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各国普遍削减福利 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天堂将崩塌

乔治亚

高级会员
注册
2010-09-08
消息
100
荣誉分数
3
声望点数
0
欧洲各国普遍削减福利 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天堂将崩塌


  尽管各国政府均决心革除“豪华福利”的弊端,但即便一点点改革都举步维艰

  一年有6周假期,60岁退休,生一个孩子可以得到数千欧元的补助,失业工资比工作时少不了多少,上学学费很低,医疗服务也是物美价廉,“从摇篮保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是二战后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签。

  但近些年尤其是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各国财政难以承担“豪华福利”的重负,欧洲多国兴起了福利制度改革,或推迟退休年限,或冻结养老金支付,或降低公务员的薪酬……而因为遭遇全国大范围的抗议和罢工浪潮,法国的退休制度改革最近更是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一边是萨科齐政府态度强硬,称要不惧任何阻力推进法国退休制度改革,一边是为反对该项改革而举行的全国大罢工愈演愈烈,甚至导致打砸抢等暴力活动频发,法国在改革上面临的困局其实是欧洲高福利制度遭遇全面危机的一次集中体现。

  欧洲各国普遍削减福利

  因为不顾强烈的反对声音而执意推行退休制度改革,法国总统萨科齐的民意支持率近来不断下跌。有法国媒体指出,退休制度改革成为萨科齐总统地位的最大挑战,如果选择屈从,他将从此声望尽失,难以实现未来两年削减政府预算、减少财政赤字、维持主权债务评级的目标。

  放眼欧洲,试图削减曾经的“豪华福利”,以便通过财政紧缩措施缓解赤字危机的政府无一不面临民意的巨大考验。

  早在今年年初,英国就宣布取消强制退休规定,随后,德国、葡萄牙、荷兰等许多国家则相继减少对社会福利、医保和教育的投入等等。对于享惯了高福利清福的欧洲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要工作更长的时间,要领取更少的养老金,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生活方式不得不被迫调整。这种情形是他们所不愿意面对和承受的。因此,与欧洲各国削减高福利的举措一直相伴相随的是,罢工潮在各国风起云涌。在卷入罢工潮的欧洲国家中,不仅有几年来罢工、示威已成家常便饭的希腊、法国和比利时,还有8年来从未爆发大规模罢工的西班牙,就连塞尔维亚这样的非欧盟国家也卷入其中。

  高福利天堂即将崩塌

  欧洲的福利制度建于二战结束后,到上世纪70年代,欧洲基本建立了以高福利为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儿童津贴、病假补助、医疗、教育、住房、失业救济、养老保险、殡葬补助等各类“子制度”,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种福利制度一度被称作是“均富社会和避免冲突的理想模式”,不仅让世界为之艳羡不已,也让欧洲人长期处于自我满足的陶醉之中,将之视为“欧洲软实力强大的重要标签”。

  英国《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曾这样评论,他一度以为欧洲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不是军事超级大国,也不是经济超级大国,而是生活方式的超级大国,但现在忽然发现了这一战略的巨大缺陷——欧洲负担不了如此舒适的“退休生活”。

  让拉赫曼以及众多欧洲国家忽然发现“巨大缺陷”是因为债务危机在希腊等欧洲国家的爆发。拉赫曼说,政府过度举债以及高福利模式所带来的政府财政负担过重正是导致这场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此外,很多欧洲人都患上了“高福利依赖症”,由此还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少失业者甘于现状并情愿靠领救济生活,使得因为出生率下降而导致的老龄化严重的欧洲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难题,而为了维持高福利,政府难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经济增长,又导致欧洲与新兴的亚洲相比,经济越来越缺乏活力。

  有分析称,一方面,经济增长慢,税收涨得少,政府财政增收也就难;另一方面,老龄化导致政府财政在养老、医保等方面的福利支出快速增长。收支之间的落差被越拉越大,一味地借债无异于饮鸩止渴,只会让政府财政赤字像滚雪球一般。欧洲的高福利制度面临着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

  “小手术”仍遇大阻力

  虽然抗议声和罢工潮此起彼伏,但正如一些欧洲学者所指出的,欧洲“豪华福利”的削减,将会成为难以扭转的大势。毕竟,对于各国政府来说,在“开源”方面拿不出得力的办法,那就只有在“节流”方面做文章,纷纷出台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计划。

  20日,英国政府公布了一项最新的削减开支计划,减少约两成开支,包括裁撤工作岗位、大幅削减各种福利支出等;本月初,德国政府批准了一项为期4年、总额816亿欧元(1030亿美元)的紧缩方案,承诺将大力削减过高的预算赤字;上月底,西班牙政府公布了2011财政年度预算草案要点,打算将政府开支缩减近8%,并计划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至67岁;而在7月份,欧盟执委会发布了一份报告,提出一个目标,在2040年欧盟各国都要实行67岁退休。

  对于欧洲的这种决心很大的改革举动,种种担心仍难打消,因为这些改革在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将面临超乎想象的阻力。瑞典斯德哥尔摩商学院教授克梅尔指出,福利政策的核心是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只要这两项核心没有根本性的改革,福利“奶酪”的味道就不会有什么改变。从目前欧洲各国的实践来看,也确实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敢在这两项福利政策上“大动手术”,“改革只是在沿着中线稍微‘右侧通行’而已”。但即便是法国和西班牙这样的小手术,就已经遭到了大范围的罢工和暴力抗议。

  欧洲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欧洲“豪华福利”制度的建立花了数十年的时间,而改革并重建这种欧洲人赖以生存了半个多世纪的制度,需要花费的时间可能更长。
 
说说加拿大的高福利天堂会不会崩塌?咱们的好日子还能持续多久?
 
