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方励之, 他不让我们进城卖西瓜"

superlover

青春已经谢幕,可我迟迟不愿退场
VIP
注册
2007-08-08
消息
8,892
荣誉分数
1,409
声望点数
373
1989年5月底,北京就组织过郊区农民游行。游行者呼喊的口号是“打倒方励之!”,同时火烧模拟方励之的纸人。农民的理由是“他不让我们进城卖西瓜”。


陈希同李鹏其实蛮幽默的。

一晃22年
 
1989.6.4 前,北京都戒严了。 这帮弟兄们还想进城卖西瓜?他们也真会挑时候呀。这不是起哄吗?
 
wikipedia says" 方励之(1936年2月12日-),生于北京,籍贯浙江杭州,中国天体物理学家,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副校长,在1980-90年代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异见人士,中国当代民主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89年被迫离开中国。现为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

称方是中国当代民主运动的领导人,这有点强加人家。方无非在80年代发表了评价ccp的先知先觉的言论,压根儿没领导民主运动,他的主要兴趣还是在学术上。

有次我对方教授说,你那个年代毕业时没有博士学位,你AU主页上是PhD的title,难道不会惹来麻烦,也难免会被国人抓来打假。他说别人都是这么称呼他(他没提起他是一些大学的荣誉博士),最后他通知学校把PhD给去掉了。可见是个从善如流的学者。
 
================ZT============

我对杨振宁和方励之的印象
已有 9367 次阅读 2009-9-6 13:07 |个人分类:人生|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杨振宁,方励之,人生感悟

我读大学的时候第一次见到杨振宁和方励之这两位牛人。那还是80年代初,当时能见到这样的牛人是不容易的,尤其是见到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所以,我们很多同学们都激动不已。

当时杨振宁被我母校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杨先生就做了一场报告。我至今还记得他当时说的一句话是,他的导师泰勒有很多的新想法,但95%都是错的,可是,有5%是对的就够了。当年我觉得杨先生这俏皮话说得很精彩很有哲理。现在听起来有点不对劲,如果一个人整天胡说八道,只有一两句是对的,是叫人很烦的。等我十多年后再次见到杨先生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快80岁但仍然精神抖擞的老人。这些年我听过杨先生的几场科普报告,特别是他在凤凰卫视上讲的《物理学的美》,让我深受启发和鼓舞。90年代他刚调入香港中文大学的时候,我还很冒昧地给他打过一次电话,想跟他讨论一个什么物理问题,结果由于我自己思路不清,被他问得无法讲下去只好作罢(惭愧)。这些经历让我对杨先生一直保持着一份崇敬的心情。杨先生娶少奶奶的事本来是一段佳话,可惜让很多红眼病人心生怨气。杨先生敢露真言的行为(比如评价易经)更是让很多推崇文化糟粕的人饱受煎熬但又无可奈何。

见到方励之,好像有人说是因为他的儿子是我们班的高年级师兄(记不确切了),通过他儿子的关系(不确切),我们班请来了这位当时已经赫赫有名的天文学家。他给我们讲的是相对论的时空观,用了一个龟兔赛跑的例子来说明时间是怎么会发散的。当他讲完大爆炸学说之后,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星系都退行而去,我们就可以通过周围的观测确定宇宙的中心。他说,很巧的是,这个退行速度和距离成正比,你回去可以证明一下,宇宙任何一点都看到相同的星系退行,所以,确定不了宇宙中心。我回宿舍真的证明了一下,果然如此,至今我还保留着这个证明。这个问题的解答其实非常简单,但我当年可是费了牛劲才证明出来的。这是我受到的一次科学启蒙。二十多年过去了,对这场景我还历历在目。80年代末的风波前夕,我在上海又听过方先生的轰轰烈烈的政治演说。我跟他还有过一次私人通信。我觉得这个人非常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这是很多科学工作者缺乏的品质。

这是两位有学识有思想有气节的学者,是我敬仰的人。
.
 
