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很黑很黑! 胆小的不要进(zt)

mike li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8-06-06
消息
385
荣誉分数
211
声望点数
0
我不想再忍了,我所知道的奶业内幕!很黑很黑!

我所学的专业是乳品工艺,刚毕业曾在某国内老大级乳业集团工作。职位——收奶员。
这几天的三鹿事件,沸沸扬扬。其实在我看来,没什么奇怪的,事情总是要被揭穿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以及是哪一家企业成为那个撞上枪口的倒霉蛋。三聚氰胺————冰山的一角。也许这个事件就要告下一个段落,也许仅仅是个序幕的开始……

离职的员工到处去说原来公司的“坏话”,这个员工一定个没有道德的人。曾经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最近我的想法变了,一个知道内情而不去告诉别人,眼看着别人吃亏上当的人,那才是个彻底道德败坏的人。

离职后,我没喝过一滴奶!

以上是转贴

我先讲一下,收奶的过程。奶农的牛奶由当地附近村镇的奶站化验收集,按品质高低,分等级付给奶农钱。品质的指标不外乎PH值,蛋白质,干物质这几项。然后由奶站(当然了奶站是私人老板的)用罐装车混装后运到工厂,然后由工厂取样化验,测算指标同样按品质高低,分等级付给奶站钱。不知道大家看没看出来,想没想到这种操作模式会出现什么问题?有人说了,不是“天然牧场”“工业化收集吗”? 有,的确有。但是我只能说:兄弟,你很傻,很天真!

奶农想多赚钱怎么办呢?简单啊,掺水啊。那掺水指标降低就卖不上好价了怎么办?简单啊掺****啊。奶站想多赚钱怎么办呢?简单啊……。奶站的奶是从各个散户收来混装到罐车的,有一家的突然变质了,怎么办啊,全车都倒了吗? 几十吨一罐的奶,蛋白质低了怎么办?干物质低了怎么办?PH值低了怎么办?有的牛病了打过抗生素怎么办?有的牛催奶打激素怎么办?

话说回来了,奶农那点小计量能瞒奶站吗?奶站那点小九九能瞒工厂吗?如果我说,奶站不知情,工厂不知情。都是“不法奶农”干的坏事,全国人民要把矛头指向他们批判。那我可就真的,很傻,很天真。

我们从来不拒收奶,因为我们知道,一件东西是要充分利用的,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价值,获得最大的利润。我们分罐储藏。最好的奶,供到车间做酸奶(发酵型酸奶或搅拌型酸奶),因为不是好奶做不出来。其次,做纯牛奶,高钙奶之类的。再差的奶做花色奶即花生奶,早餐奶等。还有那些发酸的奶怎么办呢,当然不能倒了,做酸性乳饮料,就是广告狂哄乱炸的,女人小孩都喝的***。这是本公司最大的利润所在,一盒奶的成本,还没有哪个包装盒值钱。还有那种臭的熏人的奶怎么办呢,简单,做冰激凌味道最好。还有那些又臭成粘稠状的怎么办呢,做奶粉。当然这叫工业粉,它有它的用途,不是装袋子就上市场的。

我们有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立体式仓库,媒体都赞扬过,可是你就没想想这快速消费品,生产出来就要卖的,搞那么大仓库什么用?酸性乳饮料越存放味道越好。那有人问了,生产日期怎么办?简单啊,提前打一个月,你也许不信吧,因为在你心中那是小黑工厂做的事。 那又有人问了,市场上卖的岂不是过期奶? 我就这么告诉你吧,你手中那盒奶就是过期一周了,你喝也没问题。因为你所卖的奶是UHT超高温灭菌液态奶。

