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6-12-04
- 消息
- 947
- 荣誉分数
- 505
- 声望点数
- 203
为流年一绿加一滴墨水 [FONT=楷体][/FONT]
本文纯属演绎,大事件的基本属实有不足一成,其它实属虚构。
1.杨树林
残阳如血,穿过杨树林挺拔的枝干,发出温润的光泽,把依荷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
斜斜地映衬在刚刚铺上一层薄雪的地面上。
一片儿树叶飘然而至,在眼前随瑟瑟寒风舞动,旋转着,落下来。
依荷驻足,使劲儿扬起脖子,看着树顶,她原地转了一圈儿,
这竟然是她眼睛可及的这兀小树林的最后一片叶子。
依荷想起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一个久远而感人的故事。
她总是喜欢把那篇小说叫做[最后的常春藤],其实,这个题目已经与故事本身没什么联系,
只是,这么叫着,营造出海枯石烂的氛围,有一种默然和坚忍。
依荷弯腰把树叶捡了起来。一片嫩黄的杨树叶,薄薄的叶片透着沁凉,
依荷用手指顺着叶脉划拉了两下,第一次意识到杨树不仅有足以令她胆怯的眼睛,还长着心一样的叶片。
她把树叶夹在了书中。
回到宿舍,依荷看到丹阳床上的布幔关得严严的。别的人一个都不在,
依荷探头从窗户玻璃看出去,不少人已经从食堂打饭回来了。
依荷走过去,撩起布幔,丹阳躺在床上,她拿手捅了捅丹阳的后背,
埋怨起来:你怎么自个儿回来了?害得我四处找你。
丹阳没有动弹。
依荷从桌子里拿出两个人的碗,用勺子敲了几声脆响儿,又数了几张饭票和菜票,
对丹阳说:你要是不舒服,就别去了,我帮你把饭捎回来。想吃什么?几两米饭?
丹阳说:跟你一样。她的声音很粗重,像是刚刚哭过的样子。
丹阳的床位在上铺,依荷踩高,钻进布幔,扳过来丹阳的脸,丹阳的眼睛红肿着,
用手擦拭着泪水,说:我哥要去打仗了,呜呜。
不久,一个星期天,丹阳的哥哥要来。
当时,依荷陪同丹阳在宿舍等他,丹阳就给她讲小时候的事情。哥哥曾经为了
救落冰的她而一同陷入冰窟,差一点儿就丢了两条性命,后来被爹娘责骂,追打;
再后来,哥哥高中没有毕业,就参军了,为的是省钱供丹阳上学。
有人敲门,丹阳急忙去打开,门外走廊里,两个着绿军装的人,站得笔挺,好个英武。
两人都是中等个头儿,一个皮肤白皙,另一个黝黑,那黝黑肤色的,咧嘴笑着打招呼说:丹丹。
丹阳双手抓住那人的手,拉进门来,一边对依荷说:这是我哥,孙谦益;
一边又对哥哥说:这就是我的好朋友依荷。
谦益另一只手摘下帽子,托在手上,对依荷点头,微笑着问候:依荷妹妹好。
然后,介绍他的战友,叫徐永辉。
依荷对当兵打仗本没有什么真实的感觉。看电影或者画报上面,战争和流血的场景,
虽是令人心悸,她却很清醒那种遥远和艺术的虚幻。眼前看着这两身军装近在咫尺,
两个人气血方钢,那种温热甚至散发到空气中,依荷听着丹阳和哥哥一起开心笑得前仰后合,
体味到这是一种比常人更感珍惜的亲情。
丹阳问谦益:哥,你们到底什么时候去云南?
谦益说:这个可不能告诉你,哈哈。
徐永辉用拳头砸了谦益一把,对丹阳说:我们也不知道,
反正这个周末是最后一次准许外出,归队后,随时待命。
丹阳又问:你们还能写信吗?
谦益说:信当然能写……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人送。他一边说一边躲闪着永辉的拳头。
停了停,又说:丹丹,你要记着给家里多写信,别让娘挂记。
谦益抬头看看坐在对面的依荷,接着说:你们都该给家里多写信才好。
依荷第一次见到谦益,虽然并没有窘迫的感觉,两人几秒钟的对视,似乎有些太长久,
还是令她不知所措了。她乖乖地点点头,转移了视线。
丹阳问谦益:你是怎么给家里说的?
