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给女儿的信:等爸有钱了给你办美国户口

alacarte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9-03-09
消息
536
荣誉分数
50
声望点数
0
来源:翟继光的博客

亲爱的女儿:

  爸爸是个无能的人。很多事情都办不好,请你原谅。爸爸把你带到这个世界可能是个错误,当然,更大的错误是爸爸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

  当听说你妈妈怀孕时,我感到意外的惊喜。但随后的事情让我感到,把你带到这个世界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凭你爸爸这个小小的北大博士、小小的中国政法大学的教师、一个月可怜巴巴的五六千块钱是不可能给你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的。

  爸爸还有点常识,听说生孩子要“指标”,如果没有“指标”,将来孩子就不能上户口,就一辈子是个黑户。大约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就先到中国政法大学计生办以及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道办事处咨询办理准生证的问题。得到的答复是,如果女方是北京市户口,可以在北京市办理准生证,如果女方是外地户口,但男方是北京市独立户口,也可以在北京办理准生证,但如果男方是北京市集体户口,就不能在北京办理准生证。非常不幸的是,你妈妈是江西省新余市户口,也就是外地户口。你爸爸虽然是北京市户口,但属于集体户口。因此,只能在你妈妈的户口所在地去办理准生证。可能你会问:为什么你爸爸是集体户口,而不是独立户口呢? 公安局的回答是,因为你爸爸没有在北京买房。换句话说,也就是说你爸爸无能,都博士毕业了,连个房子都买不起。北京的房子千千万,空房子也有千千万,但你爸爸只能“望房兴叹”,没有一个是属于你爸爸的。你爸爸没本事挣钱,更没本事骗钱、偷钱、抢钱,买房子只能是“将来时”。

  我也曾向其他老师请教这个问题,有的老师给我支了一个招,找学校的资产管理处要一个房号,然后把户口迁出来,就可以在北京办理准生证了。当你爸爸找到中国政法大学资产管理处时,得到的答复是,以前可以,现在不可以。你爸爸不是校领导,也没有熟人关系,就凭一个刚来的毛头小子,哪有这么大的脸去要一个房号呢?由此又可以看出你爸爸的无能。后来,你爸爸又找了一些朋友,想通过其他途径在北京办理准生证。由于要花不少钱,而你爸爸又没有这么多钱,一些途径只好作罢。另外,托了一个北京的亲戚,也说不好办。说到底,还是由于你爸爸不是领导,也没有相当硬的熟人关系,更没有钱去打点。忙活了一个多月,你爸爸还是灰心了。承认自己的无能吧。

  可能你又会问了,为什么一定要在北京领准生证呢?在哪里领不都一样吗?你不知道,在哪里领准生证关系可大啦!如果你在北京领,将来就可以办理北京市户口,你以后就可以在北京上学、考大学。而如果你在江西领,将来就只能办理江西的户口,你以后就应当在江西上学,如果在北京上学,就要交很多钱,而这些钱可能是你爸爸交不起的。即使可以花钱在北京上学,将来考大学时,还要回江西考大学。同样的分数,在北京可以上北大、清华,而在外地,只能勉强上一个最差的本科,甚至连本科学校都上不了。上哪个大学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都很大,你说爸爸能不尽量在北京领准生证吗?

