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方认可:歼20飞行时地面雷达无法侦获

山东人

长老
注册
2010-05-08
消息
116
荣誉分数
3
声望点数
0
所在地
首都
歼-20现在有样机四架。闫良那边的机库中有两架,其中一架损毁严重,主要是在一次测试降落时失控跟一架歼-教七发生了碰闯,损坏严重,进库以后,一直没有出来。时间是20**的*月份。成都那边的两架一直是在车间里没有出来的,所有的编号都是2001。我们的20隐身效果非常棒,其实已经试飞了多次。地面雷达根本发现不了,这一点已经获军方内部认可。


军方其实已经正式定下名称为-----鲲鹏!首飞的发动机型号涡扇10b(太行b)是太行最新加推力改型,最大推力单台不低于13000公斤,现有推力无法完成超音速巡航,正式装备时发动机型号为涡扇15。
 
想起一件事,去年萧山机场还是杭州机场的不明飞机事件就是J-20闹的吧?

这么早闹腾干个啥? 先把台湾,日本,韩国看个够再嚷嚷不迟嘛?
 
如今也学会了“泄密”,算是个大进步。
 
『其实已经试飞了多次。地面雷达根本发现不了』。:cool:
了得!

一个新的科技项目又来了,如何侦察到隐形飞机。
 
应该这么说,使用常规雷达是很难扑捉到歼-20的踪迹。

中国军方早已经有了侦测F-22的新型雷达了,所以此雷达非彼雷达。
 
『其实已经试飞了多次。地面雷达根本发现不了』。:cool:
了得!

一个新的科技项目又来了,如何侦察到隐形飞机。

早已不是新科技了,F117问世不久就有专为对付隐形飞机设计的的雷达了,世间互为天敌的万物总是共生共存
 
舰队的宙斯盾雷达发现隐型飞机轻轻松松, 难道真以为F-22的雷达反射面积比弹道导弹的弹头还小? 只是这种相控阵雷达是主动雷达, 首先是要先暴露自己再发现别人, 和海里的主动声纳一个效果, 所以到最后舰队和飞机打就是靠谁的导弹多.

战斗机自己带的被动雷达是很难发现隐型飞机, 但是舰队和预警机带的主动雷达肯定是可以的, 比得就是谁的雷达功率大, 覆盖面和距离远, 然后自我保护能力强. 因为一但开战, 这种主动雷达从来都是第一打击目标.

宙斯盾为什么牛, 就是因为它把一整套功率巨大的主动雷达系统放到了军舰上, 让他有了强大的机动力, 这种相控阵雷达系统放到陆地上很多国家都能做到, 但那就是个大灯塔靶子, 放到军舰上只有美军能做到. 现在美军正在研究把它进一步小型化放到飞机上, 这个只要成功,隐形飞机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所以美军近期开始疯狂投钱研究无人战斗机和轰炸机, 又要回到以数量取胜的路上去. F-22太贵了, 基本上就要放弃采购了. F-22以后的作用, 就是保护预警机和欺负二流国家的3代机.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Mil...18963_0_3.html
 
加力推力接近 130kN? 跟苏联的 AL31F一个性能了嘛。
弟兄们 干的不错。 看来心无力的问题快解决了。

争取早日看到 大涵道比的发动机。
要是能跟F135的180KN接近点儿就更好了。
 
仔细想想,美国是挺变态的。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连大飞机都没有呢,美国的飞机光载重(payload)都能122吨。

TNND。羡慕都羡慕死了,还让不让别人活了呀?
可惜苏联 倒台了。不然 A124……………… 唉!
 
要想全面超越,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要想全面超越,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不当国际警察的话,现在的实力就够其他国家喝一壶的了。
 
应该这么说,使用常规雷达是很难扑捉到歼-20的踪迹。

中国军方早已经有了侦测F-22的新型雷达了,所以此雷达非彼雷达。

对的,雷达根据用途之不同,有各种频段。隐形机最可能是对S、C跟X频段有效,不可能对所有的频段都隐形。

<table bgcolor="#ffe7c6" border="1" cellpadding="2" cellspacing="2"><tbody><tr align="CENTER"><td colspan="3">Radar Frequency Bands</td> </tr> <tr align="CENTER"> <td> Band Designation</td> <td> Frequency Range</td> <td> Typical Usage</td> </tr> <tr align="CENTER"> <td>VHF</td> <td>50-330 MHz.</td> <td align="LEFT">Very long-range surveillance</td> </tr> <tr align="CENTER"> <td>UHF</td> <td>300-1,000 MHz.</td> <td align="LEFT">Very long-range surveillance</td> </tr> <tr align="CENTER"> <td>L</td> <td>1-2 GHz.</td> <td align="LEFT">Long-range surveillance, enroute traffic control</td> </tr> <tr align="CENTER"> <td>S</td> <td>2-4 GHz.</td> <td align="LEFT">Moderate-range surveillance, terminal traffic control, long-range weather</td> </tr> <tr align="CENTER"> <td>C</td> <td>4-8 GHz.</td> <td align="LEFT">Long-range tracking, airborne weather</td> </tr> <tr align="CENTER"> <td>X</td> <td>8-12 GHz.</td> <td align="LEFT">Short-range tracking, missile guidance, mapping, marine radar, airborne intercept</td> </tr> <tr align="CENTER"> <td>K <sub>u</sub></td> <td>12-18 GHz.</td> <td align="LEFT">High resolution mapping, satellite altimetry</td> </tr> <tr align="CENTER"> <td>K</td> <td>18-27 GHz.</td> <td align="LEFT">Little used (H <sub>2</sub>0 absorption)</td> </tr> <tr align="CENTER"> <td>K <sub>a</sub></td> <td>27-40 GHz.</td> <td align="LEFT">Very high resolution mapping, airport surveillance</td> </tr> <tr align="CENTER"> <td>mm</td> <td>40-100+ GHz.</td> <td align="LEFT">Experimental</td></tr></tbody></table>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