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的圣诞礼物--共军歼20曝光

iambenben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4-11-25
消息
4,179
荣誉分数
58
声望点数
0
共军歼20本月22日曝光(国内过去都叫歼14,老外叫歼20)
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2个研制成功第4代隐形战斗机的国家
美帝YF22/YF23 1990年试飞
俄罗斯T50今年1月露面,但是气动隐形等都落后于土共的歼20
歼20太NB了啊,侧面象美帝的YF23
 
有图有真相

DSI进气道,枭龙上是用来技术验证的
 

附件

  • J20_1.jpg
    J20_1.jpg
    45.9 KB · 查看: 677
全动垂尾,太NB了
 

附件

  • J20_2.jpg
    J20_2.jpg
    107.5 KB · 查看: 673
侧面
 

附件

  • J20_3.jpg
    J20_3.jpg
    36.8 KB · 查看: 673
  • J20_4.jpg
    J20_4.jpg
    74.2 KB · 查看: 672
效果图
 

附件

  • J20_5.jpg
    J20_5.jpg
    34.4 KB · 查看: 691
这个头儿那么大啊!
 
就只是四代都让你们HIGH成这样,人家的隐形轰炸机几十年前就形成战力了,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四代JB,中国需要的是产生N代JB的机制,也就是民主,自由,公平,法制。有个这个机制,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就会暴发出来,别说4代JB,N代NB都能造出来。
 
这个肯定是真的,去年就已经泄密


俄专家泄密:中国正研制接近美F-23的五代战机

近日,曾参与援华的俄罗斯技术副博士瓦谢斯拉夫-瓦罗金专门撰文,对中国第五代战斗机J-XX的研制工作进行了分析,称中国的5代机为了能对抗F-22, 不会走模仿俄罗斯1.44试验机的道路;中国设计者将会突出空战性能为首要设计目标,而放弃其他多功能来保证“空对空”战力达到F-22的水平。
中国设计者就目前已掌握的技术,仅从作战能力来讲,可以制造出相当高水准的战斗机,唯一的问题是中国人如何在天空展示这一军事技术实力,就像美国人驾驶F-22战斗机在中国边境已经开始展示的那样。
  作战能力与应用技术相结合决定了战斗机的重量级别。可以说,在中国设计者制定的战斗机性能计划中,其目标不是现在的F-22A,而是1995年以“空对空”任务为主要设计目标时的YF-22。
通过现有掌握的关于中国5代机气动外型的情报看,这一论断无疑是正确的。根据这些资料,主要的战术技术参数目前都是针对战斗机远距离和近距离空战能力的,而这些战术技术参数中首要考虑的是隐身性和机动性。
不论如何,中国的设计者非常清楚仅凭现有手中资源(技术,也许还有资金方面)简单复制美国人的是行不通的。中国一直在寻找解决研制5代战斗机的所有难题的办法。

  中国方面绝对不会向外宣传正在进行的5代机研制工作,真实信息的匮乏(虽然关注度非常大)引发了一些混乱。其中之一是说成都集团的设计者在仿制俄罗斯 非常着名的试验原型机1.44。这一假说是由美国一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在其报告中提到的。随后,该假说被几大国外刊物转载,进而顺理成章的成为“事实”。
作者有理由反对这一广为流传的观点,并准备提出一个看法,这一顺理成章的“事实”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中国方面造成的。但是令人头疼的是中国网络上发表的几张成都集团正在建造的5代机的图片与着名的试验原型机1.44相同。
经过详细的分析这些配图资料,可以清楚看出,在中国人的制定的五代机计划中,既不会走F-22这条路,也不会走1.44这条路。
中国下一代战机和YF-23最具特色的设计都是外倾的 V 形全动尾翼,取代了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的传统结构。不过YF-23采用了大幅度尾翼外偏的设计,以确保隐身能力,但相应的尾翼效率也降低了。相比之下,中 国下一代战机采用小幅度外倾设计,处于隐身要求的下限,是综合权衡了隐身和机动能力的结果。
全动 V 形尾翼的设计对于改善飞机隐身特性是极为有利的。而且由于减少了操纵面和相应的控制机构,也有助于飞机减轻重量和减小阻力。但除了操纵面负荷问题外,这种设计必然面临的一个考验就是飞控系统的复杂化。
V 形尾翼的偏转控制是相当复杂的,一物多用的设计必然会加大飞控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研制风险。而飞控软件的编制恰恰是飞控系统设计难点之一。自电传飞控系统应 用到第三代战斗机以来,大多数一流战机都在这上面栽过跟头。YF-23没有得到保守的美国空军的青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如此。

