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138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南方日报讯(记者/赵杨周志坤通讯员/粤组基)笔者从昨天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驻村干部座谈会”上了解到,广东省委组织部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驻村干部选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规定,现任驻村干部,经考核合格,本人愿意、单位同意留任,符合有关任职资格条件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提拔一级职务,并继续驻村直至帮扶任务完成;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完成帮扶任务后,符合有关任职资格条件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提拔一级职务。
选1893名驻村干部,没有基层经历优先
《意见》透露了选派计划:省直和中直驻粤单位、各地级以上市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要选派干部到定点帮扶村驻村,每个村1名,共选派1893名驻村干部。并规定了报名条件,最重要的便是“原则上40周岁以下;现任省直和中直驻粤单位处级以下、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级以下职务;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优先”这三条。
《意见》表示,驻村干部是党员的安排挂任村党组织副书记,非党员的安排挂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任免手续由乡镇(街道)党(工)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党组织关系编入驻点村党组织。
驻村干部管理不到位,要问责单位负责人
《意见》同时规定了帮扶单位的职责、组织部门的职责、镇村党组织的职责、驻村干部的职责。同时规定,驻村干部长期不驻村、帮扶单位管理不到位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实行问责。扶贫开发“双到”任务完成后,各地各单位要对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进行总结,评选表彰一批优秀驻村干部。
《意见》规定,各帮扶单位对工作扎实、表现优秀的驻村干部,要列入后备干部进行跟踪培养。对业绩突出、符合任职条件的驻村干部,驻村期满后要优先考虑安排到重要岗位。
各级组织部门特别是县(市、区)委组织部要加强对驻村干部的管理和指导。驻村期间,每年至少组织驻村干部开展一次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天。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村党组织要做好“传、帮、带”工作。为每名驻村干部安排一名乡镇领导和一名村“两委”干部,进行结对子帮助。
驻村干部要做到“五带头”“五不准”
除了对各部门的要求以外,对于驻村干部自身,《意见》制定了详细的责任规定。要求驻村干部协助驻点村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壮大集体经济,改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容村貌。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科学制订并认真实施扶贫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统筹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特别要协助抓好201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驻村干部还要保持良好形象。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勤奋学习、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改进作风、带头弘扬正气。
驻村干部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做到“五不准”,即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准收受驻点村群众的任何财物,不准在驻点村报销应由个人或者帮扶单位支付的任何费用,不准挪用帮扶资金,不准参与封建迷信和“六合彩”等赌博活动。要严格遵守驻村考勤和请假制度,因事离村外出必须书面请假。
驻村干部畅言扶贫催生发展新思路
在昨天的座谈会上,5名驻村干部及帮扶单位和受扶单位代表向省委书记汪洋汇报了他们的工作。
通过他们的汇报,能够感受到在“一手抓扶贫、一手抓党建”的扶贫中,很多新的发展思路出来了,很多新的发展举措得到了实践的检验,这可能是广东扶贫的额外收获。
绿色帮扶扬山区之长省林业局驻村干部曾国技
今年初,我受省林业局选派,到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东阳村驻村。
东阳村是典型山区村,山地面积占94%。我们积极引导和帮助东阳村做足做好山林这篇文章,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带领群众广泛种植鹰嘴蜜桃和水源涵养林。理顺村“两委”关系,巩固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推广“四民主工作法”,规范村务管理。我们帮助驻点村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规范了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招投标工作。
把自己当作村中一员广东海事局驻村干部梁卓智
我是广东海事局派到清新县禾云镇鹿田村的驻村干部,一年多来,我把自己当作鹿田村的一员,真心实意帮助鹿田村的父老乡亲。
为帮助发展集体经济,我们筹集了50万元,加上镇政府无偿提供土地,计划建造10个商铺,共300平方米。在帮助维护农村稳定方面,一年来成功化解了8宗矛盾纠纷,没有出现村民上访现象。同时,我还积极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加强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
农业院校科技扶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驻村干部刘一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定点帮扶梅州市平远县差干镇文丰村。一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在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农业技术下乡,种子种苗下乡,文化图书下乡等“三下乡”,让农民群众尝到科技致富的甜头。我们积极筹集资金,帮助驻点村建设农家书屋,捐赠1600余册农业科技图书,购置“农业图书书架”。给村党支部捐赠一批电脑,资助一批贫困学生读书。
