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10-29
- 消息
- 256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美伊战争的动荡局势不断打击着全球经济,亚洲各国也惨遭池鱼之殃,中国经济能够独善其身吗?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首席经济学家罗奇(Stephen Roach)说,尽管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但即使伊拉克战争导致全球经济衰退,预计对中国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北京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也说,伊拉克战争对中国大陆经济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无碍大局,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仍可达7%以上。
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曾分析说,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大的起伏,目前最不确定的外部因素是美伊战争。
伊拉克战争若速战速决,那它对中国世界经济的影响都很有限;若拖的时间长,后果则很难预料,甚至可能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高盛的经济师胡祖六接受美联社访问时说,由于中国经济无法提供缓冲,因此会遭受到冲击。但中国或许可以避免石油危机,因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曾表示,如果伊拉克战争导致石油供应中断,该组织将暂时取消石油的产量限制。因此总体而言,伊拉克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有限。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中国去年进口了7630万吨的原油,较2001年增加了15%,其中40%来自中东国家。据估计,中国到了2020年,约70%的石油需求及50%的天然气需求将依赖进口。尽管中国的原油需求大约有三分之一依赖进口,但中国的能源消耗绝大部分还是依赖中国廉价而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
中国寻找新石油来源
以免过度依赖中东石油
目前,中国正积极增加石油储备,并寻找新的石油来源,以防止伊拉克战争爆发造成石油供应中断的局面。中国也增加了从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等局势相对稳定的石油生产国的进口量,以平衡其对中东石油的过度依赖。
不过,中国外交学院表示:“中国最重要的石油来源还是中东。所以即使中国已经开始另觅来源,我们还是不可以漠视中东为主要石油供应来源的重要性。”
胡祖六认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可看作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由美伊战争导致的全球经济疲软会降低中国的出口,但也使中国成为全球资本的投资避风港。美元的疲弱走势,也助长了中国经济发展。美元因为美伊战争而走低,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自然也越来越具竞争力。今年首2个月,中国外资便跃升了54%。
罗奇也表示,尽管全球经济下滑的危险的确存在,但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以较低成本优势吸引外国投资的推动,而无论全球经济出现任何衰退,中国的这种趋势仍将持续。但是,本来就已经疲软的全球经济如果再遭受油价飙升和消费者信心下降的打击,今年年中可能会再次陷入衰退。
罗奇补充说,由于全球工业外包趋势的巨大推动力,中国的出口业绩对全球需求状况的变化并不是很敏感。
所罗门美邦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其他地区局势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可以将那里的投资和游客吸引到中国来。其经济师黄益平表示,尽管中国经济不可能不受到中东战争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经济可能依然会保持过去十年的快速增长。
中国针对美伊战事所持的立场也间接使其获益。多数亚洲国家都不支持美英动武,而中国虽然已经表示支持美国,但也基于道德原则不派兵协助。这使中国被视为亚洲的领袖,得到亚洲各国的嘉许,中国可能因而吸引更多外资。
尽管中国坚持其立场,但由于中美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萨达姆一旦下台,中国很可能可以通过美国争取中东的油田。
暂停与中东贸易
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
另一方面,中国官员表示,中国与中东及伊拉克暂停贸易活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大。但是,油价飙升、货运成本提高,对中国经济可能构成威胁,关键在于战争将持续多久。
根据台湾《经济日报》的报道,美伊战事打击了中国的海运业及出口量,不仅航运成本提高,也有迹象显示货运量已明显减少。中国《国际金融报》报道指出,如果战事扩大,中国的中东航线将随时取消。目前,每星期平均只有一艘船开进波斯湾。
虽然如此,中国海运业者预计,战争结束后,中国开往波斯湾的集装箱班轮将非常多,因战后重建将使中东地区对中国鞋帽、五金制品及家用电器需求量激增。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首席经济学家罗奇(Stephen Roach)说,尽管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但即使伊拉克战争导致全球经济衰退,预计对中国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北京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也说,伊拉克战争对中国大陆经济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无碍大局,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仍可达7%以上。
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曾分析说,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大的起伏,目前最不确定的外部因素是美伊战争。
伊拉克战争若速战速决,那它对中国世界经济的影响都很有限;若拖的时间长,后果则很难预料,甚至可能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高盛的经济师胡祖六接受美联社访问时说,由于中国经济无法提供缓冲,因此会遭受到冲击。但中国或许可以避免石油危机,因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曾表示,如果伊拉克战争导致石油供应中断,该组织将暂时取消石油的产量限制。因此总体而言,伊拉克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有限。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中国去年进口了7630万吨的原油,较2001年增加了15%,其中40%来自中东国家。据估计,中国到了2020年,约70%的石油需求及50%的天然气需求将依赖进口。尽管中国的原油需求大约有三分之一依赖进口,但中国的能源消耗绝大部分还是依赖中国廉价而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
中国寻找新石油来源
以免过度依赖中东石油
目前,中国正积极增加石油储备,并寻找新的石油来源,以防止伊拉克战争爆发造成石油供应中断的局面。中国也增加了从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等局势相对稳定的石油生产国的进口量,以平衡其对中东石油的过度依赖。
不过,中国外交学院表示:“中国最重要的石油来源还是中东。所以即使中国已经开始另觅来源,我们还是不可以漠视中东为主要石油供应来源的重要性。”
胡祖六认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可看作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由美伊战争导致的全球经济疲软会降低中国的出口,但也使中国成为全球资本的投资避风港。美元的疲弱走势,也助长了中国经济发展。美元因为美伊战争而走低,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自然也越来越具竞争力。今年首2个月,中国外资便跃升了54%。
罗奇也表示,尽管全球经济下滑的危险的确存在,但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以较低成本优势吸引外国投资的推动,而无论全球经济出现任何衰退,中国的这种趋势仍将持续。但是,本来就已经疲软的全球经济如果再遭受油价飙升和消费者信心下降的打击,今年年中可能会再次陷入衰退。
罗奇补充说,由于全球工业外包趋势的巨大推动力,中国的出口业绩对全球需求状况的变化并不是很敏感。
所罗门美邦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其他地区局势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可以将那里的投资和游客吸引到中国来。其经济师黄益平表示,尽管中国经济不可能不受到中东战争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经济可能依然会保持过去十年的快速增长。
中国针对美伊战事所持的立场也间接使其获益。多数亚洲国家都不支持美英动武,而中国虽然已经表示支持美国,但也基于道德原则不派兵协助。这使中国被视为亚洲的领袖,得到亚洲各国的嘉许,中国可能因而吸引更多外资。
尽管中国坚持其立场,但由于中美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萨达姆一旦下台,中国很可能可以通过美国争取中东的油田。
暂停与中东贸易
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
另一方面,中国官员表示,中国与中东及伊拉克暂停贸易活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大。但是,油价飙升、货运成本提高,对中国经济可能构成威胁,关键在于战争将持续多久。
根据台湾《经济日报》的报道,美伊战事打击了中国的海运业及出口量,不仅航运成本提高,也有迹象显示货运量已明显减少。中国《国际金融报》报道指出,如果战事扩大,中国的中东航线将随时取消。目前,每星期平均只有一艘船开进波斯湾。
虽然如此,中国海运业者预计,战争结束后,中国开往波斯湾的集装箱班轮将非常多,因战后重建将使中东地区对中国鞋帽、五金制品及家用电器需求量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