加拿大不早日刹车减速,也是迟早的事情。
 
村长,你赶紧给政府提个醒。加拿大要是崩塌了,咱们连个退路都没了。
 
经济危机再继续下去,还真难说。

咱大老远的跑这来了,再来个崩塌什么的,可就惨了。
 
说说加拿大的高福利天堂会不会崩塌?咱们的好日子还能持续多久?

我怎么没脚着加拿大福利高呢,只觉着税高。
 
经济危机再继续下去,还真难说。

咱大老远的跑这来了,再来个崩塌什么的,可就惨了。

也没啥惨的,来的时候俺就是穷人,大不了摇身一变,变成更穷的人。
 
我怎么没脚着加拿大福利高呢,只觉着税高。

同感,税太高啦!每当看到那些四肢发达、身体健壮的大老爷们不工作吃福利,就愤然。交税帮助老、弱、病、残、幼,自然责无旁贷,但是交税养活懒汉,似乎不够公道。
 
福利过好,绝对造就一批懒惰的人。

想想看,如果工作还不如领社会福利金,领上半年、一年,他/她还会想着法去工作么?

一位三个孩子的母亲,工作的话,绝对没有在家看孩子领社会福利金爽。同时,省去托儿费。比你早九晚五不知道好多少呢。
 
这还真是的,想当年在我们部门我有现在这个舒服的职位,就是因为我的前任生了3个孩子,产假要修完时决定辞职了,当全职妈妈,说上班不划算,才让我白检了个便宜。我当时来加拿大没多久,怎么也想不明白,说不上班怎么养孩子呢。到自己有了2个孩子,发现还真是的,拿那福利,比我这每天奔波舒服多了。难怪我那同事来了几年连生3个孩子,然后立刻辞职。那些拿福利的,不工作的懒人,孩子上DAYCARE还免费,每月1千啊,想我整天奔波辛苦,税后的钱大部分都用来养孩子了,真是觉得不愤啊。就是KINGDERGARDEN改全天,还给低收入区的优先,真是气死我们这些个辛勤劳动交税的人了。
坚决反对高福利养懒人。

有工作的收入毕竟还是要高一些,可能多些辛苦,但还有满足感不是:)

想想那些吃福利的也不容易,我倒宁愿多交点税,帮帮孩子多的和真有需要的人,也是好事一桩:D
 
有工作的收入毕竟还是要高一些,可能多些辛苦,但还有满足感不是:)

想想那些吃福利的也不容易,我倒宁愿多交点税,帮帮孩子多的和真有需要的人,也是好事一桩:D

您是从另外的角度说。

上面说的是,加拿大的社会福利制度,如同全民医疗制度一样,有很多弊端,也到了必须重新评估和改良/改革的时候了。
 
您是从另外的角度说。

上面说的是,加拿大的社会福利制度,如同全民医疗制度一样,有很多弊端,也到了必须重新评估和改良/改革的时候了。

怎么改:) 动谁的奶酪谁都不高兴,我看加拿大的制度挺好的。

医疗制度效率低,但还公平。听说伍冰枝当总督时,她的哥哥叫救护车也等了25分钟:D
 
怎么改:) 动谁的奶酪谁都不高兴,我看加拿大的制度挺好的。

医疗制度效率低,但还公平。听说伍冰枝当总督时,她的哥哥叫救护车也等了25分钟:D

公平,未必。那得看你从那个角度审视了。

现在有OHIP premium,同个人所得税一样,是按个人收入算的,而不是按家庭人口缴纳。没有收入或者收入低的人,分文不交OHIP premium,收入到一定水准的人交纳$300-900 OHIP premium不等。一个家庭夫妻两个人的收入都进线的话,那么两个人都得缴纳OHIP premium。

这是极端不公平的吧?

应该用user fee取而代之。
 
公平,未必。那得看你从那个角度审视了。

现在有OHIP premium,同个人所得税一样,是按个人收入算的,而不是按家庭人口缴纳。没有收入或者收入低的人,分文不交OHIP premium,收入到一定水准的人交纳$300-900 OHIP premium不等。一个家庭夫妻两个人的收入都进线的话,那么两个人都得缴纳OHIP premium。

这是极端不公平的吧?

应该用user fee取而代之。

村长,那样穷人就看不起病了,收入多的,交几百也不影响生活,收入少的几百就是负担了,据我所知,有的单亲妈妈,一千多收入,需要借高利贷度日,每月利息也要还好几百,但总也还不上本金,听着真心酸。

所以,目前的制度还是比较好的。:)
 
村长,那样穷人就看不起病了,收入多的,交几百也不影响生活,收入少的几百就是负担了,据我所知,有的单亲妈妈,一千多收入,需要借高利贷度日,每月利息也要还好几百,但总也还不上本金,听着真心酸。

所以,目前的制度还是比较好的。:)

不完全对。可以免除部分人的USER FEE,例如残疾人、拿社会福利金的人或者收入特低的家庭。咱把话先放在这里,收费是迟早的事情。

你说的这个单身母亲可以理解。

你觉得我们过得宽裕么?你家每周DINE OUT么?你们每周去BAR么?

有的人无论收入多少,这些他们必做,那是他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还可以打的士去领社会福利金,顺路买几箱啤酒回家。不吸毒就是良民了。呵,前总理说这话,被拍砖头。

希望目前的制度,到了你我该享受的时候,还完好无缺在那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