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养不起,让生3个了

你这是谣言啦。我引用的话里面有说是统计局数据或者有关部门数据,而且都是大网站。


是大纪元吧,他们的网站是大网站。
 
是大纪元吧,他们的网站是大网站。
你们的诡辩能力真是杠杠滴,佩服啊。
不要纠缠一两个具体的数字了,那么多意外死亡数据大部分都是可靠的,有些甚至是保守的。美国每年枪击死亡人数不及中国官僚造成的有些意外死亡人数的零头。
 
习近平李克强也只有一个孩子。
奴隶主跟奴隶遵守同一个制度。
这种奴隶制度不是地球上的吧?
嗯,那习近平李克强也生三胎呀,做个表率嘛。
 
听听这小胖子说的吧,很实在。 如果政府不在民生方面有巨大改革,本身这3胎政策其实为高阶层,有钱有势的人群量身定做。会出现阶级分化和贫富悬殊。

他的大多数观点还算是一个希望中国强大繁荣的对中国友好有善意的。

老G得居安思危了,很多软实力和民生方面的真得多学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200多年腥风血雨后才完善的各类民生制度。。。否则未来会有真正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了。

 
听听这小胖子说的吧,很实在。 如果政府不在民生方面有巨大改革,本身这3胎政策其实为高阶层,有钱有势的人群量身定做。会出现阶级分化和贫富悬殊。

他的大多数观点还算是一个希望中国强大繁荣的对中国友好有善意的。

老G得居安思危了,很多软实力和民生方面的真得多学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200多年腥风血雨后才完善的各类民生制度。。。否则未来会有真正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了。


学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软实力民生这么好,不也不想生孩子吗?别听那些人吵吵没钱生孩子养孩子,给他们钱也没力气生养,想要后代,还得靠安拉!
这是神之间的较量
 
听听这小胖子说的吧,很实在。 如果政府不在民生方面有巨大改革,本身这3胎政策其实为高阶层,有钱有势的人群量身定做。会出现阶级分化和贫富悬殊。

他的大多数观点还算是一个希望中国强大繁荣的对中国友好有善意的。

老G得居安思危了,很多软实力和民生方面的真得多学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200多年腥风血雨后才完善的各类民生制度。。。否则未来会有真正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了。


真能让富人多生也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
 
像是把儿童节当愚人节过了。996太累了,增加点乐趣。

不知何人搞出来的名堂。
学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软实力民生这么好,不也不想生孩子吗?别听那些人吵吵没钱生孩子养孩子,给他们钱也没力气生养,想要后代,还得靠安拉!
这是神之间的较量
是啊,什么时候看到富裕阶层生育率高了?一不是没政策,二不是没钱。一些天主教教家庭生育率高,比如爱尔兰后裔。
 
像是把儿童节当愚人节过了。996太累了,增加点乐趣。

不知何人搞出来的名堂。

是啊,什么时候看到富裕阶层生育率高了?一不是没政策,二不是没钱。一些天主教教家庭生育率高,比如爱尔兰后裔。
对呀,这是信仰问题,有钱不一定有神,神是生命的原动力,钱不是
 
最后编辑:
听听这小胖子说的吧,很实在。 如果政府不在民生方面有巨大改革,本身这3胎政策其实为高阶层,有钱有势的人群量身定做。会出现阶级分化和贫富悬殊。

他的大多数观点还算是一个希望中国强大繁荣的对中国友好有善意的。

老G得居安思危了,很多软实力和民生方面的真得多学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200多年腥风血雨后才完善的各类民生制度。。。否则未来会有真正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了。



就是让富人多生,这点他是对的。
但是结果不是富人越来越富,他错了。
我在某个帖子里说了,这相当于汉武帝搞的推恩令。富人的财富分散了。

穷人当然要少生,因为养不起。穷人向上爬的通道很重要,通道有效就能避免阶级斗争和革命,但是跟生几个孩子无关,他却把这个扯在一起了。
 
就是让富人多生,这点他是对的。
但是结果不是富人越来越富,他错了。
我在某个帖子里说了,这相当于汉武帝搞的推恩令。富人的财富分散了。

穷人当然要少生,因为养不起。穷人向上爬的通道很重要,通道有效就能避免阶级斗争和革命,但是跟生几个孩子无关,他却把这个扯在一起了。
穷人不仅要少生,还应该躺平,这样才能把富人们露出来......:evil:
 
像是把儿童节当愚人节过了。996太累了,增加点乐趣。

不知何人搞出来的名堂。

是啊,什么时候看到富裕阶层生育率高了?一不是没政策,二不是没钱。一些天主教教家庭生育率高,比如爱尔兰后裔。
共产党党员不带头, 就让党员加入天主教、摩门教,准有效果
 
习近平李克强也只有一个孩子。
奴隶主跟奴隶遵守同一个制度。
这种奴隶制度不是地球上的吧?
中共官员有几个孩子叫什么长什么样子身份证有几个护照有几个都是党的机密。不是前段时间有泄露习公主的机密判刑了嘛。
 
关键在于鼓励20到40岁之间的职业女性多生, 也就是要解决职业女性生育面临的实际困难。加拿大没有生育管控, 社会福利也算很好了,华人生3个或以上的也不多。

在发达国家里美国职业女性生育率最高, 连硅谷这样996的地方生的都不少, 那她们怎么做到的?

