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两房退市,中国损失是5000亿美刀,不是3700亿(zt)

shoppingcart

新人
注册
2003-05-24
消息
3,480
荣誉分数
31
声望点数
0
两房退市,中国损失是5000亿美刀,不是3700亿!

5000亿美元相当于35000亿人民币,以我国14亿人口来算,我们平均每一个人为美国人的住房贡献了2500元,美国人以4亿算每个人得到了中国人8750人民币的支持,以5个人为一个家庭计算的话,一个美国家庭得到43750人民币的支持。

这笔钱超过大清朝所有对外屈辱赔款的总和N倍!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qcj/20100628/2351503.shtml

媒体称中国所持近5000亿美元两房债或将血本无归

2010年06月28日 23:19
证券市场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324

[FONT=楷体_GB2312]伯南克在国会山上的证言,道出了“两房”退市的根源,他们担心经济二次探底。可大量持有“两房”债券的中国人,将来更多时候看到的是账面资产,想套现已经很难了。[/FONT]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廖宗魁】6月16日,“两房”宣布退市。

在美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面对脆弱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没钱再救“两房”,美国国会议员甚至提出将“两房”列入可清算的金融实体。“两房”想咸鱼翻身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退市后的“两房”将进入场外交易平台,流动性大大降低。“两房”之前发行的5.2万亿美元债券,其价值进一步缩水,债券投资现正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二次打击。

中国金融机构持有“两房”衍生债券将近5000亿美元,“两房”退市后,中国金融机构抛售“两房”债券变得越来越困难。尽管中国政府呼吁美国政府要确保“两房”债券的安全,可美国政府已经力不从心,中国债主已被“两房”债券套牢。

难以救助的“两房”

6月16日,美国两大房地产抵押贷款巨头房地美(Freddie Mac)和房利美(Fannie Mac)收到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的指令,将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退市之后,“两房”仍然会每个季度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财务报告,股票会在场外柜台市场交易,但它们的股票将不会被大的机构投资者所持有。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给出的退市理由很简单,“两房”股价持续一个月内低于1美元,低于纽约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股价的最低要求。

从5月17日以来,房利美的股价一直低于1美元,而房地美股价一直都处在1美元以上。退市消息出来之后,“两房”股价都暴跌了近40%。

市场对“两房”退市反应冷淡,对大盘几乎未产生负面影响。次贷危机前,两房股价从65美元左右的高点坠落,长期维持在1美元左右的价位。所以6月16日,两房股价再次暴跌也是到了跌无可跌的地步,没啥大惊小怪的了。

“两房”股价长期就值几毛钱,为啥没人抄底呢?次贷危机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已经累计为“两房”掏了1450亿美元腰包,要想维持股价在1美元之上,政府并不用再花太多的钱,毕竟现在“两房”总市值还不到10亿美元。

显然美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即使勉强维持“两房”股价,它们也是将死之人。相对于“两房”的股票,其债券才是主打,“两房”拥有近5.2万亿美元的债券,“弃车保帅”也是为了减少损失。

目前“两房”仍处于亏损状态,须填补的窟窿还将扩大。白宫曾估计,救助“两房”的成本至少为1600亿美元,而美国国家预算办公室(CBO)估计的成本为3890亿美元。但这两个估计都是建立在美国经济正常复苏,房市得以好转的基础上的。
从“两房”退市,也可看出美国房屋市场依然低迷。标准普尔(S&P)/Case-Shiller住房价格指数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国房价年率上涨2%,为近几年来的首次年度上涨,但由于税收优惠措施结束以及止赎现象继续增加,第一季度房价仍较2009年第四季度下降3.2%。

IMF经济学家Prakash Loungani 根据美国历史上的房价运行周期经验指出,美国房价可能还会继续大幅下跌,跌势持续的时间将更长。在美国经济上升周期中,房价平均上涨39%,而这次房价上涨了113%;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房价平均下跌22%,而此次房价只下跌了15%。也就是说次贷危机前的美国房价超涨很多,还远远没跌够。

基于悲观的假设,一些机构专家认为,美国救助“两房”的成本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
 
中国政府为每个中国人损失了385人民币,包括刚刚出生的婴儿。
 
"这笔钱超过大清朝所有对外屈辱赔款的总和N倍!"
谁是卖国贼?
 