关于UHT超高温灭乳到底有没有营养,我不想再说了,因为这个涉及到某人在某年为中国提出的一个口号,我们正向这个口号迈进,别管你喝的是什么奶,反正是牛奶。

有个广告,中国某企业已经是这种超高温灭菌乳全球产销量第一,难道是那些乳业发达国家真的比不上我们了吗?其实是人家不生产这种乳品了。这笑话有点冷是吧。

那有人说了,我们以后喝高端奶吧,广告都说想过有品位的生活就和那种奶。是啊,那奶是贵啊,贵的东西就好啊,那奶蛋白质高啊,高,实在是高,这一点澳大利亚人都服我们啊。

我就不相信地球上的奶牛能挤出那么高蛋白质的奶……

此言一出,某些专家就会来“辟谣”又得列出一套数据理论,来“引导”大家。

是啊,我嘴没人家的大,钱更没人家拿的多……

还有很多关键的还是不说为好,知道了对大家谁都不好。生活是美好的。

往牛奶添加尿素是老生常谈了
牛奶的故事实在太多。这次三鹿不幸陷在里面。所以说不幸,不是因为同情三鹿,而是因为这个行业从来都有这种种的潜规则在里面,没有哪个公司能够幸免,不过这次三鹿做的过火了一些。

奶粉有问题,市面上的所谓鲜奶又能怎么样?可以教网友做个简单的实验:从超市上买来你信赖品牌的鲜奶,混合自己鲜榨的豆浆,比例可以随便,建议1:1,盖上锅盖直到煮沸,这时候掀开锅盖闻一闻蒸汽的味道,如果闻到一股氨水的味道,很不幸,你的牛奶里掺杂了尿素。其实试验的原理很简单,尿素遇热分解,如果混合在碱性的溶液里,尿素与碱性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分解的速度加快,生成氨,就是我们所说的氨水。加入豆浆的目的就在于鲜豆浆都有一些生物碱,属于弱碱性液体,有助于尿素的分解。不幸的是,这个实验能够揭穿几乎所有所谓大品牌的画皮
sad.gif
,大家不妨都试试,毕竟你也要关注自己身边的健康,让更多无良企业曝光。所以用豆浆没有用其他碱性物质,比如小苏打之类的(效果会更明显),因为如果试验没有检测出来尿素成分,你还可以有牛奶和豆奶喝,不会浪费
smile.gif


往牛奶添加尿素是老生常谈了,可以算是经典配方。早期奶农上缴原奶都要往奶里掺水,可是这样奶太稀了,比重不合格,蛋白质含量不足,不知道哪个聪明人,发现往牛奶里掺尿能够混过所有的监测(我国这种聪明人是受到鼓励的,我不愿意说中国的商业文化是什么地方的人败坏的,大家心里都很明镜,改革开放第一批受益的人就是那些道德沦丧的人,靠着假冒伪劣掏到第一桶金,他们没有受到惩罚,并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了假冒伪劣大国的形象,他们富裕起来的,可是受到惩罚的是全国人民,包括这次三聚牛奶就是这种绵延不绝的后遗症。历史上中国的徽商晋商都诚实为本,那是真正的属于世界的商业文化,可惜他们商业的失败,连带造成了中国商业道德的沦丧),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开始是奶农自己往原奶里撒尿,收奶站人少没有那么多鲜尿
frown.gif
,掺了水后往奶里再掺尿素。这样的牛奶拿到乳业公司,他们不知道吗?他们知道,但是奶源少,乳业公司只能压价收购,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这样收购上来的奶,不用煮就已经味道很冲了,通常就是高温加热,去除一部分尿素,可是还不行,残留下来的尿素含量还很高, 而且更要命的是名义“蛋白质”含量不达标了,按照指标甚至连劣质奶的标准都达不到,只能添加一些其他原料补充。有良心的就是添加蛋白粉,无良的企业就添加蛋白精,也就是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作为添加剂真是专利于中国的天才发明,原理上讲,三聚氰胺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无色无味,毒性小,适合用来做奶粉加工,不会分解,这点比尿素实在强上不知多少倍。不过要想掺杂得好,需要一定的技能,不是普通人能够掌握的。更不是奶农所能够想到的,这种技术应该属于大公司的专利,只是不知道怎么就流传出去了,先是国外的源于中国的宠物粮食中发现这种添加剂,造成了大量宠物的死亡,引起国外对中国宠物粮食的禁运,并要求中国此后的出口饲料需提供没有三聚氰胺的检验证明。在检验三聚氰胺上中国的经验并不少,可以算是世界领先水平,不象有些人宣称这种检验很难,甚至完全没有预料会有这种添加物质。从目前三鹿的行径看,公司很难摆脱自我添加这种化工原料的嫌疑,至少他们是持有一种行业惯例的态度,不予重视。