  可惜一切努力都是白费,最终你爸爸和妈妈决定在江西新余市领准生证。没想到,江西新余市计生办要求你爸爸和你妈妈必须回新余,才能发给准生证。当然,在北京还要盖很多章,为此,你爸爸跑了很多次,还憋了一肚子的气。给你讲其中的一件事情吧。记得新余市计生办给你外公一张表,要求你爸爸所在地的计生办盖章。你外公用特快专递将那张表寄到北京,你爸爸填好了,先到中国政法大学计生办盖了章,然后到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盖章,办事的一个工作人员说:“你这张表要重新填写,因为你没有用签字笔填写。”你爸爸还是能买得起签字笔的,只是当时填表时没有带签字笔,就随便用一支圆珠笔填上了。我跟那位工作人员解释:“这是从新余快递过来的,如果重新寄过来时间会比较长,而且孩子都快生了。”那位工作人员说:“即使给你盖了章,回去也不能用,还会让你再来盖章。”我说:“那就先帮我盖上吧,如果需要修改,到时候我再来盖。”那位工作人员说:“那可不行,章可不是随便盖的,你想好了,如果现在你坚持要盖,我可以给你盖,但以后就别想再找我盖了。”你爸爸想,万一这个表格真的不能用,现在盖了章,以后人家就不给盖了,那可怎么办呢?没办法,你爸爸只能回到学校。从学校到城北街道办大约是3里地,爸爸走着去,又走回来。天气已经比较热了。当然,后来爸爸想了一个方法,用签字笔把表格上的字重新描了一遍,又走着去城北街道办盖了章,那位工作人员看到我的方法心里暗暗佩服,很不服气地在表格上盖了章。

  从法律上讲,那位工组人员属于公务员,从政治上讲,那位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在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道办事处的大门上写着这样几个大字:“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由于北京和新余距离很远,坐火车要20多个小时,而且当时你已经在你妈妈的肚子里八个月了,你妈妈坐火车已经很不方便了。你爸爸也要上班,很难抽出时间回新余领准生证。你外公托了好多关系,送了好多礼。你妈妈曾气愤地说,干脆不办理准生证了,看政府能把我们怎么样,我们又不是超生,难道正常生一个孩子还有罪吗?中国还有人权吗?你爸爸只好劝你妈妈,政府还是好的,因为是“人民政府”嘛,只是其中的个别部门和个别人比较可恶而已。最后,你外婆和你妈妈还是回新余了一趟,坐飞机回去的,但耽误了好几天才拿到准生证,原因是计生办的人去参加党的活动了,都不办公。新余市的计生办也是这样为人民服务的。

  大约在5月20日左右,北京市公安局宣布,男方是北京市集体户口,即使没有买房,孩子也可以随父入户,办理北京市户口。真是老天有眼啊,爸爸看到了一线希望。否则,爸爸真想不明白,我是北京户口,为什么我的孩子就只能是江西户口呢?或许,这只能怪你爸爸娶了一个江西的老婆,你爸爸应该娶一个北京的老婆。不过,如果那样的话,现在就没有你了。你爸爸在北京恐怕也很难找到一个像你妈妈那样好的老婆。因为你爸爸就是一个小小的北大博士,一个小小的中国政法大学的教师,一个月只有可怜的五六千块钱的收入。或许也应该怪你爸爸没有进入国家机关,当个干部。其实,你爸爸就是因为知道当领导的好处太多了,才不敢去当领导。爸爸希望每天晚上都能睡着觉。

  5月24日,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你爸爸也开始了艰苦的给你办户口的历程。先是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办出生证,先后就去了四次才办成。第一次去,是周五,人家说,周二周四办理,其它时间不办理。你爸爸因为周二上午要在昌平给你可爱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讲课,只能等下周去办理了。第二次去,你爸爸没有把集体户口封面的复印件带去,不能办理。人民医院在办理出生证的说明中并没有强调集体户口要把封面复印件带去,这也不能怪你爸爸。只好等下个周四再去。第三次去,办好了,但不能当天拿,只能等周三下午去拿。而周三下午你爸爸还要到昌平给你可爱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讲课。为了不再往后拖一周,只好辛苦你外婆去帮你领证了。据说,你外婆在人民医院也费了一些周折,你外婆领了号以后,先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打印,然后再回来盖章。真不知道人民医院是怎样为人民的。如果不为人民,为什么还叫人民医院呢?拿到出生证时,你已经快满月了!

