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该由谁说了算
如果要问当今的城市绿化是由谁说了算,估计十有八九的朋友会说是由领导说了算。其实,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当今的我国,城市怎么绿化,要植什么树、种什么草、栽什么花,通常是由领导“拍脑门儿”的,而且领导往往是极少数领导,或者说极个别领导。
城市绿化由领导说了算,也有一定的好处,譬如:行动快、效率高。由于缺少调查、评估之类的中间环节,使决策过程大大缩短,通常是“一拍”即定,一定即干,其工作效率之高的确没得说。
但是,城市绿化由领导说了算,也存在不少弊端。
其一,城市绿化由领导说了算,往往使城市的绿化水平受制于领导者的水平。如果城市的主要领导者是一位林业院校毕业者、或者虽非林业院校毕业但从事林业实际工作多年,那么,这位领导者“拍脑门儿”指挥城市绿化,其效果也许无须担忧。可是,具备上述条件的城市主要负责人现实中能有多少?极少。也就是说,就林业具体业务来讲,当今绝大多数的城市主要领导者是“门外汉”。试想,让一个“门外汉”去谋划“门内”之事,其盲目性岂能避免!难怪有人总结说“看看某城市的绿化水平,就知道其主要领导的水平。”这样一来,我国不少城市在绿化方面低水平重复、千城一面的问题便不难理解了。
其二,城市绿化由领导说了算,难以避免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出现。其实,多年来的城市绿化现实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正因为领导说了算,致使不少城市的绿化走进了应付上级领导、应付招商引资的死胡同。这些城市的最大特点是:重观赏,轻生态;重“面子”,轻“里子”。只要好看、养眼,无论耗资多大也要干,结果是花了天大的冤枉钱,而得到的则往往是“绿色沙漠”或“绿色坟墓”的效果。
其三,城市绿化由领导说了算,难以走出朝定夕改的怪圈。主要领导“拍脑门儿”指挥城市绿化,极容易将自己的喜好和“口味”掺入其中,这样一来,科学性便无从谈起,而盲目性却在所难免。其实,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当是“穷折腾”,即:朝定夕改。由于领导与领导的喜好和“口味”不一,加之不少领导习惯于后任否定前任,所以极易出现“张市长来了植树,王市长来了种草,李市长来了栽花(在同一处绿化地)”的“穷折腾”。
由此可见,城市绿化由领导说了算,利小而弊大,有悖于科学的发展观,实在不宜继续推行。
那么,城市绿化该由谁说了算呢?笔者认为,应该由群众说了算。
群众包括广大的市民和林业、城建等部门的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城市绿化应该由他们说了算。因为他们比谁都了解自己的城市,比谁都了解各乡土植物的特性,也比谁都知道哪些植物作为绿化物为最好;他们知道什么叫求真务实、因地制宜,也知道什么叫南橘北枳、邯郸学步;他们懂得何为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也懂得什么叫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他们知道“生态”与“观赏”到底哪头重;他们懂得如何科学配置,让一加一大于二;他们知道如何驱利避害,取利于最大,变害为最小;他们清楚如何才能以最少的投资换取最佳的效益,等等。
总之,城市绿化由群众说了算,其好处很多,最大的好处是:可实现“两增”、“两减”,即:科学性大增,盲目性大减;生态效益大增,投资数量大减。若此种模式广为推行,那么,我国的城市绿化必将会出现一个质的飞跃。
所谓群众说了算,实际上就是由群众来制定城市绿化方案,至于如何制定,是先专家还是先市民,因这不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所以不一一论述。
当然,城市绿化由群众说了算,并非不要领导,领导还是领导,也就是说,领导照常“拍”,不过这时的“拍”不是原先的“拍脑门儿”,而是“拍板”。譬如:绿化方案经专家和市民基本敲定之后,交政府审阅,若无异议,主要领导者需“拍板定案”,以付诸实施。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而非领导者的城市。既然如此,那么,城市绿化理所当然应由人民群众说了算,但愿笔者的这一愿望能够尽快变成现实,若如此,则国之大幸,民之大幸。
