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的支援 日本灾民忍无可忍开始愤怒了

骑着狼放羊

新手上路
注册
2011-03-05
消息
148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姗姗来迟的支援 日本灾民忍无可忍开始愤怒了

文章来源: 人民网 于 2011-03-24 14:15:08



日本东北地震过去了近2个星期,随着各类物资、尤其是燃料的恢复供应,在焦躁和恐慌之下困守震区数十日的灾民们终于有机会踏上通往安全地带的旅程。上周末以来,大批福岛、宫城县的受灾民众流向日本各地,截至22日人数已上升至26万4千。东京都也于18日开始着手设立临时避难所,继东京武道馆和味之元剧场之后,22日宣布将再开放东京国际展览中心和国际会议中心,优先收容福岛地区灾民。各设施的合计收容能力达5000人左右。这些避难设施的条件并不尽如人意,但却为颠沛流离的灾民们提供了栖身之所,至少在这里他们无需面临余震、海啸和辐射的威胁。

  但是,政府有些“姗姗来迟”的支援似乎并没能平和灾民们的不满。相反,过去2周震区内发生的物资匮乏和分配不均等问题却随着灾民的移动浮出水面、逐渐升温。22日,记者来到位于足立区的东京武道馆临时避难所,试图通过灾民的叙述描绘出震后灾区内的真实图景。

  东京武道馆收容的350名灾民主要来自福岛县磐城市。磐城市是3.11地震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这座人口35万的港口城市经历了地震、海啸的肆虐,且其北部地区至今仍处在核辐射的威胁之中。截至记者发稿前(3月22日19时),磐城市政府公布的最新放射线测量结果为1.86μSv/H(微希伏/小时),远远超过正常值。

  “如果真的安全,国家就应该在担保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发出安全宣言。只要政府能保证安全,我立即回家”,磐城市的山田先生在用硬纸壳隔断的“简易住所” 中向记者说。尽管所在的区域从地震当天便停水、停电、通信不通,他最初还是准备在家中坚持下去的。“那里才是我自己的家”,64岁的山田先生掩饰不住对故乡的眷恋。然而,日本政府在核污染问题上态度暧昧、反应迟缓却让当地居民们疑虑重生。

  核电站发生泄漏后,日本核安全委员会把避难范围定到半径2公里的距离,同时宣告称泄露物质微量、对身体无害。但随着事态的恶化,避难范围一步步的从2 公里扩大到10公里,进而是20公里,18日更是在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半径20至30公里圈内实施了“屋内避难”措施。“我们并非怀疑政府,但避难范围一扩再扩至少说明他们对事态的预测和准备都严重不足。政府的模棱两可的态度最让我们担心”,山田先生显得有些激动。“要领水和食物就必须出门。新闻上介绍回家后要漱口、洗脸、清洗衣物减少辐射危害,但是地震以后磐城市长时间停水,怎么预防?”,而且,“市政府从18日起开始配发碘片,据说是为了"以防万一",如果绝对安全为什么还要"防"呢”。

  政府没有及时提供确切信息似乎是山田先生疑虑的根源所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