三聚氰胺造成的肾脏结石与钙化结石不同,后者几乎不溶于水,除了手术碎石外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前者的结石具有微溶于水的特性,因此只要不是大量长期食用,能够形成结石的几率较小,这是医生建议患者大量饮水自我消解的原因,也是成年人或者稍大一些儿童很少发病的原因,更是奶粉企业有恃无恐的原因。可是问题还是出来了,对于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就是长期大量喂食富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他们能够自我大量饮水的机会几乎没有,他们肾脏内管通道很狭小,这些都意味着三聚氰胺形成的结晶体难于排出体外,富集在肾脏各处形成淤塞,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将转变成肾脏不可逆转的肾衰。目前的医学,成年人的肾衰,多数转变成不可逆的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基本没有复原的希望,对于婴儿肾衰救治后是否有后遗症还未有定论,因为这样的病例实在太少,正常的生物体在自然条件下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即使是非常容易形成肾结石的饮食及环境,这样小的婴儿也不会产生结石。我们只能自我安慰说婴儿自我修复能力非常强,会逐步恢复肾脏应有的功能,但是谁又敢打这样的保票?

本人曾在北京最大的乳品企业干过5年,对乳品行业略知一二。闲言碎语不要讲,先表表———
  
  假 奶之奶牛篇
  
  母牛大概在一岁半的时候就怀胎10月(与人类差不多),产下一幼仔,当然公的当场屠杀,母的留作换代之用,然后就是连续270天的产奶期,当然,后面的100来 天产的奶无论品质还是产量都大幅度下降,怎么办呢?激素,大剂量激素。如果您的女儿在8-9岁就来月经了,这就是原因。
  
  奶牛的乳腺太BT了,一头荷兰花能日产60公斤,如果卫生条件不太好,那牛就天天乳腺炎,怎么办呢?抗生素,超大剂量抗生素,当然,这样的牛奶是做不出酸奶的,因为做酸奶的乳杆菌和粪球菌都怕抗生素,当年Boss让俺做个耐抗生素菌种,被俺严词拒绝了,其实非常简单,找几个抗性质粒改造一下就OK,这个和造细菌武器是一样的路数,后果非常可怕。那如果收了抗生素奶怎么办?找个易感菌种试验一下,能长菌就能做酸奶,当然了,现在一般都检测青霉素残留。我曾经强烈建议检测四环素残留,被Boss海K一顿,说我找死呢,所有饲料生产厂家都添加四环素,这个打击面太大了,在中国混先学学潜规则。
  
  假 奶之造假篇
  
  初级造假——产奶1000公斤,卖1200公斤,一般加工厂收原料奶控制蛋白含量1%,脂肪含量3%,但是奶牛产奶一般来说冬季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夏季也比这个数字略高,在优质不优价的前提下,先把水掺足了再说。大牛场掺水的量是有严格检验并计算的,散养户也不示弱,有种手持式快速检测设备,指导加水量。北京这家最大的奶企业收的原料奶两项指标都这么多,误差不超过0.1%。
  中级造假——产奶1000公斤,卖1500公 斤。奶厂收原料奶一般都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总N含量,然后换算成蛋白含量,所以只要提高N含量就可以了,不太黑心的奶户和牛场掺了尿素,稍微黑心点的掺牛尿,更节省成本还有奶香味,呵呵!但是这样一来脂肪含量相对下降了,也有办法,把尿素和植物油/洗衣粉按比例添加就可以了。
  
  高级造假——产奶1000公斤,卖2000公斤。尿素+植物油+洗 衣粉+水+淀粉+牛奶香精+乳糖。淀粉用来增加稠度,香精用来改善感官指标。
  
  超级造假——产奶0公斤,卖2000公斤。这个就是个高级技术活了,不过现在掌握这一技术的奶农很多,大牛场一般没这么黑。牛奶的收购指标有感官、黏度、PH、比重、N含量、脂肪含量、青霉素残留、干物质总含量,针对这些指标,用固定的配方能做出足以乱真的“牛奶”,原料就是三聚氰胺、淀粉、盐酸、水、洗衣粉、植物油、明胶、香精、乳糖。那个三聚氰胺是种胶黏剂,黏度调节就靠它。
  