我们同时组织学校党委与贫困村结对、院系党总支与贫困户结对、学生党(团)支部与贫困学生结对的“三结对”活动,建立扶贫开发工作长效机制。
合作求共赢互动促脱贫东莞市石排镇驻村干部杨柱怀
我是石排镇派驻郁南县平台镇大地村的驻村干部,负责171户、769人的脱贫工作。一年多来,我们镇成功帮助61户、323人脱贫。
我镇先后组织109家企业赴郁南县开展用工招聘和就业供求信息交流活动,全县成功转移劳动力1300多人,我们大地村转移了70多户贫困户的劳动力(每人每年收入14000多元)。在石排镇岭南农产品批发市场中设立“郁南特色农产品区”,拓宽了郁南县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针对贫困户普遍缺乏发展资金的问题,我们镇与郁南县签订了金融扶贫合作协议,并制订了《金融扶贫专户小额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目前,大地村已有45户贫困户获得了小额担保贷款共计58万元。这一扶贫模式将由大地村试点覆盖至郁南全县。
拓渠道助增收云浮市人大常委会驻村干部张崇菲
我们云浮市人大负责帮扶云安县石城镇红山村,共有76户贫困户、321人。
红山村有种植柑桔的传统和自然条件。经过调研,我们决定组织几个柑桔种植大户牵头成立了“红山村祥运柑桔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目前,专业合作社与1间大型果业公司、3家实力雄厚的水果销售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销售关系。
我们多方筹集资金建设村级水泥路4.3公里,完成了通往324国道的道路硬底化工程。
企业投资撬动集体经济省粤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灼贤
省粤电集团负责帮扶汕尾市陆河县东坑镇东坑村,共207户贫困户、1138人。
我们制订了《东坑村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规划》,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投资30万元入股当地的小水电站,帮助村集体每年取得2.4万元分红;根据全村207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各自意愿,通过三种方式帮助他们脱贫:发展种养业、购买养老保险、培训就业技能。到今年底确保80多户贫困户脱贫。我们还规划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兴修水利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助学帮教工程。
一年多来,我们花了大量精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完善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农村“两委”协调运作。
加强保障助脱贫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党委书记黄穗青
我们镇共安排12个单位对口帮扶12个贫困村,共1011户贫困户、5338人。其中有5个是省直和中直驻粤单位、3个是深圳市龙岗区的街道办、1个是河源市直单位、3个是紫金县直单位。
镇党委结合实际规划帮扶项目;主动做好帮扶项目前期准备。到目前为止,各级帮扶单位帮助12个贫困村规划项目183个,计划投入资金4200万元。已经投入2014万元,启动106个项目。今年底全镇有677户贫困户可以实现脱贫,占贫困户总数的67%。
南方日报记者赵杨周志坤
通讯员粤组基
订阅来自奶味网:http://www.naivix.com/china/2010-10-23/1200964.php
奶味网:专业的RSS全文新闻提供商,以后不再有广告了.
选1893名驻村干部,没有基层经历优先
《意见》透露了选派计划:省直和中直驻粤单位、各地级以上市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要选派干部到定点帮扶村驻村,每个村1名,共选派1893名驻村干部。并规定了报名条件,最重要的便是“原则上40周岁以下;现任省直和中直驻粤单位处级以下、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级以下职务;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优先”这三条。
《意见》表示,驻村干部是党员的安排挂任村党组织副书记,非党员的安排挂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任免手续由乡镇(街道)党(工)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党组织关系编入驻点村党组织。
驻村干部管理不到位,要问责单位负责人
《意见》同时规定了帮扶单位的职责、组织部门的职责、镇村党组织的职责、驻村干部的职责。同时规定,驻村干部长期不驻村、帮扶单位管理不到位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实行问责。扶贫开发“双到”任务完成后,各地各单位要对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进行总结,评选表彰一批优秀驻村干部。
《意见》规定,各帮扶单位对工作扎实、表现优秀的驻村干部,要列入后备干部进行跟踪培养。对业绩突出、符合任职条件的驻村干部,驻村期满后要优先考虑安排到重要岗位。
各级组织部门特别是县(市、区)委组织部要加强对驻村干部的管理和指导。驻村期间,每年至少组织驻村干部开展一次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天。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村党组织要做好“传、帮、带”工作。为每名驻村干部安排一名乡镇领导和一名村“两委”干部,进行结对子帮助。
驻村干部要做到“五带头”“五不准”
除了对各部门的要求以外,对于驻村干部自身,《意见》制定了详细的责任规定。要求驻村干部协助驻点村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壮大集体经济,改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容村貌。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科学制订并认真实施扶贫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统筹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特别要协助抓好201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驻村干部还要保持良好形象。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勤奋学习、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改进作风、带头弘扬正气。