  有了准生证,你爸爸就马不停蹄地去中国政法大学计生办以及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道办计生办、北京市昌平区松园派出所咨询如何办理随父入户手续,由于是北京市新出台的政策,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办理。他们之间互相打电话咨询,总算相信北京市已经有这样一个政策了。他们心里可能在想:“北京市怎么出台了这样一个政策,真便宜了这小子!”他们所说的“这小子”就是你亲爱的爸爸,北京大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师,一个月五六千块钱。

  虽然可以上户口,但必须首先将新余市的准生证变成北京市的准生证,为了这个变更,他们又给你爸爸列了十几个证明,让你爸爸去办理。你爸爸一看,头又大了。何时能够完成这些要求呢?这次又需要辛苦你外公了。因为需要你妈妈老家的三级计生办盖章,而且证明的内容必须打印,手写无效。你爸爸打印好了内容,为了节约时间,你爸爸托了单位的一位叔叔将证明材料传真给你外公,你外公到长林居委会计生办一问,人家说只能手写,不能打印。这可难坏了你外公和你爸爸,我们想了很多对策。甚至想到自己私自刻个公章盖上去,而我们都知道这是违法的。为了你,我们把一切都抛开了。后来,你爸爸柔声细语、和颜悦色、不耐其烦并且差点就低三下四地跟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道办计生办的工作人员解释这个问题,最后她同意手写的也可以。

  拿到新余市三级计生办的这个证明,本以为就万事大吉了。但当你爸爸到中国政法大学保卫处去盖章时,保卫处的老师还没听说过这个政策,又亲自打电话询问派出所的人,最后让我去人事处盖章。你爸爸到人事处时,那天正好赶上学校为新入校的老师联合办公,人事处只有一个学生在值班,没法盖章。你爸爸又去中国政法大学计生办去盖章,那天又是老师体检,计生办没有人。

  第二天,你爸爸又去学校给你办户口。人事处的老师也不敢任意给盖章,又打电话咨询了学校保卫处户籍科的老师,说我必须有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道办计生办盖章的准生证才能给盖章。你爸爸只好先去办理北京市的准生证。先到中国政法大学计生办盖章,计生办的老实态度还很好,很快给你爸爸盖好了章,写好了证明。接着你爸爸又去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道办去盖章,一打听,盖章的那位工作人员休假了,下周四才能回来。而下周四和周五,你爸爸必须去外面讲课,没有时间去昌平。昌平离你爸爸妈妈当时住的地方大约有40公里,这个忘记告诉你了。其实,你爸爸不应该出去讲课,应该天天在家里等着那位工作人员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回来上班。可是爸爸不去外面讲课,你的奶粉钱,你的学费,你的玩具,还有我们将来的房子谁给我们呢?就靠你爸爸可怜的五六千块钱?现在我们的房租是1500 元,再加上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费,每月剩不了多少了。你妈妈辞了工作,专门在家照顾你。

  7月16日,星期一,也就是今天,你爸爸再次去昌平给你办户口。到了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道办计生办,那位工作人员拿着我的材料看了看,说:“北京市的准生证呢?”我说:“我现在就来办啊?”那位工作人员让我把当时给我的材料清单拿出来,然后指着上面的文字说:“你是不是老师?这上面写得这么清楚,到你所在地的居委会办理,看不懂吗?”我说:“这个很专业,你没给我解释,我以为就是到这里办理呢。”她说:“你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怎么能看不明白?还要怎么解释?”你爸爸不敢和人家吵,否则人家就更不愿给你办事了。你爸爸只好“灰溜溜”地走出来,去找中国政法大学居委会。

  中国政法大学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还比较好,很顺利地办好了各种手续,由于手续比较多,还是办了接近一个小时。填了好多表,给你爸爸传达了计划生育政策,给了避孕套(如果在新余办户口,你妈妈要先上环才能给你上户口,据说这个和生孩子差不多那么疼,我怎么忍心让你妈妈再受一次苦呢)。出来后找中国政法大学计生办盖章,计生办没有人,我找了几个地方,又等了一会,终于来人了。刚要给我盖章,电话响了,她接了电话。接着又来了一位学生,说是帮一位老师来领东西的。办好这些事情后,才给我盖了章。盖好章已经接近10点了。再到城北街道办去盖章。由于天气太热,今天到城北街道办两次,都是坐一站公交车,当然还要走一段,因此,衣服还是湿透了。由于各种证明手续都已经齐全了,这次城北街道办计生办没有说什么,二十分钟办完了手续,盖好了章。

