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应该深刻领会的文章

陨石

知名会员
VIP
注册
2003-03-18
消息
994
荣誉分数
33
声望点数
158
史海:戚继光和李成梁之悖论 因太会打仗而无仗可打

谢田/ 说起明朝后期的军事史,不能不提两个著名将领,那就是戚继光和李成梁。

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自不待言。李成梁(1526-1615)是明朝后期的辽东总兵。在隆庆、万历年间,李守辽东,戚戍蓟北,都是朝廷重臣,只是李成梁的官要比戚继光高的多。

据史料来看,这两个人都很能打仗,但是他们的风格完全不同。

戚继光无论到哪里,总是用最直接了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到南方,用鸳鸯阵歼灭倭寇;到北方,用长城,火器,再加上毁灭性的攻击力去压服蒙古人。所以他镇守过的地方,在很长时间内是不再会有战争的。

李 成梁的打仗方式跟戚继光完全不同。他总是拉一个打一个,而且要给被打得半死的敌人留下后路。好比说先拉着甲打去乙,把乙打的半残之后,再扶植一个丙回来打 甲,然后等丙壮大了,再带着养好伤的乙去打丙。他从来不去真正彻底的消灭某个威胁,只是车轱辘战来回打----这种方法可以确保战事连绵不绝,而且全是胜 仗。用个成语形容,可以叫“养贼邀功”。

他们两人的风格不同,结果也不一样,戚继光靠着张居正的赏识,镇守蓟北,十多年基本无战事。长期 的和平对于一个帝国来讲,肯定是好事,但对于戚继光个人来讲,却绝对不是好事。因为长久没有战争,戚继光无战功可立,从而无法封侯晋爵,而且皇帝和朝中大 臣也感受不到他的重要性,等张居正一死,马上被人排挤、打击、诬陷、夺职,最后郁郁而终,到死家境也不富裕。

而李成梁呢?前后统治辽东三 十多年,打的大小胜仗不计其数,捷报一封封传到北京,弄得皇帝动辄就要去祭告郊庙,受群臣贺,于是皇帝赐给李成梁蟒袍金冠、财宝岁币无数。明史上说: “(李成梁)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最后他自己官当到太傅,全家封爵,连奴仆都成了显贵。李家的财富也多的不计其数,整个辽东的军资赋税,全由李家 一手把控,号称“全辽商民之利,尽笼入己”。

个人的结果不同,给国家带来的结果也不同。戚继光去南方打倭寇,从此中国沿海再也没有倭寇 了,去北方戍边,直到明朝灭亡,蒙古人再也没敢侵犯长城。而李成梁呢?打了几十年仗,弄得东北民生凋敝,各少数民族都痛恨朝廷。最后还扶植起来了一个儿女 亲家--努尔哈赤--去当少数民族的头领,后来那个人被称为:大清太祖高皇帝。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李成梁去世,时年90岁。次年正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举行开国大典,自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定国号为金,建元天命。从此,一个辖地数千里、臣民数十万的叛乱政权,成为了明朝命中的魔星。

读史至此,总是有一点莫名的感慨。为什么要是这样呢?如果历史再来一次,事情会不会变得好一点?能不能让戚继光官居太傅,让李成梁郁郁而终?

然而仔细想想,就算历史真的重来了,似乎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我们当然可以歌颂戚继光,痛骂李成梁,然而道德上的批判,是不能解决什么具体问题的。这就跟骂贪官一样,越骂越多,因为社会的博弈机制必然会导致这种结果,不是骂几句能解决的。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觉得,问题不在李成梁,而是出在朝廷的制度上面。

古代的将领要升官发财,从来就是一条路:“论功行赏”。这听起来是一条很符合逻辑的规矩。有功劳,大奖赏,有苦劳,小奖赏。不是很合理吗?

问题就在于这里了:因为逻辑的合理不等于事实的合理!差得远了!

