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原来你也在这里(+图文朗诵版)

其实,
关于初恋,
与其说,我们怀念的,
是那个人,
不如说,我们怀念的,
是,那段岁月。:)
 
一直有讀你的詩,每一次都會被勾起一股淡淡的愁,和深深的思念。。。
 
最初知道”原来你也在这里“,是读张爱玲的《爱》:)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妻,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这个女孩真可怜。
 
其实,
关于初恋,
与其说,我们怀念的,
是那个人,
不如说,我们怀念的,
是,那段岁月。:)

:cool:

那个她/他在你心里永远在花季;不要破坏这个境界。 

(小老头小老太太一见面,以后做梦都没内容了)
 
那最后四句也许只有过来人才能体会。

别人的评论

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user_blog_diary.php?did=16451
============== 无价 ====================

闲雅的诗,要用心灵去阅读,用想象去感受,用时空去体味。

他的近作“原来你也在这里” [附在本文后] ,是一篇上乘佳作。诗中的主人公是男是女并不重要,她或他对初恋情人的思念之情,在多年之后还是那么深切、真挚、感人。青少年时期的初恋,朦胧而苦涩。尽管对爱恋的对象神魂牵绕,朝思暮想,却从未当面表白过。命运之手,阴差阳错;时过景迁,天各一方。无论岁月的沧桑,还是生活时空的变换,主人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暗恋的人。多少年来,她/他曾经千方百计地寻找:在江南小巷?在塞北平原?在繁华的京城?在大洋的彼岸?人海茫茫,如繁星点点,自己心中的那颗星究竟在那里?他/她生活得怎么样?也许你早已成家,也许你早已把我忘掉。但我还是“想再一次见到你”,告诉你珍藏在我心中的秘密。是你让我尝到了初恋的滋味;你的音容笑貌,给我留下了甜蜜而深刻的记忆。透过诗行,读者仿佛看到了主人公面对大海,昂望苍天,发出撼人心灵的呐喊: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一个偶尔的机会,主人公惊喜地发现:自己初恋的心上人竟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住在同一座城市。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时,诗的主人公面临两个选择:一,马上去见他/她;二,慢着,就打个电话吧,谁知见面后会是啥样呢?会否破坏记忆中的美好印象?也许还有其它可能的结局,诗的作者为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个人认为,闲雅的这首诗,意境优美,构思巧妙;语言简洁,强烈的节奏感烘托了诗情画意,读来朗朗上口,憾人肺腑。从唯美的角度看,诗的结尾四行似可再斟酌。前面犹如惊涛拍岸,但最后嘎然而止,给人意犹未尽之感。然而,如上所述,这个故事的结局可有多种,要用诗的语言作出艺术性处理是极难的。

闲雅的诗歌“原来你也在这里” 收藏在他的博文网页:http://blog.creaders.net/xianya/user_blog_diary.php?did=15819,为方便读者,特抄录于后:
 
想起了国内的大学生活
 
配乐诗朗诵真好,勾起无限的思绪。诗真的写得很好。朗诵水平不错,还有提升的空间。等待欣赏闲雅更多的作品。
 
其实,
关于初恋,
与其说,我们怀念的,
是那个人,
不如说,我们怀念的,
是,那段岁月。:)

最近几天看到大学时代的照片和纪念册, 真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描述和表达对那段岁月的情感:confused: 尤其是看到一些MM的照片,感叹岁月啊:D
 
俺和拥抱不一样,刘若英的歌和演的角色,我没有啥特别喜欢的,可不知道如何就特别喜欢她那人:blowzy:
 
我觉得朗诵的很好,嗓音很干净,如果诗再长一点,可以演绎得更好。
 
这朗诵,超强。
 
这朗诵,超强。

云光朗诵确实不错,虽然有的地方,从作者的角度看,轻重缓急还可以斟酌。我很喜欢这个背景配乐。今天又听了几遍,挺好,挺感动。

谢谢大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