  由于必须有城北街道办计生办的公章,政法大学人事处才给盖章。因此,我从街道办回来急忙去人事处。上次接待我的老师今天不在,我只要找另外一个老师。她对这个业务不熟,又去问领导。我事先已经打好了一个证明,这是按照昌平区松园派出所的要求写的证明。人事处的老师请示回来以后说,有两个地方必须修改一下,才能给盖章。我仔细看了一下,两处修改并不是实质性的,改不改问题都不大。但领导说要改,我也不敢说不改啊。大凡任何领导签字或盖章之前都要稍作修改吧,不然怎么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权威呢?说实话,这样的领导,打死我,我也不做。

  我到财税法所的办公室借了一台电脑,把证明按照要求重新打了一遍,此时已经是11:20了。我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舍不得浪费,因为快到下班时间了。我急忙赶到人事处,那位老师又认真看了一遍,最后终于帮我盖了中国政法大学人事处的公章。盼了这么多天的公章终于有了结果,我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我猜测此时派出所已经午休了,但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松园派出所走去。早上出来就吃了一点东西,书包里带了本来应当是早餐的面包,早上没有吃,现在吃吧。看样子是没有时间吃午饭了。头上是炎热的太阳,嘴里是干硬的面包(两天前买的),手里是沉甸甸的证明材料,下面是沉重的步伐和发酸的两条腿。到了派出所,又是一位女同志,今天真倒霉,所有给我办事的全部都是女同志。这难道和我办的事情有关?女民警看了看我的材料,说还缺一个派遣证的复印件。我准备的材料都是上次来松园派出所咨询时一个女民警(真晦气!又是女的!)给我列的清单,里面可没有这一项啊。没办法,和她争论也没有用,我一声不吭地回学校办手续吧。太阳还是那么热,嘴里的面包还是那么干硬 (刚才路上没吃完),手里的材料还是那么沉甸,步伐还是那么沉重……

  回到学校已经是12点半了,人事处人事科的门已经锁上了。估计都去吃饭了吧。我回到教师休息室,躺在沙发上打个盹,两个可恶的女老师在那里大声说着话,太可恶了,又是女的!实在是很累,我还是睡着了。一觉醒来,已经 1:50 了。我想,人事处应该上班了吧。到了人事处,说明情况后,他们说到图书馆的综合档案室去复印。我又来到图书馆三楼的综合档案室,复印了相应材料。重新又走到了松园派出所,由于到松园派出所只有一站地,但没有公交车,所以,只好步行。

  这次换了一位女民警接待,再说一遍晦气,因为又是女的。她说:“你这张申请书应当改一句话。”我说,这是按照你们贴出来的标准格式写的。她说:“你办的事情比较特殊,和他们不一样。”我还能说什么呢?他接着说:“父母双方必须亲自来办理户口,户口是大事。”我说,现在住在城里,孩子她妈来一趟不容易。她说:“必须两人亲自来,实在不行就等出月子再来办理。” 我说,你们一定要她来,她可以来。我心想,就是人快死了,也给你们抬过来。依法办事嘛!最后,她又说:“办理这件事的民警出差了,你们下周再来吧。”

  我已经没有什么话可说了,你们出不出差,和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你出差,我就得等一周,她休假,我也得等一周。把老百姓当猴耍呢!

  可惜,周末我还要回家一趟。不知下周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孩子,至今我还没有帮你办好户口。办个户口真难啊!将来等你爸爸有钱了,爸爸给你办个美国户口,中国的户口太复杂了,咱办不起。

  孩子,等你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你妈妈和你爸爸,你爸爸为你办户口,不知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憋了多少气。如果你爸爸活不到70岁,那就是上面所提到的那帮人给气的。

  你爸爸很无能吧,自己没本事,没钱,还去生别人的气,是不是很无能啊?

