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韩寒的写作水平如何

。。。

你先前不是以工科男身份提出过韩寒说明文可以很差,我也是工科男,我们会提出这种问题。。。

我第一次读LZ转贴的这篇讨论赛车避震调教的文章时,没觉得别扭,只发现一个错误。

可能与本人看文章只看主题有关,细节上的“的地得”“主谓宾”还是让语文老师去分析吧。
 
那啥, 不短时间了, 笑好了吧:blowzy: 我现在回想起来, 上次你已经提醒我了, 你说了一句洪秀全和陈圆圆是注定走不到一起去的. 当时我心里想着韩寒的事情, 没过脑子. 错过了你的好意啊.

这么一件尴尬的事情, 给我上了一课, 让我猛醒, 以自己所犯错误来看, 心里想着的是李自成, 说出來的是洪秀全, 这么看起来一点道理都没有的事情,确实在自己身上发生了, 这个启示了我,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 韩寒有些看起来不合常理的事情, 是不是也象我这个错误一样呢, 韩那个小学不及格的语文是不是也象我这个小学不及格的历史呢? 想到这里, 我充分认识到了, 小篆同学, 你是对的, 我太绝对了:blowzy: 我不黑韩了:blowzy:

那啥,下午发完贴就忙别的事去了。刚看到你这么情真意切的反思。:D
你看,我提醒得委婉了吧,你不过脑子,提醒得直接了吧,人家说我刻薄。在网上讲道理,总之,很难。:(:D:D

其实我觉得吧,这个赛车文还不算典型的你这种错误,那个给石老师的短信才是。想想啊,一路顺风顺水的韩寒,突然之间遭遇那么大一场危机,他要还能下笔如有神的话,那才是心理强大得让人难以置信啊。

还有呢,我觉得如果去看韩寒的其他博文,你会发现其实他这篇文章还有其他无数博文,都是有他自己的明显“印记”的,往深奥里说,就是孔庆东讲的“速度感”以及“叙事者韩寒和赛车手韩寒的灵魂交错”;往浅显处说,就是你们扒马甲所依赖的那种语感。等会儿我整理几段出来你看看就知道了。;)
 
我第一次读LZ转贴的这篇讨论赛车避震调教的文章时,没觉得别扭,只发现一个错误。

可能与本人看文章只看主题有关,细节上的“的地得”“主谓宾”还是让语文老师去分析吧。

“的地得”混用和常常省略主语正好是韩寒博文的一贯特点。其实韩寒写博文,也象很多人写博文一样的,仿佛是在和朋友聊天,很随便的。他之所以赢得那么高的声誉,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他的语言有多好,而是因为他的见解常常很独到,并且常常切合社会热门话题,说出了很多人想说但又不知道怎么说的话。

现在大家拿他早年出版的精品文章来和这些“碎碎念”的聊天比,当然会觉得反差大。这就是证据呈现方法的奥妙所在了:你看到的都是事实,但是事实是如何展现在你面前的,却会对你的判断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韩寒赛车相关博文转贴

以下博文都是直接从韩寒新浪博客直接拷贝过来的,为了方便大家看清他习惯性的语法错误,我把我所发现的都用红色标注了一下(可能不全,TZ们还可以继续发掘)。TZ们可以对照首页饱受责难的赛车技术小文看看象不象同一人所写的。

(2010-03-15 12:36:03)
今年的拉力赛我转会到斯巴鲁中国车队漠河是今年的第一场比赛。这里和上海的温差将近五十度。赛道没有什么难度,车队为我准备的翼豹STI赛车也非常好开,一开如故。在发布会上我非常有信心,还特地先感谢国家,后感谢父母,并且表示信春哥。比赛的当天,我从第一个弯就开始全速推进,结果在9公里处居然切到了一块冰块后翻车了。这是近两年的拉力赛我个人犯下的非常少见的失误这样安全的赛道居然能把车都开翻了。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说谁先把车开翻谁就拿冠军,我都未必有这个本事。好在我和领航员孙强都健在,没有受伤,大家不用担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第一个道理是信春哥,只能保证得永生,不能保证得其他;第二个道理是先谢国家,再谢父母,就是这个下场。
 
转贴韩寒博文之二

(2009-11-03 12:46:35)

