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家庭医生真牛

朵娜

新手上路
注册
2007-03-15
消息
152
荣誉分数
2
声望点数
0
今天打了几个中国家庭医生的电话,全是不接受新病人,最让人生气的是,明明会说国语和广东话,也来句广东话似的普通话对我说,听不懂听不懂,讲英语,讲英语,而且很不耐烦.我晕,遇上这事两回了,并且一点礼貌也没有.这里的家庭医生怎么都这样对待自己的同胞啊.他们是不是把自己都当成假洋鬼子了啊.来国外几年就忘了自己的姓什么了.
 
最初由 朵娜 发布
今天打了几个中国家庭医生的电话,全是不接受新病人,最让人生气的是,明明会说国语和广东话,也来句广东话似的普通话对我说,听不懂听不懂,讲英语,讲英语,而且很不耐烦.我晕,遇上这事两回了,并且一点礼貌也没有.这里的家庭医生怎么都这样对待自己的同胞啊.他们是不是把自己都当成假洋鬼子了啊.来国外几年就忘了自己的姓什么了.

会说国语和广东话的一般都是广东香港地带的,他们讲普通话一般都是广东味的。

如果你学广东话,估计也是普通话味的。
 
因为那些能讲国语或广东话的医生知道自己是非常紧俏的,才会这么牛。

在渥村,找老外的家庭医生都难,更别说找同胞的。楼主有什么小病还是去Walk-In Clinics吧,方便又快。
 
可是我后来跟她用广东话说,(我在深圳住了十几年会说白话)她还跟我说听不懂,那为什么她听不懂,而会说这听不懂三个字.还要我跟她说英语.最恨这样的人,明明是个中国人,而不愿把自己当中国人.
 
Because salaries of family doctors in Canada have ceiling(upper limit), these doctors often have enough patients. They do not care a lot if you are a new patient. However, I think most doctors are nice because they were trained to be that way.

最初由 朵娜 发布
可是我后来跟她用广东话说,(我在深圳住了十几年会说白话)她还跟我说听不懂,那为什么她听不懂,而会说这听不懂三个字.还要我跟她说英语.最恨这样的人,明明是个中国人,而不愿把自己当中国人.
 
呵呵..找不到医生发火了吧..我也找不到..老医生都不收病人了.还有.能接你电话的..肯定不是医生本人.搞清楚了.医生绝对不会接电话.
 
我觉得还行啊,和关于医生最骇人听闻的故事相比,这点语言方面的抗议一点都不劲爆。

而且三语医生也不一定雇三语秘书,人家也不一定把你当同胞,不能指着这点“同胞”的裙带关系混事吧。
 
是同胞,但你跟他又不认识,他用对他认识的人的态度对待你,可能性会小些.而且是你有病,你求他给你医.你的态度应更好些才对.
 
P.S
我生病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很烦.更何况天天面对病人的医生了.
相互理解理解吧
 
秘书的态度实在太差, 很不专业. 这一点和洋人的诊所比差得太远了.
实在要找华人的就让她把你放在waiting list上(如果有的话), 可能要几年时间, 在这其间你可以看Walk-in clinic 或community clinic.
 
在加拿大医生真的很牛

我老板的儿子才做了两年半家庭医生,就买了一个1.2M 的房子, 外加一辆BMW X5 和 Acura TL.

在加拿大医生服务态度参差不齐。个人感觉, 本地医生对外来移民的服务态度要比移民医生对外来移民服务好些。

华人医生还不错。交流方便。但普遍助理素质很差。几年前也是看不惯一个华人医生的助理服务态度而换到另外的一个本地医生。由于搬家,我老婆从一个本地医生换到一个印度医生。听她说,差多了。。。她现在想换回去呢。希望还有空位。
 
牛!实在是牛!最近因为为老爸找家庭医生,有幸体验了这加拿大牛。
我们所打交道的两个医生和六个护士中,一个是半黑不白的老医生,他从第一句话开始,就吹胡子瞪眼没好脸,第二个白人医生年轻漂亮,和蔼可亲,把我老爸感动得病好了一半儿,可她只是见习,还不能收病人。护士们的态度或者说修养更是天壤各不同。
总的感觉是医术与医德成反比。
 
这边别说家庭医生了,就是医院急诊的医生,实际的临床经验不会比国内乡里的赤脚医生多.加上这里的僵化医疗,对目前还健康的人来说,得了病在这边被耽误的可能性远远高过被治愈的可能.大家还是得依靠自己,多关心自己,ohip cover每年一次的体检.
 
Re: 在加拿大医生真的很牛

最初由 HappyNewYear 发布
我老板的儿子才做了两年半家庭医生,就买了一个1.2M 的房子, 外加一辆BMW X5 和 Acura TL.

在加拿大医生服务态度参差不齐。个人感觉, 本地医生对外来移民的服务态度要比移民医生对外来移民服务好些。

华人医生还不错。交流方便。但普遍助理素质很差。几年前也是看不惯一个华人医生的助理服务态度而换到另外的一个本地医生。由于搬家,我老婆从一个本地医生换到一个印度医生。听她说,差多了。。。她现在想换回去呢。希望还有空位。

一般家庭医生一年1,2十万的收入,两年半要全靠家庭医生的收入我看1.2M的房子有点玄
 
最初由 coorslight 发布
因为那些能讲国语或广东话的医生知道自己是非常紧俏的,才会这么牛。

在渥村,找老外的家庭医生都难,更别说找同胞的。楼主有什么小病还是去Walk-In Clinics吧,方便又快。

其中一个问题是大多数华裔家庭医生都不愿意来渥太华捱苦 (是苦闷的苦, 不是艰苦的苦)。
很难得有华裔家庭医生 (不论是否会说中文) 肯一不怕苦二不怕闷地来到这条闷村开业。
所以,一个能讲中文的家庭医生在这里当然会很吃香。不用担心没有病人。 对病人的态度自然会比较差。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