美国人是最卑鄙和丑陋的。

"这笔钱超过大清朝所有对外屈辱赔款的总和N倍!"
谁是卖国贼?


笨蛋!连孩子都知道美国想赖帐。
 
楼上老几位说得那么热闹之前可不可以搞清楚债券和股票?

仅次于国债的债券,信用这么高,美帝要把两房的债券坏了,第一个庆祝的就是老共了吧,几千亿换老美亏几万亿外加资本信用外加经济实体打击,胡/温估计笑的觉都睡不着
 
2010年07月02日 10:02:33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金融机构持有“两房”衍生债券将近5000亿美元,“两房”退市后,中国金融
机构抛售“两房”债券变得越来越困难,中国债主已被“两房”债券套牢。如果“两房
”破产掉,那么,中国持有的近5000亿美元的“两房”债将血本无归。

  如果按照路线图追溯,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应该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
的主要扮演者和元凶是美国两大房地产金融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然而,在全球金
融危机蹒跚远去之际,次贷危机元凶的美国“两房”阴魂不散。次贷危机以来,美国联
邦政府已经累计为“两房”掏了1450亿美元腰包,但是,“两房”似乎成为扶不起的“
阿斗”,经营上没有一点起色,亏损越来越多,需要填补的窟窿越来越大,市场表现越
来越差。股价持续一个月内低于1美元,低于纽约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股价的最低要求。
最让美国政府失望的是,如此低的股价在美国国内无论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竟然
没有抄底的。更加让美国政府惊讶的是,市场对“两房”退市竟然反应冷淡,对大盘几
乎未产生负面影响。看来,市场对于“两房”退市并没有看做是利空甚至认为是利好。
因为,这标志着政府几乎肯定不会再为“两房”买单,“两房”再也不会让纳税人付出
代价,再也不会拖累政府财政,进而拖累整个美国经济。对于美国来说,这不是利好又
是什么呢?当然这也标志着,“两房”想咸鱼翻身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两房”退市消息使得其股价暴跌了近40%。虽然说股价是股价,债券是债券,但
是,无论是股价还是债券都是“两房”的负债,其根本支撑点在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
。“两房”经营每况愈下,已经走到退市阶段,其债券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最起码流动
性将会大大降低,使得持有者卖出越来越难,其价值可能将更多停留在账面上。乐观者
认为,美国政府给“两房”做了间接担保,其安全性还是有保证的。但是,必须认识到
,目前“两房”总市值还不到10亿美元,却拥有近5.2万亿美元的债券,相对于其市值
来说已经是无资抵债。5.2万亿美元的债券,美国政府即是间接担保也保证不起,其任
何承诺都是一句空话,只不过是一时安慰一下债权人罢了。

  从美国政府指令“两房”退市看,美国对于“两房”问题已经在寻找后路和出路,
试图赖掉巨额债券的狐狸尾巴已经露出来了。一个市值仅剩不到10亿美元,而且市场投
资者对其彻底失望,而仅债券债务就达5.2万亿美元的“两房”,在美国政府看来已经
无药可救,也无力可救,其思考的是如何摆脱“两房”拖累:拖累纳税人;拖累美国财
政;拖累美国经济二次探底。在以本国利益最大化面前,一切都得让路,美国政府根本
不会考虑海外持有的巨额债券损失。即是间接担保,美国政府也会找出一个合理合法说
法,使得自己脱离干系,使得别国投资者套牢损失。在这上面美国可谓花招迭出:次贷
危机发生初期,中国一些人提出要求美国保证中国金融机构的“两房”债券安全,但是
,美国一些人士明确告诫说,既然是投资投机就有风险,投资人应该自己承担风险;这
次“两房”退市的余音未了,共和党议员亨萨林就提出,将“两房”列入清算的金融实
体。美国众议院竟然达成一致,将把“两房”列入可能遭到清算的金融实体,如果众议
院表决通过,在履行必要的法律程序后,“两房”将进入破产程序。一旦“两房”破产
,海外持有“两房”债券者将面临血本无归的境地。以目前这种情况看,“两房”走到
破产清算地步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因为,破产是符合法律程序的,海外投资者对美国政
府是无法指责的。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国内持有“两房”债券的80%,按照目前“两房”债的规模
,外国投资者持有的量应该在1.2万亿美元左右。“两房”一旦破产,其国内国外投资
者都将面临巨大风险。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内虽然持有80%的债券,而其面临的风险
极为有限。因为美国国内投资者特别是投资各类债券的投资者,有这样那样的商业性保
险保证,最终真正损失到投资者头上非常有限。而国外投资者特别是像中国的金融机构
投资者其国内保证保险几乎没有,一旦发生风险就全部由自己承担。

