从此,尽管有内忧外
患,中国的人口到抗日战争时期已是四万万五千万,到新中国成立时已近五亿。主
席不久就意识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问题,提出了“人口也应有计划的生产”的著名
论断。同时针对国外反华势力想利用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在中国人口问题上大作文
章,主席幽默自信地说了“人多力量大”的话语,是很轻松的要化人口压力为社会
主义建设的能动力量,体现了其高超的政治驾驭能力。当时国际上反共反华的浪
潮,是导致了国内对马寅初人口论批判的一个原因。事实上,中国七十年代初就开
始实行计划生育,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国家。
至于所谓主席晚年“独裁、不讲民主”的问题,也必须用两句话来回答。如果硬要
把建国三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说得一无是处,那最好的“理由”就莫过于是
主席的“独断专行,不讲民主”了;如果还多少承认那个时代是亿万中国人民奋发
向上的年代,是社会正气绝对压倒歪风邪气的年代,是勇于向全世界一切妖魔鬼怪
英勇斗争而英雄辈出的年代,是亿万中国人民面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政治压力
和经济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和祖国初
步走向繁荣昌盛的辉煌年代,那么,主席晚年的某些“失误”,应该说是在社会主
义革命与建设探索过程中带有某种必然性的东西,是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前趋性”
与现实性的暂时矛盾。
纵观人类有史以来的风云人物,毛泽东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诸方面
理论与实践于一身,且各方面都有如此深厚之功底和成就,屈指数来恐怕是前无古
人,后无来者了。毛泽东是无与伦比的中华文明和近代西方先进文明共同铸造成的
人类旷世奇才,是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是全人类永恒的骄傲!可现在有人对主席
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也要进行否定了,《辞海》一九九九年修订版关于
毛泽东条目就去掉了这句话,连那些反对共产党、仇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敌人
也会为之惊诧!可见这些先生们用心之良苦,思维之别致,功夫之深奥,不知他们
究竟想干什么?!
(1)(参见《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第279页和1884年第220-229页)
(2)(参见《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第176页)
(3)(转引自《书刊报文萃》1999年2月26日第15期《旁观毛泽东时代》一文)
(4)(转引自《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简述》,载《毛泽东思想论坛》1993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