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急诊室陪女儿侯诊12小时:麻木的忍耐无人敢抱怨ZT

别气了,既然有制度,就会有人用。
我刚来公司在前台上班那会,和客户撩过天,那些个拿政府福利的,定期去拿支票,拿着个啥卡修车后说是政府能给免个啥税,还跟我大谈去哪旅游,孩子上的daycare多么好,我那会劳工正拿ei白天看孩子晚上去上课,自己出学费不说,孩子拿不了subsidy说我有几千快存款,听了那些拿福利的看着那么强壮的人描绘的生活,我真是要气死了。
不过咱还是要提倡公平,加拿大公平的理念还是对的,是人类的理想,不能一棍子打死。我每年还是捐款给united way,任何地方都是有需要帮助的人吧。

恩,姐姐你人真好~有机会认识认识~
现在每年的税都退不回来了,交了那么多捏:crying:心疼:crying:然后听她说难民的故事+低收入家庭的故事~~偶就:mad:偶交的那些钱合着都救济那些人了
 
觉得这里看病不是按病人的心切决定快慢的,是根据医生判断决定谁比你更急,除了他们判断失误。记得一次肚子疼痛难忍去看了一次急诊,没记得等多长时间,只是觉得比传说中的快许多就看上了,而且护士,医生还特别的好。也许那次我幸运。
 
觉得这里看病不是按病人的心切决定快慢的,是根据医生判断决定谁比你更急,除了他们判断失误。记得一次肚子疼痛难忍去看了一次急诊,没记得等多长时间,只是觉得比传说中的快许多就看上了,而且护士,医生还特别的好。

对,一般都会问你的疼痛度从1---10是哪个,第一次没经验,就照实说了,结果没看上医生

以后都说10:D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偶觉得偶是最幸运的~可以自由的享受这里的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就少了很多生病的机会~"
------------------------
我觉得蓝天白云当然是好,但是这并不是说国内就没有蓝天白云.你如果住在上海的郊区,比如松江,你也可以经常看见蓝天白云,而且现在有轻轨,到市中心也不远.拿上海市中心和这边农村比是没有意义的.

说起生病,其实在加拿大生病的机会也不少,你知道加拿大每年新增多少癌症患者吗?
“an estimated 173,800 new case of cancer (excluding 75,500 non-melanoma skin canccers) and 76,200 deaths from cancer will occur in Canada in 2010”

更为严重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有机会及时治疗,前几天电台里还讲有一个人得癌症了,在加拿大只能等死,后来靠募捐,搞了一些钱去中国看病了。真的是很震惊啊!
 
刚在自己医生那儿等了45分钟回来,还是预约的,或或或。

有一次给孩子打疫苗,提前2 周约好了家庭医生4 点半,等了 一小时20分钟,也没地方坐,快6点才到我们,半分钟打完针,走人。
 
我住HULL,这边看急诊更慢,一般需8小时,我都是,挂个号就回家了,六小时后再去,如果过了我的号,就再挂个号,再回家。反正挂号也不付钱。
 
我住HULL,这边看急诊更慢,一般需8小时,我都是,挂个号就回家了,六小时后再去,如果过了我的号,就再挂个号,再回家。反正挂号也不付钱。
呵呵,我那回反复叫我去复诊,说看要不要做b超,要不要手术,第二次我就有经验了,每次去我带上了琼谣小说和儿子的作业,带2个煮鸡蛋,带了水,在那等也觉得好过了。劳工说我哪是去看病啊,那就是去cottage玩。
 
呵呵,我那回反复叫我去复诊,说看要不要做b超,要不要手术,第二次我就有经验了,每次去我带上了琼谣小说和儿子的作业,带2个煮鸡蛋,带了水,在那等也觉得好过了。劳工说我哪是去看病啊,那就是去cottage玩。

熟能生巧啊:D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偶觉得偶是最幸运的~可以自由的享受这里的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就少了很多生病的机会~"
------------------------
我觉得蓝天白云当然是好,但是这并不是说国内就没有蓝天白云.你如果住在上海的郊区,比如松江,你也可以经常看见蓝天白云,而且现在有轻轨,到市中心也不远.拿上海市中心和这边农村比是没有意义的.