  不过,中国歼-10飞机研制试飞创下了“0坠毁”的第三代战机研制奇迹,有理由相信中国航空科技人员的飞控软件的编写水平已用足够的能力去应对这一挑战。
如果采用V 形尾翼的飞机又采用了推力矢量发动机,以上一系列问题可能会得到缓解,对改善机动性和敏捷性也有好处。

  但YF-23并没有采用推力矢量发动机,一是当时美国的推力矢量发动机也没有完全成熟,采用会进一步增大研制风险,二是其设计思想过度追求隐身能力。 YF-23的上置式沟槽式尾喷口源自 B-2 的后机身设计,可以减小飞机的后向雷达反射截面积和提高红外隐身能力。这种设计对于轰炸机是合适的,对战斗机则不一定了。上置式沟槽式尾喷口也使得发动机 喷管无法矢量偏转
目前来看,俄罗斯的AL-41推力矢量发动机已经基本成熟,如果中国下一代战机能采用俄制或者国产大推力推力矢量发动机的话,会实现隐身能力、机动性和敏捷性的协调统一。从图中看,中国下一代战机的尾部已经预留了推力矢量发动机尾喷口机动的空间

  根据目前透露的信息,由沈飞研制的中国下一代战机更接近于美国当年四代机竞争选型的落选者YF-23,但是加了鸭翼.
另外机翼体积也有所缩减,机翼主油箱容积相应减少。因为考虑到隐身问题,下一代飞机作战时大多不能外挂副油箱,所有燃油必须由机内油箱装载。对于 担当“世界警察”全球干预的美国来说,战斗机的跨战区航程要求比较高;而对以国土防空和周边作战的中国空军而言,就没有必要追求特别大的航程。这样的选择 是可以接受的。

  两相对比,中国下一代战机的机身长度明显长于F-22,这意味着即使在飞机最大横截面积相当的情况下,中国下一代战机可以获得更平滑的横截面积分布及 变化率,也就意味着更小的跨、超音速阻力。不难看出,中国下一代战机选择了超音速性能,显然是体现了高速出击高速拦截的理念。
在总体外观,中国下一代战机和YF-23非常类似,机身初看上去就像把前机身和两个分离的发动机舱直接嵌到一个整体机翼上一样。

  前机身内主要设置雷达舱、座舱、前起落架舱、航电设备舱和导弹舱。前机身前段横截面近似一个上下对称的圆角六边形,然后逐步过渡到圆形横截面,最后在机身中段与机翼完全融合。

  后面的进气道和发动机舱部分,其横截面仍是梯形,并以非常平滑的曲线过渡到机翼或后机身,这种方案有助于减小阻力,也是很好的隐身设计。

  尾翼采用宽间距布置,避开了机身有害涡流,而充分利用了鸭翼有益涡流,因此改善了剧烈机动状态下俯仰、滚转和偏航控制。

  更为先进的YF-23方案被F-22击败,主要是美国空军的保守策略所致。而处于跨越式发展的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势必要在综合总结F-22、F-23和俄罗斯1.44特点的基础上,研制自己更加先进的下一代战机。
 
