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3-03-18
- 消息
- 994
- 荣誉分数
- 33
- 声望点数
- 158
其实很早就有为国庆写点东西的想法,毕竟开国六十年匆匆一甲子,一个甲子里发生过
太多的值得书写的东西;可惜身在这个时代,又有太多的犹疑不能去写,以免一不小心
就被扣上小将老将五毛NED的大帽,更怕被英明神武玉树临风的警察蜀黍跨省跨国跨星
系追捕……于是犹疑蹉跎慵懒以致一直未曾动笔。直到,看到某A高高挂起的包子……
肉包子打狗的良好愿望大大刺激了老土狗的智商,让我忽然回想起历朝历代无数面临同
样两难尴尬的文化人们用过无数次的好方法:只谈历史。
于是一个比包子更加吸引我的遐想从脑海中不可抑制的钻了出来:在我华夏过去的那五
千年四百甲子十五个主要朝代里,有过几个引人瞩目的开国六十年?那些六十年的时刻
我们的先辈过得怎么样?…..这个问题如果细细去钻研,恐怕就是土狗有胆子悬梁刺股
亡命吐血的写上个百八十页的论文,某A也给不起那么多的包子,所以,诸位闲来无事
的看官就请暂时放宽标准,一边赏月吃饼,一边和老土狗一起轻轻松松的简单聊上
两句。
拜我朝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威武,终于能够相对靠谱的看看国祚超长的周朝的六十岁生日
。从武王伐纣干掉了上一代的扛把子老纣(前1046年),到一个甲子之后的前986年,
周的天下正在周昭王童鞋的治理下欣欣向荣。靠着制礼作乐的周公老先生打下的根基和
老爹康王的吏治清明,周昭王励精图治,以德服人(雷老虎的祖师爷),造就了一段数
十年的安定和平,被后世称为“成康之治”,史称“四十余年不用刑罚”(当然小昭也
可能和加州肌肉男一样囊中羞涩,不得不释放囚犯遣散公差省钱……)。
除去短命的暴秦,一个甲子的大汉王朝同样正走在他最幸福的康庄大道上(前202年立
国,至前142景帝在位)。承袭老爹汉文帝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的汉景帝刘启早已
搞定了尾大不掉的兄弟藩王,勤俭治国,休养生息,让大汉的子民们继续享受着几十年
来的和谐生活,自己的国库和腰包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丰满,为那位五千年武功几乎第
一的伟大儿子攒足了家底。根据《汉书-食货志》的记载,这段后世所称的“文景之治
”时期,“京师之钱累巨万,腐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域外,至腐
败不可食”。而这样高度富足的国库竟然还是建立在几十年半租轻徭民生富足的基础上
的,与后世一些国进民退的所谓“富强”可谓判若云泥!
可惜也不是谁都有个好命去过体面的六十大寿,靠权谋欺诈起家的司马家西晋刚刚撑了
五十个年头就在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的烽烟中分崩离析(公元266年立国至316年)
。在这第一个甲子的时代,渡江逃走的世家公卿们刚刚从屁滚尿流的“战略转进”中缓
过神来,就又不长记性的开始了新一轮的窝里斗。任凭中原无数百姓在异族骑兵的铁蹄
下生灵涂炭几乎断绝灭种,也难怪后来贾坚面对东晋背本投敌指责时怒斥“晋自弃中华,
非吾叛也。民既无主,强则托命。既已事人,安可改节!”或许这个曾经被视为汉奸的
人喊出的恰恰是“民为贵,社稷次之”的真谛,第一次提出了类似卢梭“社会契约”的
概念:如果政府不能爱护保护他的人民,人民就有权抛弃他。
好比涅槃后的振奋,大唐的六十岁是又一个辉煌的时代(公元618年立国至678年,高宗
李治在位)。伟大的天可汗李世民用“贞观之治”的休养生息为宅心仁厚的儿子李治留
下了最好的基础。慈祥低调的李治虽然被许多人视为胸无大志碌碌无为的典范,但不可
否认的是,在这样一个性格温厚,生活俭朴,不喜征伐的帝王治理下,大唐的人民度过
了同样温厚低调但是富足安宁的第一个甲子,历史管这段时期叫“永徽之治”。而且这
前六十年的积累又直接为后来那前无古人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
说,这个时代的唐人是温厚而自豪的,这种渗入血液的温厚与自豪和“唐人”的名字一
直伴随着他们的子孙走过了千年,走遍了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宅心仁厚的李治童鞋恐