如果要问当今的城市绿化是由谁说了算,估计十有八九的朋友会说是由领导说了算。其实,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当今的我国,城市怎么绿化,要植什么树、种什么草、栽什么花,通常是由领导“拍脑门儿”的,而且领导往往是极少数领导,或者说极个别领导。
城市绿化由领导说了算,也有一定的好处,譬如:行动快、效率高。由于缺少调查、评估之类的中间环节,使决策过程大大缩短,通常是“一拍”即定,一定即干,其工作效率之高的确没得说。
但是,城市绿化由领导说了算,也存在不少弊端。
其一,城市绿化由领导说了算,往往使城市的绿化水平受制于领导者的水平。如果城市的主要领导者是一位林业院校毕业者、或者虽非林业院校毕业但从事林业实际工作多年,那么,这位领导者“拍脑门儿”指挥城市绿化,其效果也许无须担忧。可是,具备上述条件的城市主要负责人现实中能有多少?极少。也就是说,就林业具体业务来讲,当今绝大多数的城市主要领导者是“门外汉”。试想,让一个“门外汉”去谋划“门内”之事,其盲目性岂能避免!难怪有人总结说“看看某城市的绿化水平,就知道其主要领导的水平。”这样一来,我国不少城市在绿化方面低水平重复、千城一面的问题便不难理解了。
其二,城市绿化由领导说了算,难以避免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出现。其实,多年来的城市绿化现实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正因为领导说了算,致使不少城市的绿化走进了应付上级领导、应付招商引资的死胡同。这些城市的最大特点是:重观赏,轻生态;重“面子”,轻“里子”。只要好看、养眼,无论耗资多大也要干,结果是花了天大的冤枉钱,而得到的则往往是“绿色沙漠”或“绿色坟墓”的效果。
其三,城市绿化由领导说了算,难以走出朝定夕改的怪圈。主要领导“拍脑门儿”指挥城市绿化,极容易将自己的喜好和“口味”掺入其中,这样一来,科学性便无从谈起,而盲目性却在所难免。其实,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当是“穷折腾”,即:朝定夕改。由于领导与领导的喜好和“口味”不一,加之不少领导习惯于后任否定前任,所以极易出现“张市长来了植树,王市长来了种草,李市长来了栽花(在同一处绿化地)”的“穷折腾”。
由此可见,城市绿化由领导说了算,利小而弊大,有悖于科学的发展观,实在不宜继续推行。
那么,城市绿化该由谁说了算呢?笔者认为,应该由群众说了算。
群众包括广大的市民和林业、城建等部门的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城市绿化应该由他们说了算。因为他们比谁都了解自己的城市,比谁都了解各乡土植物的特性,也比谁都知道哪些植物作为绿化物为最好;他们知道什么叫求真务实、因地制宜,也知道什么叫南橘北枳、邯郸学步;他们懂得何为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也懂得什么叫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他们知道“生态”与“观赏”到底哪头重;他们懂得如何科学配置,让一加一大于二;他们知道如何驱利避害,取利于最大,变害为最小;他们清楚如何才能以最少的投资换取最佳的效益,等等。
总之,城市绿化由群众说了算,其好处很多,最大的好处是:可实现“两增”、“两减”,即:科学性大增,盲目性大减;生态效益大增,投资数量大减。若此种模式广为推行,那么,我国的城市绿化必将会出现一个质的飞跃。
所谓群众说了算,实际上就是由群众来制定城市绿化方案,至于如何制定,是先专家还是先市民,因这不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所以不一一论述。
当然,城市绿化由群众说了算,并非不要领导,领导还是领导,也就是说,领导照常“拍”,不过这时的“拍”不是原先的“拍脑门儿”,而是“拍板”。譬如:绿化方案经专家和市民基本敲定之后,交政府审阅,若无异议,主要领导者需“拍板定案”,以付诸实施。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而非领导者的城市。既然如此,那么,城市绿化理所当然应由人民群众说了算,但愿笔者的这一愿望能够尽快变成现实,若如此,则国之大幸,民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