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7-06-14
- 消息
- 8,234
- 荣誉分数
- 64
- 声望点数
- 178
方东 PK 加拿大交警
分类: 汽车 (全局)作者: 谢轩骞
http://blog.51.ca/u-220448/?p=14
作者:谢轩骞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博客链接]
“移民对当地的文化、习俗理解地有限,在一些事情上,到底“争”到什么程度为宜是很难把握的。如果过了,很可能结果更糟。在这个问题上,还是不要太执着。”
(一)方东是新移民,来加拿大大约半年了。在这半年中,他熟悉环境,考驾照,尝试着找工作。他感觉找工作的最大障碍还是语言,于是和很多新移民一样,准备在政府主办的语言学校学英语。目前最受男移民欢迎的老师是Lisa小姐,据说她不但教语言,还教西方文化。男移民普遍喜欢和漂亮的Lisa小姐握握手,贴贴脸什么的,据说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第一次和白人小姐如此近距离接触。或许和这个因素有关,Lisa小姐的课最难注册。报名的那天,他起个大早。赶到报名地点,一看队伍已经老长了。果然,在排到他的时候,报名Lisa小姐课的人已经满了,方东有些无奈地注册了了Warren老师的课。
Warren是一位老先生,在做英文老师前从事过多种职业,阅历很丰富。他在教授英文的同时,设计了一些场景,餐厅、医院、商场等等,告诉大家在不同场合下的常用句型、词汇,以及如何同各种身份的人打交道。逐渐地,方东喜欢上Warren老师,也发现他讲的挺实用的。有时,Warren让他们做一些角色演练,比如去银行咨询买养老金,与电话公司商谈是否多收了电话费/上网费。方东扮演过违章司机,和Warren扮演的交警交涉他违章停车的事,最终的结果是Warren被说服,就不罚他款了。当时Warren给他的评价是“very good”。方东非常满意这个评价,“非常好”。或许这个不经意的角色扮演让方东高估了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说服技巧,后来导致了方东 PK 加拿大交警事件的发生。在这里我想稍微介绍一下国外的语言习惯,老师对学生几乎不太可能说“bad”这个词;实际上如果当老师仅仅用“good”去评价你做的事,真实想法往往是不太满意;当老师说“very good”,大体意思是“还行”;当老师真想说“挺不错的”,会用更夸张的词汇,比如“excellent”,“perfect”,“amazing”,“awesome”,“fantastic”等等。还有,拿个有中国特色的小玩意儿做礼物送给老外,老外表现地特别高兴,还会来一句“这正是我想要的”。千万不要以为他们真的特别喜欢这个礼物,这么说就是客气话,或者说是一种习惯。同样,如果你接收到老外的小礼物,你一定要表现的特别高兴,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
(二)在 加拿大,小街小巷的红绿灯很少,但很多小的交叉路口有停牌(一种停车标记)。开车遇到停牌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停下,礼让行人,观察其它方向车辆,然后安全通 过;如果不同方向的车同时到达停牌,则先到先行。在加拿大,至少在蒙特利尔,在交通路口很少能看到交警,摄像探头也非常少。根据笔者的观察,大家对红灯和 停牌还是遵守的;不过,对于超速和酒后驾驶遵守的就比较差了,Party上很少有人不喝酒,但Party后通常还是要自己开车回家。交警有时开车巡逻,有时在容易违规的地点守株待兔。有一点几乎在哪都一样,就是多数的违反交规是没有被抓住的,所以常有人赌一把。那 天周六下午,方东开车穿过一个熟悉的小区,在接近停牌时,他明显放慢了速度,他观察了一下,觉得没问题,一脚油门就走了。这是,警笛声响了,交叉路口另一 侧隐蔽处的警车跟上来了,他暗叫了一声不好,赶紧靠边、停车。警车停在了他车的前面。警察是个白人小伙子。为了表达自己的友好,方东下车,打招呼的同时和 警察热情握手,尽管这种礼节通常是可以免掉的,而且不少警察对这一套也不大感冒。警察勉强和他握握手,然后指出他违反了交规,要对他进行处罚。如果方东想 老老实实交罚款,就没有必要和警察热情握手了,咱们的故事也就结束了,但显然不是这样的。