来北京的时候突然下雪了[/COLOR][无主语],这个夏天正式结束,没有任何的过渡。
昨天在鸟巢里进行ROC世界车王争霸赛的比赛,昨天是中国车王争霸赛,前两名就可以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车王挑战赛。[句子不全,开头少了“我们只要赢得”。]四周还都是积雪。第一场和周勇,第二场和任志国,第三场和刘洋都比较顺利赢了最后一场和华裔车手董荷斌对决中,变速箱出了点小故障,卡在了两档,遗憾没有获胜。但是今天我们就是队友,这个队友非常快。我们代表中国队和世界各个赛车最强国家角逐“世界上最快的国家”,希望就算得不到这个称号,也能让中国变成世界上比较快的国家吧。第一轮我和董荷斌就是对阵德国队的舒马赫和维特尔是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缺主语],玩玩看咯,这世界上没有一定的。
 
那啥,下午发完贴就忙别的事去了。刚看到你这么情真意切的反思。:D

你看,我提醒得委婉了吧,你不过脑子,提醒得直接了吧,人家说我刻薄。在网上讲道理,总之,很难。:(:D:D

刻薄从何说起?首先,自证,我没有这样的想法,你有过早先的委婉提醒,后面看我背诵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的认真劲笑得肚子痛,那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刘姥姥是为了讨好贾老太太认真配合凤丫头表演的,我那可是毫无知觉的自然演绎啊:blowzy:

其次,他证,同学们交口称赞的是你严丝合缝的辩才,从来没听说过也没看到过他人说你刻薄的啊。我这次没搞错吧:blink::D
 
转贴韩寒博文之三
(注:文中最后一段70码的典故出自当时杭州发生的一起富家子在街上飙车撞死浙大毕业才子的轰动事故,有兴趣者可以用“杭州70码”做关键词搜索。)

(2009-08-08 23:02:31)

今天参加在杭州黄龙体育场的中国车手王中王比赛,由于睡过头,所以没有能够参加抽签和看路,但是大家都很客气,唯独抽剩下了一号车。但是没看路比较吃亏,因为其他人都已经开着比赛用车在上面练习了几圈了。正赛的时候第一次开,左右都有点迷糊。好在预赛的第二次终于认得路了排位在第三。今天的淘汰赛中,第一轮我赢得很轻松,第二轮遇到了很优秀的车手刘曹东最后反正肉眼没能分别出来谁赢了,后来知道我输了,真的是一根鸟毛的差距。差距应该在零点零一秒以内,很遗憾[缺主语]因为找不到厕所,一直憋着嘘嘘,早知道就找个角落先去减减重了[缺主语]最后刘曹东获得了王中王的总冠军,恭喜他[主语混乱]


杭州是我喜欢的城市今天去西湖边瞎逛[缺主语],正要过马路,还惦记着要找人行道,突然醒悟过来,在杭州走人行道应该是最危险的事为了保命,我就乱穿马路了。当然,这也充分说明了坏事应该怎么做——在中国,如果你想做坏事,又害怕舆论监督尤其是互联网监督,那就去做别人干过的坏事吧比如这次撞人,汽车牌子更好,人行道的名字更恶搞,飞的更加,一样也是七十码,但因为是梅开二度,重复劳动,所以就没有第一次那么引人瞩目。千万不要带头干坏事,一定要跟着干坏事。
 
小篆需要转贴"常常很独到,并且常常切合社会热门话题"的署名韩寒文章来对比, 大家看看语言怎么样,是不是一致.
因为目前为止韩黑们的主要观点是:
1. 韩早期的文字作品有人代笔(他爸)
2. 韩的语无伦次的赛车主题的博客可能是他本人写的
3. 政论文章也出于代笔(暂未确定何人)
你指出的韩式习惯性的语法错误恰恰出在被认为是韩写的类别里. 所以要证明你欣赏的政论文章也是他写的, 要贴政论类的文章并让大家看到其中也出现许多韩式错误.

韩式政论文章我以前也看过不少, 没觉得有什么语言上的大毛病. 评价不高的原因一是许多地方引用不实, 二是思想深度太差, 中心思想无非是帮人骂人.
 