  各种造假手段往往互相渗透, 超级造假手段也会用于初级造假,没得说。
  假 奶之加工篇
  
  最好的牛奶用作制作酸奶,因 为无论什么厂家,无论什么人,用含有洗衣粉和抗生素的奶是造不出好酸奶的,酸奶为什么贵得离谱,就因为这,其实做酸奶只要80%的牛奶就够了。
  做不了酸奶的奶用于做液态产品,袋奶、超高温奶、ESL(长货架期)奶,你就喝吧,反正喝死人没我啥事。
  最次的奶用于喷粉,国产奶粉就是垃圾。这位看官说了,我喝进口的,对不起,只要Made in China, 原材料都是国产奶粉(进口奶粉原材料,关税吓死你),这次他们逃掉是公关做得好。
  
  这个北京最大乳品企业这次能 逃掉,说它的奶质量过关,打死我都不信。
  
  假 奶之选购篇
  
  因噎废食吗?业内人士都喝优 质原味酸奶,道理很简单,好奶才能做出好酸奶,没做成好酸奶怎么办?调味啊!
  
  啰里啰唆不成体统,大家将就 看看吧。
 
别的都跟真的似的,就一条本座看着可疑 - 象是替酸奶找生路。酸奶中应该不会有广谱抗生素,但其他各类防腐剂厂家们未必就舍不得加。而且往成品酸奶中加塑料啊淀粉啊什么的乳酸杆菌们也没必要跳出来抗议什么的 ...

我女儿本就不用什么中国食品,现在更是戒断所有中国食品,马上要订机票回北美了

可怜的中国孩子们 :(


我自己呢?没办法,腊肉啊,面酱啊还是要从中国城里买,老啦,戒不掉中国菜式了。好在北美货源广,尽量用台湾,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产品吧 :o
 
如雷惯耳..
还是第一个人的评论好象还真实...明白啦...唉....
 
中国就一个政党,人多事多哪管的过来?

就是发现了问题通常用钱也可以摆平,所以事情总是要闹出人命或是遭世界谴责时,高层再灭火,,累呀. 多党执政的国家这类的事情就会少.
中国官使不怕贪,中国百姓不怕死
 
就是发现了问题通常用钱也可以摆平,所以事情总是要闹出人命或是遭世界谴责时,高层再灭火,,累呀. 多党执政的国家这类的事情就会少.
中国官使不怕贪,中国百姓不怕死

与几个政党执政没有关系。毛泽东时代也是一个共产党执政,怎么没有这么多假货,有毒食品?

问题主要出在邓修的“猫论”和“摸论”。“猫论”就是不择手段,不管良心道德,不管洪水滔天,断子绝孙。“摸论”就是胡摸乱来。

试想一下,黑压压的14亿人,在一个黑灯瞎火的夜里,跟在一个个子不高的总设计师后面过河,这个总设计师不仅没有夜里灯塔那样的如炬目光,还不抬头看路,还不时发出“打左灯向右转”之类的混乱信号,还不许争论,只是用两手在河里摸石头摸啊摸。。。很可能摸得着的石头把这14亿人引到河水直泻形成万丈瀑布的悬崖峭壁边。。。如果有一个闪失。。。
 
你很怀旧

与几个政党执政没有关系。毛泽东时代也是一个共产党执政,怎么没有这么多假货,有毒食品?

问题主要出在邓修的“猫论”和“摸论”。“猫论”就是不择手段,不管良心道德,不管洪水滔天,断子绝孙。“摸论”就是胡摸乱来。

试想一下,黑压压的14亿人,在一个黑灯瞎火的夜里,跟在一个个子不高的总设计师后面过河,这个总设计师不仅没有夜里灯塔那样的如炬目光,还不抬头看路,还不时发出“打左灯向右转”之类的混乱信号,还不许争论,只是用两手在河里摸石头摸啊摸。。。很可能摸得着的石头把这14亿人引到河水直泻形成万丈瀑布的悬崖峭壁边。。。如果有一个闪失。。。
毛时代吃饱穿暖都是问题,哪有什么牛奶? 奶牛没剩几头了.而且那时人们忙着斗私批修,表忠心. 但也造假定--砸锅卖铁炼豆腐钢, 移花接木创万亩粮. 最多是在大米掺沙子. 三氯氢胺比镭还贵了, 生产队长和革委会主任上那去搞呀, 别忘了那时什么都是定量供给,什么东西都要票证. 就相现在一党专制朝鲜.不必再投放有毒食人们都饿死了,或是在还没来得急投毒以前食品都被抢光了. 又有多少人要移民朝鲜或是一个一党制的国家哪?
 