  关于中国金融机构持有“两房”债券到底多少,一直是谜团。媒体猜测是5000亿美
元,标准普尔曾经在报告中指出,中国金融机构持有“两房”债券总额达到3400亿美元
。关键在于面对美国如此处理“两房”,中国怎样办?虽然美方多次承诺,继续加强对
“政府支持企业”的监管,确保其具有足够资本和能力履行其财务责任。但是,这种泛
泛而谈终究是靠不住的。面对巨大的“两房”债券风险,中国一方面要敦促美方不使得
“两房”走向破产清算境地,另一方面通过与美方谈判、沟通等使得其拿出可靠、具有
法律效率的保证。再者,具体投资美国“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应该迅速采取有效保全
措施。

  在美“两房”债券问题上,中国应该汲取的教训确实不少。次贷危机刚暴发时,国
内金融机构纷纷撇清干系,说没有购买“两房”债券,在媒体穷追不舍下,一些国有或
者国有控股金融机构不得已承认确实持有其债券,但嘴硬说没有风险。一些专家也说由
美国政府间接担保不会有任何风险。甚至个别专家还怂恿中国金融机构抄底“两房”债
券。看来中国金融机构对于海外投资风险根本就没有认清甚至只是了解个皮毛,看来过
分迷信于超级大国一纸空文、一句空话保证的专家过多过滥,看来中国一些专家、金融
机构掌舵人还是习惯于计划经济思维而对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投资风险认识仍然不足。

  如果说5000亿美元或者说3400亿美元买个教训、付了学费的话,那么这个学费和教
训实在代价太大、太惨痛。中国还有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需要有效投资和经营,中
投公司还要走出海外开展投资,希望一定要汲取“两房”债券投资的惨痛教训。
【 在 badcompany (哥玩的不是股票,是心跳!)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房债券打水漂的事确实是谣言,连债券和股票都没有分清楚。两房股票不是早就接近
: 零了吗?现在只是停止在主板交易而已。两房债券风险很小的,等于是美国国债了。
: 国有银行巨额融资主要还是为了准备即将出想的巨额房贷坏账。
 
彼得·席夫:现在全球最大的泡沫是美元和美国国债

  2006年时,彼得·席夫(Peter Schiff)简直就是一个笑料。
  
    当他那时出现在美国财经电视台CNBC和福克斯的几档商业节目时,席夫一脸严
肃地说,美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泡沫,并将在2007年崩盘。所有其他嘉宾,包括主持人都
笑了。
  
    作为欧元太平洋资本投资公司的总裁,席夫曾准确预言了10年前的网络泡沫,但
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名气。但这次不同,他决定著书立说来表达自己,席夫在《美元大
崩溃》一书中列出了专门的章节,讨论“即将破裂的房地产泡沫”。
  
    这些印在书本上的文字让席夫一举成名。事后,有人收集了他2006-2007年发表
的言论,发布了名为“彼得·席夫是对的”的视频片段,在网站Youtube上引来了数百万
的点击。
  
    在这些视频中,当年嘲笑他的人现在却都成了笑料。
  
    利用自己积累起来的名声,席夫目前正在竞选2010年康涅狄格州参议员的位置,
他的竞争对手是位高权重的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多德。
  
    4月9日,席夫来到上海参加“沃特金融峰会”,峰会结束后他单独接受了本报记
者半个小时的专访。
  
    他指出,美国经济并没有在复苏,反而更糟糕了。席夫说,经济不平衡是这场危
机的根源,但美国政府目前的所有措施让经济不平衡更加恶化。
  
    美国现在根本配不上AAA评级
  
    《21世纪》:你曾成功预计到了网络泡沫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据你看,现
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泡沫是什么?何时可能会破灭,是哪些东西引发的?
  
