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U是去美国大厂的加拿大分部比较容易吧! 可是很多孩子都想去大厂的美国office工作,听说在大厂里,相同的职位,美国那边的收入比加拿大高一倍呢。想进美国大厂去SFU比上滑卢CS好,前者机会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SFU是去美国大厂的加拿大分部比较容易吧! 可是很多孩子都想去大厂的美国office工作,听说在大厂里,相同的职位,美国那边的收入比加拿大高一倍呢。想进美国大厂去SFU比上滑卢CS好,前者机会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地理位置好,自己找美国假期intern,根本用不到什么co-op。SFU是去美国大厂的加拿大分部比较容易吧! 可是很多孩子都想去大厂的美国office工作,听说在大厂里,相同的职位,美国那边的收入比加拿大高一倍呢。
明白了,还是要申请大厂的暑假实习,这样更加有利于进美国大厂。地理位置好,自己找美国假期intern,根本用不到什么co-op
我与国内朋友的交流中体会到的与你的不太一样。国内整体水平受限,导致他们的认知误区很大却不自知。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国家本科硕士博士的产量多年来居世界之首,却始终没有产生真正的大牛。美国没有重回前沿的问题,因为美国一直还在前沿。别说什么NASA衰落,那是体制和资金的问题。关键是人才还在,只是流向了不同的单位。Bell Lab现在不也不能与当年同日而语,但美国的通讯技术不再领先了吗?我以前讨论过在大工程,大项目上举国体制的好处。美国要想重新走向前沿,必须在很多方面走回里根政府前的政策,里根大力推行的自由经济对增加国民收入有好处,但在国家竞争层面,马斯克的那套肯定玩不过中国的举国体制。
从人的选择看。。。 现在美加未来的精英的择业观有点类似2000年前的中国,,那时的中国不管是北清,还是985, 211, 2大目标一个是出国,一个是去特区,那时个人的经济因素考虑远远超过情怀。无可厚非。。。。。 很多在当时国字号的工作的都想往外跳,,,, 2000年后形势就逆转了。还是2004-2005年吧,,,回国和认识的从事这方面的同学聊,,,经济层面,,,住房层面,,,事业发展方向,,满意程度,那些人信心爆满。。。。现在很多在INTERNET大厂的都想去国字号的。。。。
当年里根政府前的NASA多牛,,,,现在靠马斯克,,这位还在经常玩狗狗币,,,想玩情怀,,, LOL 算了吧。。。。
过来人告诉你
读本科应该读fundamental的专业如果往回看过去, 的确是这样。
但是往前看将来, 还是很难预料。
2007年我在Nortel时, 好多码工同事的娃在那年上大学。当时最热的专业是各种bio, 其次是commerce。但谈起cs, 没人愿意自己的娃接班干这个。
只有一位同事的娃是卡大去读cs的, 他痛心疾首, 说他娃太轴, 无论如何不肯听从家长改专业。他考虑到自家娃也的确是除了cs以外学啥啥不灵, 如果读别的专业, 很可能会毕不了业, 才只得同意。他说当时卡大cs门可罗雀, 上课小班不到20人, 跟2000年时在阶梯教室几百人上大课不可同日而语。
还有被裁掉的20多岁的小同事, cs本科毕业工作5年以内的, 回学校去读bio或者财会。他们说码工会大规模外包给中国和印度, 所以cs在北美是夕阳产业走向没落。象我们这些中年人很不幸, 掉头转行岁数太大, 撑到退休又太年轻。
。。。。
什么专业算fundamental呢?读本科应该读fundamental的专业
您是指本科读数学,物理,化学之类,然后硕士再去聚焦某一个科研方向吗?读本科应该读fundamental的专业
你比那个什么大师看得明白。过来人告诉你
如果不是为了喜欢读博发论文,读个毛的ES。性价比太低。课难面广学的杂。貌似啥都懂但都不精。不如读个CS纯粹,早早出来南下当码农,买房投资,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所以远离E打头的。
全奖不是就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吗? 外加生活费是什么意思?美国博士基本都是全奖+外加生活费。不过读完就30多岁了,变大龄青年了。博士毕业也就在大学当老师或者高科技企业做研发。
如果不是实习找到大厂,那就积累几年工作经验再去。感觉在加拿大的本科生读完CS,然后去美国找到大厂的工作还是有难度啊。如果再去美国读个CS的硕士,是不是更好呢?
据我所知也是这样。
所以要看个人情况。我认识的不少人:
1、天然是热爱科研工作的, 难以割舍
2、天然具备搞科研的才能, 天生丽质难自弃
3、对挣大钱不太执着热切
具备这三个条件的人, 适合走科研学术道路。加拿大机会太少, 应该去美国。
如果目标纯粹是挣钱的, 那就本科毕业直奔主题就好了
加拿大理工博士一般也全奖吧,有TA,RA,还有联邦和省政府的奖学金,很多人可以拿3-5万。仔细研究了一下微软的招聘网页,发现约50%以上的岗位要求必须是master和doctor,另外约50%的岗位要求bachelor/mastor!形式不容乐观,本科生毕业进大厂的难度是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