怕是耙耳朵的开山鼻祖和绝对典范,为后世许多立志终身努力呵护ld的筒子提供了很好
的榜样。
同样是战火废墟中建立的大宋,在他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再次低调却坚实的站了起来
(公元960年立国至1110年,真宗在位)。性格锦里藏针的宋真宗赵恒刚刚通过澶渊之
盟和连续死磕了几十年的敌人辽国签订了和平停战协议。虽然这份虽然战胜却要年年赔
钱的合约被后世许多人讥笑,但谁也无法否认,这份合约用不足百分之一的战争军费保
证了宋辽两国近一个世纪的和平。而这种难得的和平是在燕云十六州尽失首都无险可守
的恶劣战略条件下得到的,却的的确确为北宋之后几十年达到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顶峰
打下了最最坚实的基础。正如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
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是要战争还是要和平,这的确是个问题。我们也无从确认到
底是汉武帝治下的自豪的苦难更让人向往,还是宋真宗时代的屈辱的和平更给人民以幸
福。如果没有丢失战略要地的先天不足,如果没有一个有一个强大异族的不断挑战,如
果没有五代武人之乱给太祖皇帝留下的伤痕太深……或许这个经济文化政治登峰造极的
时代就将是世界历史的文艺复兴源头,经济革命的开始,甚至第一部带有民主意义的宪
法都不再是《大宪章》。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太多的遗憾让土狗不知觉的把话题变得相
当沉重. 不过最后要提到的是,那句激励了无数北美wsn勇于在屁挨到地的路上艰难跋
涉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出自我们的锦里针赵恒小盆友。
看来开国一甲子确实是个颇有意思的时代,就连靠着马刀和屠杀建立起的元帝国,当他
走到自己的第一个甲子的时候也冒出来一个颇具文采的皇帝:元文宗图帖睦尔(1271年立
国,至1331年文宗在位)。这位八世祖没有继承他先祖只识弯弓射大雕的粗犷,却钟爱
吟诗作画,直到今天还有一幅《相马图》传世。在他的努力下,在北元高压下残喘的汉
族百姓或许得到了难得的几年安定,过了一个相对平安的六十年庆。可惜好景不长,盛
产古惑仔般皇帝的朝代稳定与安宁就像兔子尾巴一样短暂,两年以后就又爆发了全国性
的政治动乱,百姓流离,只得一声叹息。
乞丐皇帝老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传到第一个甲子,大明的江山交到了宣宗朱瞻基的手
里(1368年立国,1418年宣宗在位)。我颇有点怀疑这位有趣的皇帝身体内可能有些川
渝人乐观安逸的血统,一方面他喜好射猎,美食,斗蛐蛐,被戏称“蛐蛐皇帝”,生活
安逸滋润;一方面他又勇于纳谏,励精图治,继承短命老爹的根基,继承了明成祖时代
的辉煌,创造了史称“仁宣之治”的安定局面。吃喝玩乐工作学习两不误,可谓四两拨
千斤的高手。这个时代的大明子民同样低调却幸福的享受着立国第一个甲子的平安喜乐。
最后一个要说的,就是那个被某些学者吹捧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筒子。清王朝的第一
个甲子就在他“超人”般的英明治理下走的稳健而乐观(1644年立国,至1704年康熙在
位)。据传这位圣祖皇帝“文武双全,既精通传统文化又涉猎西方科学;既能上马引弓
御驾亲征,又能治国安邦吏治清明……”甚至后世某位大师还考证出他“年逾七十尚能
日御数女”(让老土狗不禁遐想,他八成就是十全大补丸或者蓝色小药片的首创者)…
…总之,这个时代的子民们渐渐淡忘了先辈被逼做“削发or削头”选择题的悲愤,在一
位NB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纯爷们铁血真汉子(如果不考虑后世横空出世的
某位“chun哥”)的统治下,他们用高昂的热情投入田间生产和炕头生产,让国家经济
创造了“康乾盛世”,让中国人口第一次冲过了一亿大关………
呼呼,从提笔到此熬夜三个钟头,心潮澎湃难平。多少个第一甲子,多少个盛世年华。
艰难的回首和跋涉已经让我不想再做出任何的评价,只是不禁想起那句“兴,百姓苦,
