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哥华的菲律宾人买房谈起

师长

超级会员
注册
2002-02-28
消息
714
荣誉分数
4
声望点数
128
最近大家在网上对买房有热烈的讨论。可以说买房和租房各有利弊。
但是不管怎样。我们新移民在买房和租房大战中处于劣势。毕竟我们来这里较晚。不容质疑,OTTAWA的房地产界有幕后垄断交易。大家可以发现在同一个发展地块的几家房地产商同进同退。你很难在A方听到B方的坏话。可以说中国新移民,从群体上来说是处不利地位。大部分财富聚集到原住民群体。

我有一次有幸在一酒吧听到两个相信是地产界的鬼老在谈论最近的房价和房租暴涨时,A说我们哪里两个月涨了20%,DO YOU KNOW 70% BUYERS ARE CHINESE。
B SAID: THEY EARNED TOO FAST RECENTLY, IT IS THE TIME FOR THEM TO GIVE BACK。HAHA!

我们有什么办法吗?有!大家都知道温哥华的房价是全加最高的。菲律宾人来VANCOUVER同样很晚,平均收入也不高,但是菲律宾人在VANCOUVER的购房率相当的高。他们采取的办法是:
(1)买房间多的房子
(2)屋主将多余或暂时不用的房子出租。往往比市场自房出租费低10-15%
(3)在同一屋住的在工作/生活上互助。有工作的给没工作的介绍工作。

我发现若自房出租费用(房租和UTILITY/市话/CABLE)能在350-380元,是对华人屋主和租客都能满意的价位。

现在有一些人买房没有考虑到工作的稳定性。我有一个朋友夫妻两曾经都有工作。他们买了一个人4房大新屋,如今空空如也。

另外现在华人的屋主和公寓住客也互相谅解。住公寓的不要觉得房主“暴富”拉爱惜屋主房屋。屋主也给房客降点租客费用。

如果OTTAWA的华人在这种恶劣的经济情况下,从实际出发。利用已有房屋资源。互惠互利,定叫MINTO等恶势力低头。
 
最初由 师长 发布
MINTO的恶势力低头...
MINTO的恶势力地头了,中国房主的恶势力又抬头了,谁不想有机会就多赚钱呀.你有回到我们以前讨论的"为什么中国人窝里斗,不团结?" 的问题上了.
 
Re: Re: 从温哥华的菲律宾人买房谈起

最初由 ...... 发布

MINTO的恶势力地头了,中国房主的恶势力又抬头了,谁不想有机会就多赚钱呀.你有回到我们以前讨论的"为什么中国人窝里斗,不团结?" 的问题上了.

在这个屋主和租客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上,和"为什么中国人窝里斗,不团结?" 的问题没有直接联系。我是给双方给出一个互惠互利的方案。我不明白中国屋主以低10-15%价格出租自家房子,会导致“中国房主的恶势力又抬头了”?。他们在出租自家房租的同时也是在“给出自己的生活空间”。我倒是希望这样的“势力”越强越好。其实买方的资金支出要比租房要大。

“为什么中国人窝里斗,不团结”会是一个永远的话题,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缺少一种合作和互惠互利。多了一些多余的攀比和无谓的埋怨。记得以前有人谈起老移民和新移民的话题。我认为宽容和理解是解决问题的法宝。不要指望别人都会帮你,其实没有人必须尽义务帮你,除非是你的配偶。

记的我的第一次面是在一个很远的小镇,我姐夫平时10:00上班,我是8:30面试。当时我向他们提出请求能否带我过去。但是被拒绝了。当时和大多数人的心理一样,觉得他们真“XX”。但是我舍生处地的为他想一下,他如果送我,要打乱他的生活规律,逼他起大早。他或许要临时改变他的计划等等。我们的关系非但没有恶化,而且我的几次更关键的面试前等到了他的大力帮助。我也练就了一个如何利用该城市公交系统的本事。我成了时刻表。

在我公司了有20几个华人,他们来得都比我早,我的工资是垫低的。如果论在IT界的经验的阅历我一点不比他们差。在这个公司他们拥有比我更多更适合该公司的技能,他们工资比我高完全合理。我和他们都处得不错。每到关键卡壳的时候他们是我的信心的来源。我们那里有个华人软件大拿,一个人干3-5个人的活。此人极不善于言谈,曾有做测试的鬼老在无端埋怨他给的文档不全。我跟他说:HE JOB IS CODING, NOT SUPPOSED TO WRITE DOCUMENTATION FOR TEST。 IF YOU LIKE, I CAN SHOW YOU HOW TO GET THIS DOCUMENTATION。
 
Re: Re: Re: 从温哥华的菲律宾人买房谈起

最初由 师长 发布


在这个屋主和租...
看,又杠上了不是? 我的意思是中国房东凭什么将房子以低于别人10%-15%的价钱租出去? 大多数人是这样考虑的: 我要么不租,免得跟人处得不高兴,还操心; 我要是真租出去,我就要的确有实惠,能多拿点就拿点. 我想这也是很正常的. 这就是我指的"恶势力".
关于团结的问题,我从你的话看,你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可不是人人都这样,至少是一半对一半. 有些人就是不喜欢帮助人,你有啥办法.
菲绿宾的人情关系跟中国可能还是不一样. 他们喜欢扎堆,有自己的教会组织,还有菲绿宾女佣,有团结的条件. 咱中国人个个都是一牛人,交个把朋友可以,想全民总动员,得给点时间,并多熏陶熏陶.
 
