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4-01-06
- 消息
- 11,125
- 荣誉分数
- 4,087
- 声望点数
- 373
有那么俩学校就这样, 不服不行. 庆幸我的孩子不在这样的环境里.楼上言论看了半天我还以为是在中国的事,这些事发生在加拿大太夸张,加拿大的学风本不是这样极端。
有那么俩学校就这样, 不服不行. 庆幸我的孩子不在这样的环境里.楼上言论看了半天我还以为是在中国的事,这些事发生在加拿大太夸张,加拿大的学风本不是这样极端。
你们可以把你们的concern 和family doctor 谈r. 如果family doctor认为需要,会和孩子谈。如果认为确实有问题,会referral到青少年心理specialist。这都是免费的。把问题搞清楚,比心惊肉跳好。我真的很难区分”寻死觅活的胡言乱语“还是”寻死觅活的想法“,但每次我们听到这样的话就心惊肉跳。我们在这年龄段是绝对不会这样对父母说这样的话的,这话特伤人心,这几天都没睡好。
惭愧的说, 我女儿整天就和人比化妆和衣服,我也挺头大的.这就是我们坚决不上中国孩子扎堆儿的学校的原因!什么村清华北大的,其实都差不多,只要home school 学校排名不差就成。娃说,十个中国孩子九个不是要当医生就是考计算机,这些有基因影响,但大人的灌输也影响不少吧?华娃们到不互相攀比头型、衣着,天天比分数,较劲(你看这里大人那种较劲就知道啥叫遗传了)。
错, 竞争心强的孩子参加个人竞技项目只会给自己更大压力."体育也很好(在华人女孩中算是非常强的,有和白人黑人孩子同场比赛的相当能力的)"
楼主的孩子体育好可以试试参加课外的竞技俱乐部,慢慢培养性格和心态。
搞竞技体育的孩子一般都会比较乐观,不会纠结一时的成败。
这个呢, 同样的经历在不同性格的人身上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我也是从我看到的事情发展来说的. 不过你说的输多了就明白的道理, 对大多数人绝对有效.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竞技生涯中总会有失败,输了怎么办?绝大部分只能自己开导自己,输多了就明白有些事不能强求。
很多世界级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确实是需要心理专家长期辅导,也有太想赢陷入抑郁的,这个毕竟是少数。感觉楼主的孩子还没到这个竞技水平。
我很赞同这个压力说,所以觉得咱移民家庭的孩子也不容易啊,中文,英文,法文,IB,gt,花街硅谷,医生律师,无论是家长的倾向还是同族peers的大环境,孩子没一点感觉到pressure是不可能的。移民家长能做的,是理智地分析自己的孩子长短处兴趣,和孩子一起在适合ta的正确的道路上奔跑,而不是不加区别地推波助澜压力分几种,一种是家长不经意之间给的,比如我认识的牛蛙家长,家长觉得一点没给孩子压力,但从我一个外人观察,如果是个心思特重的孩子,家长不经意流露出来对当医生的渴望对挣大钱改变境遇的渴望象山一样压给孩子,对其他牛蛙的那种羡慕,一个眼神一句赞美可能都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压力;第二种就是来自所处环境的压力,是人都有自尊心尤其孩子们之间互相较劲的那种暗流,在华娃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第三种来自孩子自己,尤其是从小得惯了100或者被冠以牛蛙标签的孩子,他们无法面对自己一点点的失误或者老师给分的一点点不公平。听音乐搞体育可以缓解一时但治不了本,本在于引导她正确的面对荣辱得失,不要过多在乎别人的评价。
在我看都是三俗难道不再是股票期货房子加密币了?有长进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