方东的英语口语近期有很大的提高,在课堂上“违章司机-警察”的角色扮演中,“very good”, 他还说服了Warren老 师,免遭罚款的厄运。这次他要试试学到的东西,“大不了最终还得交罚款呗”,这是他对最坏结果的判断。他开始谈了,告诉警察他开的是如何安全,观察如何仔 细,停牌有树叶挡着,在交叉路口速度已经很慢等等。警察和他解释,遇到停牌要停车,不是减速;要提前观察,树叶确实挡了部分停牌,但停牌还是看得到的。方 东继续重复上面提到的原因,又加了些理解警察工作很辛苦,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好人之类,连对付国内交警的那一套了也用上了。小警察有些不耐烦了,告诉他自己 开的罚单不是最终的裁决,他如果觉得自己有理,可以向交通局申诉;如果对交通局的意见还不接受,可以请法庭裁决。警察开了罚单,想把罚单交给方东,可是方 东就是不接。方东对申诉或去法院打官司没兴趣,就想今天搞定小警察了事。他继续侃他的大道理。警察听不下去了,绕过他走到他的车前,把罚单夹在雨刷上,然 后向自己的车,准备走。这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方东跑过去从雨刷上拿下罚单,赶到了即将上车的警察面前,把罚单塞到了交警衣兜里。交警想把罚单拿出来再交给他,可是看到一脸自信、正在激情滂湃地演说着的方东,最终没有把罚单拿出来。警察没有再说一个字,上车走人。
方东PK 加 拿大交警的故事很快就传开了。方东的人气骤升,很多人都把他当成了偶像。太厉害了,就凭三寸不烂之舌,能让警察把开出的罚单收回去,神了。说起这件事,方 东很谦虚:“也没什么的,我只不过是把自己掌握的英文和中国的处世哲学稍微结合了一下,算是牛刀小试吧!”听听人家说的,多好啊!我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 自吹自擂到了一定的境界,给人的感觉是虚怀若谷。(三)接下来发生的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为了故事的完整性,我还是说说吧。
在 大约两周之后,方东收到了交通局的一封信,通知他驾照被吊销。如果想重新获得驾照,必须先接受心理测试,让医生出具精神状态正常的证明。因为从他那天的表 现上看,他的精神可能有问题。警察说的很清楚了,你不同意我的处罚,你可以去申诉,去法庭,最终一切以法庭判决为准;但是,你不能把我开给你的罚单硬塞回 来。方东约了个心理测试,当然没问题了,医生把结果给交通局寄了过去。过了两周,方东接到了另外一封信,通知他做身体检查,因为他们怀疑他的视力不好,没 看到停牌;或者看到了停牌,但大脑不能完全指挥身体,停不了车。再往后,笔试,看看他对交规的理解。最后,重新路考。这一大圈下来,小半年过去了。方东依 旧很酷:“这件事很难用简单的胜败来形容。罚单我没接,罚款我最终也没交。重新走一些手续,确实花了一些时间和钱,但请注意,那些钱不是罚款。在某种意义 上说,我赢了!”方 东赢了,是惨胜,惨胜很多时候比失败付出的还要多。方东闯停牌、拒不接罚单当然是不对的,但是后来交通局的做法就有点儿欺负人了,尽管所有的理由都是冠冕 堂皇的。老外在接受处罚的时候,有时也会争辩、反驳(但通常是直接和法官说);所以,方东向警察争论、解释是没有错的。可是,移民对当地的文化、习俗理解 地有限,在一些事情上,到底“争”到什么程度为宜是很难把握的。如果过了,很可能结果更糟。在这个问题上,还是不要太执着。如果你错了,跟警察好好说也不 管用(通常不管用),就接受处罚吧;如果你确实没有问题,警察硬要处罚你(这种情况很罕见),就别怕麻烦,实在不行就走正常程序,让法庭判决。