  孩子,你已经快60天,希望你快快长大,将来给你自己的孩子上个美国户口吧,中国户口太难!

  
  爱你的爸爸 2007年7月16日 23点55分​


  (作者翟继光,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师。)
 
人民网>>教育>>校园



今年28岁 怀孕已仨月
女博士怀孕 四处奔走拿不到准生证

2005年10月21日09:32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虽然才怀孕三个月,秦丽已深深体会到养育孩子的艰辛。晨报记者代小琳摄
  核心提示

  秦丽(化名)已怀孕三个月,可她现在丝毫没有“准妈妈”的喜悦。他和丈夫短暂的喜悦很快就被一连串烦恼淹没了。

  秦丽今年28岁,北京某知名高校在读女博士,已结婚两年。今年夏天她怀孕了,到现在已有三个月。她和丈夫决定生下这个孩子,生孩子必须要办准生证,她打了无数次电话,跑了无数次腿,而准生证却一直都没有办下来。秦丽说,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孩子生下来就是黑户。

  为准生证 女博士四次交涉

  第一次交涉:秦丽学校:“能生但别找学校”校医院保健科:现在政策允许生,但其他的事情学校一律不管

  8月12日的喜悦很快就被一连串烦恼淹没了。

  这一天,北京某知名高校的在读女博士秦丽被医生明确告知怀孕了。虽然这个孩子在她和老公高健(化名)的计划之外,但这小两口除了紧张、兴奋外,也感到了喜悦。因为秦丽今年28岁,他的老公29岁,他们都非常喜欢孩子。于是,他们决定生下这个孩子。

  问题是在医院做检查时首先发现的。医生向秦丽要准生证,秦丽说没有。医生非常惊讶地说,没有准生证,就领不到孕母保健手册,就没有一个连续系统的孕检记录,以后孩子生下来就连打预防针都没有人管,医药费也没法报销。这还是小事,更重要的孩子生下来,没法上户口。孩子没有户口,不就是黑户吗?秦丽一听急了。

  办准生证要到孕妇户口所在地,秦丽的户口在学校,她首先给学校户籍科打电话。户籍科说归校医院管,她又给校医院打电话,校医院说归保健科管,就再给保健科打电话。保健科只有一个工作人员,经常不在。秦丽焦急地一次又一次打电话,终于有一次找到工作人员了。保健科的女医生听完了她的话后说:“像你这种情况要是在以前是不许生的,要想继续上学就必须打胎;要生就只有退学。现在政策已经宽松多了,允许你们生,但是其他的事情学校一律不管。”说完,她就把电话挂了。

  秦丽只得一次又一次地再打过去,问她:“我的户口在学校,如果你们不给我开准生证,我去哪儿开呢?”她得到的回答是:“这个我们不管。”等秦丽再打电话的时候,对方不是接了一听是她就马上挂掉,就是干脆再也不接了。秦丽说,“我只好让老公帮我打,他得到的回复也很干脆:‘你们可以生,但是其他的事情不要找学校。’”

  第二次交涉:秦丽老公计生办:“户口不在不能开”

  计生办:秦丽归学校管,必须是学校给开准生证

  与此同时,秦丽的老公高健也在多方咨询。高健的户口不在北京。他在北京的单位是这么答复的:“户口不在我们这儿,不可能给你开准生证。”而他老家户口所在地表示,“应该让女方的户口所在地开准生证。我们这里没有义务。”

  高健的同事给他出主意说应该到秦丽学校所在地的计生办去开。高健打电话过去问,计生办说:“你们归学校管,必须是学校给你们开。我们这里不管。”高健就把学校的情况说了一下,计生办的人说,“我们又不能强制规定你们学校必须给你开准生证。要不你看看老家能不能给你办准生证吧。老家熟人多,地方的政策又不像北京这么严。”

【1】 【2】 【3】 【4】 【5】


女博士怀孕 为户口闹心
■今年28岁 怀孕已仨月 ■四处奔走拿不到准生证

2005年10月21日09:37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第三次交涉:秦丽父母老家计生办:“你的户口早迁出”

