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毕业时去了投资公司,现在成了老板,管了很多人。"上大学时每个孩子情况不同,不光是老中,如果才上了1学期课,就开始有点专业的CO-OP,有部分学生不适应可以理解。这并不代表他们笨,有些娃确实还没开窍。如果娃是这方面类型的,去滑大这样的热门专业就不是最佳方案。
有一娃,中学数理化相当好,但非常内向,他收到滑大录取书,他父母没有把他送进滑大,而是另外一所传统模式的大学理工科。这娃最后博士去了大藤,在读博士期间,受名师指点,才开始开窍职场上的东东,最后后来居上,在毕业时去了投资公司,现在成了老板,管了很多人。他父母说如果那时送进那年龄并不匹配的以当时职场竞争力为价值取向的滑大,可能结果会很差。他们知道他们孩子学业好,但推销包装自己这方面的能力那时非常弱。
你家小孩不打hockey吧?去了冰场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十岁前卡位,什么叫真正的加拿大椒绿家长们焦虑,孩子们也跟着焦虑,首先得救救家长[emoji1] 。
享受挫折?不成了受虐狂了所有的竞技体育都是一样的,起点早的有些优势,但是还要有持久性。不断的提高进步靠天分和辛勤劳动。没天分都会止步在或远或近的某一步,关键是孩子要enjoy the process。拿一个你说的词,孩子要在享受的过程中接受【挫折教育】。
你们算脱离苦海了,熬出头了以前很多家长真的放养,孩子也成才了,但是现在竞争形势明显激烈,和几年前已经不是一个级别了,现在的家长有几个真散养的。比如丽处,还不是该请家教请家教,乐呵呵地当司机接送孩子参加各种活动。
我算明白了,白面还得抢,牙缝里还得扣说的是呀。。都是丽处,把国内弯道超车的先进技术带到了渥村,从此小村不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