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政府还能经常向我烧香汇报,这届政府的汇报越来越少了。
以至于有些事只能靠推断。
一、
3月14日,温家宝在两会的记者会上指出,有人搞极左、“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最后指出,对王立军事件的调查“已经取得进展”,现任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必须“反思”。
他本来预计会有记者早早提出关于薄熙来和王立军的问题。没想到,一直没有人提,直到3个小时以后,才有路透社的记者提出。等这个问题一回答完,记者会立即结束。
二、
3月15日,即记者会的次日,中央发布:“从当前形势和大局出发”,薄熙来“不再兼任”重庆市市委书记,同时任命张德江接任。这样看来,
第一,昨天的温家宝在记者会上的吹风,是为今天的发布作舆论铺垫的。
第二,薄熙来的问题,是纯属政治问题。不涉及刑事问题。
为什么不涉及刑事问题?
1、温家宝谈的是极左、是文革,是要重庆现任领导“反思”。如果是刑事问题,就没有什么可反思的。
2、中央说的是“从形势大局出发”,而不是从“刑事”、法律出发。
3、如果真的涉及刑事问题,温家宝会更有理由拿出来批评,中央也更有理由使薄熙来“不再兼任”。
4、王立军是2月7号开始被中央收审的。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如果薄有刑事问题,王立军不可能不说。如果王立军只说薄熙来搞极左,而没有刑事问题,那他进美国领事馆就没有可信的理由支持。这也完全不符合王的性格,更不能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所以,结论是,中央当时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因为王立军没说。王立军为什么没说?因为它不存在(如果存在,王立军不可能不知道)。
三、
4月10日,中央又发布,由于薄熙来与刑事犯罪有牵连、涉嫌违纪,“停止其担任”党的职务。
这下子,薄熙来的问题变成刑事问题了。
那么,是王立军提供新材料了?前面说了,王立军不可能那样做(要做早做了)。
那么,肯定是从第三方得到的信息。哪又有第三方比王立军更清楚?!
另外,被害人尼尔.伍德的死,其母、和英国政府都没有提出异议。其母就算了,有可能被“安抚”;那英国政府难道是吃素的?!
四、
结论:薄熙来的刑事问题是强加的。
以至于有些事只能靠推断。
一、
3月14日,温家宝在两会的记者会上指出,有人搞极左、“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最后指出,对王立军事件的调查“已经取得进展”,现任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必须“反思”。
他本来预计会有记者早早提出关于薄熙来和王立军的问题。没想到,一直没有人提,直到3个小时以后,才有路透社的记者提出。等这个问题一回答完,记者会立即结束。
二、
3月15日,即记者会的次日,中央发布:“从当前形势和大局出发”,薄熙来“不再兼任”重庆市市委书记,同时任命张德江接任。这样看来,
第一,昨天的温家宝在记者会上的吹风,是为今天的发布作舆论铺垫的。
第二,薄熙来的问题,是纯属政治问题。不涉及刑事问题。
为什么不涉及刑事问题?
1、温家宝谈的是极左、是文革,是要重庆现任领导“反思”。如果是刑事问题,就没有什么可反思的。
2、中央说的是“从形势大局出发”,而不是从“刑事”、法律出发。
3、如果真的涉及刑事问题,温家宝会更有理由拿出来批评,中央也更有理由使薄熙来“不再兼任”。
4、王立军是2月7号开始被中央收审的。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如果薄有刑事问题,王立军不可能不说。如果王立军只说薄熙来搞极左,而没有刑事问题,那他进美国领事馆就没有可信的理由支持。这也完全不符合王的性格,更不能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所以,结论是,中央当时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因为王立军没说。王立军为什么没说?因为它不存在(如果存在,王立军不可能不知道)。
三、
4月10日,中央又发布,由于薄熙来与刑事犯罪有牵连、涉嫌违纪,“停止其担任”党的职务。
这下子,薄熙来的问题变成刑事问题了。
那么,是王立军提供新材料了?前面说了,王立军不可能那样做(要做早做了)。
那么,肯定是从第三方得到的信息。哪又有第三方比王立军更清楚?!
另外,被害人尼尔.伍德的死,其母、和英国政府都没有提出异议。其母就算了,有可能被“安抚”;那英国政府难道是吃素的?!
四、
结论:薄熙来的刑事问题是强加的。