虽然我们总说“渥村”,可是渥太华真的不是农村啊大哥
 
呵呵,我那回反复叫我去复诊,说看要不要做b超,要不要手术,第二次我就有经验了,每次去我带上了琼谣小说和儿子的作业,带2个煮鸡蛋,带了水,在那等也觉得好过了。劳工说我哪是去看病啊,那就是去cottage玩。

对于你建议医院不配餐俺有点意见,因为俺家孩子曾经住院一个月,体会到包餐的重要性。首先是病人真的不一定都会要吃,但是想要吃的时候不一定是饭时儿,而且有时候真的一个陪床的怎么折腾的了买饭什么的事情?万一再没有个陪床的呢?没病死先饿死?哈哈~!医院里的小店也是到点关门的。而且也不一定就是病人愿意吃的东西。--俺们真的是觉得非常非常必要。另外,推病人什么的,老天,你让没有家人陪的人没人推吗,俺不同意:blowzy:
至于孩子的配方奶尿片,甚至奶嘴,我以为就是厂家送给孩子家长上钩的,反正我们时上了那 钩好几年不换牌子。:D

隔夜观察的病人没有配餐的,我们一个朋友椎间盘手术隔夜观察,据说当时一个teenager病室友分给他一块巧克力,老先生都要热泪盈眶了。
 
对于你建议医院不配餐俺有点意见,因为俺家孩子曾经住院一个月,体会到包餐的重要性。首先是病人真的不一定都会要吃,但是想要吃的时候不一定是饭时儿,而且有时候真的一个陪床的怎么折腾的了买饭什么的事情?万一再没有个陪床的呢?没病死先饿死?哈哈~!医院里的小店也是到点关门的。而且也不一定就是病人愿意吃的东西。--俺们真的是觉得非常非常必要。另外,推病人什么的,老天,你让没有家人陪的人没人推吗,俺不同意:blowzy:
至于孩子的配方奶尿片,甚至奶嘴,我以为就是厂家送给孩子家长上钩的,反正我们时上了那 钩好几年不换牌子。:D

隔夜观察的病人没有配餐的,我们一个朋友椎间盘手术隔夜观察,据说当时一个teenager病室友分给他一块巧克力,老先生都要热泪盈眶了。
我不是说取消,可以收费服务。没有人力的可以花钱要求服务,经济困难的家庭可以政府补助。孤寡老人,孩子,没有家属啥人的都可以另外照顾。
肯定不可能每个家庭都满意,要看关键需要和可行性。
所以怎么弄都有人有意见,这就是改革的难处。家里有病人,家属请下假,送饭,接送总可以也是应该的吧?至少很多家庭能做到。象我做小手术,因为不让自己开车,规定一定要人接送,劳工就得等在那,到是想推车的,可人家不让。加拿大是富裕国家,对很多家庭来说负担个病人的饮食,请假损失点工钱,很多家庭应该承担的起的。家里有病人,自己该上班就上班,该干嘛就干嘛(俺不是说你),把什么都推给国家,政府不堪重负啊。。
如果希望政府做的那么好,减轻自己的麻烦,最终可能回是更大的麻烦给个人,回享受不到更多的必须的服务。
就是个习惯和观念的问题,我还知道有病人在医院住院的,家属照样在家看冰球比赛,担心啥,反正到饭点了有医院的饭,啥事情叫护士就行了。
咱们孩子病了没住院在家里,咱们不也是也不解带地请假好吃好喝地伺候着病人吗,为啥到了医院就不行了呢?还是因为有了依靠。
西西妈,我不是针对你啊,是说这个现象。
 
我不是说取消,可以收费服务。没有人力的可以花钱要求服务,经济困难的家庭可以政府补助。孤寡老人,孩子,没有家属啥人的都可以另外照顾。
肯定不可能每个家庭都满意,要看关键需要和可行性。
所以怎么弄都有人有意见,这就是改革的难处。家里有病人,家属请下假,送饭,接送总可以也是应该的吧?至少很多家庭能做到。象我做小手术,因为不让自己开车,规定一定要人接送,劳工就得等在那,到是想推车的,可人家不让。加拿大是富裕国家,对很多家庭来说负担个病人的饮食,请假损失点工钱,很多家庭应该承担的起的。家里有病人,自己该上班就上班,该干嘛就干嘛(俺不是说你),把什么都推给国家,政府不堪重负啊。。
如果希望政府做的那么好,减轻自己的麻烦,最终可能回是更大的麻烦给个人,回享受不到更多的必须的服务。

问题就是你把人分个三六九等不同待遇了这就更不加拿大了。
那样还是在中国享受上等人的消费待遇‘公平’
加拿大再是富裕国家,单亲家庭,孤身一人在外地工作的也不少于家里有个好工作好收入的人。
我刚来加拿大的时候自己走路去看急诊,要是谁跟我说这些我肯定立马想家想得泪如雨下,但是当时俺是被医生护士感动得掉泪:blowzy:
 
问题就是你把人分个三六九等不同待遇了这就更不加拿大了。
那样还是在中国享受上等人的消费待遇‘公平’
加拿大再是富裕国家,单亲家庭,孤身一人在外地工作的也不少于家里有个好工作好收入的人。
我刚来加拿大的时候自己走路去看急诊,要是谁跟我说这些我肯定立马想家想得泪如雨下,但是当时俺是被医生护士感动得掉泪:blowzy:
没有分等级啊,有困难的政府给钱补助或报销啊,一样可以免费啊。、觉得有点偏激了,好象取消一点福利就会往中国那不平等方向靠,好想就局限在加拿大和中国2种现状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