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羽扇纶巾 韩家军灰飞烟灭(ZT)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James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那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韩寒给出合乎情理的解释;一种是有如好莱坞电影的法庭辩论镜头上所描绘的那样,韩寒在极度慌乱中崩溃终于说出底稿不是他写的。两种情况各有50%的可能性。
但是现在好像这个能证明韩寒撒谎了的“物证”其可靠性受到了质疑,具体参见凯迪网上的跟贴论证。;)
嗯~~法官会听一个人合理的解释就定案?对法官来说,是不是有点草率~~会趁一个人在极度慌乱的崩溃中,终于说出底稿不是他写的定案?这也有点像是在趁火打劫啊~~不知道法官会不会依据这俩种情况定案~~

至于韩寒的真假问题,现在可能不缺倒韩的,也不缺挺韩的~~不缺质疑的,也不缺反质疑的~~俩边人的手里都握着一把泥,都捏了一个小泥人,就看谁捏的像和不像了,如果是按票数选百花奖那样的话,也许水落石出了~~可是这牵涉到了法律,是法律就不可能像娱乐那样玩了,现在缺的是一个较量的平台,平台上的一个裁判~~

:blowzy::)
 
铁证

韩仁均和韩寒存在父子关系的铁证,那位网友给个建议。
 
麦客文章-续2

焦点:韩寒就不允许质疑?
  凡事就怕认真,方舟子恰好是一个较真的人,一如胡适提倡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然而韩寒究竟有没有找枪手代笔,并不是这场论战的关键。因为在韩寒粉丝的心目中,他们的偶像神圣不可侵犯,是不允许质疑的,谁敢质疑谁就被他们的口水淹没。
  事实上再伟大的作品的作者归属都被质疑过。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有两篇著名的词作——《菩萨蛮》《忆秦娥》,就被人考证不是他写的。民族英雄岳飞有一首《满江红》,尽管我们从感情上都希望是他的作品,但据考证这个可能性很小。最伟大的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一直在争论。外国文学也一样,莎士比亚戏剧的作者是莎翁本人吗?英国人并不因为自己对莎翁的崇敬而不允许质疑。苏俄文学的代表作《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生前死后一直遭到质疑是否原创,甚至找到手稿后仍不能平息争议,禁止质疑的那是斯大林时期。
  而凭什么韩大教主就碰不得?韩寒为了把自己炒出名上十年一路骂过来,粉丝们一路喝彩。而今教主被人质疑了,粉丝们的心理就崩溃了,难道只能韩寒到处骂人,别人就不能批评他?韩粉狂喷质疑者,恰恰忘了当年郭敬明剽窃事件东窗事发,郭教主同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郭粉也是大骂质疑者。韩粉现在骂人的语句正是郭粉以前骂他们的那些话,韩粉和郭粉长着同一张脸。
  金庸当年遭遇王朔骂街,被骂得一塌糊涂,什么“没脑子,写小说能犯的臭全犯到了”,也是引起网民和媒体激辩,金庸是怎么应对的呢?他不但不予反驳,反而谦逊地表示:“王朔先生的批评,或许要求得太多了些,是我能力做不到的,限于才力,那是无可奈何的了。”任由王朔去折腾。多年过去了,流氓仍是流氓大师仍是大师,何损之有?这才叫大师气度,真正的强者不怕示弱。而韩寒回应方舟子满嘴跑“精-子”,又是什么心胸?

 
嗯~~法官会听一个人合理的解释就定案?对法官来说,是不是有点草率~~会趁一个人在极度慌乱的崩溃中,终于说出底稿不是他写的定案?这也有点像是在趁火打劫啊~~不知道法官会不会依据这俩种情况定案~~

至于韩寒的真假问题,现在可能不缺倒韩的,也不缺挺韩的~~不缺质疑的,也不缺反质疑的~~俩边人的手里都握着一把泥,都捏了一个小泥人,就看谁捏的像和不像了,如果是按票数选百花奖那样的话,也许水落石出了~~可是这牵涉到了法律,是法律就不可能像娱乐那样玩了,现在缺的是一个较量的平台,平台上的一个裁判~~