毛时代吃饱穿暖都是问题,哪有什么牛奶? 奶牛没剩几头了.而且那时人们忙着斗私批修,表忠心. 但也造假定--砸锅卖铁炼豆腐钢, 移花接木创万亩粮. 最多是在大米掺沙子. 三氯氢胺比镭还贵了, 生产队长和革委会主任上那去搞呀, 别忘了那时什么都是定量供给,什么东西都要票证. 就相现在一党专制朝鲜.不必再投放有毒食人们都饿死了,或是在还没来得急投毒以前食品都被抢光了. 又有多少人要移民朝鲜或是一个一党制的国家哪?

估计你这个小朋友是读右派抹黑毛泽东时代的“伤痕文学”读多了。给你看个普通城市居民回忆当年在毛泽东时代是如何喝牛奶的吧:

我就是来自武汉的,当年订牛奶并不难

我是60年代中期生人,父母都是武汉的大学教师。

从我记事开始,我家一直就有订牛奶。七十年代初的牛奶是早晨送到家里的,我家住的是通道式楼房,靠走廊一面有门有窗,窗台离地面一人多高,牛奶瓶就是放在窗台上。我家订的是半磅牛奶,记忆中牛奶瓶比现在的要大。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瓶装牛奶改成了散装牛奶,而且不是送到家里,而是送到送奶站,这送奶站其实就是小区里的某户居民家。我那时已上中学了,每天早锻炼之前把牛奶锅送到送奶站,早锻炼之后就把装有牛奶的牛奶锅带回家。这种牛奶锅是一种长柄的小锅,没有“耳朵”,其容量刚好可盛半磅牛奶,是专为煮半磅牛奶设计的。在我上大学之前,我从来就没有断过牛奶,直到上大学离开家。不光是我家,我的左右隔壁两家也都订了牛奶。

小时候不光有鲜奶,还有奶糕,外形是比橡皮擦稍大一点的长方块,兑上开水,可以调成糊状的奶糊。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有自己的校办农场,学校里每星期有半天是劳动课,劳动的内容通常是积肥、锄地、播种、收割之类。春天积肥通常是到郊外农村拔青草作绿肥,秋天积肥就是到学校后面的山上去捡牛粪。离学校不太远的地方有一个牛奶厂(牛奶场/奶牛场),那些奶牛有时候是会放到山上去的,这样山上就会留下牛粪。

我父母都是当时大学里最普通的大学教师,都是50年代的大学生,都是每个月50多元工资,我的同班同学中绝大部分跟我家的情况差不多。在那个时代,我从来就没有挨过饿,当然我不否认选择不多,我也不否认工人、农民家庭可能有生活艰难的,但是至少大学教师家庭在那个时代生活上是无忧无虑的。因此我对那些造谣说那时大学教师受迫害是非常地惊讶、疑惑,因为这与像我们这样大学里最多数的最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不符,然后就是对造谣者动机的怀疑,到了后来参加工作有了社会经验以后就是觉悟,而现在就是对那帮人看穿了,这也是我现在坚定支持毛主席的原因。

回帖:

1。 国史大纲 23:56:38 09/16/2008
那段对牛奶锅的描述很生动, 让我仿佛回到了20多年以前的少年时代。今早去图书馆翻找专业资料,没想到给我发现了点干货,1982年武汉市牛奶年产量达22547吨(同期北京产量89383吨,上海92544吨)(《中国统计年鉴-1983》)。截止2006年,武汉牛奶产量为105185吨(武汉统计信息网),考虑到武汉市区人口20多年来增长了近3倍,现在的人均鲜奶占有量比起20多年前并没有发生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