驻村干部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做到“五不准”,即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准收受驻点村群众的任何财物,不准在驻点村报销应由个人或者帮扶单位支付的任何费用,不准挪用帮扶资金,不准参与封建迷信和“六合彩”等赌博活动。要严格遵守驻村考勤和请假制度,因事离村外出必须书面请假。
驻村干部畅言扶贫催生发展新思路
在昨天的座谈会上,5名驻村干部及帮扶单位和受扶单位代表向省委书记汪洋汇报了他们的工作。
通过他们的汇报,能够感受到在“一手抓扶贫、一手抓党建”的扶贫中,很多新的发展思路出来了,很多新的发展举措得到了实践的检验,这可能是广东扶贫的额外收获。
绿色帮扶扬山区之长省林业局驻村干部曾国技
今年初,我受省林业局选派,到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东阳村驻村。
东阳村是典型山区村,山地面积占94%。我们积极引导和帮助东阳村做足做好山林这篇文章,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带领群众广泛种植鹰嘴蜜桃和水源涵养林。理顺村“两委”关系,巩固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推广“四民主工作法”,规范村务管理。我们帮助驻点村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规范了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招投标工作。
把自己当作村中一员广东海事局驻村干部梁卓智
我是广东海事局派到清新县禾云镇鹿田村的驻村干部,一年多来,我把自己当作鹿田村的一员,真心实意帮助鹿田村的父老乡亲。
为帮助发展集体经济,我们筹集了50万元,加上镇政府无偿提供土地,计划建造10个商铺,共300平方米。在帮助维护农村稳定方面,一年来成功化解了8宗矛盾纠纷,没有出现村民上访现象。同时,我还积极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加强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
农业院校科技扶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驻村干部刘一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定点帮扶梅州市平远县差干镇文丰村。一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在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农业技术下乡,种子种苗下乡,文化图书下乡等“三下乡”,让农民群众尝到科技致富的甜头。我们积极筹集资金,帮助驻点村建设农家书屋,捐赠1600余册农业科技图书,购置“农业图书书架”。给村党支部捐赠一批电脑,资助一批贫困学生读书。
我们同时组织学校党委与贫困村结对、院系党总支与贫困户结对、学生党(团)支部与贫困学生结对的“三结对”活动,建立扶贫开发工作长效机制。
合作求共赢互动促脱贫东莞市石排镇驻村干部杨柱怀
我是石排镇派驻郁南县平台镇大地村的驻村干部,负责171户、769人的脱贫工作。一年多来,我们镇成功帮助61户、323人脱贫。
我镇先后组织109家企业赴郁南县开展用工招聘和就业供求信息交流活动,全县成功转移劳动力1300多人,我们大地村转移了70多户贫困户的劳动力(每人每年收入14000多元)。在石排镇岭南农产品批发市场中设立“郁南特色农产品区”,拓宽了郁南县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针对贫困户普遍缺乏发展资金的问题,我们镇与郁南县签订了金融扶贫合作协议,并制订了《金融扶贫专户小额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目前,大地村已有45户贫困户获得了小额担保贷款共计58万元。这一扶贫模式将由大地村试点覆盖至郁南全县。
拓渠道助增收云浮市人大常委会驻村干部张崇菲
我们云浮市人大负责帮扶云安县石城镇红山村,共有76户贫困户、321人。
红山村有种植柑桔的传统和自然条件。经过调研,我们决定组织几个柑桔种植大户牵头成立了“红山村祥运柑桔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目前,专业合作社与1间大型果业公司、3家实力雄厚的水果销售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销售关系。
我们多方筹集资金建设村级水泥路4.3公里,完成了通往324国道的道路硬底化工程。
企业投资撬动集体经济省粤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灼贤
省粤电集团负责帮扶汕尾市陆河县东坑镇东坑村,共207户贫困户、1138人。
我们制订了《东坑村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规划》,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投资30万元入股当地的小水电站,帮助村集体每年取得2.4万元分红;根据全村207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各自意愿,通过三种方式帮助他们脱贫:发展种养业、购买养老保险、培训就业技能。到今年底确保80多户贫困户脱贫。我们还规划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兴修水利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助学帮教工程。
一年多来,我们花了大量精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完善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农村“两委”协调运作。
加强保障助脱贫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党委书记黄穗青
我们镇共安排12个单位对口帮扶12个贫困村,共1011户贫困户、5338人。其中有5个是省直和中直驻粤单位、3个是深圳市龙岗区的街道办、1个是河源市直单位、3个是紫金县直单位。
镇党委结合实际规划帮扶项目;主动做好帮扶项目前期准备。到目前为止,各级帮扶单位帮助12个贫困村规划项目183个,计划投入资金4200万元。已经投入2014万元,启动106个项目。今年底全镇有677户贫困户可以实现脱贫,占贫困户总数的67%。
南方日报记者赵杨周志坤
通讯员粤组基
订阅来自奶味网:http://www.naivix.com/china/2010-10-23/1200964.php
奶味网:专业的RSS全文新闻提供商,以后不再有广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