:blowzy::)

上个帖子我只讲了一步,即假如韩寒被证明为手稿撒谎了,然后面对张绍刚式的追问会发生什么情况,我还没考虑到之后法官会怎样裁决。;):p

法官应该不会只听一个人的合理解释或被告崩溃后的交代就定案,应该要综合所有证据和相关因素的,“趁火打劫”的情况在好莱坞电影里不少见,不过那是实行陪审团制度的。在中国没有陪审团,不大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可能出现另一种奇异的现象,即法官凭自己那让人们跌掉眼镜的“常识”来定案,比如彭宇案的那位法官。

你说现在缺乏一个较量的平台和裁判,的确如此。但是平台好找,裁判不易找--仅凭现在大众眼中根本不认可有中立人士这一点就可看出了,无论你说什么,观众都会理解为挺韩/倒韩,或者挺方/倒方。所以,也许这样的较量也没太大意义,尤其对于韩寒来说。
 
上个帖子我只讲了一步,即假如韩寒被证明为手稿撒谎了,然后面对张绍刚式的追问会发生什么情况,我还没考虑到之后法官会怎样裁决。;):p

法官应该不会只听一个人的合理解释或被告崩溃后的交代就定案,应该要综合所有证据和相关因素的,“趁火打劫”的情况在好莱坞电影里不少见,不过那是实行陪审团制度的。在中国没有陪审团,不大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可能出现另一种奇异的现象,即法官凭自己那让人们跌掉眼镜的“常识”来定案,比如彭宇案的那位法官。

你说现在缺乏一个较量的平台和裁判,的确如此。但是平台好找,裁判不易找--仅凭现在大众眼中根本不认可有中立人士这一点就可看出了,无论你说什么,观众都会理解为挺韩/倒韩,或者挺方/倒方。所以,也许这样的较量也没太大意义,尤其对于韩寒来说。

同意小篆意见。法官的判决,并不一定能够反应客观事实,尤其是在没有陪审团也缺乏监督的中国。

所以,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常识、逻辑和证据,做自己判断。
 
上个帖子我只讲了一步,即假如韩寒被证明为手稿撒谎了,然后面对张绍刚式的追问会发生什么情况,我还没考虑到之后法官会怎样裁决。;):p



法官应该不会只听一个人的合理解释或被告崩溃后的交代就定案,应该要综合所有证据和相关因素的,“趁火打劫”的情况在好莱坞电影里不少见,不过那是实行陪审团制度的。在中国没有陪审团,不大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可能出现另一种奇异的现象,即法官凭自己那让人们跌掉眼镜的“常识”来定案,比如彭宇案的那位法官。



你说现在缺乏一个较量的平台和裁判,的确如此。但是平台好找,裁判不易找--仅凭现在大众眼中根本不认可有中立人士这一点就可看出了,无论你说什么,观众都会理解为挺韩/倒韩,或者挺方/倒方。所以,也许这样的较量也没太大意义,尤其对于韩寒来说。



法庭是一个选择啊,在法庭上双方必须回答问题,证人也必须回答提问。有些具体的细节还是比较容易在法庭上确认的。如果韩寒是真的,对韩寒至少没害处,据实回答就可以了。如果韩寒是假的,他就有可能回答不了法庭不可预知的提问。

很高兴你前天说韩寒重新提诉了,我和西迈都等着这个呢:D
 
上个帖子我只讲了一步,即假如韩寒被证明为手稿撒谎了,然后面对张绍刚式的追问会发生什么情况,我还没考虑到之后法官会怎样裁决。;):p

法官应该不会只听一个人的合理解释或被告崩溃后的交代就定案,应该要综合所有证据和相关因素的,“趁火打劫”的情况在好莱坞电影里不少见,不过那是实行陪审团制度的。在中国没有陪审团,不大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可能出现另一种奇异的现象,即法官凭自己那让人们跌掉眼镜的“常识”来定案,比如彭宇案的那位法官。