2. Mr.X 00:20:05 09/17/2008
我现在完全可以理解鲁迅先生当年写出“有些东西说”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了。只有疯狂地全面诋毁那个时代,才可能蒙骗人民群众于一时。


3。 稀里糊涂 00:51:46 09/17/2008

那些人不光在吃饭上面造谣,在学习上面也造谣

那些人造谣说,毛泽东时代学校里就是学生斗老师,没学到什么。

可是我分明记得,当时评三好生,小学低年级的语文、算术成绩要高于85分,高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常识成绩要高于80分。提到学英语,我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了,用的是上海市小学英语教材,四年级开学时间是76年9月,这个时间无论如何与后来的高考、所谓改革开放不搭界。

众多的谣言汇聚在一起,只能说明造谣者蓄意诋毁毛泽东时代,是为了蒙骗不明真相的人。当年我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后来工作以后再结合亲身经历和社会现实就觉悟了,回过头来再看那些关于毛泽东时代的政治谣言和造谣者吹嘘的改革开放的所谓创举,就一切都明白了。

4。 老高 00:43:24 09/17/2008

77-80年在天津四合院长的,我清楚地记得很多家都订了鲜奶

往自家门口放个瓶子,每天清晨就有来送奶的,顺便把旧瓶子收走。但是我家没订,因为我家人都受不了牛奶的味道,闻着就恶心,还是喝豆浆舒坦。

5。lix 01:01:13 09/17/2008

70 年代喝牛奶。。。。
小时候身体不好,父母给我订了半斤牛奶, 开始 是牛奶工手打,后改为玻璃瓶装。一直喝到八十年代早期离家上大学。
这段喝牛奶经历落下一后遗症, 直到现在都不喜欢喝牛奶,不管牛奶有多好。
 
与几个政党执政没有关系。毛泽东时代也是一个共产党执政,怎么没有这么多假货,有毒食品?

问题主要出在邓修的“猫论”和“摸论”。“猫论”就是不择手段,不管良心道德,不管洪水滔天,断子绝孙。“摸论”就是胡摸乱来。

试想一下,黑压压的14亿人,在一个黑灯瞎火的夜里,跟在一个个子不高的总设计师后面过河,这个总设计师不仅没有夜里灯塔那样的如炬目光,还不抬头看路,还不时发出“打左灯向右转”之类的混乱信号,还不许争论,只是用两手在河里摸石头摸啊摸。。。很可能摸得着的石头把这14亿人引到河水直泻形成万丈瀑布的悬崖峭壁边。。。如果有一个闪失。。。

猫论怎么了? 总设计师个子不高怎么了?
什么叫黑压压的14亿人?
因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所以毒奶粉?
你除了散布动乱自己有什么高见?
不要装出一幅关心民众疾苦的衰样, 骨子里巴不得中国马上动乱,那点把戏BBC做的更逼真
 
老弟,你还是年青呀. 都没赶上上山下乡, 只是坐井观天

估计你这个小朋友是读右派抹黑毛泽东时代的“伤痕文学”读多了。给你看个普通城市居民回忆当年在毛泽东时代是如何喝牛奶的吧:

我就是来自武汉的,当年订牛奶并不难

我是60年代中期生人,父母都是武汉的大学教师。

从我记事开始,我家一直就有订牛奶。七十年代初的牛奶是早晨送到家里的,我家住的是通道式楼房,靠走廊一面有门有窗,窗台离地面一人多高,牛奶瓶就是放在窗台上。我家订的是半磅牛奶,记忆中牛奶瓶比现在的要大。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瓶装牛奶改成了散装牛奶,而且不是送到家里,而是送到送奶站,这送奶站其实就是小区里的某户居民家。我那时已上中学了,每天早锻炼之前把牛奶锅送到送奶站,早锻炼之后就把装有牛奶的牛奶锅带回家。这种牛奶锅是一种长柄的小锅,没有“耳朵”,其容量刚好可盛半磅牛奶,是专为煮半磅牛奶设计的。在我上大学之前,我从来就没有断过牛奶,直到上大学离开家。不光是我家,我的左右隔壁两家也都订了牛奶。

