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受儿子,女儿气的也不少吧。
对呀,就是双方都受气
根本原因就是1山不容2虎,1个屋檐下只能有1个女主人
在这里好象看到过1个著名ID(是很有见地很有修养的那种,不是受气小媳妇的那种)说的1句话,说那么大的房子都是他们娘3的, 只有自己卧室门一关属于自己的。说的时候不是抱怨而是在劝另1个著名ID,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就脚的无论现在中国多么发达有钱了,无论新1代媳妇们怎么有文化有见地了,总的来说还是要倒在中国封建文化下面,打的招牌都是孝顺父母, 让你无话可说。
老人受儿子,女儿气的也不少吧。
老人受儿子,女儿气的也不少吧。
对呀,就是双方都受气
根本原因就是1山不容2虎,1个屋檐下只能有1个女主人
在这里好象看到过1个著名ID(是很有见地很有修养的那种,不是受气小媳妇的那种)说的1句话,说那么大的房子都是他们娘3的, 只有自己卧室门一关属于自己的。说的时候不是抱怨而是在劝另1个著名ID,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就脚的无论现在中国多么发达有钱了,无论新1代媳妇们怎么有文化有见地了,总的来说还是要倒在中国封建文化下面,打的招牌都是孝顺父母, 让你无话可说。
对呀,就是双方都受气
根本原因就是1山不容2虎,1个屋檐下只能有1个女主人
。。。。
孝顺不是说就要在一个屋檐下。在一个屋檐下也不一定是因为孝顺。
有许多是责任,义务,亲情,生活能力,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决定的。
孝顺不是说就要在一个屋檐下。在一个屋檐下也不一定是因为孝顺。
有许多是责任,义务,亲情,生活能力,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决定的。
google 什么是孝:
回答: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281521
孝:
曾子曾经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
孟子曾说过不孝有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知劝阻,使他们行差就错,这是第一种不孝;家里贫穷,却不去做事来奉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第三种大家都知道,无后为大.
离娄章句下中有一篇是公都子与孟子谈论匡章的.公都子很疑惑,觉得匡章,全国的人都说他不孝,而孟子却与他交游,就问孟子是为什么.孟子回答:"一般的人认为不孝的人有五种;一,懒惰不赡养父母;二,赌博喝酒,把钱都花光了,而不赡养父母;三,吝啬钱财,有了老婆把父母丢到一边;四,自己行事乖张,放纵欲望,使父母蒙羞;五,平常好勇斗狠,使父母受到连累.而匡章只不过是因为父亲做错了事,他以善相责,而不被父亲接受罢了,又何不孝之有.如果放任父亲做出错事来而不管,这才是不孝呀.
而孔子曾经说,对于供养父母,如果心无恭敬,那么与养猫狗又有什么区别呢.
由此看来,孝就是以恭敬的心,侍奉父母,使父母衣食无缺,心宽康泰,自己做事做人要端正,不给父母牵累,不让父母操心,父母有了错,也要婉转的直言不讳.这才称得上孝.
讲实话,你注解的这个孝, 不要也罢
其实还是父为子纲的1套, 1点也没有父子平等的理念
比如讲, 反过来, 儿子有了错, 父母是否也要恭敬地委婉地。。。。呢?
我们做父亲的,必须从内心里认识到儿子与你完全平等,无论他的年龄有多大, 你只是在他没成年的时候尽监护人的义务
有一个不确切的说法是,东方文化是“杀子”文化,西方文化是“弑父”文化。
如果孝是指奉养老人,那是人天然的亲情所指吧。
但如果孝是指一切以父(母)说的算,所谓父为子纲,这种东西纯粹是糟粕。
绕到婆媳关系,为什么老外这个问题不严重呢?难道她们更互相忍让?绝对不是。我公司的女同事说到婆婆也是怨这怨那的,但人家没三代同堂的恶俗。偶尔来住,绝不超过半年,超过1个月的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