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chong
知名会员
- 注册
- 2010-04-28
- 消息
- 191
- 荣誉分数
- 2
- 声望点数
- 128
明报/「卑诗移民及多元研究中心」(Metropolis BC)一项研究发现,加国僱主仍有「以姓取人」的情况,即使学歷和工作经验相同,华裔或印裔姓氏求职者获面试的机会,较传统白人姓氏者少三成半,与两年前类似研究显示少数族裔见工机会少四成的结果相去不远。虽然有僱主指,原因是认為后者会有更好英文及沟通能力,但研究者指,强调具备这些技能的族裔求职者面试机会未能相应增加,显示僱主仍有潜意识的「姓名歧视」。
研究由多伦多大学经济学教授奥伦普洛斯(Philip Oreopoulos)和博士生迪奇夫(Diane Dechief)合作完成。
奥伦普洛斯于2009年已在大多伦多地区展开类似研究,他模拟製作了6,000份拥有3至7年工作经验、学士学位的履歷表,向2000个于网上刊登招聘广告的中小企发出求职信,发现在教育程度及工作经歷相同的情况下,拥有白人姓名的求职者获得面试的机率有16%,但华裔或印裔求职者,若具备加国学歷及工作经验,则有11%机率,否则面试机会显著下跌至5%。
另外,研究还发现,僱主更為重视加国工作经验,在同等工作经验下,毕业于国际知名学府的非白人姓氏者亦不及本地毕业的白人姓氏者受青睞,但若前者具有更多加国工作经验,则会更加吃香。
研究由多伦多大学经济学教授奥伦普洛斯(Philip Oreopoulos)和博士生迪奇夫(Diane Dechief)合作完成。
奥伦普洛斯于2009年已在大多伦多地区展开类似研究,他模拟製作了6,000份拥有3至7年工作经验、学士学位的履歷表,向2000个于网上刊登招聘广告的中小企发出求职信,发现在教育程度及工作经歷相同的情况下,拥有白人姓名的求职者获得面试的机率有16%,但华裔或印裔求职者,若具备加国学歷及工作经验,则有11%机率,否则面试机会显著下跌至5%。
另外,研究还发现,僱主更為重视加国工作经验,在同等工作经验下,毕业于国际知名学府的非白人姓氏者亦不及本地毕业的白人姓氏者受青睞,但若前者具有更多加国工作经验,则会更加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