那啥,下午发完贴就忙别的事去了。刚看到你这么情真意切的反思。:D

你看,我提醒得委婉了吧,你不过脑子,提醒得直接了吧,人家说我刻薄。在网上讲道理,总之,很难。:(:D:D



其实我觉得吧,这个赛车文还不算典型的你这种错误,那个给石老师的短信才是。想想啊,一路顺风顺水的韩寒,突然之间遭遇那么大一场危机,他要还能下笔如有神的话,那才是心理强大得让人难以置信啊。



还有呢,我觉得如果去看韩寒的其他博文,你会发现其实他这篇文章还有其他无数博文,都是有他自己的明显“印记”的,往深奥里说,就是孔庆东讲的“速度感”以及“叙事者韩寒和赛车手韩寒的灵魂交错”;往浅显处说,就是你们扒马甲所依赖的那种语感。等会儿我整理几段出来你看看就知道了。;)



如果韩作家的“活好”的话,那叫危机吗?



我印象好像韩开始被质疑的是杯中窥人和三重门。不知孔庆东对三重门韩寒和赛车手韩寒(或高中退学生)的灵魂交错能从“专业文字工作者”角度说出点什么来
 
不应该找东南亚华侨听或看。他们没有生活在共同语境下的经历,有些东西是无法理解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武林外传"在大陆播放时笑翻了天,每家电视台都播,但是在台湾播放没人看得懂,遇冷。

哦,那一段的意思是,让别人听了'小篆'读了那两篇文章后,再来评判比较。哪篇通顺,哪篇结巴。两篇文章是否有'连续性'。
----这个'别人'就是要没有偏见的人,文盲都可以,只要能够听得懂中国话就行。
 
随便再说两句关于韩式政论的看法. 大家都不喜欢中国政府, 尤其是那么多弱智的发言人, 有人出来帮着骂总是讨人喜欢的, 越辣越过瘾. 喜欢吃辣的那么多, 吃起来也不大在乎是水煮鱼还是水煮白菜. 韩三篇一出来, 终于让人看出来是水煮烂菜帮子.

这样的文章用来说相声是个好去处, 至于思想深刻什么的, 连CFCer这关都通不过啊. 现在连他自己都成了说相声的好题材了.
 
有道理啊!:cool::cool::D

不过我也发现了,即使不断章取义,也可以让甲之矛直接攻乙之盾,比如先请cvictor问问老闹子姜不辣等人是否同意他说的"刘的论文是抄袭"再来批我的"常识意义的抄袭"说法,否则感觉我是站在中间替他们接彼此间互相扔的砖啊。:p:D

按照'严格'的标准,刘的论文是抄袭。是缺乏训练的,无意识的抄袭,而不是你说的'常识意义上'的抄袭。你在网上都可以找到很多发表在中文科技期刊的文章,绝大多数,只是在最后列出参考文献,没有引用标号的,如[1]。所以对刘的论文的苛求,只是吹毛求疵。
 
韩寒博文转贴之四

(2009-06-27 23:59:20)

第二场CTCC开始了中汽联很无耻,居然以没有收到车队的投诉费为理由来推脱,幸亏这世界上还有汇款单。熟悉机械原理的朋友都知道,原厂发动机,不准加大水箱,不准加机油散热器,还有比原厂直径更小的限制口,要让发动机转速超过7000转都很难,何况[应为更别说]有八次的9000转,[如果那样的话]早就爆缸八次了。私底下,他们也觉得是他们仪器的偶发故障,但可能觉得改判有损他们的面子,所以赖皮不成改赖账了。连公安部偶然忍痛都会[词序颠倒,“都会”应放在前面][COLOR="Red"]承认承认[/COLOR]冤案,区区一个中汽联居然连点坦诚和勇气都没有,太娘们了。

这场比赛我们车队的新赛车终于做出来了,但调试的结果不是很好电脑和操控一直有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发动机一直非常没力,我用出最大力量之能排在第七和之前不一样的是,有人说我无心恋战,其实我真的是毫无保留在驾驶,去年在这个赛道很轻松拿了赛道的单圈记录杆位和冠军还有所保留,今年真的是用了全力,弯速再多一公里就要冲出赛道了,但结果还是让我很失望,希望明天引擎可以顺利工作虽然车队很多地方没有做好,但是我希望和这支[已经]相处[[COLOR="Red"]了][/COLOR]很久的车队一起共度难关。

