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革命似乎来得太快了
http://my.backchina.com/chineseforum/201102/message-920148-page-1.html
中东的民主革命突起,当埃及的局势处于拉剧阶段时,整个西方世界都在摇旗呐喊,为民主加油,老美小奥总统、老希国务卿更是一再发表讲话,旗帜鲜明地支援了埃及人民的民主斗争,虽然后来有点觉得不对劲儿,但还是顺水推舟地将革命进行到底了。
可是,当中东的"上街抗议占广场"运动象流感一样,一个国家接一个国家流行时,全世界都有点傻眼了。面对巴林和利比亚的混乱和暴力,世界舆论中的声援和谴责声浪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高,取而代之的是"Unrest"一词,似乎此时西方更希望中东就此打住,"Rest"一下。
照理说西方现在有充分的理由为利比亚的民主运动添油加醋,因为卡达菲上校可不比听话的穆巴拉克,他是个公开和西方和美军叫板的人物,他的雇佣军在冷战时期直接干涉过邻国内战,他指示手下制造令270余英美人丧身的洛克比空难,他是靠政变上台的(1969),一干就是40年了......他一直是美国和西方要坚决搞定的对象,那为什么在卡达菲上校真的要倒台的时候,西方似乎又有点犹豫了呢?
1)倒卡现在是易如反掌,但谁上就难了。利比亚不比埃及,埃及由于长期接受美国的大量军援,美国自认对埃及的军方还是有把握的,找一个替补守门员扶正不难。可利比亚长期和西方公开对立,军队一直控制在上校自己手里,老美一时难于左右局势,倒卡运动来得太快了。
2)卡达菲上校其实是个嘴里硬的孙子,1985年被美国的老里根百架战机狂炸一番后,就老实多了,在国际舞台上基本就一乱说乱跳、娱乐大家的丑角,更有出卖巴基斯坦对外核合作计划的立功表现。所以,即便在中国,卡达菲上校的形象也远远没有古巴的卡斯特罗高,中国政府和这位"反美"英雄一直都保持着合理的距离。
卡达菲上校怎么说也是英国皇家军事学校培养出来的高材生,虽然行为怪异,但教训教训还是知道好歹的,所以虽然他高举民族化、公有化的大旗,利比亚重要的石油经济最终还是掌控在西方公司的手里的,这样就好。可现在这帮在利比亚搞民主的,更有点象中国清末的"拳民",见外国人就打、就砸、就赶,这样下去可真要出大乱子了,所以西方舆论对利比亚的民主运动有点"爱你在心口难开"了。
3)西方和世界经济刚刚从百年经济危机中起稳,中东一乱,石油价格就上涨,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油价上涨将增加一切工业产品的成本,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这对刚刚开始恢复的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太不利了,所以西方希望见好就收的心态严重。
4)更麻烦的是,国际油价上涨欧洲头疼、中国心疼、美国那儿都疼,就俄罗斯不单哪里都不疼,还心花怒放,地大物博的俄罗斯才是真正的世界产油国,油价上涨使俄罗斯的复兴又一次开起了顺风船。哈哈,这个颜色革命那个颜色革命,前二十年总在我俄罗斯家门口折腾;现在三十年河西,看看在你西方的势力范围内的百花齐放是啥滋味儿?欧洲担心、美国闹心、中国更得加小心,反正我俄罗斯是得过天花的,有免疫力了。
中东的乱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这个地区普遍存在的封建君主制和个人独裁体制,已经和时代格格不入了,看当年一战时期欧洲人抛弃君主制时的乱,以及乱过之后的二战"余波"之乱,就知道中东的乱可能才刚刚开始。
中东是一片堆满干柴枯草的民主荒原,美国和西方来此地放火开荒,本打算将自己的自留地扩大一些,结果却引来满山大火,是赶快逃离此地任其自烧自灭,还是紧急招募救火队员将火势控制一下?大家敬请观看国际舞台上的大戏吧。