  老家计生办:没有你的任何资料,不能开证明

  皮球又踢给了老家。秦丽立即通知老家的父母,让他们帮着办理。秦丽也给老家的计生办打电话咨询,得到回复是:秦丽的户口在上大学的时候已经迁出了,老家计生办现在没有秦丽的任何资料,不能给她开这个证明,她应该让学校给开。

  秦丽说,“我只好硬着头皮问父母,你们有没有别的办法?其实家里的情况我再清楚不过了,他们就是老老实实的果农,既没有关系,而且也从来没想过、也不会去走关系。”母亲无奈地说,“咱在乡政府一个人都不认识,就是想送礼都不知道送给谁去!”这一句话说得秦丽万念俱灰,“我读书都读到博士了,最后竟然找回老家去,让父母为了我生孩子这样本应该是正大光明的事去‘想想别的办法’。我都没有办法,作为农民的父母能有什么办法!”

  第四次交涉:秦丽学校:“学生无生育指标”

  学校:开了准生证,孩子户口赖在学校怎么办

  户口在学校,理应是学校给办准生证!秦丽再次找到学校。“现在都允许大学生结婚了,生孩子也是情理之中。而生孩子就需要准生证。我的户口在这儿,当然得在学校开。你不给我开我找谁开呢?”秦丽很气愤。

  而学校还是那句话:“我们不可能开!我们没有学生的生育指标。再说,你的户口都是临时的集体户口,我们给你开了准生证,怎么可能给你的孩子上户口?如果以后孩子的户口赖在学校怎么办?”

  秦丽觉得这个理由不成立,“孩子的户口怎么可能赖在学校?当我毕业的时候,我的户口都会被学校清理,孩子的户口随我,怎么可能赖在学校?”秦丽提议:“如果我签一个保证书,保证孩子等我毕业后户口一定会迁走,能不能先暂时给我办准生证?”而学校不同意她这个提议。

  学校说,她可以先生,等她找到工作把户口迁走时,学校再给她开证明,说明当年为什么没给她办准生证。秦丽认为这个办法行不通。“我的一个朋友就是当年做学生的时候生孩子,学校没给她办准生证。当孩子4岁的时候她给孩子落户口,再到学校要求补办。学校说都过了4年了,早过期了,没办法补办。”

女博士怀孕 为户口闹心
■今年28岁 怀孕已仨月 ■四处奔走拿不到准生证

2005年10月21日09:37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各方表态

  市计生办:准生证找学校开

  学生身份能否合法生育?记者咨询了北京市计划生育办公室。北京市计生办表示,北京市对于合法夫妻的第一胎是没有限制的,在政策上并不是说学生身份就不能合法生孩子。按照国家的规定,生孩子必须要有准生证,否则孩子以后没法上户口,之后孕妇和孩子的一系列的服务也都没有保证。但是学生的户口在学校,准生证必须找学校去开。

  派出所:必须和学校交涉

  在校博士孩子的户口到底能不能上?记者咨询了位于海淀区的北太平庄派出所户籍科。户籍科表示,孩子原则上可以随母亲上集体户口,但需要和学校交涉签协议。同时,户籍科的工作人员说,“我们从来没有给学生的孩子上过户口,这件事是没有先例的。”

  高校:有关规定不明确

  今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其中取消了对在校大学生结婚的限制。但对于在校大学生是否可以生育,规定中没有明确表示。

  从2月到现在,各高校都正在修订新的学生管理条例,包括研究生管理条例。原来明令禁止的在校研究生生育问题已经在很多高校的管理条例中消失了。但现在具体政策到底如何,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等部分高校,得到的答复均是:“规定中没提这么细的问题。具体情况再具体对待吧。”

  而碰到了具体问题又怎么办呢?记者以学生身份咨询了某高校管理计划生育的部门,得到的答复是:“不能办。没有政策。我们没有学生的生育指标,不能开准生证。”

