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举家出走美国

曾慧燕: 北大才子VS江南佳丽:余杰的传奇婚恋

“北大才子”余杰与“江南佳丽”宁萱(本刊注:即刘敏)从相识、相恋到结合的经过,既浪漫又传奇,他俩的情缘源自余杰的成名作《火与冰》,他把与宁萱的爱情故事,写成长篇小说《香草山》。他说:“书中涉及我个人生活的部分,几乎全是真实的。”

有趣的是,由于余杰擅做四川回锅肉,宁萱的拿手好菜则是扬州狮子头,外界戏称两人的结合是“四川回锅肉与扬州狮子头的最佳组合”。

1999年6月,24岁的江南姑娘宁萱在扬州大大小小的书店里,到处都是余杰的畅销书《火与冰》,宁萱最初压根没想到要“捧场”,因出版商基于商业考虑,将那本书设计得“花里胡哨”的,封面上还醒目地印着“抽屉文学”、“中国大陆的第一个李敖”及“北大的第二个王小波”等宣传语句。宁萱对书一向较挑剔,她学的是国际金融专业,那年刚大学毕业,在扬州一家香港独资公司工作,不到一年升为部门经理,成为令人羡慕的“白领丽人”。

那一天,热爱文学的宁萱去逛出租书籍的小书店,站在柜台上问老板有什么“有意思”的新书没有?没想到老板向她推荐的是《火与冰》,她一看,大概己被许多人租阅过的缘故,书已被翻得有点破旧,好奇之下,她付了租金把书拿回家,这一读就再也放不下,一直读到天黑,情绪跟著书中的文字喜怒哀乐。

*令自己吃惊的决定

她突然作了一个令自己吃惊的决定:给这本书的作者写封信,她要认识这个作者。

她在信中写道:“迄今为止,从未写过一封给陌生人的信,但王小波的死给了我极大冲击,因他就是我曾经想要写信的人,而如今,信还在心里酝酿,人已渺然不知去向,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痛心与悔恨。世事喧嚣,人生寂寞,我一直以为,支撑我的生活动力便是罗素所称的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而在这样的动力下生活注定是孤独,无尽的近于绝望的孤独。我想,如果还有一双眼睛同我一起哭泣,那么生活就值得我为之受苦了。因为王小波,因为孤独,因为生命的脆弱与无助,我终于提起了笔,给你,沉重而真诚。最后,我要告诉你,我是一个女孩,美丽,也还年轻”。

信写好后,因为不知道余杰的具体地址,宁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信封上写上“北京大学中文系余杰收”的字样,投进了邮箱。

余杰收到这封寄自扬州的信后,看着信封上陌生的公司地址和有些模糊的“宁萱”的名字,开始没有太在意,他收到这样的读者来信太多了。在北大校园的“家园”快餐厅,他撕开了这封信,叫了一份快餐,边看信边吃,刚看了第一行,他就正襟危坐起来。后来,余杰形容说:“这封信的内容像一颗小石子,准确击中了我的心脏,沉重得令人有窒息的感觉。”

余杰决定给这个叫宁萱的女孩回一封信,当时他并没有想到,此举竟然改变了两个人的生活。宁萱收到回信,看到信封上有北大标志的信封,先是心中一热,抽出信纸后,又是心中一凉,因为信是打印的,她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打印的信件。但她还是看完了信,她的想法改变了,“它本身就是一篇好文章,没有一处是随意的敷衍。”

余杰的第二封信就变成手写的了。从此,两人透过鸿雁互通款曲,谈论的都是一些沉重而严肃的话题:大学时的军训,文革时的地下诗歌,鲁迅、俄罗斯诗人及《圣经》等。在扬州与北京之间,两颗年轻寂寞的心灵在互相温暖着对方。

1999年10月2日,宁萱在这一天到医院拔了两颗智齿。回到家后,麻药的药性过去了,伤口钻心的疼痛。第二天,疼痛减弱了一些,夜晚仍然睡不着觉,宁萱突然很想打电话给余杰。余杰的手机号码在第一次通信时就告知了她,但她一直没有打,这次犹豫再三,宁萱拨通了余杰的手机。突然一声粗暴的询问:“哪位﹖”宁萱吓了一跳,忙不迭地挂了电话,心想,这声音怎么如此“震耳欲聋”?她又拨了一次,还是那声响亮的质问,宁萱再次挂断电话。过了一会,宁萱的手机响了,她看了看显示屏,是余杰的手机。