    席夫:最大的泡沫是美国国债市场,而美元是这个泡沫中的一部分。毫无疑问,
这个泡沫在某个时点会破灭。美国现在把其他问题都掩盖起来,它把企业坏账自己承担
下来,推迟了小泡沫的破碎,产生了一个大泡沫,但最终大泡沫还是要破的。美国政府的
做法加剧了经济的不平衡性,伤害了美国经济,这样的方式是越来越不可能持续下去。
  
    美国现在的财政赤字很大,每年大概有1.5万亿美元并且不断增长;美国的经济
生产力越来越低;算上没有充分就业的人口,美国现在差不多有17%的失业率。
  
    美国现在的做法就是在不停印新的钱出来,供美国人挥霍。美国工厂一个接一
个倒闭,而政治家或议员们还在忙着推一个又一个的法案,这些都会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
  
    美国现在的做法其实就是不断吞噬世界其他国家的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所
以,我觉得不用多长时间,美国国债的价格会严重下降,利率会大幅上升,美元对其他货币
会出现大幅下跌。
  
    《21世纪》:那美国会怎么样,美国政府债券会失去AAA评级吗?
  
    席夫:在我看来,美国现在根本就配不上AAA评级。希望标普和穆迪这些评级公
司能表现出正直的勇气,如实评级其状况。在我看来,美国政府债券比垃圾债券好不了多
少。现在不管评级公司怎么评价他们的,他们就是垃圾债券。
  
    美元兑人民币:贬值80%-90%甚至更多
  
    《21世纪》:你怎么看美元对人民币未来的走势?
  
    席夫:美元兑人民币可能会贬值80%-90%甚至更多。对于那些继续选择持有美
元资产的人来说,可能会蒙受巨大的财务损失。所以我建议尽可能减少以美元计价的资
产,减少美国国债,减少按揭证券(即MBS),减少美国股票。
  
    对于持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来说,他们也面临着同样风险。很多人说,中
国不会让美元崩溃,因为他们拥有太多的美元。中国不应该担心已经拥有的美元,而应该
担心他们未来还将继续购买的美元,那个数量比目前拥有的美元还要大。既然如此,为什
么不让现在持有的美元亏点钱,而是选择在以后亏更多的钱呢,中国要考虑一下这样的做
法是否划算。
  
    如果你的货币汇率升值了,现阶段你持有的美元资产是缩水了,但是你未来还有
可能会继续购买美元资产。汇率升值你的钱更值钱了,你以后买到的美元资产代价就要
小得多。中国现在可能忽视了这样一个算术。不要忘记,人民币升值后,其购买力也上升
。从购买力上升中获得的好处,远远超过因为汇率升值而导致自己的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贬值所带来的损失。
  
    而美国可能会出现超级通货膨胀。可能美国人手上都很有钱,绝对数值都很大,
但是大家都不要忘记在津巴布韦,关键还是要看货币的购买力。货币的购买力来源于哪
里?所有的国家货币都是要以本国的生产力作为支撑的。如果本国的生产力没有提高上
去,货币的购买力就不行,其价值就不高。
  
    另外,人民币升值了之后,我相信如果美元价值下跌,原油和钢铁的价格都会下
降。中国现在在世界范围内是这些原材料的大买家。这样,对中国来说,油也便宜了,钢
铁也便宜了。
  
    《21世纪》:你说过,美国不可能偿还欠中国的债务。
  
    席夫:是的,中国不可能把它的钱要回来了,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中国借了很多
钱给美国,现在这变成了中国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借更多的钱给美国根本没有任
何道理。借得越多,亏的也就会越多。
  
    而美国政府拿到这些钱后,都用在了扩张政府自己身上,这是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中国正在为美国经济的社会主义化提供融资,作为一个美国人,我不希望这些情况发生
。我希望我们的政府更小一些,而不是越来越大。
  
    《21世纪》:那中国对此可以做些什么?
  