分类: 汽车 (全局)作者: 谢轩骞
http://blog.51.ca/u-220448/?p=14
作者:谢轩骞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博客链接]
“移民对当地的文化、习俗理解地有限,在一些事情上,到底“争”到什么程度为宜是很难把握的。如果过了,很可能结果更糟。在这个问题上,还是不要太执着。”
(一)方东是新移民,来加拿大大约半年了。在这半年中,他熟悉环境,考驾照,尝试着找工作。他感觉找工作的最大障碍还是语言,于是和很多新移民一样,准备在政府主办的语言学校学英语。目前最受男移民欢迎的老师是Lisa小姐,据说她不但教语言,还教西方文化。男移民普遍喜欢和漂亮的Lisa小姐握握手,贴贴脸什么的,据说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第一次和白人小姐如此近距离接触。或许和这个因素有关,Lisa小姐的课最难注册。报名的那天,他起个大早。赶到报名地点,一看队伍已经老长了。果然,在排到他的时候,报名Lisa小姐课的人已经满了,方东有些无奈地注册了了Warren老师的课。
Warren是一位老先生,在做英文老师前从事过多种职业,阅历很丰富。他在教授英文的同时,设计了一些场景,餐厅、医院、商场等等,告诉大家在不同场合下的常用句型、词汇,以及如何同各种身份的人打交道。逐渐地,方东喜欢上Warren老师,也发现他讲的挺实用的。有时,Warren让他们做一些角色演练,比如去银行咨询买养老金,与电话公司商谈是否多收了电话费/上网费。方东扮演过违章司机,和Warren扮演的交警交涉他违章停车的事,最终的结果是Warren被说服,就不罚他款了。当时Warren给他的评价是“very good”。方东非常满意这个评价,“非常好”。或许这个不经意的角色扮演让方东高估了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说服技巧,后来导致了方东 PK 加拿大交警事件的发生。在这里我想稍微介绍一下国外的语言习惯,老师对学生几乎不太可能说“bad”这个词;实际上如果当老师仅仅用“good”去评价你做的事,真实想法往往是不太满意;当老师说“very good”,大体意思是“还行”;当老师真想说“挺不错的”,会用更夸张的词汇,比如“excellent”,“perfect”,“amazing”,“awesome”,“fantastic”等等。还有,拿个有中国特色的小玩意儿做礼物送给老外,老外表现地特别高兴,还会来一句“这正是我想要的”。千万不要以为他们真的特别喜欢这个礼物,这么说就是客气话,或者说是一种习惯。同样,如果你接收到老外的小礼物,你一定要表现的特别高兴,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
(二)在 加拿大,小街小巷的红绿灯很少,但很多小的交叉路口有停牌(一种停车标记)。开车遇到停牌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停下,礼让行人,观察其它方向车辆,然后安全通 过;如果不同方向的车同时到达停牌,则先到先行。在加拿大,至少在蒙特利尔,在交通路口很少能看到交警,摄像探头也非常少。根据笔者的观察,大家对红灯和 停牌还是遵守的;不过,对于超速和酒后驾驶遵守的就比较差了,Party上很少有人不喝酒,但Party后通常还是要自己开车回家。交警有时开车巡逻,有时在容易违规的地点守株待兔。有一点几乎在哪都一样,就是多数的违反交规是没有被抓住的,所以常有人赌一把。那 天周六下午,方东开车穿过一个熟悉的小区,在接近停牌时,他明显放慢了速度,他观察了一下,觉得没问题,一脚油门就走了。这是,警笛声响了,交叉路口另一 侧隐蔽处的警车跟上来了,他暗叫了一声不好,赶紧靠边、停车。警车停在了他车的前面。警察是个白人小伙子。为了表达自己的友好,方东下车,打招呼的同时和 警察热情握手,尽管这种礼节通常是可以免掉的,而且不少警察对这一套也不大感冒。警察勉强和他握握手,然后指出他违反了交规,要对他进行处罚。如果方东想 老老实实交罚款,就没有必要和警察热情握手了,咱们的故事也就结束了,但显然不是这样的。