谦益:我就说了是换防,根据需要可能有仗要打。丹丹,你过年回家,就灵活着给爹娘说吧。
到了要分手的时候,丹阳终于忍不住伏在谦益的肩膀上哭起来。谦益有点儿局促,
不好意思地冲徐永辉咧了咧嘴,他轻轻挪开丹阳,安慰说:丹丹,别像个小孩子,一会儿让人看见要笑话了。
依荷也受感染,鼻子发酸,眼圈儿就湿了。她拿手指在眼角轻轻沾了沾,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谦益和徐永辉戴好军帽,整整衣服,齐刷刷一个军礼,给丹阳,又转动肩膀,正面儿给依荷,然后,转身走了。
本文纯属演绎,大事件的基本属实有不足一成,其它实属虚构。
1.杨树林
残阳如血,穿过杨树林挺拔的枝干,发出温润的光泽,把依荷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
斜斜地映衬在刚刚铺上一层薄雪的地面上。
一片儿树叶飘然而至,在眼前随瑟瑟寒风舞动,旋转着,落下来。
依荷驻足,使劲儿扬起脖子,看着树顶,她原地转了一圈儿,
这竟然是她眼睛可及的这兀小树林的最后一片叶子。
依荷想起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一个久远而感人的故事。
她总是喜欢把那篇小说叫做[最后的常春藤],其实,这个题目已经与故事本身没什么联系,
只是,这么叫着,营造出海枯石烂的氛围,有一种默然和坚忍。
依荷弯腰把树叶捡了起来。一片嫩黄的杨树叶,薄薄的叶片透着沁凉,
依荷用手指顺着叶脉划拉了两下,第一次意识到杨树不仅有足以令她胆怯的眼睛,还长着心一样的叶片。
她把树叶夹在了书中。
回到宿舍,依荷看到丹阳床上的布幔关得严严的。别的人一个都不在,
依荷探头从窗户玻璃看出去,不少人已经从食堂打饭回来了。
依荷走过去,撩起布幔,丹阳躺在床上,她拿手捅了捅丹阳的后背,
埋怨起来:你怎么自个儿回来了?害得我四处找你。
丹阳没有动弹。
依荷从桌子里拿出两个人的碗,用勺子敲了几声脆响儿,又数了几张饭票和菜票,
对丹阳说:你要是不舒服,就别去了,我帮你把饭捎回来。想吃什么?几两米饭?
丹阳说:跟你一样。她的声音很粗重,像是刚刚哭过的样子。
丹阳的床位在上铺,依荷踩高,钻进布幔,扳过来丹阳的脸,丹阳的眼睛红肿着,
用手擦拭着泪水,说:我哥要去打仗了,呜呜。
不久,一个星期天,丹阳的哥哥要来。
当时,依荷陪同丹阳在宿舍等他,丹阳就给她讲小时候的事情。哥哥曾经为了
救落冰的她而一同陷入冰窟,差一点儿就丢了两条性命,后来被爹娘责骂,追打;
再后来,哥哥高中没有毕业,就参军了,为的是省钱供丹阳上学。
有人敲门,丹阳急忙去打开,门外走廊里,两个着绿军装的人,站得笔挺,好个英武。
两人都是中等个头儿,一个皮肤白皙,另一个黝黑,那黝黑肤色的,咧嘴笑着打招呼说:丹丹。
丹阳双手抓住那人的手,拉进门来,一边对依荷说:这是我哥,孙谦益;
一边又对哥哥说:这就是我的好朋友依荷。
谦益另一只手摘下帽子,托在手上,对依荷点头,微笑着问候:依荷妹妹好。
然后,介绍他的战友,叫徐永辉。
依荷对当兵打仗本没有什么真实的感觉。看电影或者画报上面,战争和流血的场景,
虽是令人心悸,她却很清醒那种遥远和艺术的虚幻。眼前看着这两身军装近在咫尺,
两个人气血方钢,那种温热甚至散发到空气中,依荷听着丹阳和哥哥一起开心笑得前仰后合,
体味到这是一种比常人更感珍惜的亲情。
丹阳问谦益:哥,你们到底什么时候去云南?
谦益说:这个可不能告诉你,哈哈。
徐永辉用拳头砸了谦益一把,对丹阳说:我们也不知道,
反正这个周末是最后一次准许外出,归队后,随时待命。
丹阳又问:你们还能写信吗?
谦益说:信当然能写……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人送。他一边说一边躲闪着永辉的拳头。
停了停,又说:丹丹,你要记着给家里多写信,别让娘挂记。
谦益抬头看看坐在对面的依荷,接着说:你们都该给家里多写信才好。
依荷第一次见到谦益,虽然并没有窘迫的感觉,两人几秒钟的对视,似乎有些太长久,
还是令她不知所措了。她乖乖地点点头,转移了视线。
丹阳问谦益:你是怎么给家里说的?
谦益:我就说了是换防,根据需要可能有仗要打。丹丹,你过年回家,就灵活着给爹娘说吧。
到了要分手的时候,丹阳终于忍不住伏在谦益的肩膀上哭起来。谦益有点儿局促,
不好意思地冲徐永辉咧了咧嘴,他轻轻挪开丹阳,安慰说:丹丹,别像个小孩子,一会儿让人看见要笑话了。
依荷也受感染,鼻子发酸,眼圈儿就湿了。她拿手指在眼角轻轻沾了沾,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谦益和徐永辉戴好军帽,整整衣服,齐刷刷一个军礼,给丹阳,又转动肩膀,正面儿给依荷,然后,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