朝 廷的论功行赏有两个根本的问题。第一,有功才赏,意味着“有功劳”是将军的最优先选择。有功劳,首先就不能少了敌人,因为战争游戏至少有两个人才能玩的下 去,朝廷没有设计一个人自己玩也能升级的游戏。戚继光把敌人灭光了,那他再度立功的难度就很大了,灭了倭寇,灭了蒙古,没人陪他玩了,他自己也该出局了。

记 得曾经看过一篇题为《魔鬼》的阿拉伯短篇小说。一位名叫赛姆昂的人,每天奔波于黎巴嫩北部山村中,教村民们摆脱魔鬼的纠缠。他与魔鬼日夜搏斗,坚持正义, 从不厌倦。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身受重伤奄奄一息的魔鬼,但是他非但没有加害魔鬼,反而卷起袖子,把魔鬼背回家去救治。原因就在于魔鬼对他说了这样的 话:我是永恒的魔鬼。我是万恶之源。罪孽灭绝了,同罪恶搏斗的人也便不见了,你也随之隐没,你的子子孙孙、同事友人也将销声匿迹。我是万恶之源,难道你愿 意以我之死换取罪孽的消亡?

是啊,罪孽消灭了,那下一个要被消灭的,就是那些消灭罪恶的人。难怪淮阴侯在临终之时发出了回响千古的感慨:“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戚继光灭了狡兔和飞鸟,于是只好无可奈何的接受命运的安排。

第二,胜利永远是由过去的、相对的成绩,而不是未来的、绝对的成绩来决定的。

戚继光破敌,这是胜利。而李成梁破敌,这也是胜利。朝廷的封赏是一样的,然而这种封赏都是对过去和现在状态的奖赏,而不是对将来状态的奖赏。

而实际上,一场战争的价值,不光包括已取得的成果,还应该包括未来的成效。然而朝廷不会因为蒙古人不再反叛而年年封赏戚继光,也不会因为女真的一再叛乱而惩罚李成梁。

难怪古人都说: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有过一段经典论述,大意是每个人都有追求私利的权利,而每个人的逐利行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 这个观念曾经在很长时间内都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亚 当斯密他老人家大概不知道李成梁和戚继光的故事,不然不会做此论断的。戚继光为国家利益而努力,结果是个人利益的崩盘,李成梁为个人利益而努力,结果是国 家利益的崩盘。而且可怕的是,戚继光不是个纯粹的利他主义者,他也在追求个人利益,李成梁也未尝不愿意为国尽忠,明朝灭亡对他李家没什么好处。他们都是希 望同时获得国家和个人利益的。

也许,很多人世间的事,本来就是这么充满悖论的吧。完全从理性出发的行为,最后未必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有时候还会得到很坏的结果 --- 上帝果然还是掷骰子的啊。。。
 
好文, 受教育:cool:

CODE写的太精益求精, 没了BUG, 就没有了BUG FIX, 就没了工作成果, 也惹得搞测试的埋怨, 而且在管理层的眼中也无足轻重, 裁员的时候先考虑;

适当搞些BUG, BUG FIX不断, 到PERFORMANCE REVIEW的时候工作成果一大把, 老板也欣赏, 测试工程师也有成绩, 大家都高兴.
 
IT is a self destructive industry - I realize that long ago
 
这雄文, 精辟得一塌糊涂! 不光是IT, 适用于所有行业.
 
这雄文, 精辟得一塌糊涂! 不光是IT, 适用于所有行业.

没错。另外比较典型的行业,是汽车制造业。
 
什么东西都得讲究要"细水长流".
 
没错。另外比较典型的行业,是汽车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不同,造汽车用的是标准件,但汽车维修行业可能与IT相似。
 
汽车制造业不同,造汽车用的是标准件,但汽车维修行业可能与IT相似。

听说过很多汽车部件的寿命,是人为地有目的地缩短么?
 
听说过很多汽车部件的寿命,是人为地有目的地缩短么?

包括汽车轮胎:)
 
一车用一辈子,经济就离死差不多了
 
比如这长途电话,都搞到不要钱一样,通讯业还怎么生存
如果长途还是一毛一分钟,大家照样消费得起
 
这篇文章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与两位西方重量级智囊探讨:中国为什么不放弃朝鲜 杨恒均

  综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大致是从这么几个方面:意识形态(相同社会制度)、历史原因(中朝友谊一衣带水)、从地缘政治出发的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作为抵制美日韩势力推进中国的屏障……这些都有一定道理,但对于中国外交关系与国家利益来说,维持北朝鲜现状,其实还有更加现实与直接的原因:不停制造麻烦的北朝鲜是中国在国际上“崛起”的一个踏板,是中国跃进世界聚光灯的一个跳板,也是连接中美等大国之间很必要的一个“纽带”。