方东的英语口语近期有很大的提高,在课堂上“违章司机-警察”的角色扮演中,“very good”, 他还说服了Warren老 师,免遭罚款的厄运。这次他要试试学到的东西,“大不了最终还得交罚款呗”,这是他对最坏结果的判断。他开始谈了,告诉警察他开的是如何安全,观察如何仔 细,停牌有树叶挡着,在交叉路口速度已经很慢等等。警察和他解释,遇到停牌要停车,不是减速;要提前观察,树叶确实挡了部分停牌,但停牌还是看得到的。方 东继续重复上面提到的原因,又加了些理解警察工作很辛苦,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好人之类,连对付国内交警的那一套了也用上了。小警察有些不耐烦了,告诉他自己 开的罚单不是最终的裁决,他如果觉得自己有理,可以向交通局申诉;如果对交通局的意见还不接受,可以请法庭裁决。警察开了罚单,想把罚单交给方东,可是方 东就是不接。方东对申诉或去法院打官司没兴趣,就想今天搞定小警察了事。他继续侃他的大道理。警察听不下去了,绕过他走到他的车前,把罚单夹在雨刷上,然 后向自己的车,准备走。这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方东跑过去从雨刷上拿下罚单,赶到了即将上车的警察面前,把罚单塞到了交警衣兜里。交警想把罚单拿出来再交给他,可是看到一脸自信、正在激情滂湃地演说着的方东,最终没有把罚单拿出来。警察没有再说一个字,上车走人。
方东PK 加 拿大交警的故事很快就传开了。方东的人气骤升,很多人都把他当成了偶像。太厉害了,就凭三寸不烂之舌,能让警察把开出的罚单收回去,神了。说起这件事,方 东很谦虚:“也没什么的,我只不过是把自己掌握的英文和中国的处世哲学稍微结合了一下,算是牛刀小试吧!”听听人家说的,多好啊!我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 自吹自擂到了一定的境界,给人的感觉是虚怀若谷。(三)接下来发生的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为了故事的完整性,我还是说说吧。
在 大约两周之后,方东收到了交通局的一封信,通知他驾照被吊销。如果想重新获得驾照,必须先接受心理测试,让医生出具精神状态正常的证明。因为从他那天的表 现上看,他的精神可能有问题。警察说的很清楚了,你不同意我的处罚,你可以去申诉,去法庭,最终一切以法庭判决为准;但是,你不能把我开给你的罚单硬塞回 来。方东约了个心理测试,当然没问题了,医生把结果给交通局寄了过去。过了两周,方东接到了另外一封信,通知他做身体检查,因为他们怀疑他的视力不好,没 看到停牌;或者看到了停牌,但大脑不能完全指挥身体,停不了车。再往后,笔试,看看他对交规的理解。最后,重新路考。这一大圈下来,小半年过去了。方东依 旧很酷:“这件事很难用简单的胜败来形容。罚单我没接,罚款我最终也没交。重新走一些手续,确实花了一些时间和钱,但请注意,那些钱不是罚款。在某种意义 上说,我赢了!”方 东赢了,是惨胜,惨胜很多时候比失败付出的还要多。方东闯停牌、拒不接罚单当然是不对的,但是后来交通局的做法就有点儿欺负人了,尽管所有的理由都是冠冕 堂皇的。老外在接受处罚的时候,有时也会争辩、反驳(但通常是直接和法官说);所以,方东向警察争论、解释是没有错的。可是,移民对当地的文化、习俗理解 地有限,在一些事情上,到底“争”到什么程度为宜是很难把握的。如果过了,很可能结果更糟。在这个问题上,还是不要太执着。如果你错了,跟警察好好说也不 管用(通常不管用),就接受处罚吧;如果你确实没有问题,警察硬要处罚你(这种情况很罕见),就别怕麻烦,实在不行就走正常程序,让法庭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