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馆子,自然最好还是上中国馆子,虽然村子里没什么值得推荐的好馆子。上洋餐馆若非赶时髦,盲目羡慕洋人文化,就是对饮食文化一窍不通。
饮食乃文化之体现,中国人之烹调技术,博大精深,以精致而闻名于世。有史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之厨师,曾用一瓜做出十道菜式,一道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之高超,令人惊叹。那像时下洋人的热狗,汉堡包,炸薯条,既枯糙、又乏味。
中国人在饮食方式上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沿用至今。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之和谐反映。那像洋人自私自利你吃你的,我吃我的,好吃的自己先吃,全不理会他人感受,或许强盗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给训练出来的。
中国人在食具上,主要之特征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称箸,有悠久之历史。《礼记》 曰:『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筷子一双在手,夹菜运用自如。羡煞欧美洋人,不得不啧啧称奇,叹为观止,赞为一种艺术创造。实际上,东方各国使用筷子,均源自中国。中国人祖先发明筷子,确实是对人类文明之一大贡献。那像洋人,吃饭时刀来叉往,叮当作响,或干脆用五爪金龙一把抓,舔手指、抹嘴巴,吃相难看,丑陋之极,一点文化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