  最近发生天安舰事件,特别是朝鲜枪杀三名中国走私边民后,有中国网友呼吁放弃朝鲜,不要再被他制造的麻烦牵着鼻子走。有人说,每年要给北朝鲜不少支援,而他执意发展核子武器也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北京一旦放弃北朝鲜,统一后的朝鲜半岛肯定更符合中国的经济利益。再说,在军事上,北朝鲜不但于事无补,很可能迟早把中国卷入局部冲突甚至战争之中……

  这些分析让人感觉中国不放弃北朝鲜是弊大于利,其实,如果抛开道义与理念不提,单纯从狭隘的国家利益来说,麻烦制造者朝鲜对中国扩大地区影响力,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是有极大帮助的。这两天,我与两位西方重量级智囊人士探讨了这个问题。

  有意思的是,他们是从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入手,指出这两个国际热点之间的相同之处。巧合的是,就在天安舰事件闹得纷纷扬扬,几乎下不了台的时候,以色列横空插了一腿,在亚洲的另一边,炮轰民船,引起国际激愤,也转移了世界焦点。

  传说中击沉天安舰和公然炮轰国际救援船的分别是亚洲东西两头的“麻烦制造者”——北朝鲜与以色列,他们都激起了国际公愤。但国际社会都不能把他们怎么样,除了他们有一定实力,还都是小“刺头”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背后分别站着当今世界上实力最强,也是最大“刺头”的两个国家:美国与中国。当然,你可能认为这是巧合,但国际问题专家并不这样认为。

  以色列是二战后靠美英的力量建立起来的国家,迄今为止,他仍然是美国在中东这块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上唯一靠谱的着力点,也是美国在全世界发挥影响力的最重要平台之一。如果说以色列建国至今,美国没能力控制它,让他彻底老实下来,那简直是笑话。可是,美国没有这样做,他卖给以色列武器,在各方面支持以色列……用我的老友,这位西方高级智囊的原话就是:“然后,美国人就等着以色列制造麻烦,你制造了麻烦,我美国才能去解决麻烦,发挥影响力啊”, 他说如果以色列老老实实了,中东人民可能就想不起美国了——这对充当世界警察,到处扩充影响力的美国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朝鲜之于中国,当然和以色列对美国来说有所不同,但朝鲜对中国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以色列对美国,美国不止一个“以色列”,中国却只有一个北朝鲜。北朝鲜和以色列的相同的地方也不少,而最大的相同之处,就在于这个麻烦制造者每一次制造麻烦,不但没有损害中国的实际利益,反而一次又一次让中国成为世界的焦点,成为西方政客们争先恐后飞过来握手、举杯痛饮的对象。这对于一个空有外表、并无多大实力,却又想到处表现“肌肉”的大国来说,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

  看看西方的头版头条就知道:中国重返国际舞台聚光灯下……干什么?不是接受美国人教训人民币汇率偏低,也不是出席近似被迫的那个人权对话,而是来解决麻烦的。这种正面的形象与报道,除了北朝鲜能够帮我们做到,还有谁呢?

  同中国自己人经常陶醉在大国崛起的梦幻中有所不同,西方清醒的智库与研究人员并没有被中国的GDP冲昏头脑。有些甚至直言不讳地说,从在国际上发挥作用来说,中国充其量是一个“中等国家”。中国政治影响力由于这个地球上日渐稀有的意识形态而难以发挥作用,军事实力只能用于保卫本土(但没有几个国家会傻到侵入那块连他自己的人民都喂不饱的土地),连投入远距离作战的能力都没有(同东南亚诸国争夺南海尚显实力不足,更不用说到索马里沿岸保护商船了)……剩下的就只有经济杠杆了。

  说到经济,中国显然有值得骄傲的资本,但充其量是和自己以前相比而已。而且,要想在国际上发挥经济影响力,不仅仅是购买美国国债、稳定货币以及像散财童子一样到处花钱那么简单,必须拥有把经济当成“武器”去制衡、制裁他国的实力。目前来说,做到这一点恐怕不太可能。中国经济对外依赖性太大,把好不容易积攒的一些经济实力用作“武器”去对付他国的时候,很可能自己受到的伤害更大。难怪,美国人预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不敢同美国打经济仗。美国经济跨了,换一个总统而已,你的经济发展突然停止不前了,要换掉的恐怕不是一个总统而已吧?