    席夫:什么都做不了。
 
2010年07月02日 10:02:33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在美“两房”债券问题上,中国应该汲取的教训确实不少。次贷危机刚暴发时,国
内金融机构纷纷撇清干系,说没有购买“两房”债券,在媒体穷追不舍下,一些国有或
者国有控股金融机构不得已承认确实持有其债券,但嘴硬说没有风险。一些专家也说由
美国政府间接担保不会有任何风险。甚至个别专家还怂恿中国金融机构抄底“两房”债
券。看来中国金融机构对于海外投资风险根本就没有认清甚至只是了解个皮毛,看来过
分迷信于超级大国一纸空文、一句空话保证的专家过多过滥,看来中国一些专家、金融
机构掌舵人还是习惯于计划经济思维而对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投资风险认识仍然不足。

  如果说5000亿美元或者说3400亿美元买个教训、付了学费的话,那么这个学费和教
训实在代价太大、太惨痛。中国还有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需要有效投资和经营,中
投公司还要走出海外开展投资,希望一定要汲取“两房”债券投资的惨痛教训。
【 在 badcompany (哥玩的不是股票,是心跳!)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房债券打水漂的事确实是谣言,连债券和股票都没有分清楚。两房股票不是早就接近
: 零了吗?现在只是停止在主板交易而已。两房债券风险很小的,等于是美国国债了。
: 国有银行巨额融资主要还是为了准备即将出想的巨额房贷坏账。

“两房”股票退市的新闻 对比 2009两会新闻

  ○据《京华时报》

1248839536054.jpg
<!-- body_top -->​


王岐山接话茬详解“两房”债券

  “对不起啊,我得打断你一下。”从来在代表面前谈笑风生的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5日在山东团一脸严肃,还没到发言时间,他就迫不及待地打断了青岛啤酒老总金志国的发言。

  “您说受美国‘两房’倒闭的影响,咱们的金融受了内伤,我看这么说是不准确的。当然,您说的,在全球经济条件下,我们难以独善其身,要有忧患意识,我是赞同的,但对金融危机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接着,这位主管经济的副总理,给山东团100多名代表讲起了金融危机的常识。

  “‘两房’这个事儿啊,是当初美国为了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组织了两个住房贷款公司。一开始是国有的,后来变成了私有的,但享受很多优惠的政策。

  “这次出问题的债券,总金额是5200亿美元。记住了这个数啊,5200亿。其中美国自己占了 3/4,1/4是海外投资者持有。在这1/4里面,中国占大头。这个债券,不光是我们有,很多欧洲大银行都买了,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准政府债券,回报高于美国国债。

  “所以‘两房’出事儿的时候,我们是高度重视啊!这是国家的外汇储备啊。当时的美国财长保尔森也不断地给我打电话,每个礼拜得打两到三个电话。我当时也给国务院提出来了,必须保证我们的安全。

  “大家知道,当时他们拿出的是救‘两房’的方案,第一次众议院没有通过,后来又通过了,为什么啊?如果不救,美国经济就得崩溃,大头在他们那儿。不是你说的外伤啊。他们救了‘两房’,给了准政府信用,也就是‘两房’的债券,美国政府财政担保着,这样我们就踏实了,但他们也不是为了救我们啊,他们是非救自己不可。

  “为啥我要说说这事儿呢?咱这团大啊,很容易产生误解啊。迄今为止,中央都是说,外国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机构没有构成直接冲击。关于金融机构,我们是比较有底气的。经过我们的金融改革,我们的金融体系是相当稳定的,这是我们的信心之源啊!这次金融危机,我们的老百姓、企业没有产生对我们金融机构的怀疑,你们青岛啤酒也没想过要把钱都从银行里取出来吧?

  “我得声明,我在这儿不是指教,是借代表这话茬儿,做做宣传,好让大家正确认识金融危机。”
 
实在是不想回复. 不过就提几个小问题.两房市值6万亿美元,除了中国的3700亿,剩下的钱是从哪来的?如果两房倒闭,谁先造反,是中国还是美国?为什么? 最后, 这两天两房债券的预期收益是升了还是降了? 弄清楚以上几个问题,就不用着急了.

Me too. 我也是不想回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