  某高校工作人员说,高校学生的生育问题涉及到学校、计生委、户籍管理的公安部门三方,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学生户籍是流动的,即使学校允许女博士生育,也给孩子办理生育证明和当地户口,但母亲毕业后户口发生变化又该如何处理呢?“这个问题不是学校一方面能解决的。”

女博士怀孕 为户口闹心
■今年28岁 怀孕已仨月 ■四处奔走拿不到准生证

2005年10月21日09:37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专家观点

  人性化社会 管理应利于权利实现

  著名人口法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大文表示,博士生生育在法律上没有任何障碍,公民的生育权受国家保护。过去教育部的管理规定中限制了大学生结婚生育的问题,但今年这一部分已经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对合法夫妻生育的第一胎没有什么限制。博士生育的问题完全可以按照现行法律来办。“其实,高校博士生孩子难就难在孩子的落户问题上。有些高校说学生是集体户口没办法管理,但国家并没有规定孩子不能上集体户口,等毕业了孩子可以随母亲把户口转出去。”

  杨大文说,“生育是公民的权利,有些单位只是强调管理的问题。但我认为,在一个人性化的社会,权利不能单纯地服从管理,管理应有利于权利的实现。”

  ●女博士·心声 我已经绝望了

  我已经28周岁了,老公29周岁。这并不是一个早育的年龄。我们没有刻意地想现在生孩子,可是孩子来了,谁能拒绝他呢?我从来不想也拒绝做一个给学校管理部门添麻烦的学生,可是现在我计划外怀孕了,难道我真的就打掉吗?为什么我合法地结婚了,却不能合法地生孩子?!学校既然管理着我的户口,为什么不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儿也不管那儿也不管,我能怎么办呢?

  我打电话打了几十个部门,打给一切我能想到会帮助我的相关管理部门,答案几乎异口同声“这个不归我们管”或者“我不清楚”。我现在已经绝望了。所有的窗口都向我死死地关闭,我求助的声音得不到一丝回应?我的要求就是一个准生证,但所有单位都拒绝我,一定要让我毫无安全感的像一个超生妈妈一样在正常的政策保护范围以外去自行解决问题!

女博士怀孕 为户口闹心
■今年28岁 怀孕已仨月 ■四处奔走拿不到准生证

2005年10月21日09:37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链接·争论 在读博士要不要孩子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潘锦棠认为,应当允许在校女博士生生育并享受生育保险。我国女博士生的年龄一般在25到28周岁之间,过了国家规定的“晚育”年龄(24周岁),允许生育比较人性化,不准生育的政策是她们恋爱结婚的障碍。

  另外,也有一些人反对博士生在校生育。某高校教务处工作人员表示,博士生还应该以学习为主。生孩子会占用博士生太多的时间、精力。北京理工大学一位研究生认为,博士生要孩子并不理智,一方面是没有时间,另一方面博士生也应该考虑到很多实际问题。(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代小琳)

【1】 【2】 【3】 【4】 【5】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贺霞)

http://edu.people.com.cn/GB/8216/3789532.html
 
三年后博主对博文的评论

写作本文无非是想抒发一下内心压抑的情绪,文章是真情实感。文章写完时已经不知流了多少泪。写完后一年内我都不敢再读一遍,怕再伤一次心。一年后再读一遍时,仍然能够让自己泪如雨下。文章写于2007年7月16日,至今已经3年。现在,女儿也已经3岁。3年来,我坚强了很多。再大的风浪和困难,我都能一笑置之。以前会让自己气愤一整天的事情,我已经可以不再生气了。我离佛教的境界更近了。心的确有点凉了。在一个不适宜说话的时代,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沉默。

在经济上,我已经脱贫致富,不用再啃干硬的面包了。也是房子、车子、孩子都有的人。但我总觉得我还缺点什么,总觉得社会还可以更好一些。

有朋友告诉我,国外非法网站都有转载我的文章。我不想通过这篇文章获取什么利益,因为这是很卑鄙的行为,用自己的心酸去换取别人的关注,去挣钱,我不愿意做这样的人。我也不愿意因本文受到牵连,因为即使我自己大无畏,我也应该为老婆、孩子、父母着想,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等送走了父母、等老婆安息了、等女儿能够自立了,我就可以心无牵挂地走了……
 
其实关键的关键是北京户口背后的利益,光一个高考就差100-200分...没有这些东西也就好办了.你看新疆的户口好不好办,好办,就是到你要迁出来的时候就不好办了.....俺还是上大学要毕业的时候才知道俺的新疆同学要迁出来是除了派遣证还要出疆证的.
 
