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
―写在法国国庆之夜
夜晚的天空洒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映红了巴士底山,和山脚下的伊泽尔河.河边站满了愉快 的人群.不知是音乐随着花的绽放而变换着旋律,还是天空随着音乐而翩翩起舞.你好象走 进了一个灿烂的迷宫.虽然是在夜晚,一切却显得如此明亮,美丽.
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女儿,她轻轻地向她讲述这童话一样的夜晚.一对神彩飞扬的恋人那么 入神地看着焰火怒放出的迷人的希望.年长的人们也是那么兴致勃勃…
在他们中间,尤其是在这节日,你可以感受到那种轻松、自由的气氛.街上流动起音乐的旋 律,殷勤的酒吧向人们伸出欢迎的手,漂亮的姑娘们象风一样飘在夜晚的节日.我不由得深 深地感觉到:这就是法兰西,这就是法兰西的精神. 焰火晚会随着最后一片天蓝的消逝结束了.可五彩缤纷的节日依然在夜里延续着.一路走 过,余兴未尽的法国人又纷纷走进街边的酒吧.音乐师们弹着愉快的曲子,桌上的啤酒在 泛着白色的泡沫.这里成了一个不夜城. 很想这样坐下来,要上一杯啤酒,这样静静地看着这个节日.可思绪催着我快快地回家, 坐在桌前,扭亮台灯,记录下这个节日. 其实对法国的认识早在上中学时就开始了.那时喜欢读雨果的《悲惨世界》,司汤达的 《红与黑》.那时的法国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梦.不只一次梦见《巴黎圣母院》 中描绘巴黎的街景,那昏暗的路灯和雨中石块铺的街道.从法国音乐大师和绘画大师的 作品中又时常会想象出那里月光下的田原和绿色的山. 那曾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梦. 终于有一天,我踏上了这片土地.记得那是一个深秋,巴黎的街道上洒满了金黄的叶, 雨后的石块铺的街道是象历史一样的颜色.一群鸽子在圣母院前的广场悠闲地漫步.十 九世纪的建筑记裁着历史的沧桑.当我看到了那黝黑的街灯时,我真的问过自己,这是 一个梦吗? 这不是梦.面前就是耸立的埃斐尔铁塔,就是那烛光里圣母院唱诗班虔诚的歌声,就是 那缓缓流动的塞纳河. 从那天起,我开始实实在在地感受法兰西以及她的精神.从第一眼看到街上行人悠闲的 散步,从我不懂法语陷入尴嘎时不相识的人们的热情,从那古老的广场上时光刻上的皱 纹,从TGV一驶而过的架满葡萄藤的绿色田原.我对法兰西的认识逐渐清晰起来. 我至今还记得那时情不自禁的激动. 几年的生活,在异乡洒下了无数辛勤和忧愁的汗水.从与同事、朋友们的交往,从一次次 出外的游历,记忆的白纸上渐渐展现出多彩的画面. 正如人们说的,身在其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这次USA之行我才惊讶地发现不同民族之 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当我返回法国路过伦敦在候机室等飞机时,身边的旅客又操起法语 时,我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法国人自由、浪漫.因不象美国人那么认真而显得幽默;因不象英国人那么严肃而显得象 个乡下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个性.他们注重生活的情调,喜欢旅行,度假,接近大自然 他们工作是为了生活.所以你在冬天可以在山上的雪地里找到他们的影子,而在夏季他们 的帐蓬又座落在蓝色的海岸.他们平时大多有自己的爱好.为了爱好他们可以去冒险.我 认识一对夫妇在我还在中国时就背了十天的干粮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的就是去看西藏, 去征服那里的山峰.前年他们还和朋友们一行六人花一个月的时间横穿格林兰岛.那可是 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 这就是法国人的性格.只要他们喜欢,甚至牺牲生命.格城就有一位机械工程师,他是一 个登山爱好者.去年他登珠峰时因事故而永远留在了那里.朋友们为他举行了追悼会,上 面展出了他以前拍摄的雄伟的山峰. 法国人的生活是轻松愉快的.平时他们常常到酒吧里和朋友们聊天,甚至是老年人也是拿 上一份报纸在那里一坐就是几个钟头.他们喜欢清洁,街上的橱窗都很漂亮.生活给人的 印象是十分安贻而又充满浪漫的气氛. 他们崇尚自由、平等、博爱.他们会掀起一场场的募捐,为非洲的儿童,为爱滋病,也为 波斯尼和卢旺达的难民.他们有象中国一样的官僚机构,但对你却总是热情的接待.他们 有极右派宣称要把所有的外国人都赶出去,却也有最宽容的政策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有 个安居的地方. 这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有血有肉的民族精神.就象那束礼花,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 我想起这片土地上著名的醇红的葡萄酒.在这节日之夜,打开一瓶酿造以久的红葡萄酒, 你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有时我想,生活是永恒的,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文化氛围.