http://my.backchina.com/chineseforum/201102/message-920148-page-1.html
中东的民主革命突起,当埃及的局势处于拉剧阶段时,整个西方世界都在摇旗呐喊,为民主加油,老美小奥总统、老希国务卿更是一再发表讲话,旗帜鲜明地支援了埃及人民的民主斗争,虽然后来有点觉得不对劲儿,但还是顺水推舟地将革命进行到底了。
可是,当中东的"上街抗议占广场"运动象流感一样,一个国家接一个国家流行时,全世界都有点傻眼了。面对巴林和利比亚的混乱和暴力,世界舆论中的声援和谴责声浪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高,取而代之的是"Unrest"一词,似乎此时西方更希望中东就此打住,"Rest"一下。
照理说西方现在有充分的理由为利比亚的民主运动添油加醋,因为卡达菲上校可不比听话的穆巴拉克,他是个公开和西方和美军叫板的人物,他的雇佣军在冷战时期直接干涉过邻国内战,他指示手下制造令270余英美人丧身的洛克比空难,他是靠政变上台的(1969),一干就是40年了......他一直是美国和西方要坚决搞定的对象,那为什么在卡达菲上校真的要倒台的时候,西方似乎又有点犹豫了呢?
1)倒卡现在是易如反掌,但谁上就难了。利比亚不比埃及,埃及由于长期接受美国的大量军援,美国自认对埃及的军方还是有把握的,找一个替补守门员扶正不难。可利比亚长期和西方公开对立,军队一直控制在上校自己手里,老美一时难于左右局势,倒卡运动来得太快了。
2)卡达菲上校其实是个嘴里硬的孙子,1985年被美国的老里根百架战机狂炸一番后,就老实多了,在国际舞台上基本就一乱说乱跳、娱乐大家的丑角,更有出卖巴基斯坦对外核合作计划的立功表现。所以,即便在中国,卡达菲上校的形象也远远没有古巴的卡斯特罗高,中国政府和这位"反美"英雄一直都保持着合理的距离。
卡达菲上校怎么说也是英国皇家军事学校培养出来的高材生,虽然行为怪异,但教训教训还是知道好歹的,所以虽然他高举民族化、公有化的大旗,利比亚重要的石油经济最终还是掌控在西方公司的手里的,这样就好。可现在这帮在利比亚搞民主的,更有点象中国清末的"拳民",见外国人就打、就砸、就赶,这样下去可真要出大乱子了,所以西方舆论对利比亚的民主运动有点"爱你在心口难开"了。
3)西方和世界经济刚刚从百年经济危机中起稳,中东一乱,石油价格就上涨,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油价上涨将增加一切工业产品的成本,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这对刚刚开始恢复的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太不利了,所以西方希望见好就收的心态严重。
4)更麻烦的是,国际油价上涨欧洲头疼、中国心疼、美国那儿都疼,就俄罗斯不单哪里都不疼,还心花怒放,地大物博的俄罗斯才是真正的世界产油国,油价上涨使俄罗斯的复兴又一次开起了顺风船。哈哈,这个颜色革命那个颜色革命,前二十年总在我俄罗斯家门口折腾;现在三十年河西,看看在你西方的势力范围内的百花齐放是啥滋味儿?欧洲担心、美国闹心、中国更得加小心,反正我俄罗斯是得过天花的,有免疫力了。
中东的乱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这个地区普遍存在的封建君主制和个人独裁体制,已经和时代格格不入了,看当年一战时期欧洲人抛弃君主制时的乱,以及乱过之后的二战"余波"之乱,就知道中东的乱可能才刚刚开始。
中东是一片堆满干柴枯草的民主荒原,美国和西方来此地放火开荒,本打算将自己的自留地扩大一些,结果却引来满山大火,是赶快逃离此地任其自烧自灭,还是紧急招募救火队员将火势控制一下?大家敬请观看国际舞台上的大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