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1-21
- 消息
- 1,002
- 荣誉分数
- 52
- 声望点数
- 0

2011-03-17 09:27 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3 条,点击查看 我有话说
南都讯 记者张东锋 “‘万年一遇’是概率定量评价的一个尺度,说明概率水平极低。”针对部分网民围绕“中国反应堆厂房可抗万年一遇地震”展开的质疑,广东核电集团昨天在其官方微博上再次回应说,这是一个用来“表征地震时间发生几率的一个指标,不能作简单的线性推导”。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安危举世瞩目,自然也让中国人关心国内的核电厂抗震能力。3月15日,有媒体发表了中广核集团前一天对中国核电安全问题的回应,并做了大标题《中国反应堆厂房可抗万年一遇地震》。
这本来是一则应该减少公众忧虑的回应,不料其“万年一遇”的说法却在网络上遭到了质疑。“中华文明5000多年,那么上溯1万年的地震史实,是怎么‘遇’到的?”有网友质疑说,核电厂的运行年限才几十年,怎么能说预测万年之后?
“打比方说,飞机失事的概率是1/200000,并非表示坐20万次飞机一定就会失事,地震同样是这样!任何事物都有风险,我们要做的是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而如何评价风险就需要各种指标。”中广核集团昨天在微博上回应说。
为此,中广核又专门发了一条微博解释说:“万年一遇”是对“年超越概率10-4”的一个通俗说法,对于地震事件的“万年一遇”是一个统计层次的概念,不是说明在一万年内一定发生,或者一定不发生、具体何时发生。
据介绍,按照我国核安全导则,定义的核电站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按年超越概率10-4评价,略严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10-3-10-4评价(也即重现期是1000年至一万年一遇),与欧美、日本相当,这说明概率水平极低。
“通俗地说,‘万年一遇’是核电站抗震设计的最高标准,而在我国的核电厂址发生如此强震的概率非常低。”回应最后表示,我国大陆东部的沿海地带,远离构造变形强烈的南北构造带和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带,现今挤压构造作用不强烈;我国南部沿海地带,远离构造变形强烈的我国南北构造带和吕宋岛弧板块俯冲带,现今挤压构造作用并不强烈。因此,中国大陆发生地震的强度和频度要远低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