三年后博主对博文的评论

写作本文无非是想抒发一下内心压抑的情绪,文章是真情实感。文章写完时已经不知流了多少泪。写完后一年内我都不敢再读一遍,怕再伤一次心。一年后再读一遍时,仍然能够让自己泪如雨下。文章写于2007年7月16日,至今已经3年。现在,女儿也已经3岁。3年来,我坚强了很多。再大的风浪和困难,我都能一笑置之。以前会让自己气愤一整天的事情,我已经可以不再生气了。我离佛教的境界更近了。心的确有点凉了。在一个不适宜说话的时代,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沉默。

在经济上,我已经脱贫致富,不用再啃干硬的面包了。也是房子、车子、孩子都有的人。但我总觉得我还缺点什么,总觉得社会还可以更好一些。

有朋友告诉我,国外非法网站都有转载我的文章。我不想通过这篇文章获取什么利益,因为这是很卑鄙的行为,用自己的心酸去换取别人的关注,去挣钱,我不愿意做这样的人。我也不愿意因本文受到牵连,因为即使我自己大无畏,我也应该为老婆、孩子、父母着想,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等送走了父母、等老婆安息了、等女儿能够自立了,我就可以心无牵挂地走了……


无奈:( 一个北京户口都这样歧视人,别的就更不用说了:cool::cool:
 
复习:为人民服务

509b9fcbe7e651c452664fdc.jpg
(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


毛泽东​

<table align="left"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tbody><tr> <td> <no> </no>
</td> </tr> </tbody></table>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⑴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⑵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 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 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⑶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 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 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⑷,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 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 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 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注释

  〔1〕张思德,四川仪陇人,中共中央警备团的战士。他在一九三三年参加红军,经历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一九四四年九月五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

  〔2〕司马迁,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著有《史记》一百三十篇。此处引语见《汉书·司马迁传》中的《报任少卿书》,原文是:“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李鼎铭(一八八一——一九四七),陕西米脂人,开明绅士。他在一九四一年十一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提出“精兵简政”的提案,并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

  〔4〕 这是指当时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各抗日根据地所拥有的人口的总数。
 
老毛的“为人民服务”是一篇好文章,平白而感人。

但是从四四年到七六年,时间改变了很多。

现在在我看来,只有“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这一句话反映了老毛一生的作为。其它的话,或多或少禁不起推敲。
 
sad :(.
不知这个女儿上小学时读到‘五星红旗’那篇课文有何感想。估计还是的用标准答案回答问题吧。
这个老爸哭也好,气也好,毕竟还能拿到准生证,女儿还能上户口,长大了也有机会办美国户口。

多少农民工的孩子,什么都没有,学也上不了,留守的孩子就更可怜。
为生存挣扎。
 
太可恶了!出生是公民最最基本的权利,这也要刁难!
相比我们俩女儿领出生纸,上网花了10分钟,交过钱,出生纸,SIN卡,医疗保险就都来了。
 
我现在无比地庆幸自己的儿女是在咱们这个渥村生的,跟楼上的一样, 随便抽个时间上网就完成了所有需要申请的程序. 虽然他们俩将来上北京大学比较难点, 但同样是首都, 上个渥太华大学,或者渥太华的大学,或者加拿大甚至美国的任何大学,至少不会为了户口这个玩意儿给憋屈, 我也可以安闲地保重自己的身体, 不至于为了那群"气死人"的人活不过70.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