另外,我们的赛车[应为:我们把赛车拿]去测功机上测试了一下马力,才70多千瓦,就是110 匹,绝对是这个赛事的耻辱。顶级的职业赛车不应该是亲民的,不是大家用民用车上来比顶级赛事就应该是高高在上,完全区别于民用车的速度,这样观众才有仪式感和愉悦感,否则实在不上台面赛车如果不快了,那这个运动是一定会死的竞争激烈也必须建立在速度上,你不能为了竞争,就[让]大家向弱队看齐这个运动不是同情弱者的运动,如果一直要照顾那些小车队,这个运动一定会被连累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淘汰弱者,留下强者,而不是大家一起变成弱者弱者再怎么打架都不好看。而且和去年一样去年是基亚尼桑大众333778起亚车队三支车队强大,今年改了规则,还是这三支车队跑在前面区别就是车速骤降,非常难看,而且以前的配件和赛车全部作废,大家又要重新花钱做赛车。弱者永远是弱者,你就算为他们制定了游戏规则,他们还是弱者。110马力的赛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笑话。我们国家真是奇怪,赛车运动要照顾弱势群体,日常生活里却践踏弱势群体,反过来行不行?

当然,如果哪天我也是[应为:成为]弱者,[我将]欢迎年轻的新人们淘汰我,我愿赌服输。当然,我愿赌因为我知道不会输的。

POLO杯新人赛,我表弟沈超终于获得了第一回合的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也出自同一期培训班,我都是教练我很开心他们今天的胜利,我希望将所有我所知道的和大家共享,希望他们早日从POLO杯的比赛里出头和升级,我将会在CTCC中等待他们的挑战。
 
目前为止韩黑们的主要观点是:
1. 韩早期的文字作品有人代笔(他爸)
2. 韩的语无伦次的赛车主题的博客可能是他本人写的
3. 政论文章也出于代笔(暂未确定何人)

你指出的韩式习惯性的语法错误恰恰出在被认为是韩写的类别里. 所以要证明你欣赏的政论文章也是他写的, 要贴政论类的文章并让大家看到其中也出现许多韩式错误.


韩黑们不否认韩寒有好作品,也有差博克,韩黑们质疑的是这两类天差地别的文章不可能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
费好大劲也不知道是否解释清楚了,可见说明文不容易写出彩。
总之,很难。

小篆同学,看来我前面费劲解释的还是没有Chiffon的123来的简明:blowzy:
我现在不黑韩了,但是我很了解韩黑们的想法,他们就是质疑那些文字素养完全不同的文章不可能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上次你提醒说韩黑们很少有公知很少有文化人,我一看还真是如此,至少CFC黑韩的多数是理工科的,几乎没看到文科帝黑韩。
可能是理工科的同学们在大学在研究所见到的学术大拿们,就算随手写的数学公式,也不会出格到普通中学生都看不过去的地步。。。

当然,现在我摆脱了韩黑思维,不那么绝对看问题了,霍金说不定随手也会写出很蹩脚的物理公式,毕竟不是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更重要的是,学科不同,文科大拿当代大作家们是不在意这些文字小节的,只要活好就行。
 
那么你觉得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到底是梁文道的评价是否准确呢,还是说韩寒的文章到底是他自己还是别人写的?:rolleyes:
如果是前者,你还是去和梁文道辩论吧,我从来没表示过完全拥护他的评价。如果是后者,那么请你去多看几篇韩寒的博文再说。
我这么说根本不是要你去看他的杂文有多接近鲁迅的水平,恰恰相反,我想说的是韩寒一贯的博文风格就是行文不精致,别字及错漏字/标点符号是常有的,据他自己以前说是因为他习惯在线写,而且很多时候写完后甚至都不通读一遍就发了(这个和你所自设的作家都喜欢对自己的文字精雕细凿这个前提很不一样吧?)。正因如此,我才觉得各位把这篇赛车文同他十多年前正式发表的小说相比不太合适,(正式发表的文章必然会把错漏之处都订正过),那样容易让读者把这篇赛车文的“差”无限放大,就好比现在大家看到一个女子早晨刚起床蓬头垢面的样子,把她这个形象同她在正式场合精致修饰过的形象比,自然觉得反差大到受不了,但是是否就能因此断定她们不是同一人呢?恐怕还是多看几张她的素颜照再作判断也不迟吧。
看来你也不能自圆其说了。文章'赛车'可以比作蓬头垢面,'小镇'比作精致修饰。当然可以比,因为精致修饰在前,作为文法的运用程度,作为一直在发表作品的人,可以变换风格,但不会蓬头垢面。即不会由高中生的水平变到小学生的水平。你认为'赛车'是高中生的水平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