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我很少(甚至都没有)见到美国长大的ABC亲自站出来告诉中国父母他们自己在美国长大的感受。应该也是因为大部分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孩子一般不会太多中文,由于他们从小就和美国孩子上小学,初中,高中,缺乏汉语环境,听不到看不见中文,哪怕周末再努力地去“中文学校” 补自己的母语也往往不够。孩子渐渐得就把中文完全忘光了,长的个炎黄子孙的脸,而一句中文都说不出来。这些ABC没法和他们的中国父母交流,更没法倾吐衷肠地将他们作为美籍华人真实的感受与他们的父母和来自国内的朋友分享。反而,因为中国父母听不到子女的心声,就误以为子女都活得非常滋润,认为子女一定已经完全融入美国主流白人圈子了。
但是ABC在美国的生活普遍来讲并没有中国父母认为的呢么光荣滋润。就因为大部分ABC不和父母交流心声不意味着他们都活着比中国长大的孩子好。对的,ABC确实不需要呼吸中国污染的空气,也不需要榨尽脑汁披星戴月地被唐诗宋词。但是长在美国的ABC普遍遭受更隐形的心理迫害:1)永久的文化隔阂, 2) 终身摆脱不了的二等公民待遇(特别是华裔男生), 及3)消除不掉的种种事业障碍。按我个人的看法,这些更隐形的弊端对孩子构成很长期的压力和迫害,父母至少应该深度了解一下孩子在美国的真实情况,多和孩子交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而不要一味去否认这些负面因素,自私地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而遗弃了对孩子的关照和协助。
1)长在美国的华裔孩子遭受永久性的文化隔阂,没有体验过的中国父母很难完全理解:美国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根本没有中国父母想象的呢么公平。在美国长大的ABC虽然英语和白人一样流利(经常会比他们更好),但是由于他们长得一张中国脸,几乎融入不进美国主流文化的。 ABC大部分还是和其他ABC一起玩儿。虽然小时候还是能交到各个种族的朋友(我小时候也有白人朋友,黑人朋友,等等)但是成年之后很少看到ABC能在主流白人圈子里如鱼得水。虽然他们的英语不逊于任何白人,但是中国父母得理解:西方文化很歧视我们中国人这种长相。美国文化认为华裔族没有白人优越,对华裔族设定了诸多很难推翻的刻板印象。他们认为华裔只会埋头苦干,没有领导能力,不善言辞,没有人格魅力。很多白人,包括电视媒体的人物,都会公开嘲笑华裔的体型不如白人强壮,笑话我们华裔眼睛小,长得不如白人好看,等等很恶劣的讥讽。在美国初中和高中的华裔孩子很容易受其他种族孩子的欺负,步入社会之后也会经常受到很多变相的歧视。总而言之,这些负面因素通过积少成多的过程会对华裔孩子的心理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能使很多ABC失去自信,从而给他们后身产生很多不利的种子。
由于上述的诸多原因,ABC在美国实际上就是活在一个文化狭缝之中。他们虽然长在美国,学的英语,但是永远不会被美国人视为真正的 American. 同时,他们也融入不了中国人的圈子。在我读大学之时,我亲自看到ABC被中国留学生嘲笑的丑相。很多中国留学生会嘲笑美国ABC,笑话他们为什么长的中国人的脸而中文一句都不会说。ABC 既不被美国圈子欢迎,同样也不被自己的中国人接纳,进退两难,无比尴尬,没有一个群体真正接受他们。这种文化隔阂和绝望的感受是中国父母没法了解的,但是我认为中国父母一定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而不是一味的否认这种现象。很多中国父母一直逼迫孩子去努力融入美国主流圈子,但是我今天想让所有中国父母知道:哪怕你的再努力融入美国圈子,你终究不会成功的。美国人一看我们的中国面孔就把我们视为外人了。一个有中国面孔的黄种人,不管你英语再地道,是融入不进美国核心白人圈子的。美国人就从来没想把我们中国人当成自己的人看。所以中国家长可千万不要愚蠢得认为孩子稍微再努力一把就能融入白人圈子了。这只不过是个妄想而已 – 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儿。融入不了美国圈子,但是同时也失去了中国圈子的精神支持,ABC身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步。况且,这种尴尬几乎没法解决,因为孩子在美国长大那几年已经耽误了他们学好中文的语言习得敏感期了。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移民美国的父母一定好了解这种处境对孩子有多大的打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心态健康实际上都取决于有自己的圈子。人都得有归属感,有一个自己不受歧视的群体。移民到美国父母不经意得就把子女这个很重要的“归属感”和“圈子”掐掉了。没有圈子,没有认同感,对大部分人的心理有长期的伤害,甚至能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