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平淡的故事,但是也绝对真实...

Icomefromchina2

Eminem Pub主人
注册
2003-02-15
消息
2,037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我可以喜欢很多人,但是我只爱一个……”
… …
他是一个总是看起来很快乐的人,有他在的时候,大家根本就不必找寻什么话题,因为他总是有话要说。
他也是个有些自负的人,他对自己的智慧有着足够的自信,对世人的看法有时都带着可怜。尽管他并不喜欢表达他对很多人的瞧不起。
他还是个有时候很另类的人,他总觉得自己一个人坐在一个角落看着书,听着歌,或是一整天呆在家里只是一个人坐着的想着什么也比在外面不知疲惫的玩一天要好得多。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也是个多少痴情的人。
… …
1998发生过不少大事儿:洪水,世界杯。

那场洪水带来什么,他已不是很清楚的记得了,只是在印象中那年夏天雨下的不小,央视的募捐活动办的和拍卖似的。
那届世界杯给他的印象也不过只是和巴乔有关,剪去马尾辫的巴乔又一次的驰骋飞翔在世界杯的赛场上。
而对他的人生来说,那年真正的大事儿一件就是又回到了母校。
… …
他不是个有长进的人,在有着不错的成绩的时候,飘飘然了,没有动力了,便是正常。升入初三以后,教室对他来说,不过就是一个聊天室。上课和同桌前后位聊天,下课则是瞎闹。那时候,他还以为自己恋爱了,以为自己爱上了一个女孩子,每天晚上都和那个女孩子煲电话煲,反正作业也只是第二天上学去抄。成绩下滑,难道不也是正常吗?
初三毕业,他的父母害怕这样下去孩子没什么出息,于是狠狠心,把他送到了农村的一个所谓的名校读书。那里唯一的好处就是什么都严。在那里读书的条件之一就是要蹲一级,说的好听算是复读一年,说的正常点就叫留级。
于是他留级了,他在那个地方又读了一年初三。
他从小就对自己的大脑有着足够的自信,再加上那是留级,尽管依旧没怎么学,通常情况下只是装装样子,但是成绩还是很好。他的爸妈以为孩子回归征途了,在初三毕业又把他接了回来,叫他在他的母校读初四。
当时从各个地方进来来这个省重点中学插班读初四的人也有这么几个十几个人,每个班的班主任抽签选人,就这样的,他进了二班。
开头的几天没给他留下任何的印象。只是在有一天的回家的路上他结识了一个和他家挺近的一个男孩,也正好认识了一个也是同路的她。
然而那几天还是没给他任何的明显的印象。
多年后他已经记不得自己当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那个女孩的,只是记得,从那一天起,他就经常拉着那个男孩,躲在“暗处”等着那个女孩的出现,然后,和她“偶遇”。
慢慢的,他也记不清楚为什么他不再和那个男生一起上下学,他只是隐约记得那个时候那个男生搬家了。
也是慢慢的,“偶遇”变成了干脆的一起上下学。
期间有大约两次,她对他说了不可能之类的话,但是他的脸皮总是很厚的没几天又蹭了回来。
他不知道自己喜欢那个女孩哪一点,或许就是因为喜欢她的一切,他才不知道自己到底重视的是哪一点吧,他对自己说。
一天天的就这么顺其自然的过着,平凡中,他更确信自己对她的爱,如果那个时候叫做爱的话。顶多的激情也不过是在看见她在前面走着的时候,他在她身后大声喊一声,吓的她尖叫。
就这样,终于接近中考了,到了报志愿的时候。
他问她要报什么学校了,他也对她的选择很失望了,因为她要上一个市重点。
就这样,初四的最后一天随时都是见最后一面的时候。他把她送到了楼下,直到看着她回家开开了窗,他才知道自己该走了。那天他还记得自己是一边走一边的回头的离开的那里。
就这样,她上了那个学校,他依旧在母校读着高中。
… …
上高一的时候,他买了辆自行车。