忘,百姓苦”。在又一个甲子之际,不愿多说什么,只愿明月浩淼永照九州,保佑我中
华百姓平安喜乐。
太多的值得书写的东西;可惜身在这个时代,又有太多的犹疑不能去写,以免一不小心
就被扣上小将老将五毛NED的大帽,更怕被英明神武玉树临风的警察蜀黍跨省跨国跨星
系追捕……于是犹疑蹉跎慵懒以致一直未曾动笔。直到,看到某A高高挂起的包子……
肉包子打狗的良好愿望大大刺激了老土狗的智商,让我忽然回想起历朝历代无数面临同
样两难尴尬的文化人们用过无数次的好方法:只谈历史。
于是一个比包子更加吸引我的遐想从脑海中不可抑制的钻了出来:在我华夏过去的那五
千年四百甲子十五个主要朝代里,有过几个引人瞩目的开国六十年?那些六十年的时刻
我们的先辈过得怎么样?…..这个问题如果细细去钻研,恐怕就是土狗有胆子悬梁刺股
亡命吐血的写上个百八十页的论文,某A也给不起那么多的包子,所以,诸位闲来无事
的看官就请暂时放宽标准,一边赏月吃饼,一边和老土狗一起轻轻松松的简单聊上
两句。
拜我朝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威武,终于能够相对靠谱的看看国祚超长的周朝的六十岁生日
。从武王伐纣干掉了上一代的扛把子老纣(前1046年),到一个甲子之后的前986年,
周的天下正在周昭王童鞋的治理下欣欣向荣。靠着制礼作乐的周公老先生打下的根基和
老爹康王的吏治清明,周昭王励精图治,以德服人(雷老虎的祖师爷),造就了一段数
十年的安定和平,被后世称为“成康之治”,史称“四十余年不用刑罚”(当然小昭也
可能和加州肌肉男一样囊中羞涩,不得不释放囚犯遣散公差省钱……)。
除去短命的暴秦,一个甲子的大汉王朝同样正走在他最幸福的康庄大道上(前202年立
国,至前142景帝在位)。承袭老爹汉文帝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的汉景帝刘启早已
搞定了尾大不掉的兄弟藩王,勤俭治国,休养生息,让大汉的子民们继续享受着几十年
来的和谐生活,自己的国库和腰包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丰满,为那位五千年武功几乎第
一的伟大儿子攒足了家底。根据《汉书-食货志》的记载,这段后世所称的“文景之治
”时期,“京师之钱累巨万,腐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域外,至腐
败不可食”。而这样高度富足的国库竟然还是建立在几十年半租轻徭民生富足的基础上
的,与后世一些国进民退的所谓“富强”可谓判若云泥!
可惜也不是谁都有个好命去过体面的六十大寿,靠权谋欺诈起家的司马家西晋刚刚撑了
五十个年头就在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的烽烟中分崩离析(公元266年立国至316年)
。在这第一个甲子的时代,渡江逃走的世家公卿们刚刚从屁滚尿流的“战略转进”中缓
过神来,就又不长记性的开始了新一轮的窝里斗。任凭中原无数百姓在异族骑兵的铁蹄
下生灵涂炭几乎断绝灭种,也难怪后来贾坚面对东晋背本投敌指责时怒斥“晋自弃中华,
非吾叛也。民既无主,强则托命。既已事人,安可改节!”或许这个曾经被视为汉奸的
人喊出的恰恰是“民为贵,社稷次之”的真谛,第一次提出了类似卢梭“社会契约”的
概念:如果政府不能爱护保护他的人民,人民就有权抛弃他。
好比涅槃后的振奋,大唐的六十岁是又一个辉煌的时代(公元618年立国至678年,高宗
李治在位)。伟大的天可汗李世民用“贞观之治”的休养生息为宅心仁厚的儿子李治留
下了最好的基础。慈祥低调的李治虽然被许多人视为胸无大志碌碌无为的典范,但不可
否认的是,在这样一个性格温厚,生活俭朴,不喜征伐的帝王治理下,大唐的人民度过
了同样温厚低调但是富足安宁的第一个甲子,历史管这段时期叫“永徽之治”。而且这
前六十年的积累又直接为后来那前无古人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
说,这个时代的唐人是温厚而自豪的,这种渗入血液的温厚与自豪和“唐人”的名字一
直伴随着他们的子孙走过了千年,走遍了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宅心仁厚的李治童鞋恐
怕是耙耳朵的开山鼻祖和绝对典范,为后世许多立志终身努力呵护ld的筒子提供了很好
的榜样。
