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中国不是西亚北非(图)

没时间的小孩

新手上路
注册
2011-03-14
消息
76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16
2011年3月14日 侨报






  媒体记者在现场工作。 新华社

44bk2.jpg





  ▲温家宝答记者问。 新华社
111rznd.jpg

  温家宝记者会摘要一

  中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14日上午在北京闭幕,温家宝总理在会后会见中外记者并答问。根据新华社、中新社报道,本报对此次记者会内容摘要如下:

  开场白

  信心像太阳一样 充满光明和希望

  刚刚结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国内外形势也非常复杂,做好各项工作,完成预期目标,需要付出极大努力。 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又要树立信心,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
  把中国同政治动荡国家类比是不正确的

  记者问

  今年年初以来,在北非的一些国家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也在关注着快速发展的中国,有人认为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已经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发展模式如何很好地适应变化中的大环境?其他国家能否从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借鉴并得到启示?

  总理答

  我们十分关注西亚、北非发生的政治动荡,但是任何把中国同西亚、北非发生政治动荡的国家相类比都是不正确的。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这是举世公认的。我们的政府在认真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这也是老百姓有目共睹的事。中国经济这些年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经济总量跃居到世界第二位,但是我们一直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们选择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三,必须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以保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第四,必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进一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的改革和建设还在探索当中,我们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发展是一种模式。
  同样,我们认为任何国家都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我们认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都可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借鉴。
  中央规划绝不会代替香港自身规划

  记者问

  “十二五”规划报告当中特别提到港澳,包括继续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还有就是确立粤港多项大型机械建设项目的合作,中央在作出这些规划的过程当中都有哪些考虑?另外,现在有人说香港已经逐渐在消失它的传统优势,已经没有独立的能力应对区域竞争,所以迫使中央这次要出手,您怎么看待这个说法?这些措施长远是否能够有效的解决现在香港存在的比如贫富悬殊等问题。

  总理答

  听到香港记者的提问,我想起在2003年访问香港,也就是在那一年那次访问,我见证了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协定。我可以先跟你说,我很想再去一次香港,看望香港人民,向香港人民表示问候。
  这次“十二五”规划纲要把港澳单独列为一章,表明了中央政府对香港和澳门保持长期稳定的坚定支持。这样做不仅是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各界人士的要求,也是对港澳的长期发展有利的。
  方才你说香港的传统优势不存在了,我不这样看。香港经历了两次金融危机,都经受住了考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地位没有改变。 
  在规划当中,我们特别强调要使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的结算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事实上,这些年我们在金融上的改革都首先在香港先行先试。比如人民币在香港的存款已经超过3000亿元。我们首先实现了货物贸易在香港以人民币结算的试点。这些都有利于巩固和发展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目前不仅有应对区域竞争和风险的能力,也有应对世界竞争和风险的能力。但是,香港也面临着相当复杂的外部局势。因此,也要有忧患意识,利用好机遇迎接各种挑战。我曾经讲过,香港要注意三件事情:第一,要有一个长远的、科学的发展规划;第二,要重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第三,要努力改善民生。
  对不起,我想利用这个时间还想回答一个你没有提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中,在香港有一种舆论,说香港“被规划”了。
  我想在这里再次强调,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认真执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严格遵守基本法。中央制定的“十二五”规划都是支持香港的发展,中央的规划绝不会代替香港的自身规划。
  通胀像老虎 管理通胀预期有信心

  记者问

  通货膨胀现在成为中国社会越来越突出的一个问题,高物价、高房价已经直接影响到老百姓日常的生活。如何评价政府已经采取的措施呢?下一步有什么新的措施出台?在应对通货膨胀,会不会考虑让人民币较快速度的升值?

  总理答

  通货膨胀就像一只老虎,如果放出来就很难再关进去。我们目前出现的通货膨胀其实是国际性的,由于某些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造成汇率和大宗物资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这不仅影响一个地方,就连欧洲也突破了2%。前几个月,世界粮价上涨15%,如果再加上西亚北非局势的影响,油价高企超过每桶100美元。
  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对中国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们难以控制的。另一方面,确实在我们国内也有因为劳动力成本提高,各种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而造成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因此,我们今年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各项工作中,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了第一位。对于管好通胀预期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对于物价,我们不敢掉以轻心。首先,要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保障供给;第二,加强流通,特别是要加强农产品流通这个薄弱环节;第三,主要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管好市场。我们将持之以恒地把这项工作做到底。也就是说“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你关心人民币升值问题,我可以告诉你,我们将继续坚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动摇。如果从1994年算起,我们大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已经进行了3次。 
  现在同1994年相比,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升值57.9%。我们这次改革,主要是改变单一的盯住美元,而实行根据市场需求,参照一揽子货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我们将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进一步加大人民币浮动的弹性。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考虑这种升值还是渐进的,因为它关系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和就业,我们要保持整个社会的稳定。
  调低经济增长速度不仅是表决心
  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并不容易

  记者问

  “十二五”规划确定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就是年均增长7%。这个数字和“十一五”规划相比降低了0.5个百分点。主动调低经济增长速度这样一个选择是出于什么考虑?如果未来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会不会影响扩大就业以及改善民生等方面?

  总理答

  主动调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仅表明决心和意志,而且是一个重大的举措。
  就是说,在今后五年以至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真正使中国的经济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
  经济发展速度、就业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必须在这两条道路当中走出一条光明道路,把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要充分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调整经济结构,解决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使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环境和资源相适应。
  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我们的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加,7%的速度使经济增长也不断增加,也就是说基数大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谈到就业,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结构调整,特别应该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主要是科技型的小企业。重视发展服务业,这些都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我们一定想办法,在比过去低的速度下还能解决中国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问题,这对政府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我们完全有决心能够办好这件事情。
  谈台湾:骨肉之亲,析而不殊

  记者问

  “十二五”规划已经正式通过,而两岸经济合作会议日前在台湾举行了首次会议。请问“十二五”规划和两岸签署的ECFA怎么促进两岸的经贸合作?另外,有部分台湾民众担心在大陆的经济转型之后可能对于在大陆的台资企业造成很严重的冲击,出现经济困难,请问您如何看待?

  总理答

  大陆与台湾的ECFA协议今年1月1号生效,首先是早期收获。在今年2月份,两岸有关方面进行了一次评估,总的认为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效果初显。今年1月份,两岸贸易额增长了30%。去年大陆与台湾的贸易额超过1400亿美元,台湾的顺差达到860亿美元。
  大陆已经成为台商投资的一个重要目的地。现在台资企业在大陆的已经有8万多家,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如果算上异地投资,就是经过维纳尔京群岛这些岛屿,整个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台商投资已经占到大陆吸引外资的9%。
  我想要消除这样一个顾虑,就是我们在推进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只能为台资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更有利的商机。我们将对台资企业继续实行国民待遇。台资企业在内地的发展不仅不会被边缘化,而且会有更大发展趋势。
  在ECFA实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将本着循序渐进的方式进一步推进后续谈判。在整个谈判过程中,你都可以感觉到大陆的诚意和对台湾商界和人民利益的关心。我们是同胞,骨肉之亲,析而不殊。
  日本遭受特大地震
  我们感同身受
  ——三天以前,日本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地震灾害,给日本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想借此机会,向在这次灾难中遇难的日本人民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全体日本人民表示诚挚的慰问。
  ——中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我们感同身受。在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的时候,日本政府派了救援队,并且给中国以物资上的支援。我们的救援队昨天已经到达日本,我们运送的救灾物资也到达了日本。我们将根据日本的需要,愿意继续提供必要的帮助。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