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曾被父母送回农村老家住过半年。虽然作为一个六岁孩子并不真对贫穷有那么多的抱怨,但仍然能记得很多当地“赤贫”的细节:我呆爷爷奶奶家半年的时间里,只吃过一回肉,那是全村一起杀了一头猪,每家分点肉才能过过瘾。。。公社来了“大官”(武装部长),作为村支书的我二叔为了招待他,只有把爷爷看果园的狗打死才有肉下酒(给俺幼小的心灵种下了仇恨贪官的种子)。。。俺奶奶丢了五斤全国粮票,居然嚎啕大哭了一整个下午!
很多人如今都专门找粗粮来吃,可你们知道整天吃小米干饭没荤菜有多难受吗?还有高粱面窝窝头,煮熟了捏起来象橡皮泥一样,吃起来也差不多是泥巴的味道。
好在那以后几年就改革开放了,后来我爸妈带弟弟回去,据说就是天天吃肉。。。前一阵子网上搜了下俺老家村子的信息,居然有“近年来投资二百万元,建成办公楼一座。。。”的报道,不禁偷笑。
经历过贫穷的生活(包括小时候城里生活的清贫),个人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珍惜粮食(老帮家人吃剩饭)、也真心地同情穷人。我从不相信那类“不能摆脱贫穷怨你自己没本事”的心灵鸡汤,事实上要说“鲤鱼跳龙门”,没有人比从赤贫老家扛行李步行五十里到县城读书终于考上名校的我父亲更值得钦佩。。。然而在那个时代,他即使成了知识分子国家干部,家里也穷得曾为一套请人上门打的家具上错漆而数日哀叹“二十年心血毁于一旦!”。而另一方面,改革开放没几年,就连穷得半年只能吃上一吃肉的老家村子,也过上了比我们城里人当年更富足的生活。
有句话说得好:“国家走错了路,你就可能毁了一辈子!”。大部分人的贫穷其实是如假包换的社会问题、政府责任。这个世界上比我们勤劳辛苦十倍但却深陷贫穷的人多了,我不觉得自己有任何资格看低他们。即使表面上的“懒”“笨”,往往也是因机会不平等所造成的绝望自弃所致。尤其即使连我父亲那样励志的“上大学走出农村”,如今据说也变得极不可靠:大学学费已负担不去而不是我父亲上大学那时的吃住全包,而分配就业时的机会不平等,则在我父亲毕业时尚未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曾经,我也是一个穷孩子,好在那时我还不懂得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