对方说:“请问刚才谁打我手机?”宁萱说:“我是宁萱,你还记得我吗?”对方立刻改变语气,显得有些紧张:“你怎么想到在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宁萱有些委屈:“你刚才的声音好吓人。”

余杰不好意思解释,因为自己的手机信号不好,说话时只好声音大一点。他告诉宁萱:“你知道吗?今天是我26岁的生日,你刚好打来了电话,真是太巧了。”

*“这是上天的安排”

宁萱哪里知道余杰的生日,她给他打电话,仅仅因为牙疼。余杰后来告诉她,按照他的性格,一般两次电话无人应答,他是不会再打电话去追问的,但不知为什么,这次神差鬼使的,他破例按照手机上显示的号码打了过来。宁萱想,这是上天的安排,假如他不理睬我的电话?假如他留的不是手机而是家中电话,而且又无法显示来电,后来的事情可能都不会发生。

10月7日,余杰与宁萱第一次见面,地点是北大南门。余杰看到西北角站着一个高佻清秀留短发的女孩,他们同时认出了对方。

余杰带宁萱去了“家园”餐厅,两人边吃边聊,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仿佛彼此已认识了很久。饭后,余杰带宁萱去了自己在“稻香园”的家,在房间里聊了一会儿,余杰打开计算机让宁萱看自己的文章,宁萱居然就在计算机上改起余杰的文章。“这个词用得不对。”她说得斩钉截铁。余杰也承认宁萱的文笔比他的好,在描述他们的爱情故事《香草山》中收录的宁萱的书信,就没有任何加工润色。

后来他们又去了一家叫“漂流木”的酒吧。那晚酒吧里很安静,轻柔的音乐,温馨的灯光,两人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似乎某种情愫正在滋生。一晃10点半了,余杰送宁萱去她住的宾馆。在大门口,宁萱淡淡地向余杰说了“再见”,就转身走进宾馆的大堂。余杰内心有些失落,想握一握宁萱的手,但他不敢。回去的路上,一种莫名的寂寞困扰着他,仿佛生命中的某一部分跟随而去。

余杰给宁萱写信说:“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假如我建议你到北京,你会考虑吗?”宁萱回信说:“我可以生活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不管是宫殿还是贫民窟,我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条件——身边有一个真爱一辈子的人。”

*秀发为君留

2000年“五一”劳动节长假到了,宁萱写信给了余杰一个惊喜,她说:“虽然我不喜欢坐飞机,但我还是要飞过千山万水来看你。我要尝试一下做稻香园女主人的味道。我喜欢上了,就不走了。”

再次出现在余杰面前的宁萱,头发已经长了许多,不再是半年前第一次见面时的那种短发式了。余杰想:“长发为君留。她的秀发是为我而留长的。”

到家了,他很自然牵着她的手上楼下楼,余杰问:“上次你为什么不让我牵你的手呢?”宁萱嗔怪他说:“你怎么一点也不懂女孩子的心呢﹖好多时候,女孩说『不』,其实是说『是』呀。”

7天假期很快就过去了。余杰送别宁萱时,问她什么时候再到北京?“在你需要的时候,”宁萱说。

2000年7月,余杰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在穿著硕士服装拍照留念的那一刻,他多么希望远在千里之外的宁萱,此刻能在身边分享他的喜悦。之后,他去了早在4月份就与他签了合同的中国文学研究所报到,但对方告诉他,手续被冻结了,没有人告诉他是什么原因,堂堂的北大硕士生,当时已出了八、九本作品集,突然尝到被人“扫地出门”的滋味。

当晚,余杰把这“坏消息”告诉了宁萱。宁萱没有丝毫的犹豫,她说:“我等待了一年的契机终于来临了,当你遇到艰难困苦时,正是我要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她决心要与余杰分担命运的坎坷,共度未来人世的沧桑。

