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224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底普斯(Oedipus)情结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是形式,以生育繁衍后代为目的,这就进入了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被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013.jpg


弗洛伊德曾对20世纪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于1900年出版的《梦
的解析》一度被人们认为是揭开了20世纪的序幕,而弗洛伊德在很长
时间内一直被人与马克思、爱因斯坦等伟人并列,视为对20世纪产生
重要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但到了20世纪结束的时候,欧美思想文化界
却对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学重新进行了评判和反思,发表了许多否定
精神分析学的文章和论著。

  这些文章和论著犀利地指出,由于弗洛伊德的影响,心理医生、
心理分析一时成为上流社会的时尚,特别是文艺界、知识界人士、社
会名流等都以到心理医生处、躺在沙发上陈述心事为时髦,而心理医
生则用弗洛伊德的理论与术语来与“病人”谈心,进行心理治疗。于
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潜意识、恋父情结、恋母情结、生殖器崇拜都
成了热门术语。但事实上,经过这些心理医生治好心理疾病的比例并
不高。有些论者更是指出,长时期的心理分析对病人造成的危害远比
益处要大。

  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所谓西碧儿的“人格分裂”,1973年,
著名的西碧儿人格分裂的案例成书出版,一时洛阳纸贵,同时还被拍
成电影。当时,人格分裂成了心理学上最流行的字眼。西碧儿是一名
工作生活都不如意的女子。她在1954年到1965年间,接受了心理医生
卫伯的治疗。在催眠法的治疗下,她述说自己在童年时曾受到过性虐
待,经过长期观察,卫伯说她有着16种不同的人格。在西碧儿一书出
版后,突然间,患人格分裂症的人越来越多,单单在美国就有四万件。
而事实上,其中许多或者是病人自己的妄想,或者是心理医生在有意
无意间制造案例。有一些案例显得非常可笑。比如说,一位威斯康辛
的妇女在接受心理治疗6年后,居然被医生认定有126种人格,其中包
括一个魔鬼和一只鸭子。

  到了去年,所谓西碧儿的人格分裂症的案例的真相被犯罪学心理
医生雷柏揭露了。去年,雷柏发现了西碧儿的医生卫伯与写作该书的
作家锡瑞柏之间的录音带,并通过对该录音带的分析,证明所谓西碧
儿有十几个人格的事实根本不存在,而是卫伯在为她看病时,有意无
意地植入她的脑海中的。卫伯承认,她在为西碧儿诊疗时,不是努力
去探寻事实真相,反而是将她希望发生的事象植入西碧儿的心中。后
来,当书和电影问世,她就更加无法实事求是,而只能是硬着头皮接
受她制造出来的全部事实了。

  当时为西碧儿催眠的催眠师史迈格尔也承认,西碧儿是属于那种
最易被催眠、及最容易合作的所谓“第五级病人”,也就是一被催眠,
就会迎合医生说话的人。西碧儿本人后来也承认,她的确也是为了逢
迎卫伯医生,才制造出了自己童年受性虐待及人格分裂的故事。

  除西碧儿这个案例外,还有许多案例证明本世纪以来弗洛伊德学
说的滥用确实是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比如说,弗洛伊德的理论曾被许多女权主义者滥用。她们借用弗
洛伊德的理论大肆宣扬,半数以上的女性曾经在幼年时期受到长辈的
性虐待。即使她们中的某些人声称没有此事,也只不过是不好意思启
齿,而将这种经历压抑在潜意识之中了。这种经历只要经过高明的心
理医生的诱导,就可以恢复记忆。因此,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有
许多40岁以上的妇女声称回忆起4、5岁的时候曾遭父亲、兄长强暴的
事例,并且向法庭申诉。为此,有许多年迈的男子被送上法庭,弄得
身败名裂。

  目前,鉴于心理分析方法常会发生偏差,现在“恢复压抑记忆”
及诱导式的心理辅导方式都已经被美国心理学会取消,不再作为心理
治疗和寻求犯罪证明的方法和途径。

  值得指出的是,认识精神分析学说中存在的错误不等于就要抹杀
精神分析学提出的一些理论。客观地来看,弗洛伊德的一些观点还是
具有科学性的,否则它也不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当弗洛伊德的学说
受到批判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我们在接受精神分析的时候,
必须保持自己的判断力和科学立场。这实际上也应是我们对待其他理
论和学说的态度。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