泓 94.7.14 夜
―写在法国国庆之夜
夜晚的天空洒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映红了巴士底山,和山脚下的伊泽尔河.河边站满了愉快 的人群.不知是音乐随着花的绽放而变换着旋律,还是天空随着音乐而翩翩起舞.你好象走 进了一个灿烂的迷宫.虽然是在夜晚,一切却显得如此明亮,美丽.
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女儿,她轻轻地向她讲述这童话一样的夜晚.一对神彩飞扬的恋人那么 入神地看着焰火怒放出的迷人的希望.年长的人们也是那么兴致勃勃…
在他们中间,尤其是在这节日,你可以感受到那种轻松、自由的气氛.街上流动起音乐的旋 律,殷勤的酒吧向人们伸出欢迎的手,漂亮的姑娘们象风一样飘在夜晚的节日.我不由得深 深地感觉到:这就是法兰西,这就是法兰西的精神. 焰火晚会随着最后一片天蓝的消逝结束了.可五彩缤纷的节日依然在夜里延续着.一路走 过,余兴未尽的法国人又纷纷走进街边的酒吧.音乐师们弹着愉快的曲子,桌上的啤酒在 泛着白色的泡沫.这里成了一个不夜城. 很想这样坐下来,要上一杯啤酒,这样静静地看着这个节日.可思绪催着我快快地回家, 坐在桌前,扭亮台灯,记录下这个节日. 其实对法国的认识早在上中学时就开始了.那时喜欢读雨果的《悲惨世界》,司汤达的 《红与黑》.那时的法国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梦.不只一次梦见《巴黎圣母院》 中描绘巴黎的街景,那昏暗的路灯和雨中石块铺的街道.从法国音乐大师和绘画大师的 作品中又时常会想象出那里月光下的田原和绿色的山. 那曾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梦. 终于有一天,我踏上了这片土地.记得那是一个深秋,巴黎的街道上洒满了金黄的叶, 雨后的石块铺的街道是象历史一样的颜色.一群鸽子在圣母院前的广场悠闲地漫步.十 九世纪的建筑记裁着历史的沧桑.当我看到了那黝黑的街灯时,我真的问过自己,这是 一个梦吗? 这不是梦.面前就是耸立的埃斐尔铁塔,就是那烛光里圣母院唱诗班虔诚的歌声,就是 那缓缓流动的塞纳河. 从那天起,我开始实实在在地感受法兰西以及她的精神.从第一眼看到街上行人悠闲的 散步,从我不懂法语陷入尴嘎时不相识的人们的热情,从那古老的广场上时光刻上的皱 纹,从TGV一驶而过的架满葡萄藤的绿色田原.我对法兰西的认识逐渐清晰起来. 我至今还记得那时情不自禁的激动. 几年的生活,在异乡洒下了无数辛勤和忧愁的汗水.从与同事、朋友们的交往,从一次次 出外的游历,记忆的白纸上渐渐展现出多彩的画面. 正如人们说的,身在其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这次USA之行我才惊讶地发现不同民族之 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当我返回法国路过伦敦在候机室等飞机时,身边的旅客又操起法语 时,我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法国人自由、浪漫.因不象美国人那么认真而显得幽默;因不象英国人那么严肃而显得象 个乡下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个性.他们注重生活的情调,喜欢旅行,度假,接近大自然 他们工作是为了生活.所以你在冬天可以在山上的雪地里找到他们的影子,而在夏季他们 的帐蓬又座落在蓝色的海岸.他们平时大多有自己的爱好.为了爱好他们可以去冒险.我 认识一对夫妇在我还在中国时就背了十天的干粮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的就是去看西藏, 去征服那里的山峰.前年他们还和朋友们一行六人花一个月的时间横穿格林兰岛.那可是 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 这就是法国人的性格.只要他们喜欢,甚至牺牲生命.格城就有一位机械工程师,他是一 个登山爱好者.去年他登珠峰时因事故而永远留在了那里.朋友们为他举行了追悼会,上 面展出了他以前拍摄的雄伟的山峰. 法国人的生活是轻松愉快的.平时他们常常到酒吧里和朋友们聊天,甚至是老年人也是拿 上一份报纸在那里一坐就是几个钟头.他们喜欢清洁,街上的橱窗都很漂亮.生活给人的 印象是十分安贻而又充满浪漫的气氛. 他们崇尚自由、平等、博爱.他们会掀起一场场的募捐,为非洲的儿童,为爱滋病,也为 波斯尼和卢旺达的难民.他们有象中国一样的官僚机构,但对你却总是热情的接待.他们 有极右派宣称要把所有的外国人都赶出去,却也有最宽容的政策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有 个安居的地方. 这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有血有肉的民族精神.就象那束礼花,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 我想起这片土地上著名的醇红的葡萄酒.在这节日之夜,打开一瓶酿造以久的红葡萄酒, 你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有时我想,生活是永恒的,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文化氛围.
泓 94.7.14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