小时候不光有鲜奶,还有奶糕,外形是比橡皮擦稍大一点的长方块,兑上开水,可以调成糊状的奶糊。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有自己的校办农场,学校里每星期有半天是劳动课,劳动的内容通常是积肥、锄地、播种、收割之类。春天积肥通常是到郊外农村拔青草作绿肥,秋天积肥就是到学校后面的山上去捡牛粪。离学校不太远的地方有一个牛奶厂(牛奶场/奶牛场),那些奶牛有时候是会放到山上去的,这样山上就会留下牛粪。

我父母都是当时大学里最普通的大学教师,都是50年代的大学生,都是每个月50多元工资,我的同班同学中绝大部分跟我家的情况差不多。在那个时代,我从来就没有挨过饿,当然我不否认选择不多,我也不否认工人、农民家庭可能有生活艰难的,但是至少大学教师家庭在那个时代生活上是无忧无虑的。因此我对那些造谣说那时大学教师受迫害是非常地惊讶、疑惑,因为这与像我们这样大学里最多数的最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不符,然后就是对造谣者动机的怀疑,到了后来参加工作有了社会经验以后就是觉悟,而现在就是对那帮人看穿了,这也是我现在坚定支持毛主席的原因。

回帖:

1。 国史大纲 23:56:38 09/16/2008
那段对牛奶锅的描述很生动, 让我仿佛回到了20多年以前的少年时代。今早去图书馆翻找专业资料,没想到给我发现了点干货,1982年武汉市牛奶年产量达22547吨(同期北京产量89383吨,上海92544吨)(《中国统计年鉴-1983》)。截止2006年,武汉牛奶产量为105185吨(武汉统计信息网),考虑到武汉市区人口20多年来增长了近3倍,现在的人均鲜奶占有量比起20多年前并没有发生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

2. Mr.X 00:20:05 09/17/2008
我现在完全可以理解鲁迅先生当年写出“有些东西说”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了。只有疯狂地全面诋毁那个时代,才可能蒙骗人民群众于一时。


3。 稀里糊涂 00:51:46 09/17/2008

那些人不光在吃饭上面造谣,在学习上面也造谣

那些人造谣说,毛泽东时代学校里就是学生斗老师,没学到什么。

可是我分明记得,当时评三好生,小学低年级的语文、算术成绩要高于85分,高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常识成绩要高于80分。提到学英语,我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了,用的是上海市小学英语教材,四年级开学时间是76年9月,这个时间无论如何与后来的高考、所谓改革开放不搭界。

众多的谣言汇聚在一起,只能说明造谣者蓄意诋毁毛泽东时代,是为了蒙骗不明真相的人。当年我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后来工作以后再结合亲身经历和社会现实就觉悟了,回过头来再看那些关于毛泽东时代的政治谣言和造谣者吹嘘的改革开放的所谓创举,就一切都明白了。

4。 老高 00:43:24 09/17/2008

77-80年在天津四合院长的,我清楚地记得很多家都订了鲜奶

往自家门口放个瓶子,每天清晨就有来送奶的,顺便把旧瓶子收走。但是我家没订,因为我家人都受不了牛奶的味道,闻着就恶心,还是喝豆浆舒坦。

5。lix 01:01:13 09/17/2008

70 年代喝牛奶。。。。

小时候身体不好,父母给我订了半斤牛奶, 开始 是牛奶工手打,后改为玻璃瓶装。一直喝到八十年代早期离家上大学。


这段喝牛奶经历落下一后遗症, 直到现在都不喜欢喝牛奶,不管牛奶有多好。
这个问题最好是和父母讨论
毛时代是从1949--1976--1978
那时每年有多少人饿死,有的是整村人出来要饭......
那时产品的品种和产量如何与现在相比(9牛1毛)
其实我要说的很多,这使一个很大的话题,但我也可以简单说: 现在的朝鲜就是毛时代的中国翻版,不过现在的朝鲜饿死人(没有毒死的)后会向国际组织要援助, 而中国没有. 如果有人想重温毛时代,可移民去朝鲜重温旧梦. 现在的朝鲜是全民公费医疗和义务教育哟,比以前中国还要好呀.北美都是多党制国家,没劲.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