你说现在缺乏一个较量的平台和裁判,的确如此。但是平台好找,裁判不易找--仅凭现在大众眼中根本不认可有中立人士这一点就可看出了,无论你说什么,观众都会理解为挺韩/倒韩,或者挺方/倒方。所以,也许这样的较量也没太大意义,尤其对于韩寒来说。
我上上个贴是说的张邵刚之类的主持人,不只是指他一个人。也许我没说透,我的意思是指对韩寒的真,假鉴定是法律上的~~其他的什么,对他是没用的~~:blowzy::)
 
同意小篆意见。法官的判决,并不一定能够反应客观事实,尤其是在没有陪审团也缺乏监督的中国。

所以,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常识、逻辑和证据,做自己判断
+++有道理吧~~
 
我上上个贴是说的张邵刚之类的主持人,不只是指他一个人。也许我没说透,我的意思是指对韩寒的真,假鉴定是法律上的~~其他的什么,对他是没用的~~:blowzy::)



我想,有正常阅读能力的人可以看懂你的帖子和法律鉴定的意思,你上的那些视频对没有中文阅读能力的人来说,也能明白你的意思啊:D



说实话,我不预测法庭的结果,我更注重那个法庭过程,来来往往之间,必然会带出更多信息,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如同彭宇案,结果如何不谈,案子对全国的影响力多么地大啊,如果没有上庭,有几人知道彭宇案?
 
法庭是一个选择啊,在法庭上双方必须回答问题,证人也必须回答提问。有些具体的细节还是比较容易在法庭上确认的。如果韩寒是真的,对韩寒至少没害处,据实回答就可以了。如果韩寒是假的,他就有可能回答不了法庭不可预知的提问。

很高兴你前天说韩寒重新提诉了,我和西迈都等着这个呢:D

请注意你的语气措辞,不要把我已经说明是在网上看到他人所转方舟子微博上的一句话当成我的宣言,我当时也已说明了我未能查证其真实性。所谓传谣甚至造谣就是象你这样的转述产生的。:mad::D
 
我想,有正常阅读能力的人可以看懂你的帖子和法律鉴定的意思,你上的那些视频对没有中文阅读能力的人来说,也能明白你的意思啊:D

你确信CFC上的网民都有这样的“正常阅读能力”吗?我怎么记得前些天看到有人把扣扣的讽刺当补药喝了还乐颠颠地忙着发表获奖(夸奖的奖,非奖品的奖)感言以示谦虚呢?:D:D:D
 
我就曾经把扣扣的讽刺当补药喝了,:blowzy::blowzy::blowzy::p 那个是误会, 已经公开发贴解释清楚了,对吧, 扣扣? :p:D 公开的贴子都在, 发言不发言的TZ们自己看好啦.
从来不觉得自己什么都对, 真心觉得比起很多人来我都很无知, 错了就认错贝. ;) 认识到错误比较难, 但认识到了公开承认, 很难么?:blink::p :D

嗯, 剪裁事实? :D:D:D:D:D:D
 
。。。
说实话,我不预测法庭的结果,我更注重那个法庭过程,来来往往之间,必然会带出更多信息,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如同彭宇案,结果如何不谈,案子对全国的影响力多么地大啊,如果没有上庭,有几人知道彭宇案?

我曾经说过,如果韩寒提告,我觉得方舟子输的机会很大。因为这种代笔的质疑是很难拿出事实证据,只能是用常识、旁证和逻辑推论,而法庭通常是更重视事实证据的。比如辛普森案,根据那么多旁证,用常识和逻辑想想,大家都心里相信是他杀了老婆,但是法庭不这样判决。9981也是这个想法。

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韩寒在上海的地方关系比方舟子多得多,相互串证也完全是可能的,在那里打官司,方舟子在“人和”方面不利。而这是中国司法的现实。

所以,韩寒如果真的告方舟子,我不期待方舟子会赢,但是,跟你一样,我相信法庭上双方的相互质问,一定会扯出更多有意思的东西出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