渥太华不知道,多伦多是先来的宰后来的,香港来的宰大陆来的,说鸟语的宰说国语的。倒是遇到洋人好象都好说。

这是现实,要改变,所有华人团结起来,互帮互助,在加拿大这块土地上发展壮大。
 
大家都不要宰,宰的结果是两败具伤,团结一致,才能无往不胜。
 
最初由 马踏飞燕 发布
渥太华不知道,多伦多是先来的宰后来的,香港来的宰大陆来的,说鸟语的宰说国语的。倒是遇到洋人好象都好说。

这是现实,要改变,所有华人团结起来,互帮互助,在加拿大这块土地上发展壮大。


我提议的大约低10-15%价格出租自有房屋也是一种比
较符合华人消费心理的办法。我有一个朋友他有2件多
余的房间。他将其以上述价格出租。对租客来说也很和
算。如果在MINTO等住一房一厅,或和别人SHARE两房
两厅。不算电话/CABLE/上网,费用也要450--700
住在出租的HOUSE/TOWNHOME里费用才350-400,有时
还有电话/CABLE/上网送,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以租客给按上述办法给华人房东交房租,我不认为
被剥削或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知道他们房主
的地税/水电/GAS/CONDO/除雪除草/维护/UPGRADE的
费用是很高的。我的一个朋友买了一个16万的
TOWNHOUSE,每月的上述非MORTGAGE费用已经600-750
他每月的MORTGAGE中的70% (490)都是利息。真正
转为他的资产的部分才30%(210)。再加上买房的律师费
土地转让费,检查费,找房费用。可以说买房后两年
内卖出绝对大亏。(如果房价年涨幅为10%以下)
所以我若能在HOUSE中以这样的
价钱租房,我决不会认为房主大捞一票,倒是我“赚”
了。花比公寓少很多的价钱,享受HOUSE的感觉。


我现在两人在公寓
的除了电话/CABLE/上网的开销已经达800元,我现在
正在寻找合适的房主。
 
这里,我又想到中国人现在大部分都没有信仰,因此也就各行具是,虽然也想到团结,但又无从做起。一句话没有统一的思想就没有统一的行动。
 
最初由 师长 发布
最初由 马踏飞燕 发布
渥太华不知道,多伦多是先来的宰后来的,香港来的宰大陆来的,说鸟语的宰说国语的。倒是遇到洋人好象都好说。

这是现实,要改变,所有华人团结起来,互帮互助,在加拿大?..
客观上看,你的建议合情合理.可也就适合于某一类人,我门不能说现在没有一个中国人这样做,可能已经有人将房租降低成10%-15%租出. 可大不分人还是很忌讳的,只要自己的收入还COVER得住自己的支出,不找也罢. 为何? 没那个义务呀. 你要说大家都来参加个什么活动还行,可找ROOMMATE的事情对中国人来说是件大事,怕引起内忧外患. 个中理由自己去想吧.
 
最初由 Shrek 发布
这里,我又想到中国人现在大部分都没有信仰,因此也就各行具是,虽然也想到团结,但又无从做起。一句话没有统一的思想就没有统一的行动。

我认为现在还没有到统一思想的时候。物质决定意识。
我们只要多做一些互利互惠的事儿,提高大家的经济
和就业环境。积小成多。我们大家各自的各种地位就
可以提高。

从现在房屋市场的火暴使我想起一个行业会大大兴旺
-------房屋装修和维护。在TORONTO和VANCOUVER,
有一批华人房屋装修和维护公司,他们的兴起对于
华人屋主和租客大有益处。
(1) 方便灵活的施工
(2) 合理低廉的价格
(3) 灵活的付款方式

在OTTAWA的广告中极难发现华人装修队的影子。有谁
知道?我一个朋友想UPGRADE FLOOR, 鬼子的报价
太高。我认识一个鬼老同事,他认识鬼子装修公司的
以1/3的市场报价(不算材料费)把他的HOUSE UPGRADE了。
 
犹太人就是这样做生意的: 肥水不落外人田!
 
最初由 sage 发布
犹太人就是这样做生意的: 肥水不落外人田!
反正说来说去,就咱中国人不好,不团结. 我到觉得这不是坏事,因为什么都要靠自己,每个人自然都努力,可能很辛苦,可得益于自己,辛苦的同时张本事了,这叫练狱. 我看中国人的做法也无可厚非的.
 
师长是个理想主义者。我佩服。这......说的更实际。
我想做个调查:
这有没有两家合住且都有小孩,住了一年以上,两家关系还很好的。
 
最初由 行者 发布
师长是个理想主义者。我佩服。这......说的更实际。
我想做个调查:
这有没有两家合住且都有小孩,住了一年以上,两家关系还很好的。

如果任何一方有小孩,对于中国人家庭来说确实有困难
两家合住,除非是有亲戚关系或处得特别投缘。
我知道有一对兄妹各有小孩在一HOUSE SHARE。他们过得不错。小孩也有玩伴。

如果没有10岁以下小孩可能会好些。这样的例子很多。
有一人有4房大屋,将两间房子分租给两个PROFESSIONAL。他们处得很好。在业务和工作上互相切磋。

还有一对夫妇买了一个BUNGALOW,将一件分租给一个学生,对学生来说降低租房费用并可公用电话和CABLE。对
那对夫妇来说有点贴补。
 
最初由 师长 发布


我认为现在还没有到?..
自己能干的事情干嘛找人干?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