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医疗开支逐年增长 前央行行长建言4招控制成本

渥村同乡

新手上路
注册
2009-12-20
消息
52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前加拿大中央银行行长杜奇(David Dodge)及一些具影响力的论者在联邦自由党的政策会议上指出,由于本国的老化人口将需要更为昂贵的医疗服务,医疗保健成本正迅速变得难以维持。

据加通社综合报道,这些论者在这个于满地可举行的会议上称,必需要控制这些成本。他们并提出一些建议,但这些建议在以往曾对政客带来不利的后果,当中包括设立公营和私营医疗保健的两级制度。

曾经担任副财政部长的杜奇在会上称,已是时候重新研究这个计划,而这个计划的成本正以每年7%的幅度增加,是经济增长的2倍。

他向参加会议的代表表示,真的只有4个选择来控制医疗开支:1.推行或增加专门用途的医疗保健税或费用。2.收细公营医疗保险所提供的医疗程 序的范围,逼使人们为不包括的服务购买私营的医疗保险。3.引入显著的共付费用。4.持续调低所提供的服务的质素,容许等候时间延长及限制药物的保险范围,以 及容许人们购买更高级别的私营保险。换言之,即是所谓的两级药制。

杜奇表示,这是针对医疗保健方面令人难以接受的选择。
 
呵,用词比我专业。基本也就这些招数了。

不改良是没有出路的。
 
近日,大家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热热闹闹的讨论加拿大看病难问题。其实,现在谁都难。

政府难不难?医疗投入越来越大,医疗赤字也越来越大,经济增长的速度抵不上医疗开支的速度。

医生难不难?医生本来就缺,随着陆续退休和医学院减少招生,医生越来越缺,即使想加班加点多看点病人,政府还不给钱。延误了你的病情,医生要担点责任,安排你尽快住院吧,医院严格的控制着床位。给你的药贵点吧,保险公司要审查,大处方开多了医生自己的饭碗都砸了;给你的药一般点吧,你抱怨久治不愈。

护士难不难?全球都在闹护士荒,加拿大最严重。护士一直短缺,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加班时数居各行业之首。干护士不仅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连上10来个小时的班,不是好玩的。
 
看到那些医院的床位全被老头老太占据,还能动的老头老太们整天往医院跑, 我就知道全民公费医疗肯定是死路。 我只希望它死的这一天早点到来。
 
前天在一家医院门口,一个瘫痪病人坐在轮椅上,在门口晒太阳。他看上去60岁左右。我跟他聊了会。他是88年在旅行时不小心摔坏了脊梁骨,从此一直住在医院里,被全天候免费照料。
 
1.推行或增加专门用途的医疗保健税或费用
加税、加费,反对!

2.收细公营医疗保险所提供的医疗程 序的范围,逼使人们为不包括的服务购买私营的医疗保险。
保险,可以考虑。

3.引入显著的共付费用。
共付费用,不懂。

4.持续调低所提供的服务的质素,容许等候时间延长及限制药物的保险范围,以 及容许人们购买更高级别的私营保险。
延长等待、限制用药,坚决地、强烈地反对!!!
 
前天在一家医院门口,一个瘫痪病人坐在轮椅上,在门口晒太阳。他看上去60岁左右。我跟他聊了会。他是88年在旅行时不小心摔坏了脊梁骨,从此一直住在医院里,被全天候免费照料。

怪不得住不进去,把医院当成养老院、疗养院、收容所了。哗哗的银子啊!
 
看到那些医院的床位全被老头老太占据,还能动的老头老太们整天往医院跑, 我就知道全民公费医疗肯定是死路。 我只希望它死的这一天早点到来。

呵呵,您有一天也会变老的,至于老,常去医院也正常。不能大改,给人一条活路吧:(
 
前天在一家医院门口,一个瘫痪病人坐在轮椅上,在门口晒太阳。他看上去60岁左右。我跟他聊了会。他是88年在旅行时不小心摔坏了脊梁骨,从此一直住在医院里,被全天候免费照料。

他只能每天坐在那里,您该感到庆幸,坐着的不是您:blowzy:
 
怪不得住不进去,把医院当成养老院、疗养院、收容所了。哗哗的银子啊!

那怎么办?弄辆手推车给推路边去?本人觉得,这制度有缺陷,是应该改,但真正需要的,还是要照顾。:o
 
那怎么办?弄辆手推车给推路边去?本人觉得,这制度有缺陷,是应该改,但真正需要的,还是要照顾。:o

残疾人可以去疗养院,长期占着床位别人就住不进来了,他一人就影响了好多人就医。
 
支持私营医疗保健。 有竞争才会提高效率。
 
残疾人可以去疗养院,长期占着床位别人就住不进来了,他一人就影响了好多人就医。

这是对的,病情稳定的病人是该去疗养院,不过可能也没有床位,才没有地方去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