举个例子。很多大厂都有onsite的幼儿园。女职工产假54天(?记不清)后就返岗上班, 孩子跟父或母去公司上班,交给幼儿园, 母亲带着吸奶泵吸奶, 冷藏交给照顾孩子的人用奶瓶喂。公司有专门场所供女职工泵奶。疫情在家工作, 开会时有女职工边开会边泵奶忘了关麦克, 被别人听到声音, 也没特别尴尬, 因为职场文化对生育女性很友善接纳。还有企业提供的食堂, 营业时间长, 食品质量好价钱也不贵,大人孩子在公司吃完晚饭再一起回家, 省了在家做饭的时间。

这方面加拿大的政策就不好, 给女性一年假(3个月产假加9个月育儿假)。这样很有害于女性就业。虽然雇主不必付工资, 但把一个职位空上一年不能裁人换人, 等她刚返岗就又怀孕, 挺着肚子干了没几个月就又回家了, 这样折腾雇主、企业确实很难承受。很多母亲其实不愿意在家那么长时间(带孩子做家务比上班累人郁闷多了), 但又很难找到接收低龄婴儿的幼儿园。满一岁后能送幼儿园了, 也很难找离办公室近的, 非常不便接送通勤。离职太长时间之后武功全废, 返岗时虽然没被裁, 但捡起旧业也很困苦。另外小学放学太早了, 学校各种停课日太多, 双职工家里没人看孩子不安全, 报课外班夏令营其实就是为了有个看孩子的地儿, 也没指望真学什么。

这只是一个例子, 相关的其它实际问题还很多。总之就是, 要把家务活和childcare给社会化, 保障育龄女性就业, 使女性不至于成天围着孩子和灶台打转被迫放弃职业发展, 不至于既累又闷又没尊重, 不至于离婚还再蒙受巨大损失。
 
最后编辑:
关键在于鼓励20到40岁之间的职业女性多生, 也就是要解决职业女性生育面临的实际困难。加拿大没有生育管控, 华人生3个或以上的也不多。

在发达国家里美国职业女性生育率最高, 连硅谷这样996的地方生的都不少, 那她们怎么做到的?

举个例子。很多大厂都有onsite的幼儿园。女职工产假54天(?记不清)后就返岗上班, 孩子跟父或母去公司上班,交给幼儿园, 母亲带着吸奶泵吸奶, 冷藏交给照顾孩子的人用奶瓶喂。公司有专门场所供女职工泵奶。疫情在家工作, 开会时有女职工边开会边泵奶忘了关麦克, 被别人听到声音, 也没特别尴尬, 因为职场文化对生育女性很友善接纳。还有企业提供的食堂, 营业时间长, 食品质量好价钱也不贵,省了在家做饭的时间。

这方面加拿大的政策就不好, 给女性一年假(3个月产假加9个月育儿假)。这样很有害于女性就业。虽然雇主不必付工资, 但把一个职位空上一年不能裁人换人, 等她刚返岗就又怀孕, 挺着肚子干了没几个月就又回家了, 这样折腾雇主、企业确实很难承受。很多母亲其实不愿意在家那么长时间(带孩子做家务比上班累人郁闷多了), 但又很难找到接收低龄婴儿的幼儿园。满一岁后能送幼儿园了, 也很难找离办公室近的, 非常不便接送通勤。离职太长时间之后武功全废, 返岗时虽然没被裁, 但捡起旧业也很困苦。另外小学放学太早了, 学校各种停课日太多, 双职工家里没人看孩子不安全, 报课外班夏令营其实就是为了有个看孩子的地儿, 也没指望真学什么。

这只是一个例子, 相关的其它实际问题还很多。总之就是, 要把家务活和childcare给社会化, 保障育龄女性就业, 使女性不至于成天围着孩子和灶台打转被迫放弃职业发展, 不至于既累又闷又没尊重, 不至于离婚还再蒙受巨大损失。
而且我也反对全民最低收入, 这跟一年生育假一样, 只会增加女性就业难度和生育难度, 损害母婴根本利益。

授人以鱼只会增加TA自己去渔的困难。

加拿大的社会福利己经很好了, 但华人也很少多生的。
 
最后编辑:
东亚国家和地区都很悲催。 美國中情局預測全球227個國家、地區的生育率,其中生育率最高的前10名都由非洲國家包辦,至於「墊底」位居倒數5名都在亞洲,排名依序為香港的1.22人、澳門的1.21人、新加坡的1.15人、南韓的1.09人及台灣的1.07人,也就是台灣每名15歲至45歲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平均每人只有1.07個孩子。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