她对余杰说:“两个人要真正相爱,其艰难程度,有时超乎我们的想象之外;其容易程度有时也超乎我们的想象之外。我想如果我们用爱、自由和美来抗拒暴雨、抗拒狂风、抗拒霜刀雪剑,我们就有了必胜的信心。”

第二天,宁萱辞职,老板很惊讶,要加薪挽留她。宁萱说,辞职与薪水无关,她要到北京去“投奔爱情”。

宁萱提着两只箱子到了北京。一对有情人,2001年的春节在余杰的家乡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你出现在那里,那里就是我的伊甸园。”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1271
 
知了啥时候退休啊?听说关贵敏的事了吗?

鱼四啊,你造谣也靠点谱啊!!!我刚去看完演出,偶像老关引吭高歌,歌声如前,你瞪眼在这里不知羞耻地造谣说人家如何如何了。。。实在是看不过去了。说你两句。
 
鱼四啊,你造谣也靠点谱啊!!!我刚去看完演出,偶像老关引吭高歌,歌声如前,你瞪眼在这里不知羞耻地造谣说人家如何如何了。。。实在是看不过去了。说你两句。

你在哪里看到的?

无图无真相,请把你看戏的图像传上来。
 
知了啥时候退休啊?听说关贵敏的事了吗?

退休还早着呢,我这个皇帝都不急,你个太监急个啥?
老关咋啦?前不久听说他过世了,因此你很开心,是吧?
 
你在哪里看到的?

无图无真相,请把你看戏的图像传上来。

鱼四啊,这就是你和上头中领馆的失职了啊?!我只是实在看不过去了,告诉你一声。赶快告诉上头,去查一查吧,这乌龙搞下去太丢人现眼了。你们一帮子各大网站我都看见耍这个乌龙了,也没有人搭理,我这是关心提醒一下你们,提醒一声就算不错了,你还倒打一耙还要我去给你调查?!我是亲眼所见,亲耳听到老关的人,老关的声。你还是赶紧吧。
 
余杰2000年被体制拒绝,从此成为异议作家,见证了从2001年申奥、到所谓胡温新政,到奥运,再到今天风雨如晦,其间更有民主党、FL功、维权律师到零八宪章等多个群体被打压,与此同时,社会主流却在改革和崛起乃至中国模式的喧嚣中自得其乐,深刻的裂痕如今又能用什么去修补?

余杰:『他们还叫我摊开两手掰我的手指。他们说我是用这两只手在键盘上写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书《中国影帝温家宝》的,他们要把我的10跟手指头一根一根的掰断。』

余杰的遭遇并非全然坏事。起码有助于知识分子进一步认清中共,余杰长期认为高智晟的遭遇是虚假的,现或有部分修正。但问题是,许多知识分子先认为中共不那么坏,满怀幻想;及至发现比传说中的还要坏时,不仅对中共幻想破灭,对中国未来也绝望悲观。

问题不在于你对余杰怎么看,而在于你对余杰的遭遇怎么看。 萧瀚:见面后他(余杰)告诉我,事情发生在2010年12月9日,秘密警察将他脱光衣服套上麻袋拳打脚踢至于休克,送医院,医院说这人救不了了,他夫人刘敏坚持送去第二家医院才救活。
 
事情发生在2010年12月9日,秘密警察将他脱光衣服套上麻袋拳打脚踢至于休克,送医院,医院说这人救不了了,他夫人刘敏坚持送去第二家医院才救活。

真能忍呀,2010年挨揍,2011年才出走。想了一年?让我相信有点困难。就像那些海归谈报效国家的,都让人倒胃口。

此外,别的网站也说小余出道以前和余秋语PK,被老文革驳倒,还试图自杀。不知道是否真实?如果属实,这小余才是彻头彻尾的影帝。
 
真能忍呀,2010年挨揍,2011年才出走。想了一年?让我相信有点困难。就像那些海归谈报效国家的,都让人倒胃口。

~~~。
让你难相信的理由是他忍的时间太长了~~:confused::blowzy::p

要让村长忍也许能忍三年~~:blowzy::p: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