同样是战火废墟中建立的大宋,在他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再次低调却坚实的站了起来
(公元960年立国至1110年,真宗在位)。性格锦里藏针的宋真宗赵恒刚刚通过澶渊之
盟和连续死磕了几十年的敌人辽国签订了和平停战协议。虽然这份虽然战胜却要年年赔
钱的合约被后世许多人讥笑,但谁也无法否认,这份合约用不足百分之一的战争军费保
证了宋辽两国近一个世纪的和平。而这种难得的和平是在燕云十六州尽失首都无险可守
的恶劣战略条件下得到的,却的的确确为北宋之后几十年达到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顶峰
打下了最最坚实的基础。正如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
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是要战争还是要和平,这的确是个问题。我们也无从确认到
底是汉武帝治下的自豪的苦难更让人向往,还是宋真宗时代的屈辱的和平更给人民以幸
福。如果没有丢失战略要地的先天不足,如果没有一个有一个强大异族的不断挑战,如
果没有五代武人之乱给太祖皇帝留下的伤痕太深……或许这个经济文化政治登峰造极的
时代就将是世界历史的文艺复兴源头,经济革命的开始,甚至第一部带有民主意义的宪
法都不再是《大宪章》。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太多的遗憾让土狗不知觉的把话题变得相
当沉重. 不过最后要提到的是,那句激励了无数北美wsn勇于在屁挨到地的路上艰难跋
涉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出自我们的锦里针赵恒小盆友。
看来开国一甲子确实是个颇有意思的时代,就连靠着马刀和屠杀建立起的元帝国,当他
走到自己的第一个甲子的时候也冒出来一个颇具文采的皇帝:元文宗图帖睦尔(1271年立
国,至1331年文宗在位)。这位八世祖没有继承他先祖只识弯弓射大雕的粗犷,却钟爱
吟诗作画,直到今天还有一幅《相马图》传世。在他的努力下,在北元高压下残喘的汉
族百姓或许得到了难得的几年安定,过了一个相对平安的六十年庆。可惜好景不长,盛
产古惑仔般皇帝的朝代稳定与安宁就像兔子尾巴一样短暂,两年以后就又爆发了全国性
的政治动乱,百姓流离,只得一声叹息。
乞丐皇帝老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传到第一个甲子,大明的江山交到了宣宗朱瞻基的手
里(1368年立国,1418年宣宗在位)。我颇有点怀疑这位有趣的皇帝身体内可能有些川
渝人乐观安逸的血统,一方面他喜好射猎,美食,斗蛐蛐,被戏称“蛐蛐皇帝”,生活
安逸滋润;一方面他又勇于纳谏,励精图治,继承短命老爹的根基,继承了明成祖时代
的辉煌,创造了史称“仁宣之治”的安定局面。吃喝玩乐工作学习两不误,可谓四两拨
千斤的高手。这个时代的大明子民同样低调却幸福的享受着立国第一个甲子的平安喜乐。
最后一个要说的,就是那个被某些学者吹捧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筒子。清王朝的第一
个甲子就在他“超人”般的英明治理下走的稳健而乐观(1644年立国,至1704年康熙在
位)。据传这位圣祖皇帝“文武双全,既精通传统文化又涉猎西方科学;既能上马引弓
御驾亲征,又能治国安邦吏治清明……”甚至后世某位大师还考证出他“年逾七十尚能
日御数女”(让老土狗不禁遐想,他八成就是十全大补丸或者蓝色小药片的首创者)…
…总之,这个时代的子民们渐渐淡忘了先辈被逼做“削发or削头”选择题的悲愤,在一
位NB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纯爷们铁血真汉子(如果不考虑后世横空出世的
某位“chun哥”)的统治下,他们用高昂的热情投入田间生产和炕头生产,让国家经济
创造了“康乾盛世”,让中国人口第一次冲过了一亿大关………
呼呼,从提笔到此熬夜三个钟头,心潮澎湃难平。多少个第一甲子,多少个盛世年华。
艰难的回首和跋涉已经让我不想再做出任何的评价,只是不禁想起那句“兴,百姓苦,
忘,百姓苦”。在又一个甲子之际,不愿多说什么,只愿明月浩淼永照九州,保佑我中
华百姓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