-----------------------------------
宇宙的膨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但是确实很难理解。只能这么认为,膨胀是为了对抗吸引,因为宇宙间存在着大量的物质(庞大的星系和星体)和能量,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不可能保持静止,唯有不断的膨胀,宇宙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但是这个膨胀是怎样的形态呢,实在是很难想象。 霍金对此有比较形象的比喻,用吹气球时气球被吹胀的状态来比作宇宙膨胀的状态。 气球上的斑点随着气球的吹胀,互相远离,但是没有一个斑点是膨胀的中心,这和宇宙膨胀的状态很象,星系之间彼此互相远离,但没有一个点是宇宙膨胀的中心。

再有,这个吹胀的气球相当于膨胀的球面模型,而对于每一瞬间膨胀球面上的任何一点来说,球面上的的其他点都是相对于这个点是对称的,即从任何点看上去,宇宙的形态都是一样的,所以说球面上的每个点都可以当作宇宙的中心,或认为根本不存在宇宙的中心。

当然,膨胀球面模型上的任何点都不能成为宇宙的中心,整个宇宙就象人类生存在地球表面上一样,存在于二维球面或曲面上,彼此相互远离的星系也应该按照某种曲率或曲面互相离开,但从整体上看应该还是处于某种曲面之上,如果真有宇宙中心的话,也应该是膨胀球面的每一瞬间的球心位置。
 
图 书 简 介


书名:方励之的真面目
ISBN:7503605715
作者: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厅 编
出版社:北京 : 法律出版社
年份:1989.7
页数和开本: 101页 ; 19厘米
丛编项:
题名:
主题:方励之(0) > 人物研究(0)
中图分类号:中国政治 如需代寻本书,从页面右侧预定>>
一般附注: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中央纪委、安徽省纪委一九八七年初有关开除方励之党籍的文件和当时一些报刊发表的揭露、批判他诋毁马克思主义、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等文章。
 
================ZT============

我对杨振宁和方励之的印象
已有 9367 次阅读 2009-9-6 13:07 |个人分类:人生|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杨振宁,方励之,人生感悟

我读大学的时候第一次见到杨振宁和方励之这两位牛人。那还是80年代初,当时能见到这样的牛人是不容易的,尤其是见到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所以,我们很多同学们都激动不已。

当时杨振宁被我母校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杨先生就做了一场报告。我至今还记得他当时说的一句话是,他的导师泰勒有很多的新想法,但95%都是错的,可是,有5%是对的就够了。当年我觉得杨先生这俏皮话说得很精彩很有哲理。现在听起来有点不对劲,如果一个人整天胡说八道,只有一两句是对的,是叫人很烦的。等我十多年后再次见到杨先生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快80岁但仍然精神抖擞的老人。这些年我听过杨先生的几场科普报告,特别是他在凤凰卫视上讲的《物理学的美》,让我深受启发和鼓舞。90年代他刚调入香港中文大学的时候,我还很冒昧地给他打过一次电话,想跟他讨论一个什么物理问题,结果由于我自己思路不清,被他问得无法讲下去只好作罢(惭愧)。这些经历让我对杨先生一直保持着一份崇敬的心情。杨先生娶少奶奶的事本来是一段佳话,可惜让很多红眼病人心生怨气。杨先生敢露真言的行为(比如评价易经)更是让很多推崇文化糟粕的人饱受煎熬但又无可奈何。

见到方励之,好像有人说是因为他的儿子是我们班的高年级师兄(记不确切了),通过他儿子的关系(不确切),我们班请来了这位当时已经赫赫有名的天文学家。他给我们讲的是相对论的时空观,用了一个龟兔赛跑的例子来说明时间是怎么会发散的。当他讲完大爆炸学说之后,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星系都退行而去,我们就可以通过周围的观测确定宇宙的中心。他说,很巧的是,这个退行速度和距离成正比,你回去可以证明一下,宇宙任何一点都看到相同的星系退行,所以,确定不了宇宙中心。我回宿舍真的证明了一下,果然如此,至今我还保留着这个证明。这个问题的解答其实非常简单,但我当年可是费了牛劲才证明出来的。这是我受到的一次科学启蒙。二十多年过去了,对这场景我还历历在目。80年代末的风波前夕,我在上海又听过方先生的轰轰烈烈的政治演说。我跟他还有过一次私人通信。我觉得这个人非常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这是很多科学工作者缺乏的品质。

这是两位有学识有思想有气节的学者,是我敬仰的人。
.
问题不是国人眼红杨大教授,是老少配自己太张扬!要作公众人物,就要不怕大众批评。

关于怎样观测确定宇宙的中心? 你可否在华人社区搞个科普讲座呢?
 
宇宙有没有中心还是疑问,要是谁能找到证明宇宙中心的方法肯定可以得炸药奖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