就只是四代都让你们HIGH成这样,人家的隐形轰炸机几十年前就形成战力了,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四代JB,中国需要的是产生N代JB的机制,也就是民主,自由,公平,法制。有个这个机制,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就会暴发出来,别说4代JB,N代NB都能造出来。

两手都要抓
不过俺对民主不感兴趣,只对杀人机器感兴趣,嘿嘿
 
网友亲历记,丝带=四代,四代机
------------------------

之前盛传丝带首飞,果断和学校的人组队去黄田坝的成飞机场围观了, 结果早上全城大雾,机场附近道路大堵车,我们走了好久好久才到,结果能见度不到30米
j_0013.gif
,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无奈找了个摊摊吃了碗面,看了阵电视,新闻30分完了后,雾气终于散的差不多了。 首先见到的就是昨天来的专机,大家看到专机没走,想着肯定会在首长走前再秀一下,果断来精神了。
j_0011.gif

来围观的人也陆续来了,十多个人拿着各种望远镜,盯着机场内任何一个移动目标看。12点55左右,来了个面包车,几个空乘上专机了,说明专机下午应该会 走。 13点18分,两架没涂装的歼十B出机库了,应该是一般测试。13点半开始,传来了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应该是试车的声音,一直响,响了得有20多分钟,是 从室内传来的,众人判断应该是丝带的声音。 久等了一阵后,拿了psp出来,刚准备打一下MHP,突然有人大呼“出来了!” 一看,果然是黑丝! 看到第一眼的感觉,首先是大,它从歼十旁边拖过,整个身段比歼十大了好大一圈,整体的外形和现在已经有的照片基本一样,线条流畅,非常帅气,非常科幻,鸭 翼,类似F117的尾垂,但机翼形状没法确认,有那么一阵对着我时我觉得应该是W型的,但没法再次确认了;DSI进气道的鼓包隐约可见,很靠里面,看不太 清楚。一体的座舱盖,晶莹剔透,泛着蓝光;尾部有两个小腹鳍。造型真的非常惊艳,周围 霸气 威武 我勒个去 的呼号不绝于耳。
j_0003.gif
拖车拖着黑丝朝跑道另一头去了,所有人立马朝那边跑,我搭了一个大叔的车,跟着黑丝同步前进。到那头后,就是左面朝我们了,座舱下方,2001的编号清晰 可见,尾翼上的五角星,中间的“八一”历历在目;掉头的一瞬间正面朝我们,正面看上去除了鸭翼外和F22一模一样, 起落架挡板边缘也是锯齿形的,但向下翻,感觉有点奇怪。 随后,机场内各种工作人员和参观的人也陆续到位了,飞机在一旁,周围一大群工作人员在上面进行各种作业,鸭翼和尾垂动了一下,非常灵活,非常快,转动将近 有90度了。14点59,舱盖关闭,发动机响了一阵后,黑丝开上跑道,发动机的声音越来越响,飞机刷的一下冲出去,非常快,跑了差不多1000米左右机头 小抬,然后就放减速伞了,随后又开回原位,几种补给车上去了,这次滑行实验就结束了。 之后3辆中巴车和一群奥迪的车队开向了跑道那头的专机,阵势真的不小,说不定真是前面传言的AF的许司令。 15点50左右,专机起飞了。 首长都走了,今天也不可能飞了, 我们感觉差不多了,不知道几时才会第二次滑行,就走了。
今天真是很感慨,我们也能造出这么威武的东西,在场所有围观的军迷,甚至路人的老头老太都非常自豪
j_0003.gif
,说这是ps什么的,真的洗洗睡了吧,不要吐酸水了,神马心神,KFX,或者阿三啥的,都可以退散了,毛子你要是真只有T50的水准还是拖回去砸了算了吧。

赞颂威武的611!!赞颂威武的132厂!! 赞颂威武的PLAAF!
 
共军这大鸟,奏是威,给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