  中国靠在非洲等地的一些小国花钱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但由于没有政治、军事尤其是先进技术作为后盾,这些影响力都无法持久。回顾一下过去二十年中国在国际上受到的重视、发挥的作用(外行可以从国际媒体报道的频率入手),一个是持续的经济发展给周边与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另外一个就是中国在周边热点问题上扮演的角色,其中,北朝鲜是一个持续把中国推向世界舞台与聚光灯的幕后推手。很难想象,没有北朝鲜这个麻烦制造者,西方的领导人是否还会如此频繁的想起他们的中国同事,这对急需舞台展现大国风采的中国领导人来说,显然是很失落的……

  受地缘政治、意识形态以致冷战思维的影响,很多人至今认定北朝鲜是中国用来抵御美日韩的安全屏障,这种老思维该换一换了。正是北朝鲜这个麻烦,成为中国通向国际舞台,同区域以及美国诸国讨价还价的筹码与王牌。

  朝鲜在中国崛起于国际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在国际关系史上,有哪一个大国的崛起,不是踩着一些小国的躯体?不制造点麻烦吸引眼球,挑战一下权威,只想偷偷摸摸和平崛起,这种事还没有出现过。国际社会里,一向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很多国际热点的形成,都有着复杂的因素。要想当救火队员,得先学会煽风点火,要想当世界警察,你得制造一些恶棍国家。

  如果抛开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引入国际关系中的人权、自由、平等的理念与原则,中国处理北朝鲜问题显然是同过去一百年里帝国主义玩弄国际关系有得一比。而且,只要国家没有消亡,“共产主义”或者欧洲那种最终统一还没有彻底实现,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还依然在国与国的关系中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和各国在国内高举的普世价值观相违背的。

  然而,即便如此,在和两位智囊人员大谈美国与以色列、中国与北朝鲜时,我仍然有很大的不安,毕竟,北朝鲜和以色列也有着无法忽略的区别:以色列虽然在国际上常常做出出格的事,可是,他却是一个为了本国民众的利益而不停抗争,不停“制造麻烦”的民主国家,而北朝鲜呢,你根本不知道他在国际上不停闹事到底是为了什么,更不用说民众在这个国家遭受怎样的苦难。

  二战前的决策者们不用考虑这么多,冷战时期的外交家们也无暇顾及这些,然而,时代不同了,中国要想真正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必须在“国家利益”与普世的价值理念、在人权与国权、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深思熟虑,做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选择。
 
比如这长途电话,都搞到不要钱一样,通讯业还怎么生存
如果长途还是一毛一分钟,大家照样消费得起

一毛算什么啊!过去想打个电话到中国,手就颤抖,忒贵了。:p

航空公司也是,现在的双程票比过去的单程票还便宜。
 
一毛算什么啊!过去想打个电话到中国,手就颤抖,忒贵了。:p

航空公司也是,现在的双程票比过去的单程票还便宜。
我刚来的时候是$2.18/min

几个月前发生的一件事,我还没空写下来。 Bell, 强行收我 $3.57/min;)打中国大陆。 搞得我两个月长途电话费$500多。:D

最大乐趣在于往回找钱。。。。 要是新移民,学生可能都疯掉了。;)
 
我刚来的时候是$2.18/min

几个月前发生的一件事,我还没空写下来。 Bell, 强行收我 $3.57/min;)打中国大陆。 搞得我两个月长途电话费$500多。:D

最大乐趣在于往回找钱。。。。 要是新移民,学生可能都疯掉了。;)

是啊,那时候,电话卡是50元一张的,只够打几次
现在是5刀一张,250分钟,北电不死,南电也得死,便宜得忒离谱, 干通讯的不如洗碗值钱了
 
我刚来的时候是$2.18/min

几个月前发生的一件事,我还没空写下来。 Bell, 强行收我 $3.57/min;)打中国大陆。 搞得我两个月长途电话费$500多。:D

最大乐趣在于往回找钱。。。。 要是新移民,学生可能都疯掉了。;)

怎么会按$3.57/min打中国大陆向你收费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