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越野车EQ240:亲历战争前线见证二汽诞生

lifelife

版主
管理成员
VIP
注册
2007-06-14
消息
8,234
荣誉分数
64
声望点数
178
军用越野车EQ240:亲历战争前线 见证二汽诞生


独家专访 EQ240图集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EQ240 入选理由
  EQ240它见证了二汽的艰难诞生,是二汽历史上第一款2.5吨军用越野车型。在战场中它屡建奇功,成为我国第一代军车中的杰出代表。
1978 年12月,在对越南自卫反击战中,一辆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为东风汽车)生产的2.5吨军用越野车EQ240不慎从山崖上摔下,导致驾驶室严重变形。但就是 这样一辆重度摔伤的车,仍然完成了战斗突击和物资抢运任务。在整个自卫战中,没有一辆240因为质量问题出现事故,被战士誉为“功臣车”、“英雄车”。老 山前线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后来专门为此题词:东风载我上前线,凯旋回敬造车人。
但是几年前,摆在EQ240面前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从1970到1972年二年多的时间里,二汽只生 产了不到200辆,而且质量极差,有群众编出顺口溜笑话240“远看摇头摆尾,近看龇牙咧嘴,停下来漏油漏水”。当时240被简称为25Y,在民间更是被 戏称为“25歪”。
说起EQ240的发端,还得回溯到1967年上半年。当时,国际上的紧张局面日趋激烈,苏 联与中国交恶。从撤走专家到撕毁合同、经济封锁,最后发展到军事压力、边境挑衅。与此同时,中国还面临着来自美国和台湾的军事危胁。尽快生产出能适应作战 需要的国产军用越野车已经迫在眉睫。
早在1952年底,一汽建设方案确定之后,毛泽东主席就做出了“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的指示。但是由于先 后遇上“反冒进”、经济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二汽的建设经历了“三上三下”。1967年,国家要求加快建设二汽,生产军用2.0吨越野车和3.5吨 卡车。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来自一汽、南汽、北汽的优秀人才汇聚二汽,支援建设。尤其是一汽,拿出了自己全厂1/3的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形成了二汽 的骨干力量。后来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一机部副部长饶斌、全国政协常委陈清泰等领导同志,都是在1970年前后投身到二 汽建设的大潮中来。 [详细]

八年艰难攻关 EQ240终成战地“英雄”

——专访二汽第一批建设者、枭龙汽车总工程师:朱柏山

采访摘要 朱柏山,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1967年从一汽调至二汽(东风汽车公司)工作,成为二汽的第一批建设者之一。
网易汽车:朱总你好,非常感谢您接受网易汽车的专访,您参加了EQ240这款车的设计工作,当时为什么会有这个设计任务呢?
朱 柏山:建立第二汽车厂是1964年开始的,当时筹建时它的产品是一个两吨军用越野车叫20Y,主要是为了作战需要,因为当时我们和苏联关系不好,就是要在 这里建一个汽车厂,抵御苏修的进攻。20Y这个车是一汽搞的设计,除了一汽,其中有一部分是南汽来的。20Y吨位很小,因为这是准备在越南打仗用的,越南 有山林不容许车型太大。做了一段时间以后,苏联的危胁大了,军方经过论证以后,把20Y的设计任务修改了,因为他们有两个高炮,牵引重量提高了,所以要求 变成两吨半越野,不是两吨越野了,就又搞出了个25Y,25Y就是EQ240。 [详细]

EQ240后续车型EQ2081E资料 EQ240参加建国20周年纪念游行闹笑话 发动机型号 EQ6100-B 额定功率 99Kw 最大扭矩 353 n.m 百公里油耗 36L 0-60Km加速 30s 最高车速 80Km/h 早 期的EQ240还闹过一个笑话。“1970年10月1日,240送到武汉参加建国20周年纪念游行,因为是拼凑起来的车,对质量谁也不放心,于是厂里派了 200多各个工种的工人,带上修理工具,躲在主席台后面蹲了几个小时,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直到汽车顺利通过主席台,大家的心才放下来。”


更多岁月“车”故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