学校因为人多,高一的三个班和高二的两个班被分到了一个小楼上,他的班就在三个班之列内。晚自习的时候小楼总是莫名其妙的停电,又总是似乎一时半刻的修不好,所以,有这么几次小楼上的五个班提前放学。
有了自行车,总比走着方便。他就有一次选择了去那个学校看她。他去了,而且是在她最后一节晚自习刚刚开始的时候去的,那节课一个小时,他也就在班外面等了一个小时。终于等到了下课,她也是第一个出来,当她问他“你怎么来了”的时候,他竟然说了句找别人有事儿。于是寒暄了几句,她走了。他后悔了,他在人挤人的下学人潮里找着她,可是他没看见。他发疯似的骑着车子冲下坡来,朝着她家的方向蹬去,还不小心刮倒了一个无辜的人,他知道,那一下,那个人摔的真的不轻,受伤怕是肯定的了,但是他没有停下来,只是回头喊了句对不起,多年以后,他仍在想起这件事儿的时候在心里对那个人说---“对不起”。
如很多故事一样,在想再见一次的时候,你往往没有了运气。他到了她家的时候,她已经回家了。
后来他的自行车就丢了,因为家里离着学校也不过是十几分钟路程,骑车实际比走着还累,他就再没买自行车。
2000年的1月1日,他和她还有几个朋友相约在凌晨出去准备看日出。那天下着小雨,太阳出来了,也在耍着大牌的没有露脸。
… …
高中那将近三年他只是和她保持着书信的联系。除了上面的那几次的见面以外,也只是在一次会考,她和他分在了一个学校。
… …
高中的那将近三年,他也喜欢上了陈小春的音乐。他喜欢上了《没那种命》,他喜欢上了那些就该他喜欢的歌。他也在对神说,神阿救救我。他也在希望着自己有一天会唱着多谢老天爷。
… …
高中的那将近三年,他只是凭着小聪明应付着一次次的考试,而除了考试以外的时间,多是和写信看课外书挂上了钩。
… …
在高三都已经上了两三个月的时候,他家里决定叫他出国了。前提是要他去一个类似中介的学校读一年书,然后考IELTS选择是读大学还是读语言或是预科。
那一年在没有什么校规的学校,他当然还是在玩,旷课次数根本不会去数,要是计算的话,他更喜欢计算上过几节课。
那一年内,他喜欢了两个女孩,他喜欢第一个纯粹是凭一种感觉,只是因为有时候觉得她和一般女孩不一样,那时候他以为那叫爱。可惜他没“爱”成。他喜欢第二个的时候,则是因为成天在一起玩,形成了惯性。原来的那个她写信说,她恋爱了。那一瞬间,虽然他早就知道自己早晚会有这么一天,但是他还是在内心里接受不来。也正好,第二个一直都是他的好朋友,于是他向她表白了,经过了2个月的追求,第二个成了他的女朋友。他以为,这就叫爱。但是他也和她女朋友说过,他忘不了她。
… …
那将近一年,书信当然也是没断,面也有见过。还有一次,他约她出来吃饭,吃完饭后,她旷了一下午课,和他在海边的马路上压着。
… …
拿着IELTS5.5的成绩,在那个就是中介公司的学校的联谊学校,他得到了一个位置,尽管这个成绩实际上根本不能读大学。签证下来后,在确定什么时候要走以后,他把她约了出来,也没做什么,只是出去压着马路,说着些其实也蛮无聊的话。临别的时候,她送了他一支笔,盒上也写了些话,内容无非是很高兴认识你和交你这样一个朋友。
… …
就这样,他出国了。
和他一起去的还有他那个女朋友。
… …
不久,他和女朋友分手了。就像很多人那样,两个人其实都在玩。但是他还是很伤心了一阵子,因为从别人口中,他发现这个世界别自己想象的还可恶,总有人在这里或是那里的做着损人不利己的事儿,所以他希望自己可以真正的鄙视别人。他把这种鄙视表现在了脸上。冷漠,成了那个时候他的代名词。然而只有她,会叫他知道这世界上除了父母,原来还有可以叫自己快乐的。
… …
好像一切都在变,他也学会了掩饰。他还是和以前一样,慢慢的还是那么的话多,还是那么的“快乐”。
他给自己的评价是越来越坚定,也越来越懂得观察。他对别人的意见更不怎么接受,他也只相信了自己。
他鄙视丑恶,厌恶卑鄙的万物。曾经的很多次要不是因为父母和她。他更希望自己可以死去,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因为疼如果可以带来解脱,他也可以接受。
逃避成了他的现状。他还是会对着他无法忍受的丑恶开火,他也更会只是自己在家里上着网,听着歌。就算交往,他也只希望和没什么心眼的在一起,哪怕他是白痴。因为,他鄙视和瞧不起的是那些拙劣或是优秀的演员。
… …
在国外的这些日子里,他也有喜欢上别人,但更多的原因只是她有时候傻傻的。不过这次他知道,喜欢不代表爱。他也有向那个人说他在喜欢她。但是他知道自己在爱着谁。尽管也知道着,她有着男朋友。但是,连死都不怕的人,还会怕这些?
… …
3月30号是她的生日,时间在不停歇的走着,大家都在一天天的步向人生的每一篇章。他仍在做着像以前一样的梦,有这么一天可以娶她回家。因为他知道,
他可以喜欢很多人,但他只爱一个。
… …
他很喜欢陈小春的《家庭计划》,其实这首歌和他一贯喜欢的Hip-Hop和Punk有着很大的文化冲突,但是,就因为这种平淡,他更愿意接受。
“我的动作有点慢
少一个人管
我最想要的浪漫
其实很简单
给我机会每天跟你
说一声早安
每一晚有人等我回来
轰轰烈烈的承诺
我说不出来
天长地久还没到
不会有答案
可是没有你的陪伴
那有多遗憾
想不想一起计划未来
oh babe~~
抱着入睡的夜晚
两个人份的晚餐
也许再一两个小孩
让我们心烦
oh babe~~
幸福就是每一天重复的平凡
我的爱用一辈子计算”
… …
故事还没结束,路还在走着,走着,看不见远方,但是目标尚存。谁知道结果?
 
头儿,你好神出鬼没~
 
不用打工和上课的时候,